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生命中最辉煌的76秒

  一辆奔驰的客车,

  一个平凡的奇迹,

  在突然折断生命的瞬间,

  以一分十六秒的标准刹车动作,

  定格成从容又永难忘却的风景。

  ——摘自应忆航《火红的石榴花》

  2012年5月29日,天气晴好,视线正常,道路通畅。

  11时10分,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浙A19115”尼奥普兰大客车准时从无锡汽车站站场驶出,前往杭州汽车北站。包括一名免购票的幼童,车上共有25名乘客(如果再加上一名女孕妇怀中的胎儿,应是26条生命),执行这次行车任务的是杭州长运集团客运二公司快客司机吴斌。

  驶出位于市中心通运路的无锡汽车站后,大客车驶经繁华的市区、风景旖旎的惠山、梅园之后,进入通往宜兴的沪宜高速公路。坐在大客车上的乘客渐渐安静下来,有的在轻声交谈,有的在闭眼休息,有的在发送手机短信,有的则在欣赏车窗外的景色。无锡到杭州全程时间约为3小时,趁此时间休整身心,是大部分乘客的选择。

  正是盛春,江南大地处处锦绣。沪宜高速公路的这一段依着太湖绕行。从车窗外望出去,左侧不远处即为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的太湖。太湖畔的这片土地或许受到上苍的额外滋养,尤显生机盎然,万物蓬勃,令人心旷神怡。古人曾把这片肥沃土地描述为“五里香塍,楼阁重新,大好林泉都入画”,此言不虚。

  然而,这起震惊世人的意外事故就发生在这里:沪宜高速公路阳山出口往宜兴方向两公里,距无锡市区仅10余公里处。

  11时39分23秒,吴斌驾驶着大客车行驶在最里侧的快车道上,车速为90码左右。突然,一块来路不明的铁片从高速公路对面的车道疾速飞来,不偏不倚地击穿大客车前挡风玻璃!

  在客车监控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铁片飞入驾驶室后,砸在驾驶室仪表盘上,即刻把仪表盘砸碎,在吴斌的身体前方,瞬时腾起了一团由挡风玻璃和仪表盘的玻璃碎片等颗粒形成的尘雾。而那铁片在砸了仪表盘后又转向,飞向吴斌的身体,砸在了他的右下腹部!

  大客车仍在高速行驶。此时,任何一个错误的驾驶动作,即便是短时的停顿,都会让驾驶中的大客车出现意外。意外,对于乘坐了25名乘客的、飞驰中的大客车,将意味什么?

  客车前部的监控视频录像真实地记录了一切:

  被铁片击中的那一瞬间全身一抖,极度的身体疼痛让吴斌本能地从座椅上弹跳了一下,这是11时39分24秒。

  下意识地用右手捂住了下腹部,但很快又把住了档位。吴斌挣扎着将右腿伸长,踩住刹车,这是11时39分28秒。

  大客车仍在向前行驶,但速度正在慢慢降下来,这是因为吴斌忍住了剧烈的疼痛,用尽全身力气,缓缓换挡、减速、停车、拉手刹,打开提示有紧急情况的双跳灯……他的动作依然是那么娴熟到位,宛如行云流水。大客车没有出现任何颠簸、摇晃,没有偏离原有的方向,连它的停车都是那么的缓慢、平稳,能让车上安睡的乘客继续酣睡,不会一丝一毫地被惊扰。

  在最最紧要的关头,吴斌放弃了紧急刹车或者猛打方向盘,此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绝不能让车辆在自己的手下有一丝失控,绝不能让大客车上的25条生命陷入半分危险!

  大客车稳稳停下,这是11时39分55秒。

  做完一系列停车动作,吴斌解开了安全带,竭力站起来,这是11时40分05秒。

  需要怎样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在刀绞般的疼痛煎熬中,完美地做完一系列车辆制动动作?!

