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五节 倔强的坚持

  曹操本来兵就不多,汴水这一惨败,基本上就破产了,有几千人马的时候,别人都还不拿曹操当人物,更别说几乎是光杆司令的曹操了。曹操当然很识趣,与其在这儿丢人现眼,不如回去招募人马,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于是就带着夏侯惇、曹洪等人到扬州募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扬州”不是今天的“扬州”,那时候的扬州政治中心在今天安徽的寿县。

  曹操带着夏侯惇、曹洪等人回到老家,然后就去扬州募兵。这时候,曹家人多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在洛阳,在济南,甚至在亳州,可以说提起曹孟德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到了扬州,就不行了,在那里,曹洪比曹操好使。那里是曹洪的地盘,曹洪家资富庶,名震江淮,仅仅家兵就一千多人,能养活一千多人,那得多大的家产呐。

  为了能征到兵,曹洪率家兵千余人到扬州庐江郡拜见陈温。熟悉情况的人知道是征兵,不熟悉的肯定以为是打仗。陈温一看曹洪这么大排场,都是多年的兄弟了,给个面子,陈温于是欣然调给曹洪上等甲兵两千人。接着曹洪又渡江到丹阳郡,太守周昕命弟弟周喁征调两千余人,与曹洪一同北上,和曹操在沛国南部的龙亢县(今安徽省龙亢镇)会师。由此可知,这次募兵的主要功劳是曹洪的。

  一看招募到这么多人马,曹操大喜,任周昂为军师。周家是会稽郡的豪强,势力广布于扬州,周昕又是陈蕃的学生,无疑也属于党人,所以袁绍和曹操都重用周昂。虽然重用周昂,但曹操却难以讨得扬州兵的欢心。抵达龙亢之后,扬州士卒不服豫州的水土,联合叛乱,夜间烧曹操营帐。睡梦中的曹操被惊醒后,提剑砍杀,再加上周昂、曹洪等人率领五百余名忠诚的部下拼死才冲出军营。之后一清点人马,只剩下五百多人了,可以想象曹操的此时心情,哭天喊地估计不会有的,但骂娘肯定会有的。

  五百就五百吧,有总比没有强,曹操收拾停当,带着这帮人马上路了,在路过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和亳州北的建平时,曹操又在故乡又募了几百人。于是,曹操一行便带着这千余名士兵北上渡河,到河内郡去投奔袁绍,以便继续攻打董卓。

  等曹操再一回去,联盟已经分崩离析了,验证了“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所有的联盟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利益是转化点。联盟分分崩离析的导火索是刘岱,兖州刺史刘岱对东郡太守乔瑁有想法,便以借粮为幌子向东郡太守乔瑁发难。上司向下级借粮,能拒绝吗?当然如果有实力,可以说不,乔瑁确实算是一方草头王,但和刘岱比起来,有点小巫见大巫了,乔瑁推辞不给。刘岱大怒,不借给我粮,我要你脑袋,于是带军队杀进乔瑁的大营,杀死乔瑁,收编了乔瑁的手下,任用王肱为东郡太守。

  这下子,人心震动,谁能确定下一个断头鬼不是自己,本来就是来捞外快,为了一点东西搭上命不值得,风声紧,兄弟们,撤!就这样,各镇的太守各自引兵回去割据一方当草头王。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领兵拔寨,离洛阳,回关东去了,联盟土崩瓦解。

  联盟瓦解之后,袁绍也陷入了被动,那就是承不承认“汉献帝”合法,如果承认献帝的合法性,董卓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便占有了压倒性的政治优势;如果不承认“汉献帝”合法,那么谁又是合法的皇帝呢?这确实是个问题,经过反复考虑,袁绍便和韩馥等人想出了一个新方案,韩馥、袁绍以书与袁术曰:“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资治通鉴》)以便同董卓及献帝的长安朝廷对抗。按照袁绍的观点,反正如今少帝已经归天了,汉灵帝又没有其他皇子,而汉献帝是不够格做皇帝的,所以他们可以在皇室中挑选一个更合适、更合法的人来继承大统。

  像这样的事情并不新鲜,以前曾发生过多次,例如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去世之后,陈平、周勃等大臣对外声称当时的天子刘弘不是惠帝的龙种,将其杀掉,然后把代王刘恒捧上了皇帝宝座,是为汉文帝。有此案例在前,袁绍、韩馥等人便想如法炮制,打算拥立大司马、幽州牧刘虞做皇帝。

  据《魏书》中记载,当袁绍打算说服曹操支持时,遭到了曹操的拒绝。曹操说,董卓的罪行震动四海,我等大举义兵,各方仁人志士纷纷响应,那是因为我们是出于一个“义”字,而非为了私利。如今只不过是幼主微弱,被董卓这贼臣控制,还没到亡国的地步,如果此时更换天子,那天下苍生又岂能安宁呢?你们若要一意孤行,拥立刘虞为新帝,我宁愿自己去讨伐董卓!

  被曹操拒绝之后,袁绍不知道又从哪儿弄到一块玉印,和曹操一起喝酒的时候,向曹操显摆,准备借此号令曹操一起拥立刘虞。曹操看到袁绍的举止,感觉袁绍的行为非常幼稚可笑,大笑说:“别逗了,我不会听你忽悠的。”内心却认为袁绍不够臣子之义,有机会一定除掉他。袁绍仍不死心,又派人游说曹操还带有威胁:说天下唯有二袁最强,劝曹操追随袁绍。曹操厌恶之极,却笑而不应,不屑说了。第二年春天,袁绍与韩馥要拥立刘虞,但刘虞“不敢当”,只好作罢。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就是说,你们爱让谁做皇帝做皇帝,我的皇帝只有一个,就是汉献帝。但这只是标志着曹操与袁绍在政治立场的决裂,但现实中两个人还是哥们,毕竟曹操的力量薄弱,还得靠着袁绍这棵大树,现实中还离不开袁绍的帮衬。

  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是曹操一生中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是曹操真正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是这件事使得曹操的政治观念经历了浴火重生的煎熬和凤凰涅槃的新生。短短几个月时间,曹操前后经历了五次几乎是致命的打击,第一次,诸侯出兵不进;第二次,重创于徐荣;第三次,征兵反叛;第四次,刘岱火拼桥瑁;第五次,袁绍欲立新帝。这五次历练可以说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刻骨铭心,一次比一次绝望,但曹操还是挺过来了。

  如果说诸侯们的看热闹,不愿冒风险,坐山观虎斗,甚至想坐收渔翁之利打击了曹操的政治理念,那袁绍的野心对曹操则是重磅炸弹。政治联盟彻底让曹操对诸侯失望,而袁绍的行为则彻底激醒了曹操。袁绍要更换皇帝,在曹操看来这与董卓的做法没什么两样,同样是乘着汉室微弱之际兴风作浪,是不忠不义之行。董卓毒杀何太后,残害弘农王,拥立献帝,这虽然是大逆不道的,但好歹献帝还是土生土长于皇宫里的龙种,是一个已成的事实。作为臣子应该全力以赴平定叛乱才是,而袁绍却要拥立刘虞为帝,而在外有封地的皇子总共有27位,也就是将会产生27个郡国,这样一来,不同样祸国殃民,董卓废立皇帝毒死太后是国贼,袁绍鼓吹另立新帝,其实就是长相帅气心慈手软的董卓而已。

  这件事给曹操一个教训,天子羸弱,诸侯各怀私心,只有敢于担当的大英雄大豪杰,才能拯救天下于既倒。四世三公之后尚且靠不住,其他人更不在他眼下,曹操只能独立承担天下了。

  §§第五章 储蓄资本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