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初出江湖

  朝里有人好做官,这是硬道理,虽说不是真理,最起码也算潜规则吧。别的不说,和曹操一起被举孝廉的,有些同志年龄都已经50多岁了,和曹操父亲的年龄差不多。那位名震关中的韩遂同志,他父亲就和曹操是同年孝廉,韩遂和曹操是称兄道弟的。如果他们也朝里有人的话,能至于此吗?

  别的不说,单单和曹操并称英雄的刘备,虽然他号称皇族之后,但二十八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无业青年,为了谋生只得在街头卖草鞋凉席,做一个郁闷的地摊主,说不定天天还得和城管打游击。为什么呢?朝里无人呗。虽然他和皇帝有理论上的血缘关系,在辈分上还是皇帝他叔呢,弄不好还可能是二大爷呢。皇叔也好,皇上二大爷也好,书读得再好,口碑超好,孝顺得一塌糊涂,只要没有官员推荐,一切没用,该卖草鞋卖草鞋去,该贩凉席贩凉席去。

  和刘备比起来,曹操就幸福多了,虽然书读得还算不错,但品行和名声就让人不敢恭维了。没关系,爷爷和爹爹已经铺好路,只要自己老实上路即可。

  浪子回头的曹操即获得桥玄的推崇、何颙的认可、王俊的赞叹,再加上许劭的到位鉴定,最后曹嵩说,曹操不打爹不骂娘,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于是,曹操就有资格被举孝廉了。

  在二十岁那年,曹操不但举了孝廉,还担任了郎官。

  一个人如果被举为孝廉,那么他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就好比现在你有了一个学历、有了一个文凭你就可以去考公务员。那么担任郎官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和今天的内部招聘差不多。郎官的“郎”怎么解释,不是新郎官的郎,意即走廊的“廊”的谐音,是指站在走廊里工作的人。不过这不是一般的走廊,是皇宫里的廊子,所以称在这样岗位的工作人员为郎,因为在这样地方站岗的人一般都是年轻人,实际上他们也是皇帝的侍卫。侍卫长称作郎中令。这些人是哪找来的呢?根据汉代官制,皇帝要从富贵世家子弟当中,挑选一批大家都认为品德过硬、思想可靠、外形帅气的年轻小伙子做郎。让在皇帝身边做事,进行政治历练,当这些年轻人得到了锻炼以后,很快也就会做官了,当一有内招的机会,他们便成了干部,这就是入仕的一种资格。曹操就是通过这种形式走向政治舞台的。

  当时大汉帝国的选部尚书(人事部长)是书法家梁鹄,这哥们做官没有多大本事,但书法非常好,深受帝国老板汉灵帝的喜欢,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就给他安排了人事部长这个位置。这个梁鹄虽然不太会做官,但却深谙官场之道,许多事情都委托副手去做,做得好功劳是自己的,做得不好责任在下属,自己也好斡旋。

  但也有失手的时候,那就是在任命曹操的时候。曹操毕竟不是贫家子弟,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人家主动请缨,要做洛阳令,相当现在首都区县长级别,虽说级别只县令但比一般的州刺史权力都大许多。这毛孩子,才多大一点,就做洛阳令,这不闹笑话吗?不行,梁鹄坚决不同意,当然梁鹄也不亲自出面,他把这球踢给了副手司马防。这司马防虽然名气不大,但他儿子名气大,他儿子就是司马懿,他孙子就是司马昭,重孙子成了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但那是后来的事,那个时候司马防受梁鹄领导,但曹家那边也不敢得罪,权衡一下,最后任命曹操为洛阳北部尉,相当高于首都区县级别的公安局长兼城管局局长。

  没当上理想中的洛阳令,曹操很是不舒服,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发迹之后,天下大乱时,梁鹄投靠了刘表,曹操打败刘表后,梁鹄非常害怕,而自缚去见曹操,一看梁鹄也有求自己的时候,曹操很是舒服,大人不记小人过,不仅不报私怨,而且任命梁鹄为军假司马,在秘书处以勤书报答曹操。

  梁鹄的怨恨解开之后,最不能释怀的就是司马防了,曹操六十二岁那年,做魏王后,专门派人把司马防召到邺城喝酒,其实就是显摆。酒过三巡,带有朦胧酒意,曹操问司马防:“我今天还能重新做部尉吗?”当然司马防也不是吃干饭的,也早成老江湖了,答道:“当初我举荐大王的时候,最适合做部尉。”曹操听后,得意地哈哈大笑。

  虽然没有当成洛阳令,毕竟还是在京城,只要努力还是大有可为的。于是,二十岁的曹操便踏上了仕途,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一下子从平民百姓变为官员,曹操那兴奋劲就甭提了,巴不得每天都做几件快活的美事。当然曹操除了快活外,还有政治上的远大追求。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