  需要怎样的品质和精神,才能在死神突降的巨大灾难面前,临危不惧,耗尽自己最后的生命力量,全力以赴,把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

  顽强地站立着的吴斌扶住驾驶室后的档板,面对乘客,表情痛苦但坚毅、镇定。此时,已经感觉到异样的乘客们把目光都投向颤崴崴地站着的他,他的双眼也满含深情地注视着这些安然无恙的整整一车乘客。出现了几秒钟的停顿,像是在蓄积起全身仅剩的丁点体力,接着,快支撑不住的吴斌一个字、一个字地开始关照,他的声音微弱却清晰:

  “别乱跑,注意安全。”

  说完这句此时最重要的话语,是11时40分15秒。

  履行完最后的职责,耗尽体力的吴斌终于倒下了。坐在驾驶室后第一排的女乘客很快起身,更多的热心乘客奔过来出手搀扶,把吴斌扶到了已被让出来的座椅上。刚刚完成了救人壮举的他在众人的搀扶下缓缓走了几步,似乎还想证明自己身体无碍,安慰身边的乘客。然而,致命重伤终究如山压来,他像一棵被斫去树根的大树,经过一番顽强挣扎,訇然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这时,是11时40分54秒。

  实时监控录像真实地记录了以上的全过程,时长共为76秒。

  76秒,一名普通司机48年平凡人生凝聚而成的辉煌的76秒,一位平民用全部生命铸造的最美的76秒!每1秒都是那么的感人肺腑,那么的可歌可泣,那么的气壮山河!

  是的,正是因为吴斌人生中最后一个制动动作做得如此平稳,如此完美,车上的绝大多数乘客都没有意识到就在刚才,他们经历了一次生死劫难,而化解这场劫难的就是眼前这位具有超人般意志的司机。

  正因如此,直到手捂腹部的吴斌竭力站起身,关照好大家要注意安全后,在场的乘客们才看清了他脸上的痛苦表情,他右手臂上渐渐渗出的鲜血,看清了被他紧紧捂着的腹部正在渗血,大家这才强烈意识到,所乘坐的大客车,这位司机,以及车上的每个人遇上了“大事”。

  众乘客不由得纷纷从座椅上站起来,向他走去,把他围住,挽扶着让他躺下。

  知道身边已经围了一群关心自己的乘客,坚强的吴斌试图睁开眼睛,但体力已经衰竭的他未能如愿。一名乘客急忙把耳朵贴近吴斌的嘴边,屏住呼吸倾听。他听见吴斌艰难而依稀地吐出几个音节:“……打110……打120.”最后那两个音节是这位乘客好不容易才辨认出来的。

  整个车厢再次出现了一段短时的肃静,因为惊愕,因为感叹,因为震撼。

  当时正在车上的乘客孙锡南在出事的那一刻,坐在车厢的后排,但他清楚地听见那声铁片击穿挡风玻璃的巨大声响,随即发现大客车异常平稳地停下了。他赶紧走向车厢前部,诧异地看见司机身上竟在流血。尽管还握着方向盘,但只能瘫坐着,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令人更为惊讶的是,明显身负重伤的司机后来居然还站了起来,关照乘客们要注意安全,关照完了才彻底倒下。与很多乘客一样,起初的他被这一切惊呆了,但很快意识到方才究竟发生了什么。“当时,过了好一阵子,车上的乘客们才渐渐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真的,我太佩服吴师傅的壮举了,这是常人所不可能完成的奇迹。”事后,这位66岁的无锡市民反复慨叹。尽管年长的他已历经世事,但每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欷歔不已。

  韩维春是在江苏无锡做生意的山东人,当时坐在这辆大客车的倒数第三排。回想起吴斌救人的情景,他就会反复讲述这一事实:“尽管我也听见了铁片击穿挡风玻璃的那声巨响,但因为我们的车还在非常平稳地行驶、停下,没有一点晃动,大家还都以为只是前面的车辆出了事,我们的车什么事都没有,因为这个车停得实在太稳了,直到他从驾驶座上艰难地站起身,面对我们……如果当时他的手稍微晃一晃,大客车还在行驶,乘客们就会感觉出异样来。”说到这里,陷入极度折服和伤感的韩维春就禁不住哽咽。是啊,已经身负重伤、命在旦夕的吴斌竟还能把高速行驶的车辆停得这么稳当,凭借的究竟是什么?

