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6.食品雕刻

  食品雕刻是一种食品造型艺术,它通过特制的刀具对可塑性食物原料(如蔬果、琼脂、黄油、冰块、面团、巧克力)用切、刨、旋、削、戳、刻、铲、镂、锯、捏等方法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平面的、立体的造型美观、形态逼真、寓意深刻、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用以装饰、点缀和美化菜肴,烘托宴筵气氛。食品雕刻可以营造烹饪文化氛围,增添生活情趣。

  食品雕刻可用于冷、热菜的菜肴围边、点缀,也可直接用于菜肴的工艺造型,如金钱海参、孔雀鲍鱼等。在川菜的高档宴筵上,用食品雕刻制成造型冷菜做看盘,可以点明宴席主题,如八仙过海、天女散花等,在看盘四周围八单碟或十单碟组成一个整体表达筵席的内涵和意境。另外,在菜肴推介、烹饪比赛、技术交流、季节促销、美食节等活动的展示台上,食品雕刻能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在大型宴会、冷餐会、自助餐展台布置上,蔬果雕、冰雕、黄油雕、巧克力雕可体现餐饮的规格档次,增强艺术魅力,增添宴筵气氛。

  (1)食品雕刻的运用

  一道完美的菜肴是色、香、味、形、意、养多方面因素有机配合,食品雕刻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它与菜肴的配合可以令人赏心悦目,耐人寻味。雕刻品与菜品之间“搭配适当”比“雕得好”更加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适合菜肴的食雕作品呢?简单地说,是要根据菜肴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来决定食雕的形态和使用方法,就是要从菜肴入手,以一道菜肴的原料性质、制作方法、口味、口感、外形、色泽、菜肴起源、命名方法等方面作为设计食雕作品的切入点。只要其中有一点就可以设计出一个合适的食雕作品,通过“形”的塑造,“色”的调配,表达出菜肴整体的“意境”。

  在冷菜中,食雕起着点缀和衬托主体、增加艺术感染力、提高欣赏价值的作用。普通冷盘点缀一些花朵或花边,能增色不少;造型冷菜则通过雕刻作品来表达菜肴的内涵和意境。比如“鹏程万里”,老鹰的头、爪是用蔬果雕刻而成,而身上的其他部位,如羽毛等则是用黄瓜、火腿肠、卤牛舌制作,而远山可用卤牛肉、拌鸡丝、鸽蛋、酱核桃等荤素原料搭配而成的,能增加立体感,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婚宴冷盘,放上雕刻的红双喜字,能突出喜庆的美好气氛。夏天的酒席上摆一个西瓜盅,格外雅致,招人喜爱。高级宴会,用上几个带雕刻的花色冷盘,更增添富丽堂皇的色彩。

  在热菜中,食雕作品一般用于汤汁少或无汤汁的菜肴。在烤鸭的盘边,放一朵牡丹花或月季花,就增添了美观雅致。油炸类菜肴,适当点缀食雕作品,也能增色添彩。食品雕刻在工艺热菜上的运用,则要全方位考虑,食品雕刻与菜肴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密切相关的。食品雕刻能全面提高菜肴的品质,弥补菜肴在形状和颜色方面的不足,点明菜肴主题,表达菜肴的完整内容和意义,并赋予菜肴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菜肴则是食品雕刻设计的基础,所以雕刻作品与菜肴不能各自独立,互不关联。菜肴与食雕有机配合最常用的方法,一是食雕作品与菜肴主料的性质相配合,例如制作“金沙炒蟹”,在盘边摆上用南瓜雕刻四川渔家用的笆篓,笆篓上再装饰两只小螃蟹,既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又极富田园乡野色彩。二是食雕作品与原料生长的环境相配合,如鱼虾菜肴配以渔翁、浪花、白鹭、翠鸟、小船、小桥,鸭、鹅菜肴点缀荷花、荷叶、莲蓬、睡莲。三是食雕作品与菜肴成品的形状相配合,例如制作“鞭炮鱼”,把鱼片卷成卷,摆在盘中成爆竹形,用面塑制作孩童燃放鞭炮做盘饰,平添了几分节日情趣。四是雕刻作品与原料的地域特色相配合,如冻品、“刺身”配以冰山、企鹅、北极熊,海鲜菜肴装饰贝类、椰树。五是雕刻品与菜肴的特殊香味相配合,例如制作“狮子滚绣球”,在圆子表面粘上一层丝状辅料如绣球,盘饰雕刻一孩童手执绣球与双狮同舞,就会给菜肴一种动态的美感。六是容器式雕刻品与菜肴配合,如西瓜盅一般盛装甜品,冬瓜盅则可咸、甜品通用。

