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伐吴失利,永安托孤

  诸葛亮虽然特别关注关羽镇守的荆州,但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刚半年,荆州的形势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同时,镇守荆州的关羽开始北伐。关羽留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率大军北进,围攻曹仁于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援助曹仁。但八月间大雨不停,汉水暴涨,于禁所督七军皆没于水,于禁降于关羽,庞德被关羽擒杀。关羽又派别将围攻襄阳,曹操所置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郡太守傅方皆降于关羽。到了十月,弘农郡陆浑县的孙狼等人也起兵反曹,遥受关羽印号,以为内应。当时的关羽威震华夏,逼得曹操曾想迁离许都,以避其锐。

  就在此时,司马懿与蒋济建议曹操派人劝孙权偷袭荆州,许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这样樊城之围自解。曹操听从此计,派人去劝说孙权。

  而在此之前,关羽曾在三件事情上使孙权非常恼怒。一是孙权曾派人为己子求娶关羽之女,关羽不但不许婚,反而辱骂其使。二是建安二十年(215年)孙刘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后,孙权临湘水置关储粮,而关羽在得到于禁等数万人马之后,粮食乏绝,遂擅取孙权湘关之米。三是关羽围樊城而得于禁等人马之后,威势更振,孙权为了讨好关羽,主动请求出兵援助,而暗中却命令援兵滞留不动,关羽知道后,骂孙权道:“小貉崽子,竟敢如此,如果攻下樊城,我难道不能消灭你吗!”以上三件事情,说明关羽在处理与孙权的关系问题上是有过错的,为孙权破坏孙刘联盟而偷袭荆州提供了借口。

  但借口毕竟只是借口,孙权偷袭荆州的根本原因则是他视荆州为立国之命脉,志在必得。所以,当曹操派人劝他偷袭荆州时,他立即答应。而此时孙权集团中力主孙刘联盟的鲁肃已死,接替鲁肃驻兵陆口的是早想夺取荆州的吕蒙,孙权便将偷袭荆州的重任交给吕蒙。

  吕蒙为了迷惑关羽,假称病重,离开陆口返建业就医,而派名望不高却有真才的年轻将领陆逊至陆口接替自己。陆逊至陆口以后,故意写信给关羽,态度非常谦恭,极力称颂关羽,而暗自收敛锋芒,深藏不露,想以此使关羽放松警惕。关羽果然被吕蒙和陆逊的计策所迷惑,不再提防江东,而将原先留守荆州的兵马调去增援围攻樊城,使荆州的兵力非常空虚。

  吕蒙乘荆州兵力空虚之机,由建业来到浔阳,尽伏其精兵于战船之中,使白衣之人摇橹,装作商贾之状,昼夜兼程西进。关羽沿江所置的侦察士兵全被吕蒙制服,使关羽得不到丝毫吕蒙偷袭荆州的消息。关羽所派留守公安的傅士仁与留守江陵的麋芳,素嫌关羽轻己,又因供应军资不力,怕关羽治罪,于是在吕蒙兵临城下时先后出降。吕蒙遂顺利地袭取了荆州,并尽虏关羽及将士家属。

  关羽在樊城前线虽然从曹操大将徐晃处得知吕蒙将袭荆州的消息(曹操命徐晃有意告诉关羽),但他自恃江陵、公安二城防守坚固,非旦夕可拔,又因樊城有必破之势,如释之而去,则前功尽弃,故而犹豫不肯撤兵。等到得知荆州已失的确凿消息后,关羽才撤兵南返,然为时已晚,军无斗志,士卒纷纷离散。关羽数次派人命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发兵救援,但刘封、孟达以山郡初附、不可轻动为由,拒不接受关羽的命令。关羽自知孤立无援,乃退入南郡当阳县之麦城,不久又弃城逃遁,从者仅十余骑。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二月,孙权大将潘璋的部下马忠,在南郡临沮县之章乡设伏擒获关羽及其子关平,斩之,荆州从此归孙权所有。

