s 阅读页

第112节 今是昨非,昨是今非,看人只看后半截

  菜根原文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日月译解

  一个烟花女子,如果在人老珠黄时抽身从良,那么以往的风尘生涯不会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一个守节妇女,如果在晚年的时候没有守住节操,那么前半生所忍受的寂寞和苦楚全都算白费。所以俗语说:看人只看后半生。这是至理真言呀。

  日月评谭

  本条菜根所要揭示的是一个世俗道理,亦即“看人只看后半截”,但举的例子散发着陈腐气,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太会被接受的。“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这句,更是要召来不少砖头。因为现代人就算是什么都在乎,也不会在乎“一女不事二夫”这种教条,离婚再嫁寻常事,与喝水吃饭并没什么两样。古代是男权社会,女性没什么社会地位,很多规矩都是男人们制定的,女性要受很大的委屈,后来西风东渐,男女平权意识逐渐进入了中国社会并且得到发扬,这种烈女节妇的思想才被扫入历史尘埃。

  《菜根谭》主张高蹈出世,但也注重随缘顺世。人的所作所为,只要能不断地被俗世接纳并认可,那么这种作为就会被看成是一种可以效法的型范。

  妓女从良,前非而后是,是弃暗投明。梁红玉从良,跟着韩世忠南征北讨,成了抗金的女英雄,后世后人,对她只有敬仰,几乎没人对她以前的不光彩经历有什么指责;柳如是从良,嫁给了大文人钱谦益,后半辈子出入厅堂,高雅体面更兼识大体明大义,明亡时还劝钱谦益以身殉国(不过老头嫌水太凉不肯下水而已),连国学大师陈寅恪老先生都对她欣赏有加,居然肯用心为她写一部《柳如是评传》。从“从良”生发开来,傅作义投诚,党几乎从来不提他与革命作对的事情,而是让他做水利部长,一做就是20年;解放前湘西有个漂亮女土匪,也曾做了不少杀人越货的勾当,但向政府投诚后,中央特批不杀她,还让她做了政协委员。等等这些,都算是“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了。

  贞妇白头失守,前是而后非,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很多人前半生活得好好的,后半生鬼迷心窍。比如一辈子官做得清清白白,到了快退休时却忍不住捞一把,结果事情败露锒铛入狱;报载有老汉一辈子规规矩矩,却在晚年春心荡漾,结果糊里糊涂染上了艾滋病;汪精卫前半生是一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英雄,晚年却投向日本人的怀抱,妄图“曲线救国”,结果身败名裂;林彪是革命元帅,半生戎马建功至伟,在晚年却权谋为用,结果葬身温都尔汗,落了个叛国叛党的名分。这些,应该都算是“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了。

  虽然声妓贞妇这两个具体案例我们不是很认同,但《菜根谭》传递了一种世俗价值:以前你干了坏事,但你只要迷途知返痛改前非,社会是允许并会接纳你做一个好人的,而且可以不追究你以前的坏事;虽然你以前一直是干好事,但一旦干了坏事,你就要受到惩罚甚至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并不会因为你以前做了好事而放过你。一个人的是非功罪,主要是看你的后半截。对坏人,要看你是不是痛改前非,对好人,要看你是不是善终如始。给坏人以机会,对好人严督责,这样做,从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菜根谭》是信奉佛理的。按照佛家因果不虚报应不爽的观念,善是善,恶是恶,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功是功,罪是罪,功有功赏,罪有罪罚。现代人是信奉法律的,我国法制观规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尽管说看人只看后半截,但我们最好是少做或者是不做坏事,多做甚至大做好事。不要存这样的念头:既然只看后半截,那么我前半截多做些坏事无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