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天才商人汉灵帝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男人的出路实在是不多,而且有的时候还没有选择。就拿做皇帝来说吧,也不是想做就能做得了的,当然也不是想不做就行的。做皇帝只有两条路,其一是自己造反消灭另一个皇帝,其二是从祖先那儿继承过来的,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不太容易。就拿汉灵帝来说吧,这皇帝是被选择的,做不做皇帝由不得他,其实从其后来的表现来看,汉灵帝绝对不是做皇帝的料,但却是一个好商人。

  没办法,历史让他做了皇帝,而他表现得更像一个商人,当皇帝像一个商人的时候,倒霉的就是天下苍生了。这汉灵帝为了一展自己的经商才华,让人在宫中仿照街市建起了“宫市”。并把宫市布置了一番——街上有的做各种买卖的、卖艺的、算命的等等他也都照搬到宫市来。这还不算新鲜,为更真实,汉灵帝还让宫女和嫔妃扮成各种商贩沿街叫卖,而他自己则换上富商的打扮,在街市上到处闲逛。有时他饮酒作乐,有时为买一件小东西和店主争得面红耳赤,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按说作为皇帝,爱好经商,在后宫玩玩,过过瘾,就算了。人家汉灵帝不这样,很有天赋,认为后宫有些垄断经营,要搞市场经济,而且全国推行,那即是“卖官”。

  这汉灵帝的确是经商天才,他不仅公开卖官,而且明码实价、公开招标,价钱根据级别和俸禄确定,级别一石价位是一万,比方说你要买一个级别四百石的县令的官做,那就先交四百万,然后给委任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要买一个两千石的正部级的官做,两千万;如果你想位列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再加一万万,明码实价,而且没有暗箱操作。当然不是所有的官爵都公开买卖,也有一些内部指标,比如朝廷正式任命的,虽然也要交钱,按内部价只交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可以讲价。

  都说升官是好事,最起码是对于一个官员政绩和能力的认可,但在汉灵帝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升官对司马直来说却是灾难。司马直为官清廉,汉灵帝提升他做巨鹿太守,相当于今天省委书记兼省长,委任状一到,皇帝派来收钱的人也到。因为太守的年薪是两千石,所以升官之后还要交给朝廷两千万钱才能就任。

  由于司马直是内部指标,汉灵帝认为司马直是清官,打个折,减免了一千七百万钱,可对于一向家无余财的司马直来说,那也是一笔天文数字呀。即使自己担任了巨鹿太守,以两千石的俸禄,要不吃不喝128年才还得上呀,即使打折后,三百万钱也相当于太守19年的工资总和!司马直说这钱我真没有,我辞官回乡行不行?皇帝说那不行,这钱你可以有!司马直进退不能,万般无奈之下,在上任的路上自杀身亡,临终前遗书一封,痛斥朝廷卖官祸国,是亡国的象征!

  司马直死了,也没有白死,为什么呢?因为汉灵帝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汉灵帝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司马直这样的悲剧,是自己的政策不够灵活,应该重新制定政策,于是非常有创意地规定买官也可以“赊账”,但赊账的利息有点吓人——双倍,这比高利贷还高利贷。这样一规定,其中的灵活性在于,暂时买不起官的人,可以先做官,待上任之后把欠款补上。这就是汉灵帝在位时的一大“创举”,买官既可以“赊账”,还允许“打折”。

  假如有德高望重的官员为了升职来买官,汉灵帝就会给这些重臣一些“面子”,根据对方的情况给予高低不等的折扣。据说,当时有一个叫崔烈的人,一看可以拿钱买官,就想让自己进一步高升,位列三公。这位崔大人本来口碑甚好,就是不花钱,也能官至三公。有意思的是,崔烈准备花钱买司徒一职。正好被皇帝身边的一个姓程的保姆知道了,这位程夫人跑来跟崔烈说,崔大人,我可以搞到内部优惠价。崔烈说,优惠价是多少。程夫人说:五折。崔烈想这五折还是合算呐,就交了500万钱。交了以后,汉灵帝就同意了,于是正式宣布任命崔烈为司徒。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汉灵帝宣布崔烈官升司徒的时候,他向身边的人“连连摇手顿脚:亏大了!亏大了!当初应该要他1000万钱。

  皇帝都到这种地步了,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正当汉灵帝后悔的时候,程夫人不干了,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程夫人马上跳出来说,崔大人是个好官,他的官怎么是花钱买的呢,是我帮他弄来的嘛。公卿哗然,说崔烈靠女人弄个官来你还不如花钱买呢,更没面子。

  汉灵帝执政期间是东汉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朝廷上下、文武百官无不四处搜刮民财、祸害百姓,其一手制定的卖官制度,导致地方官员更迭频繁,腐败现象极其严重,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定性。汉灵帝,这一个胸无大志、贪图享乐的皇帝,从某种程度上说,东汉的灭亡他“功不可没”。另一方面的“功劳”,由此他也成全了曹嵩父子。能花钱买官,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想过一把三公的瘾,于是花一万万钱买了太尉一职。

  汉灵帝爱钱,是有渊源的,他出身亭侯之家,比起天下那些皇宫出身的皇帝的确显得“贫穷”了些,所以他怕穷。由此对金钱产生的爱好不亚于有些皇帝对美女的嗜好,其痴迷程度可见一斑。说来也巧,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也是财迷,也可能是有其母必有其儿的缘故,自从儿子成了皇帝后,她便不放过任何的发财机会。她私下底常派出大批宦官到全国各地去搜括金银财宝,在她宫中储存。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把当时的朝廷和官场都看透了,他不再提意见,也不再担任任何官职。他觉得在这段时间自己应该好好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将来能够为国家尽忠尽力的时候做一个准备。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