  总之,食品雕刻在菜肴中的作用是画龙点睛,互相呼应,互为补充。

  (2)食品雕刻的类型

  食品雕刻的内容非常广泛,品种也多种多样,按食雕的性质分可分为可食用食雕或观赏性食雕两种,可食用食雕既有观赏性又具有可食性,在制作时必须严格消毒程序。观赏性食雕的制作也必须注重清洁卫生。观赏性食雕主要用于大型宴会、美食节的展台布置。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营造出一种高雅的环境氛围。无论是可食性食雕还是观赏性食雕都应该使用食品原料制作。

  按制作材料食雕可分为蔬果雕、黄油雕、冰雕、琼脂雕、面塑、巧克力雕、糖雕、豆腐雕。

  按形态可分为整雕、零雕、浮雕、镂空雕。

  整雕也叫“圆雕”“立体雕刻”,就是把雕刻原料雕刻制成为一个立体的、完整的形体,表现一种艺术形象。整雕一般不需要其他物体的衬托和支持,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能表现出其完整性。整雕在雕刻技法上难度较大,要求也较高,具有真实感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零雕又叫组合雕,它由若干个食雕个体组合成。其特点是可以各自独立,又能成整体的组合装配。

  浮雕浮雕又分“凸雕”“凹雕”,在蔬果原料的表面上雕刻成各种阳纹或阴纹的图案。阴纹浮雕是用“V”形刀在原料表面插出“V”形的线条图案,因此阴纹浮雕又叫“凹雕”,此法在操作时较为方便。阳纹浮雕是把图案中多余部分去掉,把造型的线条留下“凸”于原料表面,因此阳纹浮雕又叫“凸雕”。这种方法比较费力,但效果较好。此法适合于刻制亭台楼阁、人物、风景等,具有半立体的特点。浮雕常用于西瓜盅、冬瓜盅的表面造型。

  镂空雕镂空雕是在造型的原料设计出花纹图案,挖去其中不要的部分雕刻成透空的,保持完整的物体形态。一般是在浮雕(形成)的基础上,将画面之外的多余部分刻透,以便更生动地表现出画面的图案,如西瓜灯等。

  (3)食品雕刻的步骤

  食品雕刻是一种造型艺术,一件成功的食雕作品应该主题突出,立意深刻,造型生动,形态优美。食品制作过程大体有六个步骤:

  ①命题根据宴筵的性质、规格,确定食雕的主题,刻制出与宴会形式相适应的雕刻作品,来烘托宴会气氛,比如筵席是贺升学、贺迁升,食雕就可用前程似锦来作为主题,如“鲤鱼跃龙门”“鹏程万里”等。筵席是祝寿,食雕就可用长寿的动物来暗喻,如“鹿鹤同春”。婚庆宴可用“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庆功宴则用“大展宏图”“马到成功”等等。

  ②构思构思又叫“打腹稿”,是根据食雕的命题来考虑具体表现形式,按照突出主题、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的原则,选择食雕的表现手法,是用整雕,还是用浮雕;是用蔬果,还是用黄油雕;还应考虑食雕的大小、高低、长短,色彩的配搭。构思时既要考虑雕刻作品的主体造型结构,又要考虑雕刻作品的附加物的陪衬作用。

  ③选料就是根据事先选定的题材和确定的表现形式、图案造型,精心挑选材料,因材施艺。在选料时不但要选择质优色美的原料,而且还要在原料的形体方面加以考虑,一般讲原料的形状与作品形象大体形态相近似,雕刻起来就比较顺利。另外对一些形状奇特的雕刻原料,作者应充分发挥的想象能力,开阔视野,因材施艺,物尽其用,创作出新奇别致的艺术作品。

