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菜肴创新基本方法

  菜肴创新基本方法就是利用组成菜肴的基本要素进行变化创新,一般来说菜品创新应该有两个特点:一是要突出“新”,就是使用新原料、新方法、新调味、新工艺;二是要能“食”,就是要有食用性、可操作性和市场延续性。菜肴创新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原料广博,重在配伍,利用原料变化创新菜品;技艺多样,重在变化,变换烹饪方法创新菜品;五味调和,重在适口,变换味型创新菜品;西味新料,重在发掘,多元搭配组合创新菜品;形美色佳,重在意韵,用造型变化创新菜品等五大项。

  (1)利用原料变化创新菜品

  原料:广博,重在配伍,利用原料变化创新菜品。原料,是制作菜肴的物质基础,是成菜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菜品中的原料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主料,即是菜肴必备的、不可缺少的原料;二是辅料,即是在菜肴中起衬托、添补、辅助作用的,根据条件可以适当调整替换的原料;三是调料,即在菜肴中起提味、添香、增鲜,调合味感的原料。可以用于制作菜肴的原料十分广博,为菜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我们把主辅料在烹调中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增减变化就可以创制出无穷的新菜。

  烹饪原料的取用虽然广泛,但是我们还必须考虑主料与主料、主料与辅料、辅料与辅料之间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考虑到应该符合营养卫生。对原料的排列组合、增添、减少要注意原料变换制作菜肴是否有新意,主辅料增减的与原有的主辅料彼此之间的性质是否相符,能不能互补衬托,达到优势互补。

  ①改换主料法

  改换主料法是最常见的利用原料变化创新菜肴的手法。我们可以套用某一种味型模式,简单变换烹饪原料就很容易制作出一种新菜品。水煮牛肉是一道传统川菜,这道菜的主料是牛肉,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如果分别用鲜虾片、猪腰、毛肚、鳝鱼、白菜甚至烧白等原料替换牛肉,按照“水煮”调味方式,就会创作出与水煮牛肉相类似的菜肴,就形成了流行的水煮系列菜肴。同样的道理,泡椒系列、辣子系列、鱼香系列的菜肴都是利用变换原料的方法创新菜品。

  菜例:冬菜蒸腊猪尾

  主料:腊猪尾

  辅料:冬菜

  调料:花椒酱油香醋味精白糖

  工艺流程:

  冬菜→清洗、切碎→炒香

  腊猪尾治净→切段→装碗→入笼蒸制→装盘→淋味汁成菜

  创新思路:“冬菜蒸腊猪尾”是在传统“盐菜烧白”的基础上,把主料三线猪肉改为腌腊制品腊猪尾,把盐菜换成冬菜,成菜既保持了糯的口感,又增添了腌腊制品特有的腊香、冬菜的醇香。

  用变换原料来进行菜肴创新,就是把原有菜品的组合原料改变,并保持原有的风格特色。比如我们如果用红苕片、鱿鱼片、鱼片取代牛肉,按照灯影牛肉的烹制法可以制作灯影苕片、灯影鱿鱼片、灯影鱼片。又如豆花是四川、重庆家喻户晓的菜肴,它的成菜要求是嫩、鲜。“昨天”的厨师用鸡脯肉、鸡蛋清取代黄豆创制了鸡豆花,今天在市场上又有了鱼肉、兔肉为原料的“鱼豆花”“兔豆花”,“明天”可不可以出现用虾肉、鲜贝为原料制作虾豆花、鲜贝豆花?再如“蒜香骨”是一道风味独特的粤菜,我们可不可以用猪里脊替代排骨在蒜泥中加入少许辣椒粉、花椒粉制作“辣味蒜香肉”?

  ②增添(减少)主料法

  主料在菜肴中起主导作用,增添(减少)主料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菜肴创新的方法。我们以某一传统菜肴为基础,在保持原有的主料不变的情况下,再增添一种或若干种主料,经过烹制加工成为新的菜肴。如蹄花海参,在家常海参中增添了红烧猪蹄,使菜品口感更加丰富;荷香三蒸,用三种腊味同蒸;“海陆空”,鸽、鸡、甲鱼煮一锅等,都属于增添主料变化的菜肴。只要我们掌握了各种原料的性质,加以适当的组配,立即就会创作出更多的新菜品。

  菜例:红袍肾鞭

  主料:鸡肾、牛鞭

  辅料:泡红甜椒

  调料:郫县豆瓣末泡椒末姜片蒜片葱节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鲜汤食用油

  工艺流程:

  豆瓣、泡椒、姜、蒜、葱→炒香料酒调料泡红甜椒

  鸡肾、牛鞭治净→汆水→入锅→烧制→调味→起锅→装盘

  创新思路:牛鞭、鸡肾是两种不同的原料,它们过去都是单独成菜。泡椒味型是近年较流行的新味型,“泡椒鸡肾”以微辣鲜香、回味隽永的特色深受食客欢迎。红袍肾鞭是选用牛鞭和鸡肾两种性质相同(滋补)原料组配在一起,调以泡椒味,利用大块的泡红甜椒作陪衬配色,给菜肴增加了特色。

