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逃亡者曹操

  既然董卓可以用武力来废立皇帝,做丞相,做实际上的皇帝,那么别的有武力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呢!董卓开了一个很坏的先河,树立了一个相当不好的榜样——把皇帝当玩偶,表面上董卓胜利了,而下面则是暗潮涌动。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了一己之私而废立皇帝,董卓在取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就成了天下人的公敌。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董卓可以,别人也可以,而且别人只需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即可。只要有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向董卓叫板。

  在这样的一个时局下,按照许劭的观点,曹操肯定是做不成能臣了,因为他遇到的是乱世,那的到底能做什么呢?在董卓当权的情形下,别说做能臣了,弄不好还会成为别人的刀下之鬼,至于能不能做许劭所说的“乱世之奸雄”,在那时也是没有谱的事。现在情况不妙,撤退为妙,曹操见情势不对,便改易姓名,暗中潜行,东归乡里。

  曹操是有故事的人,做什么事都有故事,就是逃离,也是新闻不断。曹操先逃出洛阳,路过成皋,而他父亲的好友吕伯奢正好住在这里,曹操于是到吕伯奢家做客。这一次做客不是普普通通的做客,不普通在曹操杀死了吕伯奢全家人。

  这个故事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说,曹操到吕伯奢家做客,碰巧吕伯奢不在家里。吕伯奢的儿子和吕伯奢家里的其他客人看见曹操带的钱财和马匹,起了歹心,抢劫曹操,而且抢走了曹操的马和物品。这些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能有好果子吃吗?曹操迅速拔出剑来,亲手把杀了这些人。从这版本来看,曹操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杀吕伯奢一家并无不妥。这个版本的故事出自《魏书》里,而《魏书》是魏国人王沈写的史书,而王沈本人和曹家人的关系非常好,高贵乡公曹髦将王沈视为心腹,将军曹爽辅政时选王沈做了属员,曹操是他们的开国元勋啊,在感情上会有所偏向,有溢美的可能。

  那么第二个版本说,曹操去的时候,吕伯奢没在家,但他的五个儿子热情地接待了曹操。为了招待曹操,吕家人忙着洗刷锅碗瓢盆。逃亡中的曹操警觉性很强,听到锅碗瓢盆的声音,起了疑心,“疑其图己”,把吕伯奢一家杀了。这个传说出自《世说新语》,这里看来,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属于误杀。

  第三个版本出自《杂记》,和第二个版本差不太多,都是说曹操怀疑吕伯奢的家人要谋害自己,然后杀了他们一家。不同之处在于杀了以后,第二个版本,曹操杀人之后即走,第三个版本,杀人曹操还凄怆感慨:“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从记载来看,曹操确实杀了吕伯奢的一家,争论的焦点是:是正当防卫还是误杀,按照曹操多疑的性格,误杀的可能性最大。

  比较看来,第三个版本比较符合曹操的性情,曹操本就性格多疑,当时又是通缉逃犯,曹操难免怀疑这些人要害自己。只是疑心太重了一点,太敏感了,然后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杀完以后,曹操发现杀错了,是误会,很是自责,于是“凄怆曰”,“凄怆”表示曹操内疚但坦然对待,体现了曹操性情。覆水难收,错了就错了,能怎么着呢?说了一句自我安慰、自我排解的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到罗贯中先生笔下,杀了吕伯奢一家后,曹操变成了理直气壮,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一来,曹操这样做,是理所当然,成了赤裸裸的丛林法则,而没有丝毫的温存。

  其实逃亡路上的曹操,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什么“治世之能臣”、什么“乱世之奸雄”、也别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都是假的,最真实的就是先活下来再说,活命才是硬道理。

  尽管曹操的逃亡很曲折,故事也很多,但最终还是成功到达了陈留。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