  ④构图根据作品的主题来确定表现形式、材料的大小和形状来安排雕塑布局。首先安排主体部分,再安排陪衬部分。主体要突出,切忌喧宾夺主。如“鹏程万里”作品的“雄鹰”与“远山”,“孔雀牡丹”中的“孔雀”与“牡丹花”等等。附加物与主体要有机结合,要画龙点睛,不要牵强附会,胡拼硬凑,画蛇添足。

  ⑤雕刻构图确定后,即可进入雕刻的实施阶段,先刻轮廓,再雕具体内容;先刻粗线条,再精雕琢。

  ⑥组装所谓组装,就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原料雕刻成整部件和零部件,然后集中用安插、对接、粘连、镶嵌、摆放等方法进行组装拼接成完整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零雕整拼(或组合雕)。组装又分在整体形象上添加组装、单雕与整雕相互组装、纯整雕形体的组合几种方法。

  食品雕刻的组装,要求构图美观、造型自然、比例协调,组装时要注意零部件与整部件、主体与陪衬之间的比例关系。雕刻时先雕主体部件后雕次要陪衬部件,组装时也按先主体后陪衬进行组装。最后围绕主题构思形象进行组装。

  (4)蔬果雕

  蔬果雕是用蔬菜、水果为原料雕琢成各种动、植物造型或各种器物造型,用以装饰、美化餐桌。蔬果雕是食雕中最常见最常用的形式,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品种多样。蔬果雕的材料一般要选用具有脆性并有一定体积的瓜果蔬菜。原料必须脆嫩,皮中无筋,肉实不空,色泽光丽,形态端正。由于原料的品质规格很多,出产季节不同,品质色泽也就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制作蔬果雕时应根据作品的具体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材料。

  ①蔬果雕的用料

  1)根茎菜类

  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体形较大、质地脆嫩,适合刻制各种花卉、飞禽走兽、风景建筑等,是比较理想的雕刻原料。秋、冬、春三季均可使用。

  胡萝卜、莴笋这两种蔬菜体形较小,颜色各异,可以用来刻制各种小型的花鸟鱼虫等。

  香芋、土豆质地紧密细腻,适合刻制各种花卉、飞禽走兽、风景建筑等。

  红薯质地细腻,是刻制花卉和人物的好材料。

  2)叶菜类

  白菜、洋葱这两个品种的蔬菜用途较为狭窄,只能刻一些特定的花卉,如菊花、荷花等。

  3)瓜菜类

  南瓜质地细嫩紧密,适合飞禽走兽、风景建筑的雕刻等。

  黄瓜可以用来雕刻昆虫,可以加工后起装饰、点缀的作用。

  冬瓜、西瓜可利用其外表的颜色、形态刻制各种浮雕图案,去掉内瓤可作为盛器使用(如制作冬瓜盅、西瓜盅)。冬瓜还可以用来雕刻花鸟鱼虫,西瓜还可以镂空刻制瓜灯。

  4)果类

  火龙果、苹果、番茄。

  5)其他类

  红辣椒、青椒、香菜、芹菜、茄子、红樱桃,葱白、赤小豆,这些品种主要用来做雕刻作品的装饰。

  ②蔬果雕的工具

  进行蔬果雕有切、削、劈、片等多种刀法,有了好的刀具才能展现刀工技艺的精妙、凸显刀法造型的神奇。不同食雕流派,五花八门的食雕原料,对工具的设计和要求也有所不同。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定型食雕刀具有平口刀、直刀、斜口刀、圆口刀、V型刀、圆柱刀、宝剑刀、圆珠挖刀、勺口刀、模型刀等。食雕除了专用的刀具之外,还有镊子、剪子等特殊工具。

  可以根据操作经验和对作品的要求自行设计“土造”一些很适用的食雕刀具。

  ③蔬果雕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保藏

  用蔬果做食雕,由于材料容易脱水,长期保存较为困难,要想延长保存期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