  乘客周国新那天乘这辆大客车来杭州出差办事,他坐在第五排座椅上。挡风玻璃碎裂的声响惊醒了假寐中的他,他睁开眼睛,四下察看,发觉大客车正在缓缓减速,直至停下。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的他未等车辆停稳,就往驾驶室方向跑去。“我看见吴师傅已经因巨大的痛苦而紧锁双眉,右手还紧紧捂着腹部。没想到的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首先想到的仍是乘客们的安全!他最后一个举动是按下按钮打开了大客车的门,还挣扎着站起来,关照我们必须注意安全。如果不是他处置得当,我们一车人真不知会怎么样。”周国新哽咽着说,“只有亲眼目睹这一切,只有真切地看到吴师傅变得蜡黄的脸、豆大的虚汗和腹部渗出来的血,我们才开始感觉事情竟是这么的严重,他的行为是多么的伟大!”

  从无锡出发去杭州婆婆家的乘客翁丹丹,与妈妈和女儿一起乘坐了这辆大客车。虽然坐在车厢靠后部位,但她十分清晰地看到了事件的全过程,并在事发之后主动参与了救助工作。让她刻骨铭心的是,受了重伤的吴斌居然还能忍着巨痛嘱咐大家注意安全,他那从容镇定的表情促使众人平静下来。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失控,大家都很有秩序,直至120救护车的到来。她说:“如果没有吴斌师傅那几句嘱咐,那样的镇定,大客车虽然停下了,但后果仍然不堪设想!”

  乘客成冠霖事后每次向人们诉说现场情况和内心感受时,总会不停地念叨着这句话:“我们的生命是英雄司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他说,飞来横祸把吴斌击成重伤,但没能击伤他的半点意志。那个几十条性命危在旦夕的重要关头,吴斌把仅有的生命力量全都交给了乘客们,只要能够让乘客们得救,他无怨无悔。“向英雄致敬,祝天下好人幸福平安!”这两句话绝非空洞的祝愿,切身感受英雄壮烈献身的那一幕,他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激荡。他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叫英雄,什么是好人。

  乘客余国富以“吴师傅最牛,吴师傅最棒”这两句最简洁有力的话,来评价他亲眼所见的吴斌:“我也开了将近二十年车,出租车、货车我都开过,但从来没见过吴师傅这样的驾驶员。直到现在,只要我一想起吴师傅忍着巨痛,牢牢把住方向盘的样子,我就会哭,感动的哭,敬佩的哭……”

  乘客林南战则由衷地说:“敏捷地刹车,熟练地按下双闪灯,冷静地疏散乘客……吴师傅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当时,他与在场的所有乘客一起,在被英雄感动的同时,开始忙着救助英雄。

  身临其境,发出同样由衷感慨的,还有乘客朱来群、单姗姗、王女士……

  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把救人于危难视为世间最崇高的行为,而吴斌,却是救了整整25条生命!

  英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曾以顽强抗争命运著称的中国作家张海迪说过:“既然是一颗流星,也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认为:“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而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一句名言是:“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

  或许,吴斌未必读到过这些句子,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人类所追求的道德品质,达到了先哲期待并讴歌的精神境界!

  车已停稳,乘客们围住了躺倒在车厢座椅上的吴斌。众人屏住呼吸,脸上渐敛惊愕,闪烁着敬佩的泪光。

  只有车窗外依然疾驶而过的一辆辆汽车,一阵阵低啸,像是一声声呼号。

  乘客周国新俯身贴近呻吟中的吴斌,掀开他的工作服衬衣,众人看见了那个不忍卒睹的伤口:右腹部一个被铁片击破的三角形血洞,殷红的鲜血正从那儿慢慢渗出。剧烈的疼痛让吴斌全身颤抖,豆大的虚汗从他的额头以及身上冒涌。他的脸色由蜡黄转为惨白,粗浊的呼吸夹杂着低沉的、断断续续的呻吟……在场者都把心提到了喉咙口。

  乘客余国富等人已在车前挡风玻璃上发现了一个被外来物砸出的大洞,仪表盘也被砸坏了,驾驶室内碎玻璃满地,一片狼藉。随即,乘客们又在驾驶室旁发现了一块砖头般大小的异形铁片,其重量至少在八九斤左右,上面还沾有玻璃碎粒和若干血迹。毫无疑问,它就是击中了吴斌的飞来凶物。