  增添主料法的菜肴变化,可以选用质地相同的,也可以选用质地相反的;可以形态组配基本一致,也可以形态组配略有差异。但要注意他们之间鲜香味的配合,不能相互排斥。

  ③变换辅料法

  辅料,在菜肴中起衬托、添补、辅助作用,辅料虽然受主料的制约,但是其内容也是丰富的,我们变换辅料也可以创造出新菜肴,在操作时只要保持菜肴的主料不变,把辅料加以调换,也会使菜肴产生新的特色,如我们把“板栗烧鸡”的辅料板栗改换为榨菜、土豆、竹笋、芋儿等,就会制出“榨菜烧鸡”“土豆烧鸡”“竹笋烧鸡”“芋儿烧鸡”等菜肴。

  菜例:夏果鲜贝

  主料:鲜贝

  辅料:夏威夷果仁

  调料:泡辣椒茸、葱花、姜米、蒜米、精盐、酱油、白醋、白糖、料酒、蛋清、淀粉、水淀粉、鲜汤、食用油

  工艺流程:

  泡椒、葱、姜、蒜→�炒调料滋汁夏果油酥

  鲜贝油滑→入锅→烹制→起锅→装盘

  创新思路:夏果鲜贝是利用宫保鲜贝的烹制方法,主料是鲜贝,制作时只是把辅料进行改换,用夏果替代了花生仁,保持了菜肴的特色,使菜肴上了一个档次。此外,我们除了可以选用腰果、松仁、开心果等坚果做辅料,还可以选用玉米、西芹、芦荟、百合、蚕豆等做辅料,以及选用泡辣椒、野山椒作为辅料,这样一来,“腰果鲜贝”“西芹鲜贝”“芦荟鲜贝”“百合鲜贝”“翡翠鲜贝”“泡椒鲜贝”“山椒鲜贝”等大批新菜就产生了。在菜品的味型上可以用咸鲜味、酸辣味、荔枝味互换。

  ④增添(减少)辅料法

  在制作菜肴时,把有辅料的增添辅料,把没有辅料的加上辅料,这是菜肴创新的又一种思路,只要我们在某一种菜品中增加另一种辅料,可以增加菜肴的鲜味、点缀菜肴的色泽或改变菜肴的组配结构,菜肴给人一种新鲜感。例如家常甲鱼添加小芋头,变为“芋儿烧甲鱼”;“清蒸桂鱼”添加松仁就可以成为“松子桂鱼”,增添辅料法其操作方法较为简单,易于掌握,但在使用增添辅料创新菜肴时应注意一个关键原则:辅料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菜例:雪魔芋烧凤翅

  主料:鸡翅中段

  辅料:雪魔芋鸡丝冬笋丝火腿丝

  调料:姜葱胡椒粉精盐味精料酒鲜汤

  工艺流程:

  鸡肉、火腿、冬笋、雪魔芋汆水

  鸡翅去骨→洗涤→穿制→汆水→入锅烧制→调味→装盘

  创新思路:雪魔芋烧鸡是一道传统菜,利用鸡翅去骨后的空隙穿入鸡丝、火腿丝、冬笋丝加雪魔芋同烧,提高了菜肴的档次,使成菜口感更加丰富。鸡翅去骨可以用火腿冬笋替代鸡骨,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排骨去骨,穿入冬笋或芦笋或其他原料代替之?

  (2)变换烹饪方法创新菜品

  技艺多样,重在变化,变换烹饪方法创新菜品。川菜烹调方法变化多端,精细微妙,有炒、爆、煎、炸、熘、烧、蒸、煮等几十种烹制法,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和菜肴成菜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烹制方法,灵活掌握火候并相应变换加热时间长短,使菜肴达到鲜、嫩、酥、脆、糯、香的效果。

  ①改变质感法

  质感,也叫“质地”,这里的质地是指人们咀嚼食物的感觉,其表现有硬、软、绵、嫩、酥、糯、脆等。质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原料本身自有的特性,二是指通过烹饪加工的菜品的特性。在我们的实际菜肴制作中,烹饪加工方法能够改变原料的质地,产生变化无穷的口感。原料是菜品的物质基础,在同一种原料、同一种配方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烹饪加工方法来改变其质地、口感成为新菜品。

  菜例1:脆皮�肉

  主料:猪五花肉

  辅料:蒸肉粉盐蛋黄茸脆浆糊

  调料:豆瓣精盐味精白糖料酒色拉油

  工艺流程:

  蒸肉粉、调料

  脆浆糊

  猪肉切片→加料制卷→装碗→蒸制→晾冷,挂糊→炸制→起锅创新思路:猪肉切薄片,豌豆煮至八成熟。咸鸭蛋煮熟取蛋黄压茸;猪肉片加调料、蒸肉粉拌匀,摊开撒上鸭蛋黄茸,然后放上几粒豌豆,卷成卷,均匀地放入蒸碗内上笼蒸熟后取出晾冷。锅置旺火,掺油烧热,�肉卷沾鸡蛋清,拖脆浆糊,入油锅炸至金黄色起锅装盘,配生菜、番茄酱上桌。这个过程颇为复杂,�肉是四川地区的传统菜肴,它滋润香,肥而不腻,深受大众喜爱。脆皮�肉在烹制手法上先蒸后炸,它变蒸�肉糯滋润、肥而不腻的口感为内糯不腻、外酥香脆爽的口感。这是在传统基础上出新。