  1)蔬果原料的保存。萝卜、芋头、土豆等原料可以堆放在缸内或木箱中,堆放时每层原料盖一层细沙。南瓜、冬瓜等原料应堆放在干燥的地方并注意离地隔墙。

  2)半成品的保藏。在雕刻时,操作台上要铺一张干净纱布,可避免作品的碰损。作品一天刻不完,要用湿布包好,避免风干、脱水、变色。但切忌浸水,因为原料浸水后会吸收水分,引起体积膨胀影响继续雕刻。

  3)成品的保藏,蔬果雕制成后,应浸泡在100:1的矾水溶液中保藏,切忌用盐水浸泡,因为盐水有渗透作用,会使作品变软。也不要沾碱水,碱水有腐蚀作用,可能造成作品的腐烂。食雕作品还可以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中保藏。

  (5)冰雕

  冰雕,又称“冰工艺”。冰雕是利用冰块可雕、可刻、可塑,易于加工,便于修改的特性,用油锯、大铲、扁铲、尖刀、槽刀、月牙刀、棱锥、麻板等工具塑造出各种三维或二维的空间形象实体。它讲究光影的变化,即靠着形体的起伏所产生的不同阴影来感染观众。起伏变化是它的艺术语言。冰雕原流行于西欧国家,雕刻的风格较西方化,后来传入亚洲,在香港、台湾流行后融入了中国内地的一些传统素材,近年冰雕在大陆餐饮界也被用来装点、美化展台、餐桌。

  冰雕用冰是根据其作品大小而定,由几千克到几百千克不等,小的主要用来装饰餐桌,可以用特制的模具铸造。大的是用来布置展台,有些大型作品要由10到20块冰块组合而成。一般来说,冰雕作品要根据宴会的主题而专做。冰雕一年四季都可用,而夏季效果更佳,因为夏季冰雕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清凉和舒适。

  冰雕的选材较苛刻,对制冰水质要求较高,冰块不可有裂痕和气泡,类似水晶的质感为最好。冰雕用于特定的主题宴会,其主题必须鲜明以外,一般布局要求高低错落,对称协调。雕刻的内容可以变化,中国传统吉祥物象、西方传统吉祥物象都可结合运用。冰雕作品也可点缀些鲜花绿草,灯光也可配上色彩。大型组合冰雕的制作摆放,布局要合理,要注意平衡和流水的方向,要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冻伤、砸伤。

  (6)黄油雕

  黄油雕使用人造黄油――酥皮麦淇淋作为塑造原料,这种黄油具有含水少、黏性强、易储藏等特点,是其他原料不能比拟的。黄油雕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增加就餐的气氛,提高宴会的档次,营造出一种高雅的就餐环境,是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食品雕刻新形式。

  黄油雕的制作原料选择较苛刻,不是每一种黄油都适合做黄油雕,因为它们各自的含水量不同,熔点不同,故其软硬程度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做食雕要选用硬度大一些的、可塑性强一些的黄油。人造黄油“margarine”(根据它的英文发音,人们习惯叫人造黄油为“麦淇淋”)的可塑性较强,熔点也比较高,比较容易操作,故赢得了许多专业人士的青睐。麦淇淋虽然不是天然黄油,但它的形态和口感与天然黄油很相似,其价格比天然黄油要便宜很多,是制作黄油雕的最佳选择。

  制作黄油雕的工具较简单,木头、铁丝用于扎架,括刀、切刀、竹片、牙签用来雕刻。

  制作黄油雕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立意构思。基本方法与食雕的立意构思相似。

  第二步造型搭架。扎架又叫“搭骨架”,用干净的木条、铁丝或筷子,根据制作的雕塑作品的形态做一个大致的造型为骨架。搭架是黄油雕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架子在整个黄油雕塑中起着定型和稳固的作用。

  第三步添加上油。在扎好的骨架上添加黄油,先做一个大体的造型,上油时,油料要小块小块地往骨架上糊,每一块都要粘牢,不能留缝隙,上油基本上可以不用刀具,只用“捏”的手法去完成。形态基本准确后,可转入具体刻划。