  有乘客捧起这块惹出这起灾祸的铁片,它的沉重,它的尖锐,它的可怖,即使壮实的男乘客见了,都不免怵目惊心。原本坐在前排的孕妇单姗姗见此铁块,不由得捂嘴惊呼。

  这样的飞来凶物,击中了人的肉体,将会带来怎样撕心裂肺的疼痛?而要忍住这样的巨痛,需要怎般强大的意志?这实在是个谜。

  面对满身鲜血的吴斌,面对巨大的事故,众人稍有镇静,便忙着设法求助。此时,一位女乘客已经掏出了手机,拨打了110.另有几位乘客也在急着拨手机。

  每位乘客的表情都是那么的凝重、焦虑。一位乘客事后回忆,在等待交警和医务人员的时间里,按捺不住的他甚至恨不得冲到高速公路上去拦车子。

  但,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你们每一条生命,可是由吴斌全力挽回的,再也容不得半点闪失,否则就对不起英雄……

  约莫在吴斌被铁片砸中后30秒之后,对向车道驶来一辆同属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大客车,它是9时50分从杭州北站出发驶往无锡的快客班车。眼尖的大客车司机吴坚发现了吴斌驾驶的车辆停靠在路边,不由得马上依着路旁停下来。吴坚动作很快地摇下车窗,隔着绿化隔离带,对着那辆一直停着的大客车大声喊道:“吴斌!吴斌!发生了什么事?”

  回答他的不是熟悉的同事吴斌,而是几名表情焦虑的乘客。乘客们对他回答了什么,吴坚没有听清楚,但从对方的表情中,从没有出现吴斌的情况来看,吴坚强烈地意识到那辆大客车出事情了。他当即决定去那儿看看。

  吴坚对自己车上的乘客们解释了几句,马上翻过绿化隔离带,推开了吴斌这辆大客车的门,冲了进来。

  此时的吴斌已经躺在座椅上,呼吸急促,呻吟不断。已被掀开的工作服衬衣下,伤口正在往外渗出鲜血。用不着多问了,吴坚已经感觉情况严重。他看到一向细心认真的吴斌已经打开了双闪灯,以避免后车追尾,但没有在车后50米处放置三角形警示牌,显然是因为受了重伤,无力放置。为了赢得时间,吴坚没去找那三角牌,而是拿了吴斌车上的两只红色灭火器,放在出事大客车后150米处,以提醒后面来车,避免追尾。

  乘客们都还留在车上,他们告诉吴坚已经打过110、120等报警和求助电话,吴坚仍然放心不下,又拨了一遍。吴坚对高速交警和120急救中心说得很清楚,包括所处位置、吴斌受伤情况等,后来证明,吴坚的这两只电话对救助吴斌起到了很大作用。

  是的,如果不是自己必须继续履行职责,把整车乘客按时送到目的地的话,吴坚肯定会留下来,须臾不分地陪着吴斌。重新发动车辆继续赶路之时,眼光还留在吴斌那辆大客车的吴坚恋恋不舍。

  回到自己车上的吴坚又向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值班室打电话,通报情况。

  接到吴坚电话的是正在值班的安技科陈一波。

  陈一波接听完电话,立即打开了值班室内的实时监控录像。在每辆大客车上安装4个摄像头(监控摄像头被称作“通道1”至“通道4”,其中“通道1”对着车辆前方路面,“通道2”对着驾驶室,“通道3”和“通道4”对着车厢内的乘客),是省公路运管系统前几年就实行了的一项重要安全措施。陈一波首先看的是“通道3”监控录像,他看见了满身鲜血、躺在座椅上的吴斌。霎那间把心提到喉咙口的他再转到了“通道2”监控录像,并把录像往前面的内容倒了一段,重新播放。他清晰地看见了铁片击穿车前挡风玻璃,砸中吴斌,吴斌顽强地控制车辆,关照乘客注意安全,直至瘫倒在座椅上的全过程。

  陈一波彻底惊呆了,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眨一眼地看完了这段录像。他感觉自己身上顷刻间冒出了冷汗。紧接着,他飞快地拎起电话向领导汇报,与相关部门协调,布置救助事宜。

  陈一波看到,从事发开始,到吴斌完美地履行他的全部职责,到在乘客的搀扶下吴斌最后倒下,录像全长为76秒……

  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经理孟联建闻讯,一阵箭步冲进值班室,打开了吴斌大客车上的实时监控录像,只需几眼,孟联建就脱口喊道:“不好,出大事了!”他冲到外面,大声喊着:“换衣服,准备小车,去无锡救人!”