  菜例2:怪味泡凤爪

  主料:泡鸡爪

  调料:川味泡菜汁花椒葱叶大蒜泥精盐味精鲜汤

  工艺流程:

  川味泡菜汁水

  怪味味汁

  鸡爪清洗→煮制→浸泡→刀工处理→烹调→装盘→成菜

  创新思路:泡凤爪是近年流行的一种菜品,怪味味型是川味三绝之一,泡凤爪与怪味组合成为一种风味别致的菜肴。这款菜肴是选用了经过质感处理后的“盐水泡”再制品,把凤爪煮熟后浸泡,再调以怪味味型,使成菜鲜香浓郁,既保持了原有的爽脆的质感,又增添了新的麻辣酸咸鲜味感。

  对原料采用脱水、盐渍、腌、冷藏和采用焯水、白煮、过油等熟处理方法来改变原料的质地和性质,然后进行烹调,增添菜肴的新质感和新口味。例如把鸡爪、猪耳用制作泡菜的盐水浸泡,鹅肝用腐乳汁腌渍,大虾用葡萄酒糟醉等方法初步加工,然后烹制成菜。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汁液或新的其他加工方法去改变原料的质地,使这些菜肴成菜后口感变化多端,增添菜肴的特色。

  ②改换烹调方法

  在同一种原料、同一种配方情况下,只要将烹调方法加以变换,就能使其质感得到改变。在烹饪工艺条件许可下,用于烹饪技法“油爆”的菜肴,就可以用“水爆”的技法加工成为菜肴。另外“煮”可用“旱蒸”、“干烧”可以用“‘蒸’烧”、“干煸”可以用“‘炸’煸”等技法加工成为菜肴,比如酱爆甲鱼,甲鱼入烹一般是炖或烧,成菜口感糯。如果我们改变其烹制方法,变炖烧为酱爆(或双椒爆),成菜口感鲜嫩。再如干烧鱼,传统的烹制过程是,先炸制,再用小火烧入味,我们对其进行改良,先入高压锅压烧入味,再入油锅炸,然后挂汁干烧。成菜既快又好。烹调方法一变,烹制出的菜肴风味特色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恰恰是这些似是而非的感觉,就是创新菜的魅力所在。

  菜例1:生烤鲫鱼

  主料:鲫鱼

  调料:姜片葱节辣椒粉花椒粉孜然粉料酒味精精盐

  工艺流程:

  姜、葱、料酒、盐小铁叉辣椒、花椒、孜然、味精

  鲫鱼治净纳盆→腌渍→叉好→入油锅炸制→起锅→装盘创新思路:传统生烤将原料经过腌渍码味,然后上叉在火炉或火池上不断翻动,而且边烤边刷油,直至烘烤成熟。现今一般的生烤,人们已不采用此法。其原因一是炭灰飞扬污染环境,二是直接用明火烤易产生致癌物质,三是简化繁琐的烹制过程,便于操作有利餐馆经营。生烤鲫鱼就是将鲫鱼腌渍码味上叉,下油锅炸制成熟,然后再刷调味料,其风味没有大的变化,其成菜鲫鱼形态美观,麻辣孜然味突出,肉质鲜香酥软。

  菜例2:炸熘青椒

  主料:青菜椒

  辅料:猪肉糜冬笋颗海米

  调料:味精精盐姜米料酒豆粉等

  工艺流程:

  猪肉糜、冬笋颗、海米→加调料

  青椒洗净→去籽→酿馅→炸熘→装盘

  创新思路:青椒,一种普通烹饪原料。青椒炒肉丝、烤椒皮蛋、醋熘青椒是青椒菜中的“老三篇”,荤素搭配的炸熘青椒,将甜青椒的椒筋和椒籽剜净,酿入猪肉、冬笋、海米等原料制成的馅,入锅炸熘成菜。青椒不再是萎缩干瘪的老模样,不再是味道单一的老口味,变得丰满美观,香醇适口。

  ③冷菜热做,热菜冷吃法

  许多菜肴的选料、切配、调味、烹调方法整个制作过程中都完全一样,但是,人们在采取冷食或热食的方式时,会感觉到同一菜品由于温度差异其口感和风味截然不同。如凉粉一般是冷吃,但加热烧来吃又是另一番风味。很多菜肴都可以因热食而成为热菜,因冷食而成为凉菜。比如传统菜白酥鱼体形完整,肉质酥软细嫩鲜香,鱼骨、鱼刺完全酥化,吃起来愈嚼愈香,既可热吃,也可做凉菜,佐酒下饭均可,我们可以利用冷热温差变化创新菜肴。

  菜例1:黄瓜刨花肉

  主料:猪腿肉

  辅料:黄瓜片

  调料:精盐味精红酱油白糖红油花椒油蒜泥葱花芝麻油

  工艺流程:

  调味料加热、蒜泥、花椒油葱花

  猪肉片、黄瓜片→汆水→辅助调味→拌和装盘→成菜

  创新思路:蒜泥白肉是人人喜欢的凉菜,黄瓜刨花肉是在蒜泥白肉基础上的演变,猪腿肉片在开水汆制时受热起卷,形状如同木工制木时产生的刨花。这道菜用冷加工与热处理相结合调味,由于在食用温度的选择不同,其味感和质感都发生了变化,冷食时,原料质感嫩脆味感清香;热食时,原料质感软脆味感浓香。

