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唐朝韩愈名篇的首句,至今也广为流传。虽然是唐朝人的观点,但在东汉就实实在在印证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不是传说,而是传奇。

  曹操是“命世之才”,而且是大名鼎鼎的桥玄桥太尉鉴定的。

  这一鉴定结果出炉,天下人大跌眼镜,这桥大爷会看走眼吗?不会吧,曹家的那小子,没干什么正事,整天飞鹰走狗,任侠游荡,他是“命世之才”?估计连袁氏兄弟也不信,孟德是“命世之才”,就他那长相,就他那德性,就他那水平,他也配?难道这桥大爷有什么私心,还是曹家送钱了。不,我们可以侮辱桥大爷的智慧,但绝对不能怀疑桥大爷的人品。

  天下人的怀疑是天下人的事,其他人的疑惑是其他的事,这和桥玄无关,也和曹操无关。桥玄的归桥玄,曹操的归曹操。

  桥玄的政治远见和善识人才是闻名天下的,断然不会为了一个曹操而不惜自己的一世英名,也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做赌注。桥玄是有根据的,也即是说,桥玄不是一时激动而为。那么桥玄为什么这样看重曹操呢?就是因为。第一,曹操调皮捣蛋,不守规矩,胡作非为,但他做事有分寸、有权谋、有突破,不拘泥俗套。第二,曹操有才情,文章写得好,文笔非常之好,后来的文学成就即可证明。第三,武功好,他行刺张让的时候被人发现,得以全身而退,就足以说明。第四,曹操不但武艺好,而且好读书,更重要的是会读书,这点非常重要。从这条件可以看出,曹操就是那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上炕认得娘们,下炕认得鞋”的人,也只有这样一个文武全才,又很机警的人,才能在乱世当中平定天下。

  若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桥玄对曹操的品评,那桥玄的托妻献子就是期待了。桥玄当时已经老迈,恐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对曹操说:我桥某人一生阅人无数,就是名人显达犹如过江之鲫,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有气势的,你好好努力吧!我老了,我的妻子和儿女就有劳你照顾了。

  桥玄活着的时候,曾经和曹操开玩笑说:“我去世后,你若路过我桥某人的墓地附近,如果不到我墓前倒杯酒,不是一杯酒,是一斗酒,另外还要加上一只鸡,否则车子过不了三步,我会让你肚子疼的!”

  后来,建安五年,曹操驻兵谯城附近,为了感谢当年的知遇之恩和兑现承诺,同时也证明桥玄没有看错人,曹操带人亲赴桥玄的家乡睢阳,到桥玄的墓前拜祭,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祭文。

  在当时除了桥玄之外,还有一位名士对曹操非常看重,那就是南阳人何颙,这何颙可是与李膺、陈蕃齐名,当时“太学”泰斗级人物,名望甚隆,能得到他赏识的人自然非同凡响。作为李膺、陈蕃的亲密战友,何颙也是党锢之祸的亲历者。何颙最具影响力的事情,是帮朋友虞伟高报仇。何颙的好友虞伟高临终之际,因父仇未报,遗憾不已,哭着请求何颙帮忙。何颙认为虞伟高是个讲义气的人,于是帮虞伟高报复仇,并提着仇人的头颅在虞伟高墓前祭拜。

  和桥玄一样,何颙也曾官至司空,他也很看好曹操。见曹操第一面时,何颙非常吃惊,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后汉书·何颙传》)

  在当时不只是桥玄和何颙看好曹操,被誉为“登龙”的李家门馆里也有人看好,就是李膺的儿子李瓒。身为李膺之子,李瓒和父亲相差甚远,仅做过东平相,但政治眼光方面毫不逊色父亲,他十分赏识曹操的才能。李瓒临终前对儿子李宣等说:“国家即将大乱,天下英雄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曹操。张邈是我的朋友,袁绍是你们的外亲,但是你们不要去投靠他们,一定要去投靠曹操。”几个儿子谨遵父命,后来都在“国家大乱”中保全了性命。

  此外,汝南名士王俊,对曹操也是赏识有加。有一次,袁绍兄弟替他们的母亲办丧事,仪式极为隆重,送葬的人有3万之多。作为袁氏兄弟的朋友,曹操和王俊也在场。曹操看到如此奢侈阔气的场面,极为不悦。他私下跟王俊说:“天下快要大乱了,为首作乱的必定是这两个家伙。要安定天下,替百姓解除疾苦,不先杀掉这两个祸首,会后患无穷。”王俊说:“没错,能安定天下的人除了你还会有谁?”言毕,两人心领神会哈哈大笑起来。

  生活中有许多“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曹操之所以能大有作为就是这样,桥玄盛赞曹操时,曹操自己都不敢相信;何颙欣赏时,曹操基本相信;王俊夸赞时,曹操已经相当自信了。

  得到这些名士的褒扬和肯定,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那就是曹操安定天下的人物,有了这种暗示,然后产生自我心理暗示,于是曹操的自信心愈加坚定,抱负愈加远大,认为自己将来肯定能安定天下,因为桥玄、何颙都这样认为。再就是这些人这么厚爱自己,自己怎能不有所作为吗?无论如何,决不能让他们的一世英名毁在自己手里,不能把他们的厚爱变成错爱。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