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耕读乡野,蛰居待时

  诸葛亮兄弟二人来到了隆中,亲自着手搭建起一座茅草屋,将随身物品收拾停当,就安顿下来了。艰苦的环境和坎坷的经历,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才能,造就人的器识。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诸葛亮少年时期饱尝人世悲辛,加之自身勤奋好学、聪颖敏捷,终于成为三国时期最杰出的人物,这是后话。

  逢农忙时节,诸葛亮专心于农田耕种,炙热的阳光下,他挥汗如雨,深知谷物来之不易,深切地体会到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劳作间隙,他醉心于阅读,汲取广博的知识。这期间,他读了很多书,不但熟悉儒家的各种典籍,尤其是《春秋》的大义,而且还喜欢读《申子》、《韩非子》、《管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至于对《六韬》、《孙子》等兵书,他更是仔细研读,反复揣摩,深究其义。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荡涤,大小军阀之间的混战,东汉王朝统治的基础崩溃了。过往历史证明,动荡的社会往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与传统汉代儒生读书方法截然不同。

  东汉的人才选拔,以孝廉、茂才为常科。孝廉由郡国守相举荐,茂才即秀才,避刘秀名讳而改,由每州的行政长官,每年举荐1人。东汉人口兴盛时将近5000万,假如统统按照20万举一人的比例计算,每年推荐的孝廉,当在250人左右,这可比现在高考的门槛高多了!被推荐者要集中到京城参加各种儒学经典考试,经典不熟悉会被刷掉。熟悉各家经典不仅是考试的必备,还是今后为官者处理公务援引的义理,所以东汉一朝,读经风气大盛,而读经方法的特点便是“精熟”二字,后文提到的徐庶等人,走的是东汉儒生的老路。这种老路,即是先熟读儒家经典,再经过察孝廉或举茂才,到京城策试,然后从基层官员开始,慢慢熬资历,作政绩,等空缺,往上升迁。

  东汉后期,一种简要清新的读书方法开始在有识之士中进行尝试,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敢于创新的人。诸葛亮读书的目的,绝不是走过去儒生的老路,他欲择主而仕,辅佐君王,当一个文武全才的大政治家和军事家,因此需要博览群书,得到大的历史观和纵横天下的广博知识,那些寻章摘句达到烂熟经典的方式,只能是浪费时间。“观其大略”是在必读书目的选取上,要从大处着眼,真正对自己实现目标有用者才读,不是每一本书都读。即使是必读书,阅读时选取其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精华,重点消化,也就是把书读薄,而非面面俱到。上至天文、气候,中到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农工器械、医卜算术、奇门遁甲,下迄山川地理,这些都是诸葛亮广泛涉猎的范畴。从诸葛亮以后进入仕途的表现来看,他在隆中对策时能够展现出非凡的大局观,在赤壁之战时能够建议联吴抗曹的大谋略等,都不是对儒经“务在精熟”的迂腐书生能做到的。

  最让后代感兴趣的是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特别记载的“好为梁父吟”。这首《梁父吟》到底是在描写些什么?为什么年轻的诸葛亮会特别喜欢它呢?

  依照现有史料记载,《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国——诸葛亮家乡的古歌谣,它的内容如下:

  步出齐城门,连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圮。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这首歌谣的意思是:步过齐国都城临沂,往南望过去,有个叫作荡阴里的地方,里中有三个坟墓,建造的形式几乎是相同的。

  试问这是谁家的坟墓,乡里的人一定会告诉你,这是春秋时代齐国勇士田疆(田开疆)和古冶子的坟墓(另外一个坟墓,是和此两人齐名的齐国勇士公孙接的)。这三个人的勇力可排南山,剑术之精妙足可斩断地基。

  不幸三个人同时遭到谗言陷害,两个桃子却杀害了这三位勇士,是哪位高手设计了这套阴谋呢?就是大名鼎鼎的齐国宰相晏子。

  这个二桃杀三士的悲惨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晚期,《晏子春秋》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其大致情形如下:

  春秋晚期,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出现了3位有名的勇士,他们分别是公孙接、田开疆及古冶子,武勇过人,个个以一当千,只是他们的个性骄傲而狂妄,如果联合起来,足以威胁齐王室政权的安全。

