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桥大爷看上了曹操

  两汉的时候还没有公务员考试这一形式,国家招聘公务员,主要来自皇帝、官府的征辟以及地方的察举。录用的标准,不像今天通过笔试、面试甚或专业考试,然后根据分数高低从高到低录取。那时候不是这样,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被录用,主要是依据地方上的名人评议亦即所谓清议,相当于今天公开选拔干部时拟选定干部进行公示,实际上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经过舆论的鉴定得到称誉的士人,才有可能成为征辟察举的对象。

  当然那时候的舆论鉴定不像今天,谁都可以举报,那时候舆论的鉴定权掌握在当地名士手里。而且鉴定词很有讲究,是不可以用白话文的,往往采用“风谣”和“题目”两种形式。

  “风谣”一般七字一句的,如“五经无双许叔重”(评许慎)、“解经不穷戴恃中”(评戴凭)。后者如“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评荀爽)、“贾氏三虎,伟节最怒”(评贾彪)。“题目”主要颂扬人物的品行、才能、操守等,如李膺评论荀淑、钟皓:“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郭泰评论王允:“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当时品评人物的风气极盛,有些人就成了鉴定人才的专家,并以此为业,他们对人物的褒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官方及民间的舆论,因而对士人的仕途进退影响极大。

  于是乎,当时天下的士子们为了能进入官府,就不得不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寻师访友,以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提高自己的声名,博取人们尤其是“清议”们的注意和好感。以致有些清议权威门前终日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由于这些权威们学问高,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大,人们都以能与他们交往为荣。如荀淑的第六子荀爽,因为父亲的关系经常得以拜见李膺,并曾为李膺赶马车,回到家里,逢人便说:“我今天为李君赶马车了。”自以为荣耀无比,后人写诗“李膺门馆争登龙”来描述那时的情形。这个李膺也就是那个孔融去拜见的那位名人。

  也许会有人认为,读书人太庸俗了,今天的人不也没能免俗吗?其实不仅一般读书人如此,即便曹操对于这种形势也是认可的,因为这是规则,要想进入官场,首先必须遵守规则。这游戏规则一样,要想改变规则,前提就是参与游戏,成为其中的一员,要想参与,自然要服从规则。

  那时的曹操本身也有许多毛病,好飞鹰走狗,任侠无度,行为放荡,再加上出身不好——祖父曹腾是宦官,而让人最不可接受的是,他不走正道,不受世俗约束,不经营家产事业,不务升官之道的“正业”。

  这样一个浪荡公子哥,哪位名士会正眼瞧他,哪个名士敢惹他,躲都来不及,就连曹操自己也自称“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就当大家都不看好曹操的时候,正当曹操的仕途之路渺茫之际,时任太尉的桥玄接纳了这位年轻人。太尉是什么官?三军总司令,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桥玄愿意和曹操来往,很看好曹操,认为曹操是个人才,而且是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才。桥玄对曹操说,天下不久将遭遇乱世,而平定这个乱世非“命世之才”不行,我看你就是将来平定天下的人。这可不是看玩笑,也不是阿谀奉承,这可是桥大爷说的,这桥大爷为什么有这资格水平呢?

  这桥玄可不是一般人物,在那时谈不上地球人都知道,最起码大汉帝国都知道,甚至匈奴也知道。

  桥玄,字公祖,世居梁国睢阳(也就是今天河南商丘那一块),这老桥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从桥玄的七世祖桥仁开始,人家就开始了读书立家。桥仁师从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戴德,名师出高徒,桥仁也是著作等身,《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就是桥仁的大作,号称“桥君学”,并在汉成帝时担任大鸿胪。桥玄的祖父桥基,虽然不及先祖,但也混到了广陵太守。桥玄的父亲桥肃,也官至东莱太守。

  在家族学而优则仕传统的召唤下,桥玄继承祖业,踏上了仕途。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刚踏入仕途,桥玄就办了一件天下震惊的案子。桥玄做县令助理(县功曹)时,发现自己地盘的陈国的相国羊昌罪恶滔天。为了惩治羊昌,当豫州刺史周景带领部队巡察到梁国郡时,桥玄立即拜见周景,伏在地上列数陈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周景任命自己为部陈从事,彻查羊昌的罪行。周景看到桥玄意气豪迈,同意并派他去了。桥玄上任以后,立即抓捕羊昌及其所有食客,然后详细地核查羊昌的罪行。

  当然这羊昌也不是一般人物,人家是有关系的,他和当时权倾朝野的梁冀过从甚密。当桥玄把羊昌抓捕后,梁冀为了救羊昌派出快马传文书,立即召回桥玄。摄于梁冀的淫威,周景自然按照梁冀的意思召回桥玄,眼看功亏一篑,桥玄玩了一个时间差。迫于无奈,桥玄于是先交还文书,但自己并不和文书一起回去复命。在新文书没有到达之前,桥玄依然是部陈从事,仍然有权展开工作,发出文书后,桥玄夜以继日核查羊昌的罪名工作。就这样,在新部陈从事到达之前,桥玄终于把羊昌装进囚车押解进京,桥玄也从此出名。

  后来,梁冀死了,汉桓帝也死了,帝国的新老板换成了汉灵帝。由于在汉桓帝时期的出色工作,桥玄也是仕途顺利,新老板先是调回桥玄任命为河南尹,改任少府、大鸿胪,后来又升迁为司空。这“司空”是什么官职呢?就是御史大夫,相当于今天的国家人事部兼组织部部长,主要工作一是替国家监察百官,二是替国家选拔人才。

  我们一般称赞某个人用人公允,称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一般说来内举不避亲倒还容易做到,甚至不乏有些人打着“内举不避亲”的幌子滥用亲信;要是能做到外举不避仇,那才是君子之风。但我们的桥玄桥大爷做到了,桥大爷与南阳太守陈球向来有矛盾,当桥大爷在司空司徒的位置上的时候,按常人的行为,肯定会假公济私收拾一下陈球,桥大爷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推荐陈球担任廷尉。

  后来,汉灵帝任命桥玄为尚书令。当时太中大夫盖升曾经和皇帝有密切关系,原来担任南阳太守,贪污好几亿。桥玄上奏罢免盖升并关押起来,没收他的财产贿赂所得。皇帝不同意,反而升迁盖升为侍中。桥玄只得托病辞职,皇帝不同意,又任命为光禄大夫。光和元年(178年),升迁为太尉。

  还有,桥玄位至司空、司徒、太尉,只要稍稍有一点私心,不说家族遍布朝野,也应是父子兄弟皆为官吧。而事实是,桥玄的子弟亲宗没有一个大官要员(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桥玄去世时,家里图空四壁,连殡葬的钱都没有,天下人一时欷歔感慨。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