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菜肴命名

  一道创新菜肴不但要有好的味道,好的菜肴还要有一个好的菜名。菜肴名称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首先,具有不同含义的文字、图像或声音能引起人们的不同心理反映,一个好的菜名能够给人一种直接的美的感受,能诱发人们的食欲。第二,菜肴的名称是最简洁的广告,是向消费者推销的自荐信,它能使食客一目了然,知道菜肴的内容,引起食客的购买欲望。第三,菜肴的命名反映的是一种文字水平,它体现了一个厨师的文化修养乃至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形色味俱佳的菜品,再配上一个雅致的菜名,将会给食客留下极其深刻印象。

  (1)菜肴命名的原则

  菜肴命名一般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准确地表现菜肴的原料、烹调方法及其风味特色,言简意赅,要在修辞上下工夫,讲究音韵,要便于记忆。创新菜品的命名应像作家著书撰文一样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菜品命名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通俗易懂,用词准确规范,不可高深莫测。如“辣子鸡”“酸菜鱼”“回锅肉”见菜名就知道菜品风貌。

  ②名副其实,称谓与主辅料相符,不可生搬硬套。如“赛熊掌”“炸扳指”“狮子头”等,形象生动,准确地表现了菜肴成形特色。

  ③突出主题,体现特色。不可词不达意。如“香辣蟹”“豆花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言简意赅。

  ④雅俗共赏,文采与思想性兼顾。不可低级庸俗。如“推纱望月”“玉珠鲶鱼”,朴实明朗与华丽渲染相结合。

  ⑤引经据典,恰如其分,不可牵强附会,哗众取宠。如“东坡肘子”“宫保鸡丁”典籍故事来源可信,有口皆碑。

  (2)菜肴命名的方法

  四川菜命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写实命名法和写意命名法两大类型。写实法应用较广泛,它如实反映菜肴的原料构成、烹制方法、风味特色,开门见山,主体突出,使人一见菜名就可以大致了解菜品的构成和特点;写意法多用于名贵菜肴,它针对客人的消费心理或风俗人情,抓住菜肴的某一特色巧做文章,加以渲染,赋予菜肴以诗情画意的寓意或奇妙色彩,常常撇开具体内容另立新意,让人联想,引人入胜。

  ①菜品写实命名法

  1)烹制方法与烹饪主料这种命名方法是川菜中使用最广、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菜名与烹制法相辅相成,使人一见菜名就可以了解菜的基本内容,如“火爆腰花”“清蒸桂鱼”“干烧鱼翅”等。

  2)烹饪主料与烹饪辅料这种命名方法纯朴、直观,反映菜肴用料特点,渲染菜肴的鲜明个性,突出辅料口味在整个菜肴中的重要作用,如“辣子鸡”“酸菜鱼”“魔芋鸭”等。

  3)调味品与烹饪原料这种命名方法突出了菜肴的口味特征,如“糖醋里脊”“椒盐大虾”“川汁鹅肝”“红油耳丝”等。

  4)味型与烹饪原料这种命名方法也是川菜中使用最广、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它直接反映菜肴的味型特色,使人未见其菜已闻其香,如,“鱼香肉丝”“家常豆腐”“酸辣蹄筋”等。

  5)烹饪原料与造型能反映菜肴的形状特色,较适合工艺菜,如“绣球干贝”“松鼠桂鱼”“玉簪排骨”等。

  6)质地与烹饪原料这种命名方法强调成菜质感口味特色,如:“煳辣脆鳝”“滑溜鸡片”“脆皮粉蒸肉”等。

  7)盛器与烹饪原料朴实大方,使人一见菜名就可以了解菜的基本内容,如“沙锅豆腐”“钵钵虾”“瓦罐牛肉”等。

  8)人名(地名)与烹饪原料这种命名方法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如“东坡肘子”“太白鸡”“阿一鲍鱼”“江津肉片”“乌江鱼”等。

  ②菜品写意命名法

  1)以工艺造型命名如“荷包鱼肚”“凤凰狮子头”“掌上明珠”“金钱鲍鱼”等,朴实明朗与华丽渲染相结合,雅俗共赏。

  菜例:“百财石榴包”,几样海鲜连同配料切成丁,用大白菜叶包裹起来,再用海带丝系上口,制成石榴形状蒸熟,逐个放在小汤盅里,浇上一勺金色汤汁。因菜肴中用到了极为普通的白菜,馅心部分又用到了多种原料,故起名为“百财(白菜)石榴包”。

  2)以自然形态命名如“八宝葫芦鸭”“金丝玉米”“麒麟桂鱼”“蚂蚁上树”等,直观易懂,典雅贴切。

  菜例:“开门红”,又叫“剁椒鱼头”,把鱼头砍开,加配料,浇上剁椒,再把红甜椒片成三四大块盖在鱼头上,放入笼中蒸熟,成菜大盘内鱼头丰满,甜椒鲜红,仿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开门见红,开门见喜,看着就能增加食欲。