  齐国宰相晏子深知这3个人虽狂妄、高傲,却有非常好面子的习性,因此抓住这个弱点,和齐景公共谋设法除掉这3位勇士。

  有一天,鲁昭公来访,带来几个金桃,齐景公将它们分配给几个在朝大臣后,只剩下两个桃子。晏子便趁机向齐景公建议,不如把这两个金桃送给最有功劳的勇士,以表彰他们的贤能。

  齐景公当场下令,所有臣属都可以自表功劳,以争取这项荣誉。公孙接首先挺身而出表示:“几年前,我陪主公在桐山打猎时,碰到了猛虎袭击,我单独一个人力搏猛虎,保护了主公的安全,这个功劳如何呢?”说完便上前来,拿了一个桃子,大吃起来!

  古冶子见状,奋然而起,大声道:“诛虎不足为奇,我有一次陪主公渡黄河时,妖龙作怪,情况非常危险,我奋力斩妖,平息风浪,救了全船的人,这个功劳如何?”

  齐景公也作证道:“对的,当时波涛汹涌,非将军斩杀妖龙,不能解危,此盖世奇功也,值得食此金桃!”

  古冶子听了,也立刻向前,拿了一个桃子吃了起来。

  只见田开疆愤怒地冲上来,大声表示道:“我曾奉命征伐徐国,斩其名将,俘虏500余人,徐君恐惧,主动投降,乞求作为保护国。这次的战功,使郑国和莒国的国君因而畏惧,便共商尊崇我主公为盟主,这样的功劳也有资格吃金桃吧!”

  晏子也趁机表示:“开疆的功劳最大,更10倍于前两位勇士,可惜金桃都吃完了,请赐酒一杯,以后有机会再另作赏赐。”

  齐景公也无奈地表示道:“将军的功劳最大,可惜讲得太慢,已没有桃子来赏赐你的功劳了。”

  田开疆按剑激昂表示:“斩龙打虎,小事耳,我跋涉千里,血战功成,却反而不得食金桃,在齐鲁两国国君的廷宴上受此委屈,乃奇耻大辱,将为万代所耻笑,何以再有面目立于朝廷上。”讲完,挥剑自刎而死。

  公孙接看了大惊,亦拔剑而言:“我这种微小的功劳却抢着吃金桃,田将军功劳最大,反而吃不到。夫取桃而不让,非廉洁之士,视人死而不能从,更非勇者的行为!”说完,也自杀而死。

  古冶子奋力大叫道:“我三人情同骨肉,誓同生死,两人已死,我怎能苟活,于心何安!”也自刎而死。

  景公以三人皆能表露豪杰之气,便以古礼厚葬之,这便是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齐国的父老们,对这三位豪杰,坚守气节而遇难的境遇颇为同情,便作《梁父吟》的歌谣以哀叹之,一方面也讽刺有贤相之誉的晏子,以奸智害无罪之人的不仁。

  有些历史学者认为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只是怀念故乡,故经常吟咏家乡歌谣而已,与此内容无关。甚至有人认为《梁父吟》是齐地的通俗歌谣,诸葛亮所吟咏的,或许并非“二桃杀三士”这首歌谣。虽然目前已无任何史料可以证实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是否便是讽刺晏子的这首歌谣,但以年轻诸葛亮特异独行的个性以及陈寿如此慎重地做此记录,应该不只是象征着怀念家乡而已。

  晏子,原名晏婴,是历史中有名的贤相,曾多次以其智慧,拯救国家于危难中。他为人正直,以敢于谏言而闻名,因此深为齐君信任,权倾朝野。但晏子为官清廉,家中餐肴常无肉可食,妻妾也从不穿绢布衣裳,连很少称赞政客的孔子,都对他颇有赞言。司马迁在《史记》中,则将他和旷世名相管仲,同列为《管晏列传》,可见晏子在历史学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表示他对这件事的深刻感受,三勇士为国家安定不得不被悲惨地牺牲,名宰相晏子几近残忍的智慧,凸显出政治在崇高美丽口号下残酷的一面,对这种身为政治人物而不得不为的宿命论,相信年轻又有意投入政坛的诸葛亮早有彻底的领会和觉悟。

