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曹家有郎初长成

  二选一,看上去很简单,事实并不是这样,孟子曾说“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倒不是“鱼和熊掌”放在一起吃有毒,也不是人不能同时既上山打熊又下河捕鱼,更不是一下子吃不下鱼和熊掌,这是一种选择,是取舍,是价值衡量。选择正确与否,既是能力水平,也是智慧体现。

  许劭给曹操来了一道选择题“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子将已经把题目给曹操了,怎么选择是曹操的事情。做“能臣”还是做“奸雄”,这是一个问题,曹操将何去何从?

  曹操的成长是有故事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新闻的,也就是说,曹操是受关注的。当一个人的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这个人想不出名都难,曹操就是如此。早期受关注,主要是家庭原因,一、费亭侯曹腾的大长秋身份地位,其一举一动自然备受关注,人们爱好小道消息的天性,曹操顺带自然成了当时狗仔队跟踪的热点;二、曹嵩虽然不及父亲曹腾的影响大,但也官至大鸿胪,再加上世袭费亭侯,在当时也是风云人物,一举一动也受人注意,曹操又顺带成为配角。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这曹嵩是社会的热点,曹操也不含糊,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可以说,曹操的前二十年几乎和“问题”有缘,从问题少年再到问题青年,“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无论怎么说,毕竟他还是有身份的人,那就是,一、他的生理学父亲是曹嵩;二、他的养祖父是曹腾。作为曹嵩的长子、曹腾的长孙子,那就是说曹操再怎么不成器,也是曹家费亭侯的继承人,再怎么差也是侯爷,厅局级待遇。单单这一点,注定曹操不能平庸,首先曹嵩就不干,父亲做太监换来的侯爵,怎么能荒废在自己的儿子手里呢?其次,曹操自己也不愿意,从曹操“任侠放荡”就能看出曹操也是素有大志,最大的理想是做一个征西将军。最后,可能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当时的名人桥玄、何颙都很看好曹操,对曹操的激励很大。

  在问题和非议中,曹操长大了,虽然长相不至于像田蚡、梁冀那样“貌寝”,但也绝对算不上帅哥。作为曹三代的带头大哥,曹操的出路几乎是没有选择的,只能踏入仕途。

  那时候,国家选拔人才还没有实行科举制度,而是通过“举孝廉”的形式来推举国家官员。所谓的举孝廉,就是汉代选拔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然后由朝廷任命官职。按照规定,被举荐的学子,除了博学多才,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以孝治天下,“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

  这套制度应该说初衷是好的,只是太相信人性善了,后来逐渐被人情化了、世俗化了,被潜规则了。

  所以到曹操那时候,举孝廉早已成了达官显贵挤进官场的一种理想渠道。更有甚者,手中权力与金钱已相当可观的望门贵族,仍大肆作假,把鸡鸣狗盗富家子弟尽全力往上推举,以至于出现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中记载:“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情况。百姓悲叹,国之大厦将毁于这群败家子手里。

  说白了,“举孝廉”玩的就是拼爹游戏,是“社会资源优化组合”的结果,是一种人情来往。你推荐我家父子兄弟亲戚,我也推荐你家父子兄弟亲戚,什么“知书不知书”的,只要是自己人就行,至于“孝不孝顺”,那还不是自己家里人说了算?

  曹家的发迹始于曹腾,那时候,谁知道有个曹腾,一没有背景,二没有关系,三没有钱,即使“知书”也没有用,更不要说“孝顺”了。曹腾只有一条路——进宫做太监,可以说没有当年曹腾舍身进宫做太监,就没有曹家“父子兄弟,并据州郡”的辉煌。尽管如此,曹腾也深知自己的辉煌不太光明正大,因而行事比较低调,不仅曹腾如此,连曹嵩也是在这样,史书记载曹嵩“质性敦慎,所在忠孝”。毕竟宦官之后,出身不太好,不注意形象很难被举“孝廉”。

  经过曹腾和曹嵩两代人的努力,曹家不再是当初的寻常人家了,已经非常显赫了。再就是曹腾当年举荐了许多人才,这些人能不感激曹腾的知遇之恩吗,一旦有机会,自然会有意无意地照顾“曹二代”、“曹三代”。

  正是这样,曹家的声望也日渐高企,“曹三代”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尽管曹操毛病不少、尽管曹操不务正业、尽管曹操名声不好……天下士人还是对曹操另眼相待。诸如桥玄、何颙之流,可以说,如果没有曹一代和曹二代的积淀,他们绝对不会正眼看曹操的,他们之所以看中曹操,因为曹操是圈里人,是曹腾之孙,曹嵩之子,他头还顶着未来费亭侯的爵位。

  正是在这种有意或无意的操作下,曹操的仕途之路已经打开,既不需要像爷爷那样从太监做起,也不需要像父亲那样低调,而是我有我风格,正是有自己的特色,才有桥玄的评语,何颙的评语,王俊的评语,还有许劭的评语……最后决定曹操命运的是曹嵩,因为只有曹嵩有权决定曹操是否孝顺,只要曹嵩认为曹操是孝子,曹操的仕途之门立马打开。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