  他立即向杭州长运集团领导汇报,同时让人快快准备好2万元应急款,迅速组成了由他亲自带队,并由8名紧急抽调的工作人员组成的第一特别小组,在第一时间赶赴无锡。

  与此同时,由安技科人员组成的,担负配合吴斌抢救任务的第二特别小组也很快准备就绪。

  杭州到无锡距离约200公里,高速公路上需要行驶近3个小时。协调有序的孟联建与无锡客运公司紧急通话,要求他们帮助杭州长运疏散因事故滞留的乘客,尽可能不影响该车乘客出行,而他则亲率第一特别小组直奔无锡高速交警驻地,全面处理此事。

  “沪宜高速阳山出口往前两公里,往宜兴方向,我们乘坐的大客车驾驶员被一块飞来的外物砸中了,腹部和手臂上全是血,情况很严重!”求助电话里的声音十分急切,十分焦灼。

  接到这个电话的是江苏省高速公路交警总队无锡高速交警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曹建平。

  当时的曹建平刚端起饭碗吃中饭。高速交警的工作餐是十分简单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干完。但警情如火,容不得半点迟缓。曹建平当即丢下饭碗,冲出食堂,钻进警车。

  飞来外物……大客车驾驶员被砸中……昏倒了……当了多年高速交警的曹建平太清楚这样的事故,将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事后,曹建平回忆,奔向出事地点的他一直以为那大客车肯定已经翻车了,说不定还会有乘客受伤。所以,他想等会儿抢救伤员、清理现场时可能需要更多的人手。

  从三大队驻地出发,驱车赶到现场,曹建平只花了3分钟。

  快到现场时,曹建平老远看见那辆出事的大客车竟还打着双闪灯。他颇觉奇怪,刹那间受了重伤的驾驶员不可能打开双闪灯,难道是乘客相帮着打开的?他还发现尽管大客车已停了一会儿,但车门还关着,乘客都在车里,没有一名乘客在高速公路上乱走,这说明乘客已经得到了必要的提醒。在登上这辆大客车之前,曹建平的脑子里就打上了一个问号。

  走进车厢的曹建平看见吴斌正躺在第三排靠窗的座椅上,脸色发青,眉头紧锁,表情痛苦不堪。他依稀知道高速交警出现在自己面前,但已经说不出话来。曹建平弯腰察看吴斌,发现吴斌紧紧捂着的右腹部一直在渗血,伤情显然十分严重。由于鲜血不断渗出,此时的车厢内已弥散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有乘客告诉曹建平,已经打了120,救护车马上就要到了。

  另有一名乘客把驾驶室旁那块肇事的铁块指给曹建平看,曹建平捧起这块沉重的铁块,又看了看车前挡风玻璃那个破洞、驾驶室那散落一地的玻璃碎片、破损的仪表盘,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他初步确认,大客车司机是由这块车外飞来的铁片砸中导致重伤。

  此时,大客车还停靠在第一车道(以前称超车道,现在称第一车道),曹建平迅速疏散乘客,请他们都集中到高速公路护栏以外的区域。接着,曹建平对大客车上的部分乘客做了事故笔录,并把此起事故简称为“5·29事故”。

  “那么,疾驶中的大客车能停得如此完美,打开车门和双闪灯,都是驾驶员亲自做的吗?”曹建平问。

  乘客们非常肯定、异口同声地对曹建平回答:“是的。”

  曹建平跳下大客车,仔细勘察现场,他惊讶地发现大客车刹车拖印居然是笔直的,而且非常均匀,没有任何急刹车的痕迹,无疑属于正常刹车。

  事实已经很清晰了。曹建平认定,吴斌被铁块击中之后,如果不是这样忍住剧痛采取正常的停车措施,就有可能使大客车跑偏方向,冲撞到路边围栏或者者冲下路基,还会撞到其它车辆上,甚至引起翻车;也有可能因紧急刹车致使后车追尾,酿成连环车祸。无论发生哪一种情况,大客车上25名乘客都会有生命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听着乘客们的诉说,仔细观察着现场,做完事故笔录,曹建平忍不住脱口说道:“这位驾驶员,简直就是一个超人!”