  隆中隐居期间,诸葛亮一面耕种,一面读书,一面在闲暇时还常到襄阳拜师交友,相互学习交流。一个人的成长及其事业的成就,虽说与自身的资质、努力分不开,但同样与师友间的交往、切磋、启迪巨大的关系。这期间诸葛亮除了继续师从司马徽、庞德公外,还结交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是徐庶、石韬、崔州平、孟公威。他们常常在一起切磋学问,议论天下大事。徐庶,字元直,颍川人氏。他出身寒门,本姓单,名福,是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客,为了替人报仇,杀人后远遁他乡,从此潜心学习,成为义理精熟之人。东汉初年,徐庶与石韬南下荆州,与诸葛亮成为挚友,先在刘备麾下效力,后仕魏,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等。石韬,字广元,颍川人氏。他与徐庶交情深厚,到襄阳后,与诸葛亮交往密切,后仕魏,官至郡守、典农校尉等。崔州平,博陵人氏(今河北蠡县),出身于世族子弟,州平之父崔烈,在汉灵帝在西园卖官鬻爵时,用500万钱买了一个司徒的官,没有实权。中平四年(187年),任太尉,八月后被罢免。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李催攻打长安时战殁。后崔州平南下襄阳避难,可知他与诸葛亮来襄阳的时间差不多,两人大约是在襄阳读书期间结为好友的。孟建,字公威,汝南人氏(今河南平舆),汉末避难襄阳,后仕魏,为凉州刺史,官至征东将军。几位年轻人正值朝气蓬勃之时,同样到襄阳避难的经历让5人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早年,他们聚会的地点多半是在襄阳城的学业堂,待诸葛亮隐居隆中之时,诸葛亮的草庐变成了他们日常聚会的场所。他们在一起讨论时政,持各自不同的看法而反复争辩、讨论,这种讨论的风气,有益于开拓思路、启发思想、集思广益。诸葛亮后来回忆这段学习生活时十分感慨地说,“过去我与崔州平交往,经常从他那里得知自己言行中的正确与失误;同徐庶交往,经常得到启迪和教诲”。他们之间是诤友、挚友。

  诸葛亮此时还结识了沔南名士黄承彦老先生,从他那开朗豪迈的性格和谈笑古今的神态之中,更使诸葛亮感到意气风发,不禁击节称奇。

  诸葛亮居住隆中的第四年,即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北方的上空战云密布,眼看中原要发生一场大战了,来荆州避难的人日渐增多。事情是这样:前年吕布在徐州被曹操擒杀了;去年十一月张绣也在南阳投降了曹操。在这之前,那个在淮南过了一年多皇帝瘾的袁术,也因内外交困,走向穷途末路,在取道徐州去投奔其兄袁绍的半路上为刘备所逼吐血而亡。刘备是曹操指派他去的,他在堵截袁术时趁机夺回了徐州。而袁绍在消灭了幽州的公孙瓒之后,已跨有幽、冀、青、并4州之地,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者,能与之颉颃的就是曹操。从去年八月起,袁曹两家屯兵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眼看逐鹿中原,一场雌雄大战已箭在弦上了。

  前些时候,诸葛亮听黄承彦老先生说,刘表的幕僚们为此争论不休,有的劝他投靠曹操,有的则因袁绍势大,劝他最好依附袁绍。据黄老先生认为,从曹操这几年的作为来看,尽管力量大不如袁绍,论智计袁绍却远逊于曹操,恐怕不是曹操的对手。果然今年一开始,曹操为避免和袁绍、刘备两线作战的危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而下徐州,不但刘备只身走河北,连关羽也被擒降了。曹操回师官渡不久,就和袁绍正式拉开了战争的帷幕,到这年十月战事结束,又果如黄承彦之所料。

  就在这一年,诸葛亮得知他的哥哥诸葛瑾和继母也离开了山东老家,避难到了江东,这消息还是庞统从江东带回来的。一天,诸葛亮从崔州平、徐元直那儿听到庞德公的侄子庞统已从江东游历归来,还说庞统在江东会见了他的哥哥诸葛瑾,并转告他说:“庞统近日内要到隆中来看你。”诸葛亮心想庞统比自己年长,既已知道他远道归来,又带回家兄的消息,还是自己先去看望他吧。于是,诸葛亮去拜会庞统。一见面,庞统就拉着他的手,上下仔细打量一番,然后笑着说道:“一别三载,越发英秀俊伟了,怎么山川灵气都聚合在你们诸葛氏弟兄身上呢。”

