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长怀千里驾,每被五斗逢”

  变幻莫测的无情现实给了初出茅庐满腹经纶的洪迈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迄今为止没有直接材料向我们证实洪迈当时的想法究竟如何。我们只能根据洪迈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有时近乎矜持的自信来揣测:这次打击对于年轻气盛的他来说,应该是很难接受和消化的。但毕竟事实已成无可奈何,惟有艰难地咽下这一杯烧喉的苦酒。眼看着自己的两位哥哥风光无限地走上新的舞台,洪迈的内心极其失落和孤独。

  但命运的风向标再次戏剧性地来了个转折。刚刚在科场中失意的洪迈迎来了久别十五年,历尽沧桑而名满天下的父亲洪皓。南宋绍兴十三年,洪皓冲破十五年的燕山风雪和北地胡尘,回到故国。自母亲去世之后,洪迈终于能够重新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温暖。同时,不同于女性的温柔和婉,他从父亲身上体会到一种男性的刚毅勇武,这给他的精神世界里注入了某种强健的生命气息。洪皓也极为喜爱这个聪明博学的少子。他似乎从洪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少年时的影子,对其寄予了极大的期望。洪皓不仅命洪迈为自己代笔了大部分的文章奏表,还正式地向朝廷推荐洪迈担当出使金国的重任。声名煊赫的父亲给予的充分重视,无疑极大地增强了洪迈的信心。他一切的失意与痛苦顷刻间化为乌有。

  经过痛苦而焦急的三年等待,绍兴十五年春天,洪迈再一次来到临安,借住在临安城里三桥西一个叫沈亮功的主簿家里,准备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据《四洪年谱》记载,在沈亮功的家里,他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沈亮功发现由于人地生疏,加之言语有异,洪迈出去买饭很不方便,于是就每天在家里为洪迈专门做好饭送来,使他能够专心温习。朝廷不少大员也在关心洪迈的情况,时任宰相的汤思退亲自到沈家来看望他,详细询问了他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情况。洪迈把沈亮功亲供膳食的事情一说,汤丞相感叹地说:“主人亦贤矣!”这段故事耐人寻味,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两条很有价值的线索。首先,一位当朝宰辅降驾屈尊去看望一个年方二十出头,尚无功名的小伙子,并且亲自过问他的饮食起居;其次,汤丞相在赞誉主人之时说的是“主人亦贤矣”,一个“亦”字玄机自现。这些线索表明,年轻的洪迈已经被当时的舆论所瞩目,并毫无疑问地被视为栋梁之材。可以说朝野内外都对他寄予厚望。

  这一次,洪迈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他轻轻松松便高中探花。一时之间,“三洪文名满天下”⑥。南宋朝廷授予他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随即又封为左承务郎敕令所删定官。一颗闪亮的新星在万众瞩目中冉冉升起。当时他的心情是极其兴奋的,四十多年以后他在编写《夷坚志》时,刚刚登第的风光往事仍然是历历在目:

  绍兴十五年三月十五日,予试临安试词科,第三场毕。出院时尚早,同试者何善伯明、徐搏升甫相率游市。时族叔邦直应贤、乡人许良佐舜举省试罢,相与同行,因至抱剑街。伯明素与明倡孙小九来往,遂拉访其家,置酒于小楼。夜月如画,临栏望月,两烛结花,粲然若连珠。孙固黠慧解事,乃白坐中曰:今夕桂魄皎洁,烛花呈祥,五君皆校艺兰省,其为登名高第可证,不疑愿各赋一词纪实,且为他日一段佳话。遂取吴笺五幅置于桌,升甫、应贤、舜举皆谢不能,伯明俊爽敏捷,即操笔作《浣溪纱》一阕曰:“草草杯盘访玉人,灯花呈喜坐天春。邀郎觅句要奇新。 黛浅颜娇情脉脉,云轻柳弱意真真。从今风月属闲人。”众传观叹赏,独惜其末句失意。予续成《临江仙》曰:“绮席留欢欢正洽,高楼佳气重重。钗头小篆烛花红。直须将喜事,来报主人公。桂月十分春正半,广寒宫殿葱葱。娥相并曲栏东。云梯知不远,平步蹑东风。”孙满酌一觥相劝曰:学士必高中,此瑞殆为君也!已而予果然奏名赐第,余四人皆不偶。⑦

  细味洪迈与何伯明的词作,实有天壤之别。从词艺来看,何词韵脚破落,纯以鼻音入韵,险窄而无亮音。同时,遣词委琐造句生硬。如“草草杯盘访玉人”,又如“邀郎觅句要奇新”;而洪词则不同。韵脚统一而错落有致,每阕头句破韵二句转回,既有变化又能和谐。韵音响亮宽宏。用词生动自然,结句体式多变,精心雕琢而不露凿痕。如“桂月十分春正半。广寒宫殿葱葱,娥相并曲栏东。”从词味而言,何词如大白话,一五一十平沙万里,过眼无余;洪词则通过比喻,对仗,夸张,借代,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短短一首词有峰回路转一唱三叹的奇妙效果。多种诗歌意象的融合更是扩大了词境,开拓了想象空间。再从词境着眼,何词境界低下,不过是一首与倡女的T情俚曲而已;而洪词清俊豪迈,直是洪迈一吐胸襟的快意之作。其中“直须将喜事,来报主人公”与“云梯知不远,平步蹑东风”两句尤为出类拔萃。其雄姿英发之态度,当仁不让之豪情几可直追以豪放见称的苏东坡。故此,即便是倡女孙小九,也立知高下而举酒相贺。一首短短的游戏之作,就已经初步表现了洪迈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天资和出众才情。