  远在成都的诸葛亮虽然一直关注着关羽镇守的荆州,但荆州竟在刘备事业发展到顶峰时期突然丢失。荆州的丢失,直接责任虽然与关羽有关,但更与诸葛亮战略决策的失误有关。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对策”时为刘备所作的战略决策中有两项重要内容,这就是“跨有荆益”与“结好孙权”。但是,诸葛亮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从长远看,“跨有荆益”与“结好孙权”是互相矛盾的,不可能并存,也就是说,刘备既想占有荆州,又想维护孙刘联盟,从长远来看,是绝对办不到的,两者只能得其一,不可能兼得。荆州对孙权和刘备当然都很重要,但从地理位置看,对孙权更为重要,是其立国之命脉。荆州与刘备占领的益州之间,有三峡阻隔,交通非常困难。对刘备来说,荆州是孤悬三峡之东的一块飞地,得之当然更好,即使不能得到,他仍可凭借益州的四面险阻,在蜀中长久立国,这个道理,已被许多历史事实所证明。相反,荆州与孙权占领的扬州之间,有长江相连,交通便利,朝发夕至,对孙权来说,荆州与扬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控制荆州,他在长江下游便无法长久立国,这个道理,也被许多历史事实所证实。从长远来看,刘备如果占据荆州不放,则孙权总有一天必然会破坏孙刘联盟,发兵夺取;刘备如果想维护孙刘联盟,则必须把荆州让给孙权。诸葛亮既想让刘备长久占据荆州,又想长久维护孙刘联盟,这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设想,根本没有考虑孙权是否会长久接受,单纯强调与孙权搞好关系而不顾他在荆州的实际利益,孙权是不会接受的。孙权的性格如同越王勾践,既多谋善变,又能屈身忍辱。在赤壁之战和战后的最初几年里,为了借助刘备的力量共同对付曹操,他可以维护孙刘联盟,并暂时忍耐,让刘备占有荆州,但随着情况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在刘备夺取成都和汉中之后,孙权绝不会再继续忍耐。何况夺取荆州是孙权父子兄弟三人梦寐以求的大事,也是他们的既定国策,其中孙坚还为此付出了性命。所以,孙权最终破坏孙刘联盟,去夺取荆州,有其必然性,并不奇怪,值得奇怪的倒是诸葛亮竟然没有考虑到“跨有荆益”与“结好孙权”之间所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则荆州的丢失便不能完全由关羽负责,即使换成另外任何一位将领,甚至由刘备或诸葛亮亲自镇守荆州,与孙权的联合也只能是暂时的,早晚必然会兵戎相见。孙权不夺得荆州,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荆州丢失,对刘备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它使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对策”中提出的“跨有荆益”,待机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化为泡影。从此,刘备的势力被囿于三峡以西的四川及汉中、云贵一带,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魏王曹操死,其子曹丕嗣位为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此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位,汉朝灭亡,曹丕即帝位,国号为魏,建都洛阳,又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同年十一月,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

  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奉汉为正统,仍用建安年号)初,远在成都的刘备、诸葛亮等人闻听传言,误以为汉献帝已遇害。这个消息对刘备、诸葛亮在心理上的震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亚于关羽失荆州。作为皇室后裔的汉中王得知献帝遇害,瞅着祖宗基业废于一旦,不禁放声痛哭,经和诸葛亮商议之后,通告天下,命令蜀中文武百官尽皆挂孝,为汉献帝发丧,并遗谥他为“孝愍皇帝”。

  接着又传来消息,说孙权在曹丕称帝后,遣使称藩,魏文帝曹丕进封孙权为吴王,刘备不禁大怒,又欲起兵征讨。这时,蜀中群臣纷纷上言劝进,所谓“应天顺民”,“当龙升,即帝位”。起初汉中王不允,诸葛亮引光武帝故事,对刘备说:“当年吴汉、耿弇等人劝世祖(光武帝庙号,代称光武)即帝位,世祖前后谦让了四次,耿弇再进言说:‘天下英雄跟着您出生入死,是抱有希望的,如不从议,他们各自散去,就不再为您效命了。’世祖感于耿弇所言至诚,就答应了。而今曹丕篡位,天下无主,大王乃宗室后裔,继世而起,现在即帝位,正是时候。士大夫随大王征战历年,亦欲望得尺寸之功如耿弇当时说给世祖的那样。”诸葛亮这一席话,从当时的形势,引古证今,用“正统”的观点,把刘备应该当皇帝的道理说透了。刘备听后,也就不再推辞了。

  就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221年)四月,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根据诸葛亮等人的建议,认为“汉”是“高祖起定天下之国号”,刘备“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因此仍应定国号为“汉”。显然,诸葛亮决心继续辅佐刘备再走一次汉高祖的道路,以求实现光武中兴汉室的大业。由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仅止于据蜀称汉,所以历史上把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的这个汉政权叫作“蜀汉”。