  菜例2:干拌肉蟹

  主料:肉蟹

  辅料:鲜青红尖椒(切成马耳形)油酥辣椒节

  调味料:色拉油姜料酒精盐味精白糖葱油鲜青花椒葱节

  工艺流程:

  姜、料、酒盐青红椒、花椒、葱、味精葱油烧热

  肉蟹宰块→下油锅滑熟→装盆→加盖摇晃拌制→装盘还原加辣椒节→成菜

  创新思路:海鲜一般用于热菜,稍加修改后就可以热菜冷食。干拌肉蟹把蟹块入锅滑熟后,装入不锈钢盆,加青红尖椒、鲜青花椒,加盖密封,然后不停摇晃颠簸,使辅料的辛香味渗入主料,再把蟹块还原成蟹形装盘,撒上油酥辣椒节,炸上烧“辣”的葱油,即可做冷菜上桌。此菜热拌冷吃,风味独特。其装盆拌味过程还具有表演性,可做餐厅客前烹调表演项目。

  ④应用新烹制法

  应用新的烹调方法制作新菜肴,有三层含义,一是挖掘整理传统的烹调技法加以应用,如用古代的石烹法、酒蒸法、泥糊法、灰埋法制作菜肴;二是把现代新科技的成果用于烹饪,如微波炉、红外线烤炉、太阳能焖炉等加热设备的应用;三是借鉴外菜系以及欧美、日韩、港台的烹调方法,如盐�、铁扒等。

  菜例1:富贵鸡

  主料:仔母鸡

  辅料:猪肉火腿冬菇芽菜面粉

  调料:精盐味精料酒胡椒粉姜葱等

  工艺流程:

  猪肉、火腿、冬菇、芽菜炒香

  面粉制成油酥面

  仔母鸡治净→腌制→鸡腹填料→猪网油荷叶包裹→包裹造型→烤制→成菜

  创新思路:富贵鸡把仔鸡宰杀治净,加调料腌制,腹内填充猪肉丝、火腿丝、冬菇、碎芽菜,用猪网油、荷叶包裹,然后用油酥面泥封,制成雏鸡的造型,最后放入电烤箱烤制成熟。富贵鸡是在传统菜叫化鸡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创新,一改传统叫化鸡用老母鸡为仔母鸡,老母鸡体积大,入味慢、成熟慢且不易分割,仔母鸡体积小,肉质细嫩,入味快,成熟快,可以一客一只;二改传统叫化鸡泥糊为酥面粉糊,泥糊开封不容易且不卫生,酥面糊便于造型,开启容易且外层酥香,可做点心;三改传统叫化鸡用灰埋法为电烤箱烤,方便、快捷、卫生。

  菜例2:蝴蝶扑泉

  主料:鲜大虾

  辅料:豌豆尖枸杞冬笋片

  调料:高级清汤姜片大葱味精胡椒粉料酒精盐

  辅助用具:高温玻璃缸洁净三峡石

  工艺流程:

  盐、味精、胡椒姜、葱、盐、料酒

  豆尖、枸杞、冬笋→玻璃缸掺清汤←码味←大虾片连刀片

  三峡石消毒→用火烧烫

  创新思路:玻璃缸内盛着清汤,翠绿的豌豆尖、淡黄的冬笋片和鲜红的枸杞在汤中飘荡,将烧红的三峡石放入缸内,滚烫的三峡石遇水沸腾如涌泉。这时把事先准备的鲜虾片放入,犹如一只只蝴蝶飞进涌泉,随着缸内汤汁沸腾,大虾片顷刻之间变白成熟,清汤也变成乳白色奶汤,食之汤鲜清淡,大虾肉质细嫩爽滑。石烹法、泥烤法是传统烹制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把原始烹调韵味与现代调味技术结合,创制出新菜品,让人叹为观止。

  (3)变换味型创新菜品

  五味调和,重在适口,变换味型创新菜品。菜肴的味有两大概念,一是菜肴主辅料自身的味,一是用多种调味原料品调和出来的复合味。复合味在菜肴烹调中有一定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就叫味型,例如鱼香味型、麻辣味型、咸鲜味型等等。每一道川菜都有自己的基本味型和风味特征,变换味型创新菜品就是在川菜的传统味型的基础上,根据原料的特点和成菜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调味品的“加减乘除”和复合味汁的相互替换、原料与调味料的科学搭配,使菜肴增加新意。

  菜品创新从口味入手,能产生特殊效果,我们熟练掌握了各种味型和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基本性质,就可以随心所欲创新菜肴。一是可以“一味烹百菜”,即用一种味型烹不同菜肴,比如掌握了鱼香味型之后,既可以制作鱼香肉丝又可以烹制“鱼香大虾”“鱼香茄子”“鱼香油菜薹”等,同样的道理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辣子系列、泡椒系列创新菜。二是“一菜调百味”,用一种原料变换调味品就可以形成不同味道的菜肴,比如我们用大虾既可以烹制宫保大虾也可以制作“酥炸虾排”“椒盐大虾”“辣子大虾”“糟醉大虾”等等。

