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整顿军队,加强武备

  三国时期,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3万户,230万人,魏国有103万户,443万人;三国中魏国人口最多,吴国其次,蜀国最少(此人口数据不包括当时大量存在的依附民、奴隶及广大民族地区的民众)。诸葛亮明白,按照蜀汉这样的国情,动用过大的民力,以扩军方法增加军事力量是不现实的。他为了补救国小兵少的缺陷,主张减兵省将,一方面训练一支军事素质高的军队;一方面通过改进兵器等来加强战斗力。

  首先,诸葛亮善于治军、用兵,特别在治军问题上非常讲求实效,主张“治军以武为计”,“治实而不治名”,要以善于打仗为根本目的,大大提高了蜀汉军队的战斗素质。

  诸葛亮关于治军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其一,强调军队要重教化、重习练。所谓重教化,就是要加强对军队的思想教育,诸葛亮不仅用“不教而战,是谓弃之”的话来强调教化的重要性,而且具体指出:“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敌人知劝。”可见,诸葛亮治军既强调以礼义、忠信等道德观念教育将士,又注重以典刑、赏罚来警诫官兵。所谓重习练,就是要加强对部队的军事训练,诸葛亮说:“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

  其二,注重对将帅的选择和培养。诸葛亮说:“将者,人之司命,国之利器。”意思是说,军队的将领,掌管着千百万人的命运,是保卫国家的锐利武器,将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将领,应该是:能“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在将领的选拔上,诸葛亮指出:“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枝叶强大,比居同势,各结朋党,竞进憸(指小人)人,有此不去,是谓败征。”在这里,诸葛亮把那些在军队内纠集亲信、网罗坏人、结党营私的人,比喻为强大的枝叶能压倒树干,如果那些人不及时制止,予以清除,军队必然会衰败。

  其三,强调以法治军。诸葛亮把军队看作一个战斗的整体,认为要使全军上下步调一致,充分发挥整体威力,就必须严明法纪。他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在诸葛亮看来,军队纪律的好坏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战争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军队有没有严格的纪律比将领的才能更为重要。诸葛亮赞赏孙武治军法纪森严,他说:“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强调以法治军,坚持执法如山,做到心平如秤,不因人而偏轻偏重。他常说:“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他的亲信马谡违犯了军令,也依法治罪,毫不留情。当蒋琬认为天下未定,杀了马谡实在可惜时,诸葛亮十分感叹地说:“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也!”可见他对以法治军的坚定性和严肃性。

  其四,强调将帅要以身作则。诸葛亮指出:“身不正则令不从”,“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亦”。他要求将帅“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在诸葛亮看来,战争能否取胜,主要依靠良将精兵,所以,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不仅没有接受群下增加兵员的建议,反而“减兵省将”、“厉兵讲武”,经过甄选整顿,终于精简了军队,达到了“戎士简练”的目的。

  其次,诸葛亮极为重视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以弥补蜀汉兵员不足的先天劣势。

  诸葛亮强调,以弱抗强,并不是简单的以自己的弱势去对抗曹魏的强势,而是在对抗中要经过一个转弱为强的过程。在战争中,研究敌人的弱点,用自己的强处去攻击敌人的弱处是一种转弱为强的努力。诸葛亮曾引用管仲的话:“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意思是说,敌人有敌人的强处,也有弱点,如果攻打他的强处,那么他的弱点也会变成长处,如果攻打他的弱处,那么他的长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从而变成弱处。诸葛亮从管仲的话中得出结论说:“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

  在战争中,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是使军队转弱为强的手段。诸葛亮对部队武器装备的重视,在古代尤其在三国的军事领导者中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三国时期的军事指挥家中,没有哪个人能像诸葛亮那样为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花费那么大的心思,付出那么大的努力,取得那么大的成效。

  诸葛亮很注意兵器的制作和改进,在现存的诸葛亮著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重视兵器制作质量的命令,如《作斧教》、《作匕首教》、《作刚铠教》等,在这些命令中,诸葛亮强调了武器制作质量对作战胜败的关系,还对钢铠、矛、匕首、斧等兵器的制作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要求。他还启用了有“神刀匠”之称的蒲元,蒲元造刀有特殊的技术,制造的刀剑能削铁如泥,蒲元曾铸造钢刀三千口,铸成后,举刀砍向装满铁珠的竹筒,竟如斩草一样,毫不受阻。

  连弩是一种杀伤性很强的武器,据说是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弩改良而成的。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使用,汉王朝时为了对付匈奴骑兵队,于是发明了连弩。曹魏军由于曹操善用骑兵的传统,以快速的骑兵战而闻名,或许诸葛亮便是为了应付曹魏骑兵的冲击并强化己方的杀伤力才发明了这种连弩。经诸葛亮改良后的连弩,一次能发射10支箭矢,射程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诸葛亮还用改进的连弩装备一支精锐部队——“连弩士”。蜀汉军队在作战中也常凭借连弩的神威取胜,如蜀军在木门道设伏,一举射杀了魏军大将张郃,就是发挥了连弩的威力。

