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七节 肯尼迪遇刺

  1963年11月22日,一条特大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世界各地: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1月22日12时30分在达拉斯市遇刺身亡,终年46岁……全世界都迅速地对肯尼迪的遇刺做出了反应,人们沉痛哀悼这位英年早逝的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冷战”对手——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得知这消息后,默然神伤,还流下了眼泪。古巴总统卡斯特罗说:“我们要对美国总统的去世表示哀悼,尽管美国对古巴搞经济封锁,使我们得不到任何东西。”

  一个让敌对国家首脑都尊敬的人是令世人敬佩的。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于1960年11月8日当选美国第35任总统,当时才42岁。肯尼迪在任期内使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动用军队保护黑人权益,向西柏林增派兵员,还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迫使苏联赫鲁晓夫让步,避免了一场核战争;他提出了登月计划,又发起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他不愧是一个颇有胆略和智慧的实干家。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携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乘“空军一号”总统专机抵达得克萨斯州的第二大城市达拉斯作竞选旅行,从而争取蝉联下一届总统。

  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热情欢迎。在接待宴会上,肯尼迪问康纳利:“州长先生,这里黑人的情况怎样?他们是不是还感到受人歧视?”州长一笑,说:“我看黑人群众的情绪比以往稳定,一是普通黑人的工作与生活有了保障,二是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者也体会到总统对他们的重视。”

  肯尼迪听着,点点头说:“没有白人自然没有美国,同样,没有黑人也就没有美国。所有的美国公民,都是美国的主人。我当选总统,选票既有白人的,也有黑人的,当然也还有其他人种的。选票既然不分肤色,为什么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待遇要分肤色呢?我是信仰天主教的,上帝让我们爱一切应当爱的人。这样,才会有最广泛的人权,美国甚至整个世界也才有希望!”

  州长夫人听了总统这一番议论,笑着举杯走过来,说:“总统真是出口成章,难怪您一发表讲话,人们都打开电视来收看。我现在代表我的女友们向总统敬一杯红葡萄酒。”

  肯尼迪连忙笑容可掬地站了起来,说:“啊啊,我还以为达拉斯不欢迎我的长篇讲话呢。谢谢您,州长夫人。”于是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在座的副总统、参议员与其他男女宾客都点头、鼓掌。酒席洋溢着和谐与欢乐。

  可就在此时,一个名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的人正准备对总统行刺。他手提一只黑箱,在达拉斯城的政府门外向左走。忽然,一个人乘车靠到他身边,凑到他耳边说了一句什么,那车便开走了。他一点头,搭车来到一处三岔路口。下车后,直奔路右一座高楼。见楼中空无一人,他独自登到第六层。见那儿一扇门上有个小白点,他便用戴着橡皮手套的手将那白点擦去,进入室内,原来是一套房间,窗玻璃是暗蓝色的,有一扇窗户半开着,往下望去就是岔道口。于是,他插上门闩,把箱中的长枪拿出来,安好瞄准器,压上了五发笔式子弹。这种子弹的弹壳大约比一般子弹长两倍,内装火药很多,弹头能穿透防弹玻璃。他吸起雪茄来,只等那个时刻。

  1963年11月22日的中午,艳阳高照。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夫妇陪同肯尼迪夫妇观览城市风光。副总统约翰逊夫妇、州议员亚伯勒也乘车一同观览。由于群众夹道欢迎,加上有人上来献花,有人让总统慢一点行进以便拍照,车队只能缓缓行驶。肯尼迪十分感动,多次让轿车停下来,与兴高采烈的市民们握手。

  下午1时30分,车行至三岔道口。由于人潮涌动,总统他们乘的敞篷汽车停了下来。肯尼迪向群众招手致意,人们欢声雷动,闪光灯照个不停。正在大家兴高采烈时,忽听几声特别响的枪声,人们惊叫着奔逃起来。肯尼迪与同车的州长已应声而倒。总统的夫人杰奎琳·肯尼迪,见丈夫头部与颈部血如泉涌,便慌了手脚。副总统约翰逊与参议员亚伯勒连忙指挥卫队,三十人去捉凶手,三十人护送总统与州长到附近的帕克兰医院救治。

  肯尼迪由于伤势过重,半小时后去世。

  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见击中了总统,便弃枪而逃。但因为当时拍摄电视记录片的记者无意中拍下了那座空楼半开的窗口,那窗口有一小截伸出来的枪杆,所以确认刺客就在那空楼之中。此时,达拉斯的地方警察也迅速到来,封锁了那座楼,并且把达拉斯的进出路口一律封住。美国国家警察总局也迅速派来增援人员。两架直升飞机在达拉斯上空盘旋观察。

  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很快就被抓住了。警察局进行了突击审讯,审问时,他矢口否杀他刺杀了肯尼迪,只是翻来覆去地说着一句话:“我是替罪羊。”

  肯尼迪被刺的消息很快传遍美国,全国沉浸在哀伤之中。11月25日,天气阴晦,美国为总统举行国葬。用马牵引的炮车载着总统的灵柩,缓缓地走向圣马太教堂去举行安魂弥撒。一路上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含泪默送,不少人为总统的英年早逝而痛哭。同时,有近一亿的美国人,在目不转睛地收看电视中播放的总统葬礼,许许多多的美国家庭全家潸然泪下。肯尼迪总统被安葬在首都华盛顿的阿灵顿公墓中。

  达拉斯警方打算将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从警察总部转移到更为安全的地方。在被押送到达拉斯监狱的途中,突然被人击毙。这击毙奥斯瓦德的人,名叫杰克·鲁比,他是达拉斯城夜总会的老板。这老板当即被捕。当审问他是不是为了杀人灭口时,这老板说:“我要为肯尼迪总统报仇,我恨他,人人都恨他,我的子弹就是对他终极的判决。”在以后的采访中,鲁比再也不肯回答任何问题了。1967年初,鲁比因患癌症死在狱中,于是所有无人知晓的秘密都随鲁比进入另一个世界。肯尼迪死后,他的父亲老肯尼迪因涉于美国黑社会的压力,曾表示“不要求政府深入调查”,当时令许多人不解。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肯尼迪之死仍是个谜。

  美国人民爱戴这位英年早逝的总统。美国学者小阿瑟·施莱辛格这样评价约翰·肯尼迪:“他大有成就,为全球的和平赢得了新的希望,清除了大气层内的核试验,废止了核外交,对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采取了种种新政策,调整了美国的防务,解放了黑人,实行了对国民经济政策的革命,对贫困现象给予关切,激励了艺术事业,进行了维护理性、反对极端主义的斗争。他重新建立起第一代领导人时期的那种共和国……让人心为正在书写的历史而激动。”但人无完人,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实际上是从肯尼迪当政时期开始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