  我们“变”味创新的目的是:增美味,添鲜味,去异味,保芳香。许多“味”在组合中有增加、抑制、相乘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味”的配搭法则,注意克服调味汁的味感与主辅原料的味感在结合中产生矛盾,才能使菜肴的味更加丰富多彩。

  ①添加调味原料法

  在川菜菜肴调味中增加(减少)调味品是味型变化的一种方法。通过此种变化可以创新出菜肴。此法运用在热菜中,我们以荔枝味为例,宫保鸡丁的味型特征是荔枝味,这种荔枝味是煳辣荔枝味,与锅巴肉片的荔枝味有较大的差别,在其调味时加入油酥干辣椒,使咸、鲜、甜、酸味中增添了辣香。

  此法运用在冷菜中,我们在红油味中添加芝麻酱就成了“红油麻酱味”,添加蒜泥就成为“蒜泥红油味”。川菜的蒜泥味型是咸鲜味的,惟有蒜泥白肉要吃蒜泥红油味。在椒麻味里另加入辣椒油或白醋、芥末调料这又是一类新的复合味。再如酸辣味,我们可以用精盐、冷鲜汤、味精、芝麻油、醋、新鲜小红尖辣椒、小尖青辣椒、鲜红辣椒、鲜青辣椒、野山椒、泡辣椒等调制而成的新型酸辣味。与过去的酸辣味用调味品不同,在口感上也就有微妙的差异。

  菜例:香辣豆豉拌腰片

  主料:猪腰片

  辅料:黄瓜片

  调料:香辣豆豉精盐姜葱汁料酒白糖味精葱花花椒油麻油

  工艺流程:

  姜葱汁、料酒香辣豆豉等调成味汁、葱花

  猪腰片→腌渍→汆熟→装盘(黄瓜垫底)→成菜

  创新思路:近年水豆豉被作为调味品运用于菜肴的烹制中。香辣豆豉是在水豆豉中添加了干辣椒、香料、葱末,在保持水豆豉特有风味的同时加强了辣香味,使之香辣味更加醇厚。香辣豆豉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荤素原料。

  ②变换味汁法

  菜肴的制作需要使用各种复合味汁,用变换味汁的方法能创新出新的菜品。我们以脆皮鱼为例,制作脆皮鱼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鱼上淋入烹制好的复合味汁,传统的烹制法是淋入糖醋味汁,因此脆皮鱼又叫“糖醋脆皮鱼”。如果我们用番茄酱烹制的味汁淋入,就成了“茄汁脆皮鱼”;淋入的是橙汁味汁,就是“果味脆皮鱼”;淋入的是泡椒味汁,就是“泡椒脆皮鱼”;又如黄焖白鳝是家常味,我们在烧白鳝时改用豉汁、剁椒就成了“豉汁白鳝”“剁椒白鳝”。很多传统菜都可以选用新的复合味汁烹制出新的菜品,当然复合味汁不同,菜肴的风味也就不同,菜肴的命名也就变化了。不过也有许多川菜名字相同但所用的味型却不一样,比如干烧鱼,重庆地区是调以家常味,四川一些地区是调为咸鲜味。

  菜例:美极白肉

  主料:熟猪腿肉泡西芹片

  调料:美极姜蒜汁

  工艺流程:

  美极姜蒜汁

  熟猪腿肉切火夹片→逐片夹入西芹片→整齐装盘→上桌

  创新思路:美极姜蒜汁是港式烹调的一种调味汁,这种味汁用美极鲜酱油、姜米、蒜米、精盐、味精、白糖、香醋、辣椒红油组合而成,具有姜蒜味浓郁、咸鲜微辣的特点。把蒜泥白肉改良为美极白肉,用美极姜蒜味汁取代红油蒜泥味汁,在白肉片中夹入泡西芹,使白肉的味道愈加奇妙,口感更加丰富。

  ③开发新型味汁法

  现在新兴烹饪原料层出不穷,菜肴的调味品也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选择、使用调味品时思路要开拓一些,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食品,只要经过优化组合,引入烹调之中可以成为新的调味品,只要将它们灵活运用,就能创新出新的菜肴,例如饮料、酒、果汁、茶汁、花汁,应用于烹调出现了“龙井鲍鱼”“茶香红烧肉”“碧螺春鲍鱼”“竹香鸡”“咖啡鸡腿”“荷香桂鱼”“可乐牛肉”等等;还有一些中草药也可以成为调味品用于烹调,如藿香、藏红花、金银花等可以烹制“藿香虾仁”“红花汁鱼翅”“金银花鸡丝”。这些新调味品烹制的菜肴都具有独特的风味,有的还具有保健功效。

  菜例:茶香鱼片

  主料:桂鱼肉

  辅料:茶叶猪网油

  调料:精盐味精胡椒料酒姜片葱节等

  工艺流程:

  盐、味精、胡椒、料酒、姜葱→茶叶网油锡纸

  桂鱼肉切片→码味→包卷→包裹→蒸制→上桌划开锡纸

  创新思路:茶香味是一种具儒雅风范的特殊味别,其应用古已有之,如传统名菜“龙井虾仁”等,近年茶香味较为受追捧,其成菜特色茶香浓郁,咸鲜清醇,用绿茶茶叶、精盐、味精、麻油、姜汁、葱等原料等调和而成。茶香味入烹有两种,一是把茶叶直接加在菜肴中;另一种把茶叶泡水取汁,加入到即将成熟的菜肴中。