  刘备从这年开始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许靖为司徒,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置百官,立宗庙。因刘备定益州后,孙夫人已还吴,就又娶了吴懿之妹为夫人,刘备称汉中王时为王后,这年五月立为皇后,立刘禅为皇太子,又立皇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刘备称帝后,决定立即讨伐孙权,为关羽报仇,重新夺回荆州,群臣苦苦劝阻,刘备一概不听。临出兵前,张飞被部将张达、范强所杀,并持其首而投降孙权,这更激起刘备讨伐孙权的决心。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亲率大军东进,吴班、冯习所领的4万前锋部队在巫县初战告捷,接着占领了秭归。这时,治中从事黄权提醒刘备不要轻视东吴,他根据“水军顺流,进易退难”,再加之吴军骁勇、长于水战的情况,建议刘备“宜为后镇”,让他担任前锋,先驱破敌。但刘备不但不听,反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防备魏国,立刻命吴班、陈式率领水军进屯夷陵,并派侍中马良去联络武陵五溪蛮夷,而刘备自己亲统大军由江南进兵,直抵夷道(今湖北宜都)、琥亭(宜都北,在长江北岸)。孙权派陆逊为大都督,率兵百万拒敌。陆逊据守有利地形,坚持以逸待劳,不与刘备决战。两军对峙数月,到了盛夏之时,酷暑难忍,刘备兵疲意沮,移入密林结营,准备秋后再战。陆逊抓住时机,全线出击,采用火攻,连破刘备40余营,斩其大将张南、冯习以及胡王沙摩柯等人,杜路、刘宁等人降于陆逊。刘备自虢亭逃至马鞍山,准备再战,陆逊督军四面围攻,蜀兵土崩瓦解,死者以万计,刘备率残兵夜遁,到秭门后舍弃舟船,由陆路逃归白帝城。而在江北督军的黄权,因道路隔绝,无法还蜀,遂于八月率众降魏。这次战役,史称夷陵之战。

  刘备进入白帝城后,又惭又恨地说:“想不到我竟败在陆逊这孺子手下,岂非天意吗!”这一仗,刘备的兵马被东吴临阵杀死以及投降的达数万人,其余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损失殆尽。好在牙门将军向宠所领之军还算完好,刘备用以充作侍卫。这时赵云率军从江州赶来,刘备见着赵云,甚感惭愧。刘备改鱼腹(今四川奉节)为永安,住永安养病,命赵云防守白帝。

  《三国演义》和戏剧中渲染的赵云救驾、陆逊困阵,显然并非史实。当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后,以徐盛、潘璋、宋谦为首的一批东吴大将,纷纷上表给孙权,提出进兵白帝,“备必可擒”的主张。孙权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派人征询陆逊的意见。陆逊从大局出发,当机立断,联络朱然、骆统一起给孙权上疏,说:“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纠辄还。”孙权看到陆逊态度坚决,而且考虑得又全面周到,于是便同意陆逊下了撤军的命令。

  既然陆逊并未亲自去追赶刘备至白帝,当然也就谈不上被困于诸葛亮入川时布在江边的“八阵图”了,显然这是小说家对诸葛亮智慧的渲染。奇怪的是,小说上还引了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来加以印证,说陆逊自叹不如孔明,收兵而回。倒是宋代的苏东坡说得好,杜甫此诗,指的是孔明不能谏阻刘备东下“吞吴”之举,以致秭归挫败,成为生平“遗恨”。其实,八阵图,乃诸葛亮总结历史上一些作战经验,加以改进制定的一种军队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正如史传中说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然而,小说上说陆逊困阵,通过黄承彦之口说出:“变化无穷,不能学也,”更把八阵图渲染得神乎其神了。

  耐人寻味的是,后世多以刘备这次征吴之失,是不听诸葛亮谏阻所致。《三国演义》中也说刘备入白帝城后,叹息道:“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根据史实,刘备兵败的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感叹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意思是说,若法正尚在的话,一定有办法劝阻刘备东征,即便同去,也不致大败而回。后世多引此说,认为诸葛亮是不赞成这次战争的。小说中更表现了刘备后悔不听“丞相之言”的内愧心情,细想起来,小说与历史事实是有所出入的。

  何以诸葛亮偏偏在打了败仗之后想起了法正呢?这位在刘备集团中号称“谋主”的法正,固然帮助刘备定西川,取汉中,以其“奇画策算”,深得刘备信任,也为诸葛亮所佩服,可惜在刘备东征的前一年就死去了。不过,如果说在谏阻刘备东征这件事上,诸葛亮不能办到,法正却能办到,岂不是刘备信任法正更甚于信任诸葛亮了吗?这恐怕有些说不过去。

