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理想王国的缔造者

  柏拉图

  (前427~前347)

  [传略]柏拉图,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出生于雅典名门贵族,是古希腊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勒,因其前额宽广,身体强壮,被人称为Plato,即希腊语宽阔、壮伟之意。父亲阿里斯顿是阿提刻最后一个王的后裔,母亲是雅典民主制创始人梭伦的后代。柏拉图幼年受过良好教育。20岁时师从于苏格拉底,成为苏格拉底的信徒,从而走上了哲学道路。柏拉图跟随苏格拉底学习8年之久,深得苏格拉底哲学的真谛。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反对雅典民主政体而被处死后,柏拉图逃离雅典,躲到麦加拉,后游历过埃及、居勒尼、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长达12年之久,结识了一些自然科学家和数学家。公元前387年,柏拉图第一次访问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邦,在那里他认识了第翁,意欲利用第翁的特殊地位,培育“哲学王”,以实现用哲学思想改造国家的理想,但遭失败。被迫返回雅典后,柏拉图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创办学园,从事讲学,吸引了希腊各地的很多学者,尤以亚里士多德最为杰出。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二世死去后,柏拉图于公元前367年、公元前361年两次前往叙拉古,但却卷入新僭主与第翁之间的政治争斗。柏拉图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讲学著书,孜孜不倦。公元前347年,柏拉图死于寓所,享年80岁。

  柏拉图一生写了大量著作,主要有《理想国》(一译《国家篇》)《政治家篇》《法律篇》。

  《理想国》代表他中期的政治思想,《政治家篇》和《法律篇》则是他晚期的作品。

  [影响]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留有大量著作的人。他把古希腊哲学发展到了高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柏拉图在物质世界以外寻求事物的本原,将理性世界与感觉世界对立起来,认为感性的具体的事物不是真实的存在,在感觉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的“理念”(“理念”的希腊文本义是“被视之物”)世界。理念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实体。在理念与事物的关系上,他认为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事物存在的原因;而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是理念的产物。在这里,柏拉图颠倒了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将思想对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说成是现实对思想的模仿。他的理念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他提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是理念世界的太阳;一切美的事物都以达到绝对的美作为自己的目的。在柏拉图看来,事物的本质属性,不仅在于它们的自然属性,还在于它们的功用。

  与在本体论上将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对立起来相对应,柏拉图在认识论上将知识与意见对立起来,建立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体系。柏拉图认为,知识就是对理念的认识,知识的对象不是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而是理念本身,而意见属于感觉的范畴,感觉不能提供可靠的知识,只有认识到理念才是真正的知识,才是真理,感觉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他将感性和理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对逻辑推理和必然性知识作了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解释。但他还是比“人是万物的尺度”前进了一步,承认有客观存在的、普遍有效的真理。而且柏拉图在对话中还第一次运用“辩证法”这一概念,并将它提到哲学的高度。他认为辩证法是最高级的认识,它不必凭借假设而可以直接认识理念。在西方哲学史中,这是第一次将辩证法提到这样的地位。柏拉图在论证理念时,涉及到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问题,并运用了归纳、演绎和反证等逻辑技巧,丰富了辩证法的内容。但他把辩证法与唯心主义结合起来,把不变的、永恒的理念作为他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他的辩证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社会政治思想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政治学说和哲学理论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运用,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他的三次西西里之行,则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进行的实践。柏拉图的政治学说,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这三篇对话中。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整个城邦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的等级、守卫的等级(武士)和人数最多的劳动者等级。统治者是指极少数受过哲学训练的人,这些人在“理想国”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治国者以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柏拉图称之为“哲学王”。武士们以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辅助哲学王治国,他们以“勇敢”为美德。劳动者是指农夫、手工业者和商人等,他们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以“节制”为美德。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本分,使城邦得以和谐运转。柏拉图认为这种“贤人政治”即由哲学家充任国王,是最优良的政治制度。在这样的国家中,统治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治理国家。统治者和武士都没有私产和家庭。劳动者也不允许有奢华物品。需要指出的是,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实现,关键在于要由哲学家来当国王。他十分强调“哲学王”的作用,强调国家权力与哲学理性的合二为一,认为只有以哲学为工具来治理国家,才能实现对武士和劳动者进行智慧的统治。“理想国”还很重视教育,因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就开始接受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教育内容经过严格选择,荷马的史诗遭到摈弃,因为它肯定神和英雄放纵情欲。这种“理想国”如果由于三个等级的争斗就会产生军人政体。军人政体中,少数握有权势者聚敛财富,形成寡头政体。贫富矛盾的尖锐化导致民众的革命,产生民主政体。民主政体发展到极端又会被僭主政体取代。在柏拉图心目中,这几种政体在希腊各城邦中都有其典型,如军人政体指斯巴达,民主政体主要指雅典和一些意大利的城邦。

  柏拉图的这种“理想国”带有空想的性质,企图退回到古代贤人治国的原始状态。后来由于在叙拉古推行“贤人政治”方案失败,柏拉图在晚期的《法律篇》中改变了观点,认为人类一定要有法律并遵守法律,否则将如野兽般生活;人的本性无法了解社会利益,统治者掌握权力后也会牟取私利,所以法是“第二位最佳”的选择,仅次于贤人政治。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他在《法律篇》中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与《理想国》中的正义之邦相比,第二等好的城邦政治制度由哲学王执政的贤人政治转为混合政治,以防止个人专权。《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理想国》中划分公民等级是依照其先天禀赋的优劣,而《法律篇》则是按照后天财产的多寡。总之,《法律篇》中比较强调立法者治国,已不像在《理想国》中那样强调“哲学王”治国。

  [余论]柏拉图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以“理念”论为核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与其他科学浑然一体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他的政治学说,特别是他的“理想国”,是对理念论哲学的运用和发挥,旨在挽救走向崩溃的希腊城邦制。它违反了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难以实现。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尽管后世学者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褒贬不一,但正如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所说:“柏拉图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由柏拉图创立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以及由这个体系所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路线,一直影响、制约着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而且对西方的文学、艺术、教育、史学和政治理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海波)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