  ④多味复合法

  使用多味复合和复合味专用的方法已逐渐形成一种潮流,把剁椒与豉汁复合形成剁椒豉汁味,辣椒、花椒与孜然复合形成麻辣孜然味,把鲜辣椒、干辣椒与咸鱼干、瑶柱等复合形成川式XO酱味,把老干妈豆豉、黑豆豉、郫县豆瓣混合形成三豆香辣味,广泛应用于川菜能创新出一大批新潮菜。

  菜例:避风塘陈皮鱼片

  主料:净鱼片

  辅料:干辣椒丝花椒大葱面粉鸡蛋

  调料:避风塘陈皮味料料酒姜片葱节味精白糖色拉油等

  工艺流程:

  避风塘味料调料

  鱼片码味,上蛋清糊→辣椒花椒炸香→下鱼片→调味→装盘创新思路:避风塘味菜肴以独特的风味风靡餐饮市场,为适应客人的多种口味要求,在传统避风塘菜肴的基础上,巧妙运用陈皮味与其他味融会制成新型味料,成品具有麻辣酥香陈皮味浓的特色。

  附:避风塘陈皮料制作方法,把炒锅置旺火上,下色拉油20克、烧热,放面包糠400克、炒至色黄酥脆时,起锅盛在碗内。锅再置火上,掺色拉油80克、烧至五成热,下干辣椒节10克、花椒2克、炸上色,然后下陈皮末50克、炒香,加面包糠、油酥蒜末100克、油酥腰果末70克、略炒;加白糖10克、精盐6克、味精4克、然后淋红油5克、陈皮油10克、撒上葱花20克、翻炒均匀,起锅装入盆中待用。

  (4)多元搭配组合创新菜品

  新料西味,重在发掘,多元搭配组合创新菜品。我国烹饪原料丰富而广博,有很多新原料待我们去合理开发和调配,需要我们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各种烹饪技法去精心加工和烹调。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西式烹调、东洋料理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外菜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烹饪原料,如蜗牛、鸵鸟、蚯蚓、皇帝蟹、三文鱼、象拔蚌等等;带来了新的工艺,如铁扒炉、酥皮制、韩式烧烤等等;增添了调味品,如XO酱、西柠汁、鹅肝酱、奶油、黄油、鱼露等等。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埠的,凡是对我们创新菜品有益的都可以用来丰富国民的菜盘子和饭桌子。

  开发利用新原料是菜品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一菜多烹,复合调味、西味中调、南料北烹,借鉴古今中外,融合东西南北,形成菜品的多元化搭配,使其相互衬托、优势互补,成为新的特色菜品。

  ①西料中烹法

  新原料是指尚未开发利用或未广泛利用的烹饪原料,它既可是原产地原料,也可是引进原料,比如西部、东北地区的土特产原料在沿海地区的运用,沿海地区的海鲜原料向西南地区的推广;随着国际交往,国外的烹料(如三文鱼、肥牛、鸵鸟、鳄鱼、奶酪、鱼籽酱等等)的输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出现的新农作物,是开发利用创新菜品的好素材。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原料用川菜的调味方法创制出新的菜肴。如泡椒蜗牛、多味象拔蚌、水煮龙虾、蘸水肥牛,川汁鹅肝、辣子鳄鱼等等。

  菜例1:蒜泥三文鱼

  主料:三文鱼

  调料:精盐味精白糖蒜泥葱油葱花

  工艺流程:

  盐、味精、糖、葱油、蒜泥

  葱花

  三文鱼切片→冰冻→辅助调味→拌和装盘→成菜

  创新思路:三文鱼是北美、北欧的名贵鱼,被称为“冰海皇后”,体色银灰,肉色鲜红或橘红,肉质坚实,味道鲜美。近年来三文鱼在国内餐饮市场受到追捧,多用于生吃,用川菜的蒜泥味取代芥末膏拌制成菜,又是另一种风味。如果我们在烹制传统川菜坛子肉时,如果把肉圆换成虾圆,把鸡蛋换成鸽蛋,加入鲍鱼、海参、干贝等海鲜那又该是什么样的感觉?

  菜例2:沙律海鲜卷

  主料:海鲜

  辅料:鸡肉粒火腿粒冬笋粒豆腐皮生菜面包糠全蛋糊

  调料:沙律酱味精精盐胡椒粉鱼露

  工艺流程:

  沙律酱等调料

  全蛋糊、面包糠

  生菜

  海鲜加鸡火笋→拌制→用豆腐皮包卷→挂糊拍粉→炸制→装盘创新思路:这是一道中西合璧的创新菜,它用西式烹调常用的沙律酱制成西餐用的沙律海鲜,然后用中餐传统菜常用的豆腐皮包好,再挂蛋糊拍面包糠入油锅炸制而成,配生菜丝上桌,既有传统中餐的情趣又有西餐菜肴的口味特色。

