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七节 17世纪西班牙绘画

  从16世纪的格列柯开始,西班牙绘画进入了她的黄金时代。17世纪,西班牙出现了里维拉、苏巴朗和委拉斯凯兹等绘画大师。

  人们习惯上把17世纪的西班牙美术称之为“委拉斯凯兹时代”。同时,这一段时朗,欧洲正值巴洛克美术盛行之时,所以美术史上也常把17世纪西班牙美术称为巴洛克绘画。

  17世纪西班牙的现实主义绘画有两大发源地和集中地:巴仑比亚和塞维利亚。

  巴仑比亚地处西班牙的东海岸。它与意大利交往频繁,可以直接受意大利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同时,这里,天高皇帝远,宫廷和教会的势力软弱无力,即使是为教会的创作的作品也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因素。这个潮流的代表人物是里维拉。

  塞维利亚,是西班牙现实主义绘画的另一个中心。它位于西班牙的西南部,担负着与新大陆的全部贸易任务,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苏巴朗和委拉斯凯兹等一些现实主义画家就是在这里获得了成功。

  巴仑比亚的画家——里维拉

  里维拉(1591年—1652年)出生于西班牙的巴仑比亚,少年时期随父亲去意大利。长期定居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早期受到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等人的影响,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艺术对他影响尤为直接和深刻。在那不勒斯时。成为那里公认的领袖人物,与意大利大师们共享声誉。他个子矮小,意大利称他为“小西班牙人”。

  17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里维拉创作活动的早期。在这段时间,主要是创作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1628年他绘制了一幅《圣塞巴斯其扬殉教》。在这幅作品中,他通过宗教的悲剧性场面,歌颂了他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他把圣者描绘成一个具有坚强性格的和充满精神力量的人物,他那神圣的躯体是完美无瑕的。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肃穆的宗教气氛。几年以后,他又创作了另一幅宗教画《圣保罗的殉教》。这幅画是描写的基督十二使徒之一保罗殉教的场面。画面气氛十分悲惨,有着深刻的感染力。这幅宗教绘画已标志着里维拉对于宗教题材绘画的个人风格的形成。他与16世纪下半期的格列柯不同,格列柯在他的作品中强调的是宗教本质的一面和带有神秘主义色彩,而里维拉却尽量使宗教画带上更多世俗化的意味。这在他的另一幅作品《圣女德列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圣女德列萨》是里维拉40年代创作盛期时的一幅代表作品。它具有强烈的世俗气氛。里维拉尽量使他宗教画中的人物不去过多地表示对上帝的赞美和虔诚。而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去歌颂西班牙人民在长期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所孕育起来的对信仰的坚定不移和一种大无畏的气质。同时是用农民般的朴实、有力的粗犷来形成自己艺术语言。这种具有明显世俗化因素的宗教画在此以前并不多见。17世纪40年代是里维拉创作活动的盛期阶段,他除了创作了许多宗教画以外,还绘制了一些肖像作品。著名的有《圣安东尼奥》、《德谟克里特像》、《赫拉克里特像》,《跛足男孩》等。这些肖像画作品,艺术手法臻于成熟。画面具有强烈的表现效果,深沉而厚重。人物的造型上更加强调明暗和体积感的塑造,强烈而又集中的光线增强了对比,使画面显得突出而生动。尤其是一些细部的处理,细腻而不琐碎。显示了画家坚实的造型功底。

  里维拉晚年时曾一度搁笔,隐居在那不勒斯郊外,深居简出。直到画家临死的前一年才又重新拿起画笔,创作了他晚年的代表作品《博士来拜》。这幅作品不受宗教题材的限制而着重渲染了画面中悲剧的气氛。

  里维拉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西班牙的现实主义绘画做出了贡献。

  塞维利亚派的绘画——苏巴朗和委拉斯凯兹

  1.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宗教画家苏巴朗

  苏巴朗(1598年—1664年)是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出生在农村,具有农民的气质,而且终身都未曾改变,一生也从未离开过西班牙,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他的艺术主要是描写寂静的僧侣世界。代表作《圣劳伦斯殉教》无疑是一幅不仅在西班牙而且在欧洲也能称得上佳作的作品。画面上圣者劳伦斯正在从容地走向火刑架。他画的虽然是殉教情节,但是画面上丝毫没有悲剧气氛。

  苏巴朗也是一个出色的肖像画家,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依·别列斯肖像》、《萨拉曼卡大学博士像》、《圣母童年》等作品。

  苏巴朗也是欧洲最早的静物画家之一。他的静物画不同于小荷兰画派的作品。没有荷兰作品中的那种奢华气,有的是宁静而朴素的僧侣生活。代表作有1633年画的一幅《有橘子和柠檬的静物》。这一作品使我们感觉到,在宁静的僧房里,阳光柔和地落在桌子上,暗色的背景衬托出闪光的器皿和色彩清新诱人的橘子。他的艺术特色是善于发现宁静中的美。