  就在踌躇满志的洪迈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一场政治风暴悄然袭来。由于父亲忠宣公直言无忌,触怒权臣秦桧,被外放饶州。犹然不能解恨的秦桧转头又指使走狗们对洪迈进行诬告。绍兴十五年十月,御使汪勃上奏折,弹劾洪迈与父亲洪皓“同恶相济”,参与“不靖之谋”。什么是“不靖之谋”呢?靖,就是安定的意思,顾名思义,“不靖之谋”就是阴谋破坏安定。原来,秦党给父亲洪皓罗织的罪名就是说洪皓当年出使本为名利。如今拜和议所赐,他被金国放还。但他却以忠义自许,一再地在朝廷上主战排和,这是因为他还想通过破坏朝廷的和议大局来为自己进一步邀取名利。所谓参与“不靖之谋”就是说洪迈和所有这些事情也有牵扯,一向干些破坏朝廷和议的事。由此看来,这时的洪迈和父亲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很快,昏庸的宋高宗听信了秦党的谣言,把洪迈也赶出京师,让他去福州当了个小小的添差教授。被污蔑的父亲无处诉说满腹冤情,心情极度抑郁,使得身体也日见羸弱。为了照顾父亲,他没有去福州就职,而是陪着父亲流放,伺候老人家的饮食起居。

  流放的生活充满了艰辛甚至危险。秦桧的走狗无处不在,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向主子邀功请赏。幸亏老天也在暗中帮助忠臣义士:

  闽人倪察老矣,以承务郎守郡,自谓秩卑无奥主闻。新兴守以巧中迁客取使节,意跃然效之。钩先君为奇货,使主兵官左右狙罅隙捕锻家奴狱中,欲持一两事酿成罪以梯已。未及发察死。⑧

  此时的洪迈年纪虽轻,已经是名动天下的文章大家了。虽被贬斥,与他交游,向他求文、求题的人倒是越来越多起来。如《容斋三笔》卷十一《何公桥诗》载:

  英州小市,江水贯其中,旧架木作桥,每不过数年,辄为湍潦所坏。郡守建安何智甫,始迭石为之,方成而东坡还自海外,何求文以纪。坡作四言诗一首,凡五十六句。今载于后集第八卷,所谓“天壤之间,水居其多。人之往来,如鹈在河”是也。予侍亲居英,与僧希赐游南山,步过桥上,读诗碑。希赐云:“真本藏于何氏,此有石刻,经党禁亦不存。”今以板刻之,乃希赐所书也。赐因言何公初请记,坡为赋此诗,既大书矣。而未遣送,郡候兵执役者见之,以告何,何又来谒,坡曰:“轼未到桥所,难以想象落笔。”何即命具食,拉坡偕往。坡曰:“使君是地主,宜先升车。”何谢不敢,乃并轿而行。既至,坡曰:“正堪作诗,晚当奉戒。”抵暮送与之。盖诗中云:“我来与公,同载而出。欢呼填道,抱其马足。”故欲同行,以印此语耳。坡公作诗时,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予闻希赐语时,绍兴十七年丁卯,相去四十六年。今追忆前事,乃绍熙五年甲寅,又四十七年矣。⑨

  又如《容斋五笔》卷九《一二三与壹贰叁同》一文中有这样一笔:

  予顷在英州,访邻人利秀才。利新作茅斋,颇净洁,从予乞名。其前有两高松,因为诵蓝田壁记,命之曰“二松”。

  文名虽然渐盛,洪迈对待写作的态度始终极其严谨认真。当时有个惯例,就是作为添差教授,每写一篇文章都是有好处的,可是洪迈,主动放弃了这笔并不算违法的灰色收入。

  所在州郡,相承以表奏书启委教授,因而饷以钱酒。予官福州,但为撰公家谢表及祈谢晴雨文,至私礼笺启小简皆不作。然遇圣节乐语尝为之,因又作他用者三两篇,每以自愧。邹忠公为颍昌教授,府守范忠宣公属撰兴龙节致语,辞不为。范公曰:“翰林学士亦作此。”忠公曰:“翰林学士则可,祭酒、司业则不可。”范公敬谢之。前辈风节可畏可仰如此。

  在随着父亲的颠沛流离中,洪迈结交了许多文人名士。与他们的密切交往,既了解到他们无端受陷的委屈苦闷,同时也增长了学识阅历,有时从他人的治学方法中洪迈还学到了许多有益之道。