  ②西(南)味中(北)调法

  1)利用西式菜和外来菜系的复合味与川味结合、变化,烹制出新的复合味型,例如麻辣孜然味、麻辣咖喱味、避风塘陈皮味、川式XO酱味、川式海鲜味、香辣豉汁味等等。

  2)引进西式菜或外菜系各种调味调制出新的复合味,如复合奇妙酱、辣甜豆豉酱、XO海鲜辣酱、泰国辣味酱、OK酱等等。把这些复合味与川菜原料嫁接创制出新的菜品。

  菜例1:柠汁里脊

  主料:里脊

  辅料;鸡蛋豆粉面包糠

  调料:西柠汁(鲜柠檬汁、白醋、白糖、吉士粉、精盐、水豆粉等制成)料酒、姜、葱汁、蚝油、精盐、味精

  工艺流程:

  鸡蛋、豆粉、柠汁、醋、糖、盐、吉士粉、豆粉等制成沙司

  里脊加盐姜葱料酒码味→挂糊→炸制→装盘浇汁→成菜

  创新思路:柠汁里脊是一款中西合璧的创新菜,它在原料上用猪里脊肉,在烹制方法上借鉴了中餐糖醋里脊的技术,在调味上采用西式制作沙司的方法把西柠汁等制成沙司,浇在炸里脊上。成菜风格具有柠檬酸香,色泽淡黄,外酥内嫩,甜酸适口。如果我们在制作水煮肉片时,把郫县豆瓣换成香辣豉汁酱,再用粤式煲仔酱、水鱼酱、香辣豉汁酱,其他调料不变,成菜既保持了水煮肉片的原有特色,又增添了酱香浓郁的粤菜风味,使菜肴给人一种清新爽口、回味悠长的感觉。

  菜例2:黑椒大虾

  主料:基围虾

  调料:黑胡椒酱(黑胡椒粉、洋葱末、西芹末、蒜茸、番茄汁、□汁、蚝油、酱油、白糖、精盐、鸡精、味精等制成)精盐、白糖、醋、姜、米、葱花、豆粉、色拉油

  工艺流程:

  姜、葱下锅炒香→黑胡椒酱、盐、糖、醋、水豆粉对成滋汁

  虾去须足→料酒、姜葱码味→汆熟搌干→入锅烹汁→装盘

  创新思路:黑胡椒味是近来餐饮市场流行的新型味道,原用于港式、粤式菜肴的烹调中,现内地各菜系普遍移植、吸收。黑胡椒味制法讲究,成菜咸鲜微辣,香味浓郁,可以用于水产、禽、畜肉类多种菜肴调味,如黑椒肥牛、黑椒排骨等。

  ③重复调味法

  一菜多烹重复调味也可以创新菜肴,把已经过加工成菜的菜品再次进行烹调,让其成为新的具有特色的菜肴,如水煮烧白、香酥粉蒸肉。我们在菜品创新选用烹料时思路可以开放一些,未加工的原料、半成品食物是原料可以是创新原料,某些已经烹成的菜品也可以是菜肴创新的原料。

  菜例:水煮烧白

  主料:烧白

  辅料:大葱白

  调料:刀口辣椒花椒粉郫县豆瓣豆豉辣椒粉蒜米味精料酒

  工艺流程:

  豆瓣等调料炒香熬味→去渣→勾芡

  辣椒、蒜花椒

  烧白去盐菜→扣于窝盘(葱白打底)→炸油→上桌

  创新思路:为迎合现代都市人的猎奇、求新、求变的口味,厨师们打破传统,在菜品上进行翻新,七拼八凑,把几种截然不同的风味糅合在一起做成菜,有的菜歪打正着,食客们颇为喜欢,于是就形成了新的菜式。将传统菜盐菜蒸烧白,加上水煮菜式的调味方法制作,成菜既有传统烧白肥糯香的口感,又增加了水煮菜式麻辣味浓厚的特色。

  ④菜点合一法

  菜肴和点心(小吃)在饮食中是两个不同的分类,但是,把菜肴与点心(小吃)合烹,就会成为新款菜点,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近年来,餐饮市场推出的抄手鱼头、肥牛煮年糕、麻花红烧肉等,是菜,是主食?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但其味道鲜美无比,深受食客欢迎。

  菜例;鱼头抄手

  主料:花鲢鱼头抄手

  调料:高汤精盐味精料酒胡椒粉

  创新思路:其实这种菜点合一的方式最早起始于民间江湖,在家庭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有时会把吃剩的回锅肉与撕碎的葱油饼或者锅魁等合炒成菜,味道特别的好;有时会在上顿没吃完的豆瓣鱼汤汁中煮几根面条,权做这顿的下饭菜。后来,一些餐厅开始用此法研制创新菜点,诸如抄手鱼头、荞面鸡丝、珍珠排骨等菜点合一的新菜,纷纷亮相在酒楼食肆的菜谱上。

  (5)利用造型变化创新菜

  形美色佳,重在意韵,用造型变化创新菜品。造型美是创新菜的先声夺人的艺术语言,菜肴的内在美主要依赖于调味,形态美是通过刀工与装盘来表现的,这个“形”既包括菜品装盘后的整个综合的形状,也包括菜品在加工前的自然形态及加工过程中刀工、刀口变化。菜肴造型制作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到色彩、盛器的应用配合,只有全面考虑精心设计,合理搭配才能使菜肴造型完美,这种美应该是自然美、和谐美。