  2.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委拉斯凯兹

  委拉斯凯兹(1599年—1660年)把西班牙17世纪现实主义的绘画推向高潮。他是戈雅以前的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他的名字几乎代表了17世纪西班牙绘画的全部光荣。

  委拉斯凯兹是个早熟的天才画家。他少年从师于当时著名的画家兼艺术理论家巴契科。在委拉斯凯兹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他的家乡塞维利亚的下层人民的生活。他经常接近一些流浪汉、老妇、小贩、儿童等等,并且在他的绘画中注意刻画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卖水的人》(1617年)就是他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个卖水者的形象中,反映着西班牙人民特有的严肃、冷静的性格和粗犷沉着的力量。此一时期的作品还有《音乐师》、《女混血儿》、《煎蛋的妇女》等。1622年,委拉斯凯兹来到马德里,1623年被任命为宫廷画师。从24岁开始一直到61岁去世,在宫内度过了他近40年的艺术生涯。

  委拉斯凯兹在西班牙宫中结识了佛兰德斯来的画家鲁本斯,在鲁本斯的劝说下,委拉斯凯兹29岁游学意大利。两年后回到西班牙。第一次从意大利回来。他画了大量的肖像,这些肖像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宫廷肖像;二是亲友的肖像;三是表现下层人民的肖像。第一类作品有腓力四世立像,王子罗塔萨尔和王后的肖像,公主马利亚·德丽萨的肖像画等。第二类有《马·蒙塔耶斯像》(1636),《拿扇子的妇人》。第三类作品像《伊索》和《默尼普》和侏儒丑角肖像等。

  1649年委拉斯凯兹第二次去意大利为皇家采购时,画了他的又一幅肖像画力作《教皇英诺森十世》。它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教皇的复杂性格特征,表现了委拉斯凯兹不媚权贵,只忠于客观对象真实性的现实主义精神。

  晚年时,委拉斯凯兹的最主要的作品是《宫女》、《纺织女》等。《宫女》是委拉斯凯兹晚年在繁杂的宫廷事务中创作的一幅杰作,这幅作品表面上好像是为小公主和宫女的画像,实际上是画家本人的一幅特殊形式的肖像画,画家以给国王、王后画像,小公主和宫女们闯进画室的情节,画下了自己正在作画的形象。《纺织女》是委拉斯凯兹继《宫女》之后的又一杰作。此画描绘了天上人间两个纺织世界。发人深思的是作为主要故事情节的天上的纺织世界反倒为背景,作为衬托的人间的纺织女成了全画的主角。可以说明画家虽然以神话故事为题,但他更重视人间,特别是重视他在宫廷中常见到的他很同情的劳动妇女。这一作品与《宫女》一样,充满着光亮与生气,突出地表现了画家在处理光和色彩上的成就。所以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马奈把委拉斯凯兹奉为他们的先驱。

  17世纪下半期的西班牙绘画大师牟里罗

  牟里罗(1618年—1682年)是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个代表,又是艺术上走向唯美主义的先驱。因此,他成为过渡期最典型的画家之一。

  牟里罗生于塞维利亚,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此度过的。他早年曾游历佛兰德斯,1646年,曾在首都马德里住了三年,在委拉斯凯兹的帮助指导下学习绘画。1660年,他参与创建塞维利亚美术学院工作,并荣任第一任院长。在教学上主张探讨艺术表现自然的原则。

  牟里罗把握了描绘风景的高度技巧,他往往在主体性油画中用风景作为背景。他在50—6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宗教画,在他的宗教画中,画得最多的是圣母像,所以有人称他为“西班牙的拉斐尔”。他笔下的圣母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风格。著名的作品《圣母升天》和《清净受胎》就是两幅动人的描绘圣母的作品。

  牟里罗最有力的作品还是风俗画,他的风俗画有描绘赌博的,有描绘贪美食或吃水果的,有描绘卖花者。有描绘少年乞丐的。但他在这方面的作品缺乏委拉斯凯兹的深度和力量。著名的代表作有《小乞丐》、《孩子和狗》、《吃水果的少年》等。

  牟里罗作为一个艺术家,在风俗画和宗教绘画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他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中,广泛地运用日常生活的情节,赋予作品以抒情性,神在他的作品中被人化了,宗教被世俗化了。他的风俗画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牟里罗按照人们公认的美的公式指导自己的绘画。他精到地掌握了油画技巧,表现了丰富的层次变化而非丰富的色彩,表现了优雅的色调所形成的和谐,表现了刻画空间的细致入微。牟里罗长期受到人们的推崇,在当时,他获得的荣誉几乎要超过他的老师委拉斯凯兹。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