  3)以典故诗意命名如“霸王别姬”“佛跳墙”“春蚕吐丝”等,引经据典,文采与思想性兼顾。

  菜例:“腹有诗书”,用鸡肉、马蹄等做馅,糯米等制皮,做成口袋形,皮薄馅满、滋润糯软。创意出自宋朝苏轼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意寓学问的深厚和高雅尊贵的气度。

  4)以良好祝愿命名如“全家福”“花好月圆”“鹏程万里”等,菜名与佳肴相得益彰,画龙点睛,通过菜名表达美好寓意。

  菜例:“龙凤呈祥”,葱烧海参与家常鸡肾同盛一盘,菜心在盘中用间隔围法制成太极图形,龙、凤是中国传统吉祥物,龙凤连在一起有天作之合的寓意,迎合人们图吉利、愿吉祥的心理。

  如果说菜肴的写实命名近乎白描,平铺直叙,那么菜肴的写意命名则是夸张、比拟和想象。

  (3)菜名中的吉祥文字

  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幸福安康、兴旺发达是芸芸众生孜孜以求的一种精神寄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的“寓意菜”的菜名正好印证了人们的这一心理。

  中国菜肴在讲究色香味的同时,也特别注重菜肴的意境,吉祥菜是表达菜肴意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吉祥菜的命名讲究使用一种特殊功能的语言艺术――口彩,一般采用寓意、形容、借代的手法。比如年糕谐音“高”,于是有了寓意“年年高(糕)”;鱼谐音“余”,于是寓意“年年有余(鱼)”。另外,菱角谐音“玲”,于是寓意伶俐、玲珑、灵敏。再如,用牡丹形容富贵、用鸳鸯形容恩爱、用松鹤形容长寿等。

  以烹饪原料借代吉祥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以葫芦借代“福禄”,发菜借代“发财”,以黄色喻“金”,白色喻“银”、“玉”,绿色借代“翡翠”,红色借代“玛瑙”;用白鳝称盘龙,姜称龙爪,豆苗称龙须;鸡翅称凤翅,莴笋尖称凤尾,豆腐称白玉,鸽蛋称玉珠,虾米称金钩,黄花菜称金针,绿豆芽叫银芽,萝卜丝叫银针,白果叫银杏,口蘑叫银盘,把枣子、花生、桂圆放在一起叫做“早(枣)生贵(桂)子”,把百合莲子加在一起叫做“百年好合”等等。

  “龙”和“凤”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据说能呼风唤雨,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在行业中常把鱼虾等水产及白马、猪喻为龙,常把鸡鸭等禽类喻为凤,以龙、凤命名菜肴,如游龙戏凤、龙腾虎跃、二龙戏珠、龙飞凤舞、蟠龙鳝、泡椒凤冠、金钩凤尾、凤凰狮子头等等。

  “如意”是古代人用来赏玩和装饰摆设的一种吉祥器物,通常用竹、木、玉、骨等材料制成,柄微曲,头做云叶或灵芝状,寓意“吉祥如意”。行业厨师为讨个好口彩,常按其形制作一些菜点,如如意花卷、如意冬笋、如意丝瓜等等,还把自然形态似“如意”的原料称为如意菜,如绿豆芽等。

  “三元”原为隋唐至明清科举考试中的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和殿试第一名“状元”,人们在菜肴中用三元命名,祝愿步步高升,不断进步。如三元荟萃,用鱼肉、虾肉、鸡肉分别制成三种颜色的圆子,合烧成菜。

  “四喜”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福、禄、寿、喜”;二是出自《四喜诗》:“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两种解释含义一样――幸福美满。人们为了讨吉祥的口彩,常把用四种原料(或四种形态、四种色泽、四种心馅)的菜点命名为“四喜”,如四喜圆子、四喜虾饺。

  可用于菜肴命名的吉祥文字很多,如吉祥、如意、吉庆、富贵、福禄、金银、金钱、金钩、金针、银丝、银盘、银芽、珊瑚、元宝、碧玉、白玉、玉珠、玉蝶、玉树、连理、团圆、鸳鸯、比翼、绣球、翡翠、珍珠、玛瑙,明月、明珠、一品、双蝶、双喜、双飞、三元、三鲜、三星、四宝、四喜、四季、五柳、五福、五德、六合、六顺、麒麟、七巧、八珍、八宝、九色、什锦、十全、百花、百鸟、千张、千禧、万福等等。

  可用的吉祥文字虽多,但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力求达到准确、和谐的效果,通过菜肴的美称,烘托欢乐的气氛,表达吉祥如意的祝愿,达到一种精神享受。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