  原来诸葛瑾到江东时,正值孙策死去,周瑜、张昭等受命辅佐其弟孙权。孙权的姐夫弘咨见诸葛瑾仪表非凡,谈吐不俗,就把他引荐给孙权。孙权一见也十分喜欢,因而诸葛瑾和鲁肃一样受到优礼相待,庞统正是在鲁肃处见到诸葛瑾的。因庞统日内要动身到荆州去,诸葛瑾特意给诸葛亮写了封家书托他捎去,并嘱他问候荆州的亲友们。

  那天,诸葛亮和庞统谈起北方的战事,庞统告诉他说:“要是孙策不死,这只江东猛虎还要越过长江去袭取许昌,中原逐鹿就更加复杂了,究竟‘鹿’死谁手也就未可料也。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曹操虽已打败袁绍,北方的大局已定,但还得乱上好一阵子,至少也要好几年才能得以摆平。不过,从长远看,曹操一旦根固北方,必定南下荆州,饮马长江,这是我在江东常和周瑜、鲁肃、张邵等人谈起的话题。周瑜、鲁肃再三挽留我,我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打算过些时候再说。”

  说到这里,庞统突然把话顿住,再用目光审视了一下诸葛亮,然后低声对他说:“从家叔、水镜先生和黄老先生处得知你这几年发奋攻读,学识倍增,将来必定大有一番作为。不过,拨乱反正,谈何容易,曹操虽是一个能臣,但又是一个乱世的奸雄,愿您我辈共勉之。”

  一连好多天,诸葛亮览书之余,总在草堂内踱来踱去,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现在哥哥在江东辅佐孙权,应是得其所哉,他为人忠厚,秉性坚贞,虽不能以功业显世,然有始有终,至死不改其志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看来,庞统是早晚也必去江东的,以其才能必显于世,这就要看孙权能不能诚心待他了。治乱世固然必以才智,然尽其才智又必依明主才能取成。想到这里,他猛省庞德公之不愿出辅刘表,恐怕道理就在于此。自然他又想到黄承彦,黄老先生和刘表还是内亲,怎么他也不愿意出来帮助刘表呢?从来荆州的这些年,刘表的所作所为,确实证明了他是一个务虚名、尚空谈,不足与谋大事的人,处在群雄争斗的乱世,坐而论道怎么行!

  想到这些,诸葛亮不禁感到有些自愧,虽说这几年读了不少书,然而对书中义理总是不能理解得那么透彻,有时和崔州平、徐元直他们讨论起来,他们的见解就要比自己高明得多,深感自己有所不足。

  诸葛亮正在冥思苦想,忽听诸葛均报说水镜先生来到,抬头就从窗外看见司马徽笑吟吟地携着小弟踱进了柴门。诸葛亮急忙迎了出来,恭敬地把司马徽让进草堂坐下,诸葛均奉上茶来,司马徽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就开口问道:“适才听小弟说,你这几天闷闷不乐,我看你的气色也不大好,你心中有何疑难,说出来看我能否帮你排遣排遣。”诸葛亮一向是把水镜先生当师友看待的,听如此说,也就把这几日在心里思索的话和盘托出。

  司马徽认真听了,不禁抚掌大笑,连声说:“太巧了,太巧了,以君之才,当访名师指点,庞公常以璞玉浑金比你,现在正是时候,我已替你想好了一位开璞之匠、炼金之师了,我今日来就正是和你商量此事的啊!”

  司马徽告诉诸葛亮,在汝南灵山居处有一位名叫酆玖的隐士,大家尊称他为“酆公”。此人熟谙韬略,司马徽曾经亲自去向他请教过,深感他才学渊博,拿司马徽谦逊的话来说,要想知道他的学问有多深,好比“如蠡测海”。今天司马徽是专门来推荐诸葛亮去汝南拜师的。

  诸葛亮听了,满心欢喜,感激地望着司马徽,两人越谈兴致越浓。这时天色已晚,诸葛亮留司马徽在草堂住下,作竟夜之谈。第二天一早,用过早膳,诸葛亮收拾行装随司马徽去灵山拜师了。

