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07节 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

  菜根原文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日月译解

  一个人好名的根性不能彻底清除,即使他放弃富贵而过着清苦生活,也免不了矫情做作;一个人的虚伪心理没有完全消除,即使他造福社会甚至利益万世,也只算是微末的伎俩。

  日月评谭

  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这句话不知是谁说的,挺吓人,好像希特勒似的。但历史上的读书人,好名确实是最难拔除的根性。俗话说,“打不死的邹元标,割不死的韭菜蔸”。邹元标挨打的罪名叫做“讪君买直”。古代文人讲气节,不怕打板子,不怕死,这是优良品质,但也有人为立“名”铤而走险的。海瑞给嘉靖上万言书说:天下老百姓都说你皇帝做得很差的,已经很久了!嘉靖气得手足冰冷七窍生烟,当即要干掉他,身边的太监见势不妙,对嘉靖说:这家伙都已经把棺材准备好了,正等着一死成名呢,你杀他,不就成全了他吗?嘉靖果然就没有杀他,想一死成名,哼,偏不让你死。这件事不是说海瑞怎么的,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文人士子确实有不惜一切代价搏“名”的现象。

  世间有这么一号人,心里渴慕世俗功名利禄,但却总把自己装成一副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清高样子。特别是宋明以来,理学盛行,以养心性修道德为风尚,虽然说培育了一些真君子,但也批量生产了大量的伪君子、假道学,他们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目不斜视,非礼勿动,但多半用的是克制功夫。其等而下之者,鲁迅先生说得不客气: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二月河在《雍正皇帝》一书上写到两个人:一个是李卫,一个是李绂。两个人向八王胤禩汇报工作,看到王府中摆设的珍宝器玩,李卫是左摸一下、右拍一下、嘴里啧啧有声,满脸羡慕之色,而李绂却始终不肯正眼看一眼。人家说,李卫是真正的不在乎,摸过拍过之后就丢下了,而李绂虽然一眼都没看过,其实心里面已经兜着了。当然这是小说家言,历史不一定真正如此,不过李绂确实是个理学家。

  历史上,有不少鬻隐求显的投机取巧之徒。唐刘肃《大唐新语》载,卢藏用早年求官不成,就跑到离长安不远的终南山去隐居,后来隐出了名气,让皇帝知道了,于是请他出来做官。道士司马承祯,在终南山修道几十年,皇帝给他官也不做。有一次他去见皇帝,刚好碰见卢藏用,两人攀谈起来,卢藏用有些得意地指着终南山方向说:此中大有佳处。司马承祯乘机就损了他一下:“以仆视之,仕官之捷径耳!”明代诗画名家陈继儒,自命隐士,经常以闲人身份奔走权门,作清高状,干蔑片事。蒋士铨在杂剧《临川梦》中写诗讽刺他:“装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声名尽力夸。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

  一般来说,人的“主气”,指的是本有之气,是正气。而“客气”指的是外侵之气,是邪气。“主气”涵育真心真情真生命,“客气”养成虚情假意私心杂念。一个“客气”虚假的人,不是真心要拯救苍生利益天下,而是挟天子以号令天下,借道义以实现一己之野心,即使他客观上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做了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但我们说,这个人归根结底,还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因为他所行的利国利民之举,不过是实现其野心的手段而已,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放眼天下,我们的各级主政者,有真心真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早升官、快升官、升大官而在拼命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这些工程,确实也不能排除有些方面客观上还是给当地人民带来好处,但大部分工程是穷折腾、瞎指挥、劳民伤财,好大喜功,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升官做的,动机不纯,是剩技,其心可诛。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