  一般地说,或笼统地说,诸葛亮不赞成这次战争,或是不赞成刘备在刚称帝后就出兵东吴,不算太错;但说诸葛亮不反对这次战争,恐怕也未必就错。问题在于,赵云、秦宓都说了明确的不赞成的话,诸葛亮却没有谏阻过刘备。诸葛亮怀想法正的话,是事后之论,着眼点还在于对法正智才的赞叹和惋惜上,所谓“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是说假若法正尚在,随着刘备一道去东征,就绝不会打这么一个大败仗。三年前从曹操手里打下汉中,靠的不就是法正的计谋吗!从史实来看,这完全符合诸葛亮在事后追思法正的思想实际。

  刘备东征时,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谏阻过刘备,或者说没有坚决反对这次战争,应该说这和诸葛亮自己当时的实际想法有关。尽管诸葛亮早在隆中就制定了“联吴”这个基本原则,赤壁之战以此挫败曹操而取得了荆州,然而天下形势,因时而异,演变到关羽失荆州,打乱了诸葛亮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钳击中原的战略部署,诸葛亮岂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史传上明明是说,刘备“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连孙权遣使求和,亦“盛怒不许”。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开不开腔,劝与不劝,实在没多大意思。不管刘备以什么名义去打孙权,反正是夺回荆州,不要说诸葛亮没有去劝,要是真的去劝,恐怕还会被刘备说服的。诸葛亮不开腔,至少说明他不反对。既然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当时并未劝阻过刘备,当然也就谈不上刘备悔恨不听“丞相之言”了。

  应该说诸葛亮对刘备东征的前途是抱有希望的,以刘备的雄才和深得诸葛亮信任的黄权的智略,移汉中得胜之师,兵多将广,倾国东下,岂能不抱一点希望而期于必败?细揣诸葛亮事后叹惜法正之意,不难看出他对这次征战之失多少是出乎意料的。作为军事家的诸葛亮认为这次战争之所以失败,正是刘备身边缺少了像法正那样具有奇谋策划的人的帮助。他表面上是叹息法正,实际上是含蓄地埋怨刘备。正如《资治通鉴》注上所说:“孔明)以汉主怒盛而不可阻,且居上流,可以胜也。兵势无常,在于观变出奇,故曰孝直在必不倾危。”这就把诸葛亮的心里话说得够明白的了。

  刘备这次东征,正是不把所谓“江东孺子”陆逊放在眼里,一味骄兵轻进,尽管有居“上流”的有利条件,却忽略了“兵势无常,在于观变出奇”这一用兵之道,以致惨遭失败。当初黄权不正是在“兵势无常这一点上谏阻过他吗,说水军顺流而下,进则容易,万一不利,退就困难了,请求让他作先锋。说起黄权,就在刘备兵败之后,阻隔在江北,归路为吴军截断,被迫率部投降了魏国。刘备在永安住下后,消息传来,当有人建议收捕黄权的妻子时,刘备想起了黄权的忠勇之谏,不禁感叹地说:是我对不起黄权。不是黄权对不起我。”下令对黄权家属照常供给,待之如初。可见,与其说刘备因战败而羞愧,是不听诸葛亮之言,还不如说是先不听赵云、秦宓之劝,后不纳黄权之谏,反倒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黄权降魏后,甚得魏文帝的信任,拜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又加侍中,随侍在曹丕身边。当曹丕从蜀国降人口中误传黄权妻子被害时,正要下诏为黄权家属发丧,黄权谏止说:“我和刘备、诸葛亮推诚相见,他们是了解我的,绝不会害我的妻子。恐怕这个消息不可靠,请再加详察。”后经查实,果如黄权所说。后来司马懿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还提到:“黄公衡(黄权字),是个爽快的人,常常和我们谈起足下,赞叹不已。”可见黄权和诸葛亮相知颇深。直到最后蜀亡时,黄权留蜀之子黄崇,随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兵拒邓艾于绵竹,战败身殉,显见当初刘备、诸葛亮在处理黄权降魏这件事上,不搞株连,实事求是地对待是可取的。