  司马徽引诸葛亮拜见酆玖之后,就返回襄阳去了。光阴荏苒,春去冬来,诸葛亮在灵山一住就是一年。在这整整一年之中,酆公并不教他学业,尽是指派他做一些洒扫庭院、挑水打柴的杂活。起初,诸葛亮在心里产生了动摇,但他忽然想起黄石公对待张良的态度,不禁感到愧赧,既然诚心来求教,就应该有耐心和信心,也许老师是在锻炼自己的韧性,考验自己是否真有诚意,再联想到水镜先生对酆公的崇敬,就更加责备起自己来。因此,他对老师“奉事唯谨”,唯恐出了差错。

  果然,一年之后的一天,酆公眉开眼笑地把诸葛亮叫到跟前,指着案上的3本书,说:“这一年来真难为你了。自今日起,你就不必再干其他的活了,把这3本书朝夕揣摩,潜心研究,百日之后我再有话说。”诸葛亮接过书来一看,原来是讲兵法阵图、治国安邦之道的书,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从这一天开始,诸葛亮不分白天夜晚,边读边琢磨,越读越有兴趣,百日之中,把这3本书读得滚瓜烂熟。

  百日之后的一天,酆公对诸葛亮进行了一次测试,发现诸葛亮不但对书中的义理都能掌握,而且还能“致其典妙”,有比较精辟独到的见解,酆公不住地点头赞许。诸葛亮试探地请教说:曹操是国贼,孙权为窃命,我当此乱世,只想退隐躬耕,养志乐道,老师以为如何?酆公正色答道:不能这样想,你怀此才能而不拯救百姓,就不是仁者之心。不过,贤者择主而事,慎审出处是完全应该的。酆公对诸葛亮勉励了一番之后,就叫诸葛亮下山去了。

  诸葛亮回到隆中,前去拜谢司马徽,聚谈之后,司马徽称道说:“真第一流也。”过了不久,庞德公也深感诸葛亮学识不凡,把他看成是隐藏在隆中山林中的一条龙,这条龙一旦飞腾,必将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业绩。因此,庞德公美称诸葛亮为“卧龙”;而把他的侄儿也就是被司马徽称为“南州士之冠冕”的庞统称为凤雏,与诸葛亮齐名。由于受庞德公、司马徽等人的器重,诸葛亮的名气在荆州地区一天天大起来。

  随着诸葛亮的名气愈来愈大,他的年龄也年复一年的增长,因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业上,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婚姻,他自己倒无所谓,却把他在荆州的两个姐姐急坏了。不管是大姐或是二姐,每次来隆中总要向他提起终身大事,说他早过弱冠之年,应该成个家,使小弟诸葛均也有个嫂嫂照顾一下。这件事说得多了,也使诸葛亮有所触动。但他想到婚姻乃人伦大事,若处理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业上的长进。因此,他在配偶的选择上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轻易作出决定,这隐藏在他心中的秘密,外人如何得知。

  由于亲友们的关心,诸葛亮择亲的事,像他的名气一样在远近流传着。不要说一般的乡邻友好,即使是亲朋故交,也难免认为:以诸葛亮之年轻英俊、风度翩翩而又才学不凡,必定要选择一个人才出众的绝色女子。这种长期形成的“郎才女貌”的世俗观念在一般人的头脑中是很难消除的,也就有人自以为是地当面向诸葛亮提出这个看法,尽管诸葛亮一笑置之,毫不介意,但随着亲事一天天地拖下去,周围的人就更加相信诸葛亮是在“郎才女貌”上大做文章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诸葛亮择亲的这件事上,引起了黄承彦老先生的注意。起初,他在庞德公家里得知此事,曾在脑子里闪过一念:以诸葛亮的才学和自己的女儿阿丑倒是很般配的。但也仅仅是闪过这一念而已,黄承彦长叹一声,再也不敢往下想了,这事明摆着是不可能的。天公不作巧,有才的又未必有貌,像诸葛亮这样才貌双全而又品学兼优的人世间实在少有。黄承彦自认定这桩亲事与自己无关之后,也就心地坦然地祝愿诸葛亮能找到一位和他相匹配的姑娘。

  可是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黄承彦发现诸葛亮在处理自己的终身大事上,似乎并不着眼于郎才女貌,若果真如此,诸葛亮大姐家里给诸葛亮提说的荆州士宦之家的千金小姐,为什么诸葛亮不乐意呢?黄承彦是一个爽快的人,在家里免不了和他的女儿阿丑提起此事,不管黄承彦是有意试探或是随便说说,这确实触动了女儿阿丑的心事。