  诗酒闲居,侍奉高堂的日子一过就是近十年。虽然逍遥快活,但对于一个满怀抱负的才学之士而言,这样的日子更像是一种煎熬。绍兴二十四年,三十二岁的洪迈在家中大病一场,借着调理病体的工夫。他把自己这些年来创作的一些诗歌略加整理,编成他的第一部作品集——《野处类稿》。

  这是一部病中排遣之作:“余自束发即喜学诗,然随作随弃,初不留意也。甲戌之春,家居卧病,因复作诗若干首,以自当缓忧之一物。昔人所谓内抑郁外扬为声音是也。遂取向时所存而未弃者,录为野处类稿二卷。”

  集名野处,有野居处士之意,与洪迈书斋名同。诗集中共收录诗歌八十余首,多为五七言律诗,无绝句。对于这部作品的真伪,后人是有争议的。清代补订《四洪年谱》的洪汝奎即力证其为伪作。洪汝奎本身就是洪氏后裔,因此他的考证是比较严肃的:

  《宋史·艺文志》载:洪迈《野处赘稿》三十八卷;《野处猥稿》一百四卷。未载《野处类稿》。今藏书家有伪本《野处类稿》二卷,惟卷首二诗真假未定,余皆朱松《韦斋集》中诗。松,朱子之父也。序语殆亦书贾伪撰。钱氏偶据伪本编入。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洪文敏野处类稿二卷,吴门徐淡如钞以见赠。顷见戈小莲家藏本前有自序一篇,因抄于简端。序称‘甲戌之春家居卧病’,甲戌者绍兴二十四年也。然细续此集,似不出文敏之手。如《庚戌正月谒普照塔》云:‘重来得寓目,归枕尾残汴。’当谓《泗州大圣塔》也。公生于宣和癸卯,至庚戌仅八岁。即早慧能诗,不应有重来寓目之句。又有《呈元声、如愚、起莘三兄》及《怀舍弟逢年时归婺源》诗,与文敏两兄字全别,益可疑矣!”据此,则《野处类稿》之非真本,钱氏故知之。

  洪氏所持证伪的论据有三:一是《宋史·艺文志》中并未载洪迈有此书,书中大部分诗都是朱子父亲的作品;二是书前自序和集中第三首提到的时间相互矛盾;三是从集中内容看,提及兄弟之处名姓与史事不符。后两点《年谱》的原作者钱大昕也曾提到。其中一和三点未为确证,史书或有漏载,也可能由后人收集整理重新命名,书名不载于典籍并不能说明此中作品就不是洪迈所写。诗中提及兄弟之处,并未言是亲生,对同侪亦可称兄道弟。真正关键的是第二点,的确,以常理而论,洪迈年方八岁,如何能契友登塔并赋诗以记之?更何况诗称“重登”?

  但《四库全书》在收入此书时,并未目之为伪书。其集前提要大约四百字,由初乔龄与吕云栋撰写:

  臣等谨案:《野处类稿》二卷,宋洪迈撰。迈以才学赡博雄视一时,所著《容斋随笔》、《夷坚志》、《唐人万首绝句》俱别著录。其文集见于宋《艺文志》者有《野处猥稿》一百四卷;《琼野录》三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祗载有此集二卷,且云全集未见。则当时传播已稀,惟明张萱内阁书目有野处内外集九册,无卷数,当即全集中不完之本流传仅存者。今亦已散失无可考。世所行迈集独有此本而已,集前有迈自序,称‘甲戌之春,家居卧病,作诗若干首以自当缓忧之一物。遂取旧时所存而未弃者录为二卷。’甲戌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盖迈退居鄱阳时所作。而集中谒普照塔诗又有庚戌纪年,当在建炎三年,相去已二十四五岁,仅得诗八十余首。又《容斋三笔》纪绍兴十九年在福建贡院与叶晦叔所作诗,正在甲戌之前,而集中并未载入。疑本就箧笥所贮,偶然裒辑,故所录阙略如此。然其生平韵语惟籍此以考,见大概则零王圭断璧未尝不足存备一家也。又案马端临《经籍考》载此书入别集类,然集中有诗无文,依端临之例宜入诗集类而舛错误收,殆亦未见此本欤。

  值得注意的是,四库全书的作者也注意到了这种时间上的矛盾,但并未以此证实伪书,只是对其长时间作诗如此之少作出了揣测,最终仍然认定此书是洪迈真作。

  《野处类稿》的编定,标志着洪迈在文学创作方面成熟期的到来。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忠宣公洪皓在流放岭南的途中病逝于南雄,一代英雄撒手人寰。父亲的死使洪迈悲痛欲绝,他从此失去了精神上的坚强支柱。但父亲的死又使他最终得以走出父亲盛名的阴影。在伤心欲绝的悲惨时刻,一个意外的喜讯传来,那个注定要被后世唾骂的奸贼秦桧,终于一命呜呼。刹那间,通向宏图远略的大门在洪迈眼前轰然开启。守制三年后,洪迈以个人面目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