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二节 陈留亮剑

  曹操的第一次被罢官,第二次的辞官,都是回到老家亳州,而这一次,曹操却去了陈留而且还是避难。无论是第一次的连坐丢官还是第二次以病辞官,那时汉政府虽说谈不上政通人和,毕竟自己的父亲还在朝中为官,但最起码还有那么一点希望,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等,机会还是有的,所以曹操的心情是放松的,春夏读读书,秋冬打打猎。而这一次完全不同,这是乱世,朝廷已不是刘家的了,而是董家的了,自己已经和董卓翻脸,只要董卓还活着,就永世不得重用,即便想做一个小老百姓,董卓也不会放过自己。

  裸奔逃出洛阳的曹操,现在已经没有选择,无论是做“能臣”还是做“奸雄”都没有机会了,只能为了活命起兵造反。但造反是要砍头的,怎么办,总不能在没造反前就被砍头吧,总得给造反找个理由吧。那就以董卓为靶子吧。

  按常理来说,这些活动放在曹操的老家亳州可能最合适,因为在那里有地利,曹操父子都在那里生活多年,熟悉地理环境;那里也有人和,从曹腾起,曹氏家族已经经营多年,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可以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但曹操选择了陈留,就是陈留有着比亳州更为重要的优势:一、陈留这里有钱。常言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起兵最为重要的就是金钱,曹操家族在陈留有许多家产,而且陈留的富人多,再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罢官后在陈留定居。曹操到陈留后找到父亲曹嵩,把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说了一遍,打算“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嵩对此是什么态度呢?《三国演义》里面没说支持也没说反对,只有曹嵩对曹操说的一段:“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就是说,“义兵”之事,钱少办不成事,这里有个叫卫弘的孝廉,可以找他拉赞助,只要获得他的支持,大事就成了。

  就因为《三国演义》的这一段话,致使许多人认为,曹嵩爱财,自己有钱不支持曹操,反而唆使儿子到别人那里募捐。这样看来曹嵩确实很不厚道,但这毕竟只是小说里面的故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散家财,合义兵”,可以说明曹嵩是支持的,不然曹操何以有家财。《三国演义》里的卫弘其实就是卫兹。

  在父亲的指引下,曹操果然去找了卫兹,向卫兹宣讲大义:“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兹倒也是个有心人:“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于是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支援了曹操起兵。这好像也开了有钱人资助起兵,利用金钱投资政治的先河,同时期也有人投资刘备,后来隋唐年间,武则天的父亲就把自己贩运木材挣来的钱投资李渊起兵。

  客观地说,曹操兴兵讨董,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家财。裴松之注《世说新语》“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卫兹的资助只能是锦上添花,曹操在陈留有家财,如没有卫兹,同样会聚财起兵。而从后来曹操与卫兹隶属陈留太守张邈麾下,曹操以本部人马据成皋,追赶董卓,“邈遣卫兹分兵随太祖。”(《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这里可以看出,卫兹也有自己的人马,因而卫兹的家财未必完全给曹操募兵(至少不是全部或大部),并非如前引裴注《世说新语》所说,所以陈寿《三国志》没有采用它。

  曹操到陈留第二个原因,起兵的第二个必须条件是——地盘。而陈留的太守张邈,就是和曹操、袁绍一起游侠时的好哥们。张邈与曹操一样和董卓划不来,曹操做了张邈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曹操行为得到了张邈的默许与支持。史书记载,曹操最初并没有自己的地盘,所以只能寄居在张邈的地盘上,部队给养也靠张邈的接济,所以在军事行动上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张邈的节制。因为军队的开支是庞大而又惊人的,仅仅依靠财团的支持是绝不够的,所以张邈的资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作为一方太守,也绝不会允许有人在自己的管辖范围里举兵作乱。

  第三个原因,就是陈留地处中原腹地,在当时扼东西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在此起兵,占尽地利之优势。曹操在这里还得了一员大将典韦,就是己吾城人氏。对于三国武将的排名,民间曾有“一吕二赵三典韦”(或一吕二马三典韦)的说法,足见典韦在三国武艺之强、位置之重和人民群众对他的喜爱。陈留己吾城在当时是交通发达、人才物资集中的要地,非常富庶。

  金钱有了,地盘也有了,有没有人愿意跟着就看时机了。在曹操逃离洛阳的路上,董卓又借故杀死少帝刘辩,毒死何太后。如果说说董卓杀死刘辩和毒死何太后是因为政治斗争,那董卓在自己家宴的行为,就只能说野蛮了。有一次,朝中不少大臣被董卓邀请到府中做客。大臣们都感到奇怪,猜不透董卓此举意欲何为。宴会上,董卓显得兴致颇高,一个劲地招呼大家喝酒吃菜,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董卓突然站起身来,神秘兮兮地说:“光喝酒太单调了,需要来一点刺激精彩的小节目,以便大家喝得尽兴!”说完,只见董卓先“啪啪”击了两下掌示意,然后大声狂笑起来。

  董卓笑得有些瘆人,甚至恐怖,接着,几百名诱降的反叛者被押到会场正中央,他命士兵割掉他们的舌头,再砍掉手脚、挖掉眼睛。其手段残暴至极,惨不忍睹,在场的所有人大臣都被吓傻了,平日里这些文官们哪里见过这种血腥暴力的场面,不少大臣手中的筷子都被吓得抖落在地。董卓却脸色如常,一点都不受影响,仍然兴致高昂地狂饮酒,脸上还挂着得意的笑容。还有一次,董卓先用布条将俘虏来的数百名起义士兵全身缠绑住,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燃火,将他们活活烧死,实在是残忍至极。

  若说董卓刚刚进京时还有一点谋略的话,董卓此时的行为就是政治幼稚和天真。在追求杀人快感的同时,他失去了整个天下的人心。在这个时候,董卓专政,天下群雄想群起攻之,曹操已经在己吾城招兵买马。

  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曹操公开起兵。

  这就是曹操成为乱世英雄所做的第一件事:首倡义兵,发布讨伐董卓的檄文。曹操从这里起兵,发布董卓的檄文,算是选了个好地方,只要能控制陈留,那么就可以东进攻取徐州,继而南下庐江攻打攻江东各郡;一旦陈留失守,就可以退守白马,进而控制西北。陈留是个好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再就是资源丰富,不用担心物资供应。

  尽管此时曹操的兵力不多,只有区区五千人马,也没有什么威望,所以只是新闻发布会一样公布了檄文,没有给各州郡发函,就是发了也未必有人听从,袁绍袁术兄弟自然也不会听从曹操己吾会盟。但曹操这时举“忠义”大旗起兵讨伐董卓,当了个“急先锋”、“弄潮儿”、露头鸟,在东汉群雄里面抢先占了一个位置。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