  黄承彦的夫人去世较早,留下女儿阿丑和他相依为命。这阿丑虽然自小天性聪慧,但却长得矮小,肤色又黑,再配上一头黄发,一个姑娘家长成这个模样实在是丑。黄承彦却也因此把她当小子看待,从小就教她读诗书。说也奇怪,这阿丑真能读书,十数年间,其所读之书,上自天文、历史,下至地理、军事、诸子百家,无不涉猎。更难得的是,古人讲到的,她能心领神会;古人没有讲到的,或讲得不够透彻的,她能发微引申,奇论突至,有时使黄承彦也为之倾服。但黄承彦眼看女儿早已过了及笄之年,一想起她的终身大事,就喟然叹息。要说将嫁给寻常人家也实在可惜,而且女儿在选婿这件事上也自负不凡,竟然说,若找不到一个和她在学识上不相上下的人,她宁可终身不嫁,黄承彦只有在心里暗暗替女儿着急。

  这天黄承彦有感于诸葛亮择亲的事,和女儿拉起家常。而黄承彦也仅是从印象上察觉到诸葛亮不一定是在郎才女貌上考虑,但也不敢断言诸葛亮就只是重才而不重貌。倒是阿丑听了,低头沉思了好一阵,忽然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盯住父亲,黄承彦心想她又有什么新论奇谈要发了,果然阿丑问道:“父亲,那你说诸葛亮在等什么呀?”

  黄承彦对这突然一问感到有些吃惊,一下语塞了,女儿好像也并不需要父亲回答,接着就说了下去:“从那天诸葛亮和您在书房中发的那一番救世补偏的宏论看来,他哪有过多的心思用在儿女情长上面呢?像他这种学贯古今、非同凡响的人,有家也可,无家也行,反正他是以拯世为务,把国当家的,不信您去问问他,看我说得对不对?”

  黄承彦深受感染,他感到女儿不像是在说笑话,而是认真地在和他讨论这件似乎与她有关的事,不禁勾起了曾经在他脑子里闪过的那一念,他正在犹豫要不要说出来和女儿商量商量,忽听阿丑又继续说道:“要说诸葛亮要家也可以,那就要看学识和他配不配,了不了解他那一片忧国伤时的苦心了。”

  黄承彦再也忍不住了,望着女儿说:“我看你和他倒满合适。”女儿一下脸红了,撒娇似的投进了父亲的怀里,黄承彦爱抚地摸着女儿的头,轻声地说:“明日我就动身到隆中去!”

  其实,诸葛亮对黄家阿丑是早就有所了解的,只不过远近传闻其容貌甚丑,究竟有多丑,诸葛亮虽多次到过黄老先生府上,却也没有见过,倒是在书房中偶尔翻着一些诗文,据黄老先生说是他的女儿阿丑做的。诸葛亮看了不禁啧啧称羡,真不敢相信这竟是出自闺门女子之手,其立论之正,发微之精,连须眉也为之羞愧。诸葛亮要找的配偶,正是像黄家姑娘这么有才气的女子。奇怪的是,诸葛亮不禁想到,黄老先生对自己的婚事也很关心,可他从来没有提说过他家的这位姑娘,难道真就有大家传说的那么丑么?但又转念一想,即便是丑一点,她的才识实在难得啊!

  诸葛亮正在这么思索着的时候,黄承彦来到了隆中。在他当面问清了诸葛亮对亲事的态度之后,这位沔南名士胸有成竹地对诸葛亮说道:“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足下以为如何?”诸葛亮一听,真是喜出望外,上前躬身一礼,斩钉截铁地说出两句话:“拜谢泰山!一言为定。”诸葛亮的亲事就这么解决了,随即就用车子去把阿丑姑娘接了回来。

  这件事一下子就哄传开了,大大超出人们的意料,不少的人为此对诸葛亮感到惋惜,更有好事者编成谚语来加以嘲笑,所谓:“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岂知诸葛亮得此贤内助,不仅在当时对他的学业甚有补益,而且在他一生的事业上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诸葛亮娶亲之后,黄氏夫人把家中料理得井井有条,闲暇时就和诸葛亮研讨学问,谈论古今,有时还辅导弟弟诸葛均习学经史,诸葛亮对自己处理的这件婚事万分满意。自此,他就更加专心向学,并从妻子那里得到不少的启发。学友们常来隆中聚会交谈,大家对诸葛亮学识的长进,见解的深远,无不交口赞赏,大有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之感。

