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一句话的力量

  经曹操再三胁迫追问,许劭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个评语有三个版本,其一是《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孙盛《异同杂语》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二是《后汉书·许劭传》“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其三是《世说新语·识鉴》作“子乃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关于这个评语,《三国志》裴注及《后汉书》认为点评人是许劭,《世说新语》认为是桥玄。其实,无论是“能臣”,还是“奸雄”,抑或是“奸贼”。许劭评论也好,桥玄评论也好,关键是曹操听到这句话后的反应是什么?《三国志》裴注记载,曹操听后大笑。《后汉书·许劭传》记载,曹操大喜而去(操大悦而去)。《三国演义》记载,“操闻之大喜”。

  可以看出第一个版本“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基本是褒扬肯定的态度,而曹操对第一个版本评语还是相当满意的,有人说“大喜”不好,有贬低曹操的意味,“大喜”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这个人好像从小立志就要当一个奸雄,听说可以当个奸雄,他高兴得不得了!其实“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一个条件关系,就是说,你曹操要是生活在治世就能成为能臣,若是不幸生活在乱世就成为奸雄。这看起来像是一种文字游戏,许多算命先生经常利用这类逻辑来蒙混,无限放大客观条件的作用,忽视甚至不提主观因素的作用。曹操之所以大喜,并不是因为他要立志做一个奸雄,相反是立志做一个能臣,大喜最根本的是曹操自信自己能创造一个治世。人都有趋福避祸的心理,没有愿意生活在乱世,即使是曹操也不能免俗,大喜大笑都是趋福避祸,而绝对不是志向的问题。

  第二个版本“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语和第三个版本“子乃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的评语意思基本一样,只是顺序颠倒了,和第一个版本比起来,这两个版本多少有些贬低甚至诋毁,公允地说,应该是毁誉参半。

  这两个版本和第一个版本最大的区别有三处,第一处是没有提到“臣”,第一个版本盛赞曹操“能臣”,意在说明曹操是一臣子,其他两个版本仅说曹操是“英雄”,说明曹操有不臣之想;第二处是提到“奸贼”,第一个版本是“奸雄”,贬低之意跃然纸上;第三处就是“治世”和“乱世”的关系,按第一个版本来说,在“治世”曹操是能臣,在“乱世”曹操是“奸雄”,曹操趋福避祸,自然认为自己是“治世之能臣”,而绝非是“乱世之奸雄”。第二个和第三个版本,曹操没的选择了,不能趋福避祸选择“治世”,只能生活在乱世了,否则就是“奸贼”了。从史书记载来看,曹操听到了第二个和第三个版本,还是大喜,搞得曹操好像缺心眼的似的。其实不是,从第二个第三个版本来看,曹操大笑大喜应该是庆幸,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治世,而是生活在乱世,自己将是乱世英雄。

  这三个版本的评语,从理论上看似都能解释得通,而实际上并不如此。从曹操后来的行为和奋斗,可以看出曹操对治世的向往和对乱世的愤恨,即便在临终前依然不无遗憾说“天下尚未安定”。故而,从曹操对治世的态度,这一点在曹操做洛阳北部尉的行为可以知道,曹操是在努力创造一个治世,努力做一个“能臣”。如果是其他版本的话,那就真的证明曹操缺心眼,自己努力做“奸贼”,聪明的曹操应该是祸害天下,进而实现自己的“英雄”理想。

  综合各种层面,许劭对曹操的评价应该就是第一个版本。就曹操一生所为来看,许劭识人水平,不在桥玄下,重看曹操的可能性很大。《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袁宏《汉纪》曰:刘繇与孙策争江东,许劭劝刘繇北连曹操,刘繇听从了许劭的建议。足以说明许劭对曹操有好感。

  而第一个版本关于曹操的评语,一是能说得通,二是与后来事实吻合。其实就曹操的能力而言,若在太平盛世,应该能做一个能臣,但他生逢乱世,所能选择的也有限。正是,天下将乱,桥玄看出门道了,知道曹操将立,而许劭则谏其勿为奸雄为好。

  后来,曹操不忘桥玄的知遇之恩,挟持汉献帝,奋除群雄,平定天下。尽管相当于实际上的皇帝,但他亦未忘许劭之言,至死没有向前迈步——做皇帝。

  §§第三章 做贤臣还是做奸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