  曹建平久久注视着那条笔直的刹车拖印,最后忍不住敬了一个礼。

  富有经验的曹建平何尝不知飞来外物击中车辆,是一场何等严重的灾祸!事实上,飞来外物击中高速公路上疾驶的车辆、击中车内乘员,这样的灾祸在国内的事故也已不是一次两次了,几乎每一次后果都很惨重。2011年4月15日,广东省深惠沿海高速公路上,一辆高速行驶的轿车前挡风玻璃被几名路边顽童抛出的混凝土块击穿,正乘坐在车内的著名公益人士丛飞的遗孀邢丹被砸中后,虽经抢救,仍因颅脑损伤失血过多而死亡。同年4月6日,在京台高速公路定远路段,一辆正常行驶的灰色尼桑轿车遭石块飞砸,一名三个月大的男婴不幸被砸中,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而眼前这一次,高速行驶的大客车是被一块沉重的铁块击中,击中的还是驾驶员!

  后来,据交通技术专家的计算,设若这块铁片是从另一辆高速行驶的车辆上脱离后飞过来的,脱离时的惯性速度将在100码左右,与吴斌驾驶的这辆大客车的车速相叠加,铁片撞击挡风玻璃时的时速将达200公里左右。它只需0.0002秒就可击穿玻璃。即使在击穿挡风玻璃、砸碎了仪表盘后转了个方向,但砸中吴斌腹部时其力度仍相当于1吨半,其冲量相当于90公斤米/秒!

  它不是一颗出膛的子弹了,已是一颗威力巨大的炮弹!

  铁片飞得越快,力度越大,在挡风玻璃窗上砸出的洞就越小,这与子弹射穿物体的原理相同。吴斌出事大客车挡风玻璃上的洞与铁片的形状相似,这已经说明这铁片的速度和力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坚持着把疾驶的大客车稳稳停下,保全每个旅客的生命,保全车辆,保证高速公路的始终畅通,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高难度任务。然而,这名满身鲜血的驾驶员却完成了这一切!

  曹建平在现场对事故原因及过程的权威认定,明确了吴斌忠于职守、见义勇为、危难中挽救乘客生命的行为性质,为吴斌事迹的定性、典型的宣传和精神的弘扬打下了最初的坚实基础,英雄的壮举或许会湮没在众多的社会事件之中。

  感动中的曹建平更加焦急,他知道吴斌的伤情严重到了怎样的地步,身体表面的渗血表明其身体内部的脏腑可能已经碎裂。他再一次询问乘客拨打120的有关情况,还跑到路边,朝高速公路无锡市区方向反复张望。

  120救护中心派来的救护车抵达了现场。在医护人员和乘客们的帮助下,吴斌被抬上担架,送入救护车。救护车一路鸣笛,急急驶回无锡市区,实施抢救。

  不能疏忽的一个细节是,在众人相帮着,欲把他抬上救护车时,刚强的吴斌竟然竭力从座椅上站起来,摆着手说:“不用抬的,我自己能走的……”他果真站了起来,并在车厢里向前走了几步,还想跨下车门踏板。可是,他只跨了一档踏板,想跨下第二档踏板时,他双腿忽地一软,从车门仆倒了,扑倒了已在车门口的担架上。

  吴斌,多么刚强的汉子!

  仍是午时,太阳依然悬于中天,但在众人的眼里,天地之间所有景物倏然间变得黯淡,彩色的幻化成黑白,鲜活的定格为静止。依然留在现场的乘客们默默地注视着救护车的离去,心里都在祈愿这位救命恩人能战胜伤痛,重新站起来。几名女乘客的眼睛早已红了;一位老者把手按在胸间,口中念念有词,分明是在向上苍祈求;更多的人则仍在感叹,不停地感叹,震惊和激动已让他们忘了言辞。