  当时刘备在永安忧愤成疾,对失去许多忠勇将士,尤其对失去黄权久久不能忘怀。恰值巴西太守阎芝派汉昌长阆中人马忠送来5000兵众,刘备在永安宫召见马忠,一番交谈之后,心中大喜,他掉头对身边受诸葛亮之托、从成都赶来安慰他的尚书令刘巴说:“虽失黄权,复得马忠,可见世上贤人真是不少。”后来,这位当时被刘备视同黄权的马忠甚为诸葛亮所重用。

  就在吴、蜀相持于夷陵时,曹丕想进一步使孙权臣服,曾派人叫孙权送太子孙登入朝作人质。孙权又不好明言不送,总以孙登“年幼”,婉言加以拒绝。而当陆逊刚打败刘备之后,曹丕就想出兵迫使孙权就范,这时谋士刘晔认为时机已经错过,力加劝阻。曹丕不听,从东、西两面进攻东吴,以西线为重点,集中兵力去打南郡。倒是陆逊有远见,在刘备从马鞍山突围逃奔白帝城去时,他就没有再集中兵力去追赶了,仅以少量军队尾追而去,而把大部分兵马向荆州撤退,当他得知曹军进攻南郡,立即派潘璋、杨粲率兵去救。在东边孙权派了吕范、朱桓分兵抵抗,这次曹丕用兵江南,一点便宜也没捞着,还白白损失了一些兵马。不过,孙权这时还不敢和曹魏绝交。

  刘备在永安得知曹丕大举进攻东吴,就派人送书给陆逊说:“现在曹贼进攻江、汉,我打算再到东边来,将军你看我能不能这么做?”陆逊仔细体味了刘备书中之意,回信答复刘备说:“你们刚打了败仗,创伤还未治好。照我看来,若仍与我们通使和好,还可以补救损失,哪里谈得上再事用兵呢?若不好好想想,一定要把剩下的那点残兵败将再送到东边来,恐怕就再也回不去了。”

  陆逊送出书信之后,又向孙权作了报告。孙权听说刘备兵败之后并未回成都去,而是留兵白帝,也担心要是刘备真和曹丕配合起来,还是挺麻烦的,于是主动派了太中大夫郑泉去向刘备请和。这时刘备头脑也冷静下来了,要是曹魏真把东吴灭掉,对他也是很危险的,于是也派了太中大夫宗玮去武昌向孙权复命。所以在夷陵战后半年之间,吴、蜀双方又再寻盟好了。

  尽管如此,夷陵兵败使蜀汉元气大伤,这对刘备在精神上的刺激实在太大了。如果说刘备这个戎马一生的英雄人物,从207年开始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按隆中所论的战略方针行事,以其卓著的战绩而勋业彪炳的话,那么自关羽失荆州之后,尤其在他称帝不到3个月就倾国东下,显然带着他个人的偏见,背离了被实践证明是极其正确的隆中战略的轨道,从而演出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战争悲剧,从此三分鼎立形势不可逆转,统一天下的雄图也难以实现了。

  这一年来,在国内,司徒许靖因年老病故了,47岁的骠骑将军马超带着对曹操的深仇大恨也赍志而殁了,尚书令刘巴从白帝返回成都后不久也病逝了。刘巴死后,刘备召犍为太守李严至永安拜为尚书令,接替了刘巴的职务。在和孙权通使之后,刘备深知荆州已不可复得,立即派人去南郡把甘夫人迁葬至蜀。思前想后,忧心忡忡,就在居住永安的第二年(章武三年,即223年)春初,刘备自感病势一天不如一天,于是派人去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到永安来。

  诸葛亮得知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后,立即派尚书令刘巴前去慰问,后又遣军议中郎将射援去请安,不久接到刘备的命令,让他立营于成都南北郊,加强成都的防务。后来诸葛亮听说刘备病倒了,他本想亲自去永安省疾,却因后方军政事务繁杂,一时也离不开。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忽然接到刘备的诏书,让他赶往永安去,诸葛亮不禁感到心惊:一是担心刘备病重;二则因征吴失败,后方出现一些不稳的迹象,去年李严打退了夷酋高定进犯新道县(今四川甘洛东北),今年汉嘉(郡治阳嘉,在今四川芦山县境)太守黄元又有不轨之举。

  诸葛亮想起益州治中从事杨洪甚有胆识,请他辅佐太子守成都,立即带上皇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到了永安。从这年二月至四月,在这两月之中,诸葛亮和刘备在永安朝夕相处,君臣之间谈的话一定不少,从刘备当时的心情来说,诚然托孤是一件最重要的大事,而对诸葛亮来说,因刘备这次空国远征,惨遭失败,给蜀汉政权带来的深重灾难,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损失,都得要靠他来想办法加以补救,因而诸葛亮的心情更是沉重。