  为了阻止曹魏骑兵的冲击,诸葛亮还使用了一种名叫铁蒺藜的武器。铁蒺藜又叫作扎马钉,是我国古代打仗时设置障碍以御敌而用。它用金属铸成,向四个方向分别伸出四个利刺,布防时可随意抛到地上,无论怎样抛,四根刺总有三根呈三角形支在地上,一根垂直立起,人马一旦踏上,就会被刺伤。据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后来,诸葛亮病逝,蜀军撤退,司马懿率兵追击,就是被布设的许多铁蒺藜阻挡了追路。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的一个重要发明。对于木牛流马,《三国演义》中有很生动的描述,在第一百二十回中说:诸葛亮所造木牛流马,宛若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造好后,故意丢给司马懿几匹,司马懿得到后,也派人仿造,用以运粮。这时,诸葛亮又吩咐王平:引1000兵众,扮作魏军,将司马懿用以运粮的木牛流马全部抢回,若有魏军追赶,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汝等竞弃之而走,其后魏军赶到,牵拽不动,扛抬不去,吾再有兵到,你们可回身再将牛马舌扭过来,长驱大行。王平依计行事,果然既抢回了木牛流马,又得到了许多粮草。

  其实《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种不用人力作动力就能自动行走的木牛流马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也是不存在的,这是作者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并不是说诸葛亮没有研制过木牛流马。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在北伐曹魏时,针对蜀国畜力不足,秦岭山区多栈道,运输粮食不方便而设计出来的。据史料记载,木牛自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再攻祁山时开始使用。木牛1脚4足,能载1人1年的食粮,单行每天走几十里,群行走20里,虽然很慢,但却节约了很多的人力。流马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从褒斜道攻关中时开始使用的,能载4石6斗粮食,比木牛多载,一天大概也只能走20里。古代并没有留下木牛流马的实物和图形,而流传下来的造木牛流马的方法又有一些费解的地方,所以木牛流马具体是什么样子,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谜。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诸葛亮在后两次北伐中确实使用过木牛流马来运输军粮,而且运输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此外,为了提高蜀军对曹魏骑兵的战斗力,诸葛亮还改良了前人的八阵图,诸葛亮的八阵图被当时和后世公认为极佳的阵法。八阵三国之前就有,用于训练和作战,但诸葛亮的八阵图并不是简单地沿袭古代的八阵,而是在前代阵法上有所创新。正如晋人李兴说:“推子(诸葛亮)八阵,不在孙(子)、吴(吴起)。”两晋、南北朝时记载的诸葛亮八阵图遗址共有三处,三处遗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大量的排列有序的石垒和土垒。魏军擅长以骑兵作战,蜀军则长于用弩,诸葛亮的八阵图正是立足于削弱魏军优势和发挥蜀军的长处而创制的。八阵图遗迹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战术意图:石垒所象征的掩蔽物,对高速进攻的敌军骑兵构成复杂的障碍物,一定高度并组合有序的障碍物构成狭窄的通道,可以阻碍骑兵的冲击,还打乱了骑兵的作战队形,而布阵一方则可以利用掩蔽物保护自己,有利于发挥弓弩的优势,构成纵深的杀伤威力。同时,掩蔽于阵内使用刀剑矛戟的士兵,也便于利用掩蔽物与敌军周旋,杀伤敌军,保护弩士。实战中,是用运输粮食、辎重的车辆充当掩蔽物,经排列组合而布阵的。

  为适应多变的战况,诸葛亮八阵图也有多种阵形来应对不同的战局。在残存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两种阵形,一种是在开阔地形上的方阵,诸葛亮的《贼骑来教》中说:如果敌军骑兵左右夹击,我军步兵从行进中进入战斗,又没有山岭丘陵等有利地形时,就用“车蒙阵”与敌军交战。古代车辆有革制的车衣,可以很好地对步兵起到掩护的作用,“车蒙阵”就是用这种车辆,在开阔地形上做纵横等距排列的方阵。另一种是狭窄地形上的锯齿形阵,“地狭者,宜以锯齿而待之”。锯齿阵就是在狭窄地形上呈锯齿形排列的车辆,对进攻的敌军骑兵构成障碍和曲折的通道,不利于骑兵发挥高速机动的优势,而能掩蔽自己的步兵,并利用弓弩和其他兵器有效杀伤敌军。

  八阵图用于实践,效果显著,在诸葛亮伐魏战争中,蜀汉的确能有效地抵御魏军骑兵的攻击,如建兴六年(228年)冬,魏军将领王双率骑兵追击蜀军,被诸葛亮所率蜀军击溃,王双也被杀死。由于史书记载很简略,魏蜀之间战斗中的细节我们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了。

  蜀汉灭亡后,八阵图留传下来。《晋书》记载蜀汉灭亡后,军事专家陈勰立即奉命学习“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围阵”是防御的阵法,“用兵倚伏之法”也就是八阵图的特定战术意图。魏(晋)人迅速学习并掌握了这种阵法,在两晋和南朝人指挥的战斗中,这种战术被灵活运用,非常成功,如咸宁五年(279年)马隆平西凉的战斗。西凉各族善战,而且那里地形险恶,所以当羌戎等族叛乱时,朝中竞没人愿意领命出征,后来马隆毛遂自荐,他为出征做的准备是:招募了善用弓弩的士兵3500人,作为出征的全部兵力,同时根据八阵图做了偏箱车。进入西凉后,叛军或利用险要地形阻击,或设伏截击,战况险恶,朝中有人认为马隆已经全军覆没了。而事实正好相反,马隆灵活运用偏箱车掩蔽弓弩士,充分发挥弓弩的远射杀伤力,防止短兵相接,地形开阔就用车布阵,“地狭窄则以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终于以3500人的兵力纵横西凉,大获全胜,由此可见诸葛亮八阵图的威力。

  由于诸葛亮的严格训练和天才的军事创造,终于为蜀汉培养了一支纪律严明、素质精良的军队。这支军队作战勇猛、纪律严明,甚至深入魏境分兵屯田之际都能与百姓秋毫无犯。这支军队战斗力强,以10万人对抗曹魏40万大军而不落下风。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