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看上去幸福的童年

  在外人看来,曹操的童年无疑是幸福和富足的,出生在费亭侯之家,那俸禄那家产,就是什么都不做,也够养几代人的。在这样的家庭,别的不说,物质上肯定是有保障的,但这个家庭更显著的特点是:它没有书香门第的谦和明理,也没有庄户人家的忠实厚道,有的只是像市侩奸商一样钻营势利奸猾。因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幸福有时候会很罕见,我们可以通过曹操的一首回忆童年的诗来解读。

  曹操在《善哉行》一诗中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先来看看“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这句,就是叹息自己的命不好,没有福气,从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既卑微又无依无靠,历经辛酸。

  不会吧?曹操也经历过苦日子,当时的曹家不说富可敌国,最起码也富甲一方吧,不然曹嵩何以有那么多的钱去买官呢?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有些人看上去很幸福,其实心中有苦楚,有些人看上去很辛苦,心中却充溢着幸福——其实谁也没过过谁的生活,生活只是自己的。曹操就是这样,出生在这样一个豪门里,不说天天山珍海味,再差也应当衣食无忧吧。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为什么呢?用曹操的话说就是“夙贱罹孤苦”,曹操的生母丁氏应该在曹操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曹操的父亲曹嵩又在外地为官,想想吧,母亲去世了,父亲也不在身边,生活在一个豪门大族里,且不说豪门里的恩怨是非和钩心斗角,仅生活就可以把他折磨癫狂。这样的孩子谁待见呢?再加上生性顽劣,曹操过得就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生活。

  正如曹操自己在诗里所说:“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每当饿的肚子疼痛难耐和冻的皮肤发裂的时候,就独自一个人思念自己的父母,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啊,我饿啊,我冷啊,你们快回来啊。就是饿了,没人管;哭了没人哄;冻了,没人给衣穿;受欺负了,连个依靠都没有……童年的遭遇在曹操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童年是奠定人生基础最重要时期,弗洛伊德说“六岁定一生”,可以说这一切直接影响了曹操以后的性格、人生和成就。

  应该说,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曹操六岁的时候,那就是延熹三年即公元160年。那一年,对整个曹家来说,是个大不幸,因为功勋卓著,曹氏家族的奠基人——曹腾离开了人世,到天堂去见他的老同学刘保同志了。按照曹腾遗嘱,他愿意将叶落归根,于是他的肉体便被运回到他人生的起点,也是他可爱的故乡——亳州。

  按照制度,官至司隶校尉的曹嵩不得不跟随前费亭侯大长秋曹腾同志的灵柩回到了久违的家乡,而且还要在这里待上三年为父亲守孝。这样一来,曹嵩见到了他久违的儿子——曹操,因为守孝,也要在这里和亲爱的儿子共度三年时光。而曹操也见到了日夜思念想象中的父亲,不过他不认得他的父亲,当然曹嵩也不认识他的儿子,就这样,在曹操性格即将定型的时候,他的父亲回到了他的身边。

  见到自己想象中的父亲,曹操当然高兴,但难免有怨恨,自己在受苦的时候,父亲在哪里呢?现在,自己已经能游刃有余生活的时候,爸爸回来了,对自己的成长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帮助了,但回来总比不回来强。

  在这几年里,曹操掌握了在这样豪门大族里的生存法则和技巧,读懂了人情世事,更知道如何利用别人的软肋为自己谋利益。活生生的现实教会了曹操生存的法则,也正是这段艰难困苦的经历,炼成了曹操“少机警,有权数”的本领。这使得小曹操很早就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遇到的问题,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行止,慢慢地,曹操变成了一个“野孩子”。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