  果然,诸葛亮一离开成都,汉嘉太守黄元得知刘备病重,自以为平素不为诸葛亮所赏识,疑心在刘备身后对他不利,趁诸葛亮东去,举郡反叛。黄元在烧毁临邛城(今四川邛崃)后,认为成都空虚,就肆无忌惮地起兵作乱。杨洪启奏太子,派将军陈曶、郑绰率军讨伐。在商议进讨方略时,不少人认为,若黄元不能进攻成都,就必定会由越巂(郡治邛都,在今四川西昌)窜入南中。杨洪不以为然,说:“黄元素来性情凶暴,对南中蛮夷无恩信,他怎么敢去!不过是想顺江(青衣江)东下,如皇上平安,则面缚请死。如其不然,则去投靠东吴,寻求生路。只请陈、郑二将军去南安峡口(今四川乐山市西北)截住他就行了。”陈曶等人按照杨洪意见,将黄元生擒至成都斩首。

  杨洪派人至永安报捷,诸葛亮听说讨平了黄元,心里稍安些了。这期间,诸葛亮常和马良之弟马谡在一起谈论军计,感觉到马谡确实读了不少兵书,才器过人,对他十分赞赏。原来,马谡之兄侍中马良和诸葛亮相交颇深,这次马良随刘备东征,奉命去武陵联络蛮夷,兵败之后马良回不来了,死在武陵。诸葛亮爱屋及乌,因而对马谡更是另眼相看。

  经诸葛亮推荐,刘备也和马谡交谈过,但总觉得马谡身上缺少点实在的东西,刘备把他和黄权、马忠以及他兄长马良比较起来,这“实在”二字就更加显明。刘备进而想到,要是诸葛亮在他身后真的重用起马谡来,恐怕有些不妥,因此,他提醒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可再多方面考察一下。”诸葛亮听了,嘴上倒没有再说什么,可心里总感到疑惑,何以皇上这么不喜欢马谡呢?

  转眼到了四月下旬,刘备病势一天比一天沉重起来。从去年接替刘巴作了尚书令的李严一直待在永安,一天,诸葛亮和李严正在议事,见两位皇子走来,说“父皇请丞相和李尚书去”。诸葛亮和李严四目相对,感到有些不妙,急忙进永安宫。刘备请诸葛亮坐下后,就叫内侍把敕给太子的诏书给丞相过目,诸葛亮接过一看,上面写着: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己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诸葛亮看毕,连声说道:“请陛下放心,这是臣应该做的。愿陛下静心颐养,以副天下之望。”刘备注视诸葛亮良久,忽然说道:“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业。若是嗣子(指刘禅)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可取而代之。”诸葛亮一听,赶忙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说:“臣怎敢不竭心尽力,效忠贞之节,就是死也报答不了陛下对我的知遇之恩。”刘备也流着眼泪,一面命内侍扶起诸葛亮,一面请李严到跟前来,嘱咐他协助丞相共辅太子,然后把两个皇子叫过去,命他们在诸葛亮跟前跪下,告诫说:“我死之后,你们弟兄要把丞相当作父亲一样对待,同心共事,不可违命。”刘备再命内侍传旨,向群臣宣布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以尚书令李严为副。这天是夏四月二十四日,刘备逝世于永安宫,终年63岁。

  刘备死后的第二个月,诸葛亮率领文武百官奉梓宫(天子之棺)回成都。临行时,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回至成都,17岁的太子刘禅举哀发丧,拜受遗诏之后,即帝位,史书上称他为后主,而把刘备叫先主。刘禅谥父为昭烈皇帝,这时,刘禅母亲甘夫人的灵柩也从南郡运至,根据诸葛亮的建议,谥为昭烈皇后,秋八月,与刘备合葬于成都之南“惠陵”。

  这年蜀汉改元建兴,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又以丞相兼领益州牧。诸葛亮因刘禅年轻,又受刘备之托,而刘禅自己也同受父亲遗命,对诸葛亮事之如父,“委以诸事”,于是诸葛亮义不容辞,全面担负起蜀汉的军政重任。这时,蜀汉面临着内政、外事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诸葛亮处理。

  §§第三章 辅佐后主,鞠躬尽瘁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