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节 第一个被皇帝的人

  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私德的社会里,人们在做某一项抉择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和家人及子孙后人的利益,而后才会考虑社会的利益,所以当有人要求曹操交出兵权、辞去丞相、回归封国的时候,曹操也心知肚明,一旦自己没有兵权,说不定哪天仇人就会杀上门来,家都保护不了,何以谈国。

  这就是许多中国人为什么一旦抓到权力就会死死不放的原因一是保全自身,二是威重天下,三则是功名富贵的满足。

  这事是中国特色,一千多年后,一个名叫林语堂的中国人在《吾国与吾民》说:“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心系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也算是对曹操先生行为的一个解释,林先生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所以包括曹操先生,曹先生当是众多个例中的一个。

  也就是说,中国人是自私的,讲究私德,忽视公德。关于私德这件事,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中国人》里又做了相当精彩的论述:

  “在中国,如果一个人有公共精神,他就会有危险。因此我们敬佩他们热爱他们,但我们不希望家里有这样的人,当我们看到一个男孩子有太多的公共精神,以至使自己陷入窘境时,我们会大胆的预测这个男孩将是他父母的灾星。如我们能早早的阻止他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通俗地来说就是:在我们这个国度,如果有一个人有公共精神,愿意把自己奉献出去为别人服务,这当然是好事了,而且双手欢迎。可是如果这位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就是自己的孩子,情况肯定不一样,态度立马改变,欢迎没有了,鼓励更不会有,有的就是大棒制止。谁都知道,在这块土地上,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公共精神的行为除了能获得空洞的赞誉外,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会给整个家族带来厄运。在这块土地上,谁都晓得人应该有公德有道德,而且希望人人都有,这里的“人人”却不包括自己和家人。

  虽然明明知道,林语堂先生写这些东西不是瞄准曹操的,但总觉得林先生是以曹操为标本的。曹操一直都很清楚,无论说得多么好,我就是不放权,要做好人,你们自己做去,那虚名我不重视,我还是喜欢实利。

  正是曹操的坚持,老曹家的幸福和安全才得以保证,曹丕才得以继承。曹丕知道,这一切都是爹爹曹操浴血奋战而来,自己家族能这么牛气哄哄,主要有爹爹罩着,这个时候,要感谢的不是国家、不是政府、更不是皇帝,而是伟大、英明、善战的父亲——曹操。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奋斗一生、征战一生的曹操撒手人寰,带着稍许的遗憾去天国向他的父亲、祖父报告去了,在那里可以见见他的许多朋友、对手,在那里不用战争了,也没有恩怨。尽管曹操生前一再声称自己“作文王”,但死后的谥号却是“武王”,生生矮了一辈。

  按照汉朝法律和宗法制度,父死子继,曹操操死后,曹丕袭魏王和汉丞相职。

  曹家子孙是进取的,而且一代赛过一代的,最起码从曹腾到曹嵩到曹操是这样的。曹腾是官拜大长秋,在宦官中就是极致,官位已经无法超越了;曹嵩也官至太尉了,是人臣的顶级;而曹操官至魏王,尽管名义上是王侯,却是实际上的天子。尽管“曹一代”曹腾已经官至宦官之巅的大长秋、“曹二代”曹嵩也官至太尉,“曹三代”曹操成了实际天子,但“曹四代”的代表人物曹丕一点不顾含糊,面对质疑。

  曹丕说,我能!真的能“洪湖水浪打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爹爹拍在沙滩上”!

  220年十月,在曹丕的授意下,汉献帝的一些臣子给汉献帝上政治课,要汉献帝学习唐尧好榜样,把皇帝的位子禅让,由伟大英明的曹丕接任。汉献帝很聪明,一学就会,学习唐尧,把皇帝之位禅让给曹丕,曹丕也不客气,当仁不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确实很好玩,宦官的重孙子做了皇帝,用今天的话说,无厘头。

  不过这也没什么,早在曹丕做皇帝四百多年前,陈胜就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乎意料的是宦官的后代做了皇帝,正如山寨口头语:“我儿子做了皇帝,谁还敢说我是土匪!”问题是,宦官的重孙做了皇帝,就不是宦官了,那是什么呢?又能是什么呢?

  答案是确定的而且是唯一的:皇帝。

  中国第一个草根皇帝是刘邦,按传统的“龙生龙凤生凤”基因,皇帝的父亲不是皇帝也应该是龙种,怎么办呢?刘邦肯定不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不然的话,自己成了什么,还能去做皇太子,所以只给自己的老头子封了“太上皇”。

  当曹丕做皇帝时,就从刘邦这里偷学了一招,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封自己的父亲曹操为皇帝。好在曹操不在人世了,为了标明自己是正统的“龙种”,于是追封自己的父亲为“魏武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儿子生了老子,就这样,曹操被皇帝了。

  不仅如此,后来魏明帝曹叡为了感谢先祖们的努力,还追尊其高祖曹腾为高皇帝,其夫人吴氏为高皇后,这样一来宦官就成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当然,曹嵩也成了太皇帝。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生前没有做过皇帝而有皇帝封号的人,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有开国皇帝追封自己父亲、祖父和先祖的惯例,但肇始却是曹操。曹操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皇帝的人,而且还有谥号“武帝”、庙号“太祖”,遗憾的是没有实现曹操生前“作文王”的愿望。

  这样一来,曹操就成了皇帝,虽然是“被”的,“被”的皇帝也是“皇帝”。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