  有一次,客人来家,诸葛亮嘱妻子席面作食款待,不一会儿就做好端了出来。诸葛亮甚感惊异:怎能这么快呢?于是,他悄悄去后面窥看,“见数木人斫麦,运磨如飞”。诸葛亮情不自禁,当即就向妻子讨教,“求传是术”。由此,诸葛亮对妻子的智慧和才学更加钦佩,据说20年后诸葛亮在北伐期间,用来转运军粮的木牛流马,就是“变其制”而做成的。

  随着诸葛亮在隆中读的书愈来愈多,学识的增长使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就更加清楚,而以他亲身经历的东汉统治的崩溃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就使他对先贤的圣教明训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诸葛亮因志成学,而被司马徽称之为“识时务”的“俊杰”。这个识时务的意思,表明诸葛亮对当时天下形势已经洞若观火、了如指掌,而卓有识见。诸葛亮后来在《诫子书》中所说的“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正是他身处隆中时立志向学、因志成学的经验之谈。

  诸葛亮常和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在一起读书讨论。有一天,诸葛亮从容地对三位好友说:“你们要是做官的话,是可以做到郡守、刺史的。”他们反问诸葛亮又如何,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言”。其实,他们对诸葛亮胸怀大志,心里也是很明白的。

  诸葛亮在隆中常以管仲、乐毅自比。管仲,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在齐国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并射中小白的带钩。后来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他不计前嫌,接受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其为相,尊称其为“仲父”。管仲亦尽心尽力地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和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他实行租税改革,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国内政治形势得到稳定且经济形势大为好转的基础上,管仲又建议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业。所谓“尊王”,即尊崇周天子的权力;所谓“攘夷”,即抵御入侵华夏的夷敌;所谓“争取与国”,即运用各种手段争取各小诸侯国的支持。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的国力大振,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齐桓公本人也因之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成就其霸业。乐毅,战国时期人,初为赵将,沙丘之乱后离赵至魏。后闻燕昭王广聘天下贤士,立志报齐之仇,于是由魏至燕,被燕昭王待以客礼,任为亚卿。燕昭王欲出兵伐齐,乐毅认为齐乃霸国之余,不易独攻,于是亲自出使约赵,另遣使者约秦、楚、韩、魏等国共同伐齐。燕昭王十八年(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又以相国印授之,乐毅遂率燕、赵、秦、楚、韩、魏六国之师以伐齐国。齐军大败,乐毅遣还诸国之军,独率燕军乘胜追击,攻破齐都,下其70余城,未下者仅莒、即墨二城而已。燕昭王亲至济上劳军,封乐毅于昌国,号昌国君。燕昭王死后,继位的燕惠王与乐毅有隙,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惧诛,逃亡至赵,被赵封于观津,终卒于赵。

  诸葛亮之所以对管仲和乐毅最为崇拜,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就管仲和乐毅自身而言,他们一为贤相,一为名将,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毅为燕昭王大破齐军,二人都建立了名垂青史的不朽功业,这确实令诸葛亮敬佩。第二,就君臣关系而言,贤相名将,只有遇到明君,取得信任,才能大有作为;否则,仍将一事无成。而管仲之遇齐桓公,乐毅之遇燕昭王,可谓君臣际会,相得益彰,这种融洽无间的君臣关系,更令诸葛亮羡慕不已。诸葛亮决心以管仲和乐毅为榜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他坚信自己具有管仲和乐毅那样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的才能,也坚信在汉末军阀混战的乱世中总有一天会遇到像齐桓公和燕昭王那样的明君,基于这种想法,诸葛亮经常以管仲和乐毅自比。

  对于诸葛亮自比这两位大政治家、军事家,人们都觉得很可笑,认为他是不谙世事、狂妄自大的山野青年。但与诸葛亮交往的师友们,如司马徽、徐庶等人,却都深知他拯救黎庶、重振社稷的壮志。这条蛰伏的巨龙,终有一日必将一飞冲天,建立旷世奇功,而谁将是诸葛亮真正的知音呢?

  在这10年中,我们看看又有哪些重要人物登场呢?