  ①改变传统成形法

  这里刀口改变是指一般常见的变化,也称几何形状变化,它主要是包括丝、片、丁、块、颗、末等的形状,这些简单的形状利用一种刀法就可以加工成形。可以加工成为丝,也可以加工变化成片、丁、颗、茸等,如把蒜泥白肉由片状卷上葱丝、绿豆芽等,还调以红油蒜泥味,制成“蒜泥红肉卷”;把椒麻肚片改片为丝成为“椒麻肚丝”等。在一定条件下,同样主料,同样的味型,同样的烹调方法,只要主料的造型不同就可以变化出丰富多彩的菜肴。

  菜例:椒盐酥肉丝

  主料:三线猪肉

  辅料:鸡蛋面粉豆粉

  调料:姜末花椒精盐椒盐

  工艺流程:

  姜、花椒、盐蛋、面粉、豆粉

  椒盐

  猪肉切二粗丝→码味腌渍→挂糊→酥炸→装盘

  创新思路:酥肉,外酥香内细嫩,是巴蜀城乡居民最喜爱的食品之一。过去炸酥肉是把三线肉切成大块或粗条,挂上浆,入油锅炸成门板酥或酥肉块,这种成形在大众场合能显示豪爽、热烈的气氛,但难登大雅之堂;在一些高档席桌,可把三线肉切成二粗丝炸成“酥肉丝”撒椒盐上桌,就能提升一个档次。虽然这些原料的形状加工简单,但是这些简单形状的变化也能使菜品产生一定的新鲜感。

  ②利用刀工技巧法

  利用娴熟刀工技艺将烹饪原料剞出各种形态,使原料表面出现一些相当深度却又不断的刀纹。剞刀法加工后的原料,刀纹深浅一致,距离相等,整齐均匀,互相对称,加热之后便能卷曲成各种美丽的形状:松果形、荔枝形、玉米形、菊花形、兰花形、凤尾形、麦穗形、牡丹花形等,有的可以直接烹调成菜,如兰花豆干;有的需要再进一步组合,如松鼠桂鱼等。

  菜例:金毛狮子鱼

  主料:净草鱼肉

  调料:味精番茄酱姜葱汁白糖醋料酒干豆粉鸡蛋黄精盐等

  工艺流程:

  姜葱、盐、酒蛋黄、豆粉番茄酱等调料、豆粉

  草鱼刀工处理→码味→上浆→炸制→装盘→淋味汁→上桌创新思路:川菜的注重刀工技术特色,在烹制鱼菜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鱼用不同的花刀处理,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脆皮鱼、麒麟鱼、葡萄鱼、松果鱼、松鼠鱼是用同样的原料,用不同的刀法,而产生的不同的效果。金毛狮子鱼是在松鼠鱼的基础上的演变,先用斜刀把鱼剞成连体片,再用剪刀把片剪成丝,拖蛋黄浆扑豆粉,入油锅炸制,鱼丝在油的作用下,形成有规则的金黄丝条,形如雄狮毛发。在调味上除了可调茄汁味,还可以调酸辣味、咸鲜味等等。

  ③借鉴外来菜式造型法

  欧美烹调、日韩料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烹饪原料、新的调味方法、新的烹饪工具,有的特别注重菜肴装饰,外来菜式装盘造型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可以多观察、多思考,逐渐融会贯通,运用到川菜装盘造型上来。

  ④利用盛器变化创新菜品

  变换菜肴的盛器营造餐桌气氛,是菜肴产生新意的有效途径,比如,把虫草全鸭的汤改为炖盅即为“虫草鸭块盅”;我们还可以再把炖盅改良,在炖盅下设置炉具,用酒精或蜡烛做燃料,既可保温,又增添情趣,提高了餐桌档次。比如晾竿白肉为了迎合现代都市人追新觅奇的食风,对传统的蒜泥白肉进行了改良,两三支竹筷支起一个架子,那切得薄薄的、肥瘦兼有的肉片搭在竹架上,观之粗犷大气,赏心悦目;盘边有一红油、蒜泥、红酱油制成的味碟,红彤彤的色泽中,点缀星星绿葱花。你若要吃,拈起一片,在味碟里蘸一点作料,吃在口里,细嫩爽口,咸鲜微辣,略带回甜,蒜香浓郁。

  菜例:网笆鱼

  主料:草鱼

  辅助材料:竹篾网

  创新思路:菜盘中放上用竹篾编成的网,再把烹制成熟的全鱼(干烧鱼、豆豉鱼、豆瓣鱼)放在竹网上,卷起竹网成笆篓状,上桌后解开竹篾食之。该菜造型雅致,自然得体。引入竹篾不仅可以装饰菜盘,而且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给餐桌增添了几分情趣。

  我们根据菜肴的风味特色和特殊造型需要,用竹编、木制、玻璃、金属或其他质量餐具替代陶瓷餐具,用仿古餐具替代现代餐具,用异形餐具替代规范餐具,用引进餐具替代传统餐具。如竹筒、木桶、陶罐、瓦当、铁板、石锅、土碗甚至椰壳、瓜皮、菜帮(菜叶)都可以用来表现菜肴的完美风格和个性魅力。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