  第四步细节塑造。作品经过添加油料基本成形后,就可以进行细节处理,用括、摸、按、捏、切、掏、刻、画等手法使作品成形更加细腻。

  第五步收拾整理。当作品的细节处理后,要进行最后的收拾整理,该圆润的地方收光,该平整的地方抹平。

  黄油雕的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主题的要求,可以细腻柔和,也可以粗犷奔放。

  (7)面塑

  面塑,又叫“捏面人”。面塑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过去的面塑是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也出现在祈祷祭奠等方面。各地的面塑作品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格,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山东的面人李(李俊兴)、北京的面人汤(汤志博)、上海的面人赵(赵昆明),是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这一民间工艺,后来被引进餐饮殿堂,用于点缀和美化菜肴、烘托宴筵气氛。用面塑做盘饰,先是在东南亚流行,近年国内餐馆也纷纷采用。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用于盘饰的面塑主要是收藏面塑(当然也有用食用面塑做盘饰的)。

  制作面塑,和面是关键之一。制作面塑的和面与制作面点不同,前者需要考虑面团在可塑性、防腐性等方面的要求。其制作手法为,将面粉、糯米粉、精盐、防腐剂放在盆中和匀,再徐徐倒入开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直至达到“三光”效果:面光、手光、盆光。用手将面团压成薄片,上笼蒸约4~5分钟取出来,迅速将面片与香油揉和均匀,再放入塑料袋中,用毛巾裹好,放置24小时至面团上劲后,即可用广告色进行调色了。

  制作面塑的方法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与泥塑的步骤相似),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的制作要诀。

  (8)琼脂雕

  琼脂,又叫“石花菜”“冻粉”“洋粉”。是一种从石花菜、麒麟菜、江篱等海藻类植物中提取的胶状物质,经脱水干制而成。琼脂成品为条状、块状、片状、颗粒状。琼脂的胶质能溶解于热水中,冷却后即可凝结成无色透明的水晶状。琼脂在饮食业一般作为凝固剂用于冷菜、热菜、甜菜。

  琼脂雕是近年较为流行的一种食品雕刻,琼脂经过热水浸泡发软、蒸制融化后再冷却凝固,可以结成晶莹透明的固态物,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以用来作为食品雕塑原料。琼脂雕分为制作生坯和雕饰两大步骤。制作生坯是把琼脂原料用水发软,根据雕塑要求加水,用熬或蒸的方法使之融化,加入适量色素,然后注入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形、圆形或者特制的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取出,即成生坯。雕刻是按事先的构思,把琼脂生坯精雕细作成作品。

  琼脂做雕刻原料与其他食雕相比至少有四大优势,①原料适应性强,不受地区局限,东西南北皆能用;不受季节的约束,春夏秋冬都可制。②原料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既可先制毛坯再进行雕刻,也可使用模具进行铸塑。根据题材需要,制坯时可以在同一坯调入多种不同的颜色且可进行深浅变化。③具有可食性与观赏性,在制坯时调入天然蔬果汁,具有果冻特性,口感滑润清甜;质感突出,如美玉、翡翠、玛瑙,晶莹剔透,秀色可餐。④保存时间长,坯料可以反复使用。

  琼脂雕所使用工具与蔬果雕工具基本相同。

  (9)“九多五快”学食雕

  食品雕刻是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要想学好这门技艺,雕刻出好的作品,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长期实践,认真总结,逐渐积累起经验。一方面要加强雕刻刀法的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学习一些美术知识提高艺术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掌握表达形象的能力,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艺。

  食雕作品是世间万物的艺术再现,亭台楼阁、鸟兽鱼虫、花卉林木、吉祥器物、文字图案等,都是雕刻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积累,多观察,多学习,多交流,多请教,多动手,多使用,多参赛,多总结。有了这“九多”,制作食雕作品时才能显得得心应手,制作的食雕作品在主题、构思、意境、造型上也就具有艺术性。食品雕刻在使用时间和原料保质上都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在雕刻时,就应对自己有速度上的要求,选题、构思、选材、定型、组装要快。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做,心中要有数,定型下刀要稳、要准,组装既要有速度,又要保证质量,力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满意的雕刻作品。

  学习食品雕刻,重点是通过对新事物的吸收消化进行雕刻技术的灵活和变通运用,最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十一、菜品创新与菜单设计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