  先看袁绍。袁绍此人名望甚高,麾下文有田丰、郭嘉、沮授等,武有颜良、文丑、张邰等,在群雄割据的混战中,占尽先机。至建安四年(199年),袁绍灭公孙瓒,占有青、幽、并、冀4州之地,俨然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者,刘表、曹操等实难与之争锋。但是袁绍刚愎自用、器量狭小,表面宽仁,实则多疑忌才,他率先发难的官渡之战却成为其一生最大的败笔。建安五年(200年),刚刚打完公孙瓒的将士们终于松口气,准备与家人好好团聚,以享天伦之乐。袁绍却迫不及待地要与曹操决战,谋士沮授、田丰等都劝谏袁绍说:“战乱这么多年,百姓疲敝,粮仓已经没有多少囤积,银库也是空空如也,还是应该休养生息,整顿甲兵,3年后再与曹操决一死战不迟!”袁绍此时身患“大头”之症,认为天下没有他打不赢的仗,对谋士们的劝谏充耳不闻。谋士们几番劝谏,袁绍终于怒不可遏,将田丰下狱,说看我打赢回来你还有何话说!结果不幸被谋士言中,田丰在狱中长叹:“如若主公得胜归营,我还能侥幸活命,如今,我只有死路一条了!”果然,袁绍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杀死田丰,对这样的主公,众叛亲离的下场是注定的,手下将士纷纷投奔曹操去了。建安七年(202年),袁绍一病不起,不久就死了。像袁绍这样的主公绝不是诸葛亮选择的对象。

  再看刘表。刘表与袁绍类似,看似儒雅宽和,实则嫉贤妒能,难成大器,但有一点与袁绍不同,袁绍做事盲目冒进,而刘表则是在机会面前犹豫彷徨、踌躇不前。殊途同归,二人的结局是一样的。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占领冀州,亲自率领大军北征乌桓,追歼袁熙、袁尚兄弟。这对刘表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连曹操的部下们也担心刘表会派刘备抄后路,直捣许都。但曹操的智囊郭嘉却非常了解刘表的弱点,他一针见血地说:“刘表这个人只会纸上谈兵,知道刘备的才能高于他,总是不敢放心大胆地重用他。主公放心吧,刘表不敢有此念也。”果不出郭嘉所料,刘表对刘备的建议置若罔闻,待曹操远征归来挥戈南下逼近荆州时,刘表才悔不当初,经此一吓,一命归阴。虽然从亲疏关系上看,诸葛亮要唤刘表一声“姨父”,但诸葛亮深知,刘表不是心中的明主。

  再来说说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混战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明星。他本人有雄才大略,为人豁达,善于用人,是公认的治世能臣。他采用毛玢之建议,于建安元年(196年)迎刘协(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极大的优势。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于官渡一役大败袁绍,威震华夏,一统北方,成为实力最强的政治集团。他唯才是举,手下人才济济,群英荟萃,个个都是文韬武略,堪称一时之英才,他们云集在曹操的周围,是曹操赖以成就霸王大业的中坚力量。诸葛亮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小青年,没有工作经验,若投其帐下,要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何其难也!更重要的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径与诸葛亮匡复汉室的理想格格不入,同时曹操正是使得诸葛亮的少年生活远离家乡、辗转流离的始作俑者。种种原因显示,诸葛亮也不会选择曹操。

  最后说说孙氏兄弟。孙策和孙权两兄弟皆是少年英雄。孙策少年英武,骁勇善战,袁术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割据江东,开创了江东基业。本来孙策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英年早逝,把这千古基业留给了他的弟弟孙权。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举贤任能,捍卫江东,流寓北士多有归附,其麾下也是人才济济,周瑜、张昭、鲁肃、诸葛瑾等都在孙权帐下听用。不论孙权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还是图谋天下、窃取汉室都与诸葛亮忠君报国的志向不同,孙权也不在诸葛亮的选择之列。况且孙权此刻年轻气盛,能重用这样一个从山村走出的知识青年吗?

  袁绍、刘表、曹操、孙权都不是诸葛亮倾心辅佐的明主,更别说偏于西南一隅的刘焉、刘璋父子了!诸葛亮希望能够辅佐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明主拨乱反正,澄清寰宇,再现广大黎庶所缅怀的西汉“文景盛世”。诸葛亮在等待中。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