  然而他们是幸运的,不仅仅是他们乘坐了吴斌驾驶的最后一趟班车,一度濒危的生命被吴斌全力挽回,他们还成为了英雄司机伟大壮举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受到了新时代道德楷模行为的直接熏陶。76秒,每一秒都让他们深铭于心,每一秒都将受用无尽。

  除了乘客,首先被吴斌壮举感动的是无锡高速交警。

  从事发当天开始,曹建平等交警就深深地被吴斌顽强的意志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所打动。

  长年在高速公路上执勤,粗通医学的曹建平知道,内脏受到重伤的驾驶员,如果没有马上昏晕,在受伤之后的半分钟时间里,会本能地做出一些动作,但像吴斌那样做得如此完美、妥帖的,非得有异于常人的意志。因为此时的吴斌必定非常疼痛,其疼痛等级至少已达8级以上。

  临床医学上把人体的疼痛等级分为1到10级,如果达到了10级疼痛,伤者就会立即痛死过去,产妇在生孩子时其疼痛约为7至8级。吴斌的内脏已破,肋骨已断,其疼痛程度可想而知。遇到8级以上疼痛的伤者,一般都会忍不住尖叫,根本说不出什么话语来,而吴斌竟能忍着如此强烈的疼痛,理智地完成一串停车动作,并站着关照乘客,他的精神力量该有多大?

  所以,尽管勘察完事故现场的曹建平又在忙碌于别的事情了,但他特意给无锡高速交警支队法制宣传科的林柯明打电话,非常感动地叙述吴斌事迹的全过程。看多了交通事故的资深交警不会轻易动容,令林柯明吃惊的是,曹建平竟然诉说得几近哽咽,话语中满是感叹号。

  林柯明听得十分细致,马上也被感动了。林柯明于是央求曹建平:“无论如何要把当事人现场的照片给我,把感人的现场情景一字不落地告诉我,我要在微博上宣传,我要把这名司机的事迹传扬开来。”

  于是,很快,林柯明以“无锡交警”为网名发出了第一条微博:“5月29日中午,老吴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宜兴方向130公里处,被一个来历不明的金属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至肝脏破裂,老吴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乘客安全疏散和报警,看到大家都很安全时,老吴倒下了……”

  两分钟后,林柯明忍不住又以“无锡交警”这一网名发出了第二条微博:“出警民警说,大客车刹车拖印是笔直的……要用怎样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啊!乘客们自发到医院看望抢救中的老吴,他们是在看到老吴很快倒下后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马上有人在微博上回应。网友“与你同在”:“我们佩服他深扎在心底的崇高职业道德!只有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只会想到大家的安全……”

  网友“真牛天子”:“本能使他控制好车,胆识使他没有慌张,毅力使他完成操作,责任和爱心使他疏导乘客,这样的人到底应该称呼他什么?就是英雄!”

  一条条微博借助现代化的网络迅速传播,仅过了几个小时,第一条微博即被转发了近2000次,评论多达400条以上。而在论坛上,吴斌的壮举迅速被网民们热议,用一位网友的话说,其热烈程度“让电脑都发烫了”。

  而由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提供的实时监控录像,那著名的76秒珍贵视频,更是通过网络获得巨大反响。网络差点要挤爆了,点击数已无法统计。

  “无锡交警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这是曹建平专门发给吴斌家属的一条手机短信。作为这起事故的处警民警,在吴斌抢救期间,他多次抽出时间跑到医院看望。他逢人便要诉说吴斌的事迹,一遍遍地慨叹“这个驾驶员不一般!”平时并不太擅于言辞的他忽然间变得喋喋不休。

  浙医二院副院长梁廷波看了吴斌被铁块砸中的视频后也十分震撼。作为一名专家,他由衷地说,吴斌在如此剧痛下,还能完成一系列安全处置,保住一车乘客的安全,真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好司机。“如果他不是意志坚强,根本做不到这些!”

  获知吴斌事迹的广大网民,所有得悉事件过程的群众,都在关注吴斌的抢救进展。惯于表露个性,张扬独立观点,常出惊人之语的网民,在关注吴斌抢救、评价吴斌事迹这一热点话题上,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一致,那就是:盼望吴斌早日战胜死神,讴歌吴斌崇高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超乎寻常的毅力。

  吴斌,我们盼着你从死亡线上回来,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