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轮椅上的总统

  罗斯福

  (1882~1945)

  [传略]罗斯福,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民主党人。1882年1月30日生于纽约州,家境富裕。14岁进入马萨诸塞州的格罗顿学校。1900年入哈佛大学,后得文学学士学位。哈佛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1907年考取律师。1910年,他以民主党人身份竞选纽约州参议员,取得意外成功。在州议院内,他领导一批造反者反对纽约市民主党核心组织坦慕尼厅的党阀作风,很快引起人们注意。1913年3月,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主张扩大海军,加强战备。1920年被提名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但未能当选。1921年8月,因患脊髓灰质炎症,下肢瘫痪,但仍继续从事政治活动。

  1928年,罗斯福竞选纽约州长成功。在州长任内,实行支持州北部农民、支持造林、发放老年津贴和失业保险、控制女工童工的工时、发展公营电力等政策。1929年,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崩溃为起点,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931年,罗斯福领导建立了临时紧急救济署,帮助在经济危机中“被遗忘的人们”。

  1932年12月,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1933年3月4日宣誓就职后,为摆脱经济大萧条的困境,他宣布立即实行“新政”。1933年11月16日与苏联建交。1941年8月14日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8日代表美国向日宣战,加入反法西斯阵线,为扫除法西斯势力、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5年4月12日,他因脑溢血逝世于佐治亚州温泉。

  [影响]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四届的总统。在任期间,他带领美国人民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动员美国的强大国力,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国内政策方面,罗斯福任内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通过实行“百日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从而为反法西斯战争作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1929年至1933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期间,工厂大量倒闭,失业人数剧增,工业生产能力退回到20世纪初的水平。危机期间,全美国倒闭的企业在13万家以上,失业人数超过1200万;农产品价格下降2/3,造成农产品大量积压;金融信用危机迅速发展,破产银行累计超过1万家。可以说,当罗斯福于1933年就任总统时,整个美国经济凋敝,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极为尖锐。

  1932年7月,罗斯福在获得民主党提名为美国第32届总统候选人之后,就大声疾呼“我向你们宣誓,我为自己宣誓,要执行有利于美国人民的新政。”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随即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旋风式”的“百日新政”运动。就职后的次日,罗斯福就命令全国银行“休假”4天,以遏止因挤兑而出现的银行倒闭风潮。

  3月9日政府通过《紧急银行救济法》,再次延长银行缓付存款期限,5月27日通过《联邦证券法》,加强对新发行证券的管理。6月16日批准《格拉斯――史蒂格尔银行条例》,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以抑制银行利用客户存款进行证券投机活动;公布《银行存款保险法》,建立联邦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以恢复储户对银行的信任。1935年8月23日,公布新的银行法,加强了联邦储备银行对会员银行的管理,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各联邦储备银行的监督。

  在货币政策方面,罗斯福于1933年4月命令禁止囤积黄金和黄金券,禁止黄金出口,从而放弃了金本位制。1934年1月,宣布美元贬值40.94%,即把每盎司黄金的法定价格提高到35美元。

  为降低失业率,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6月16日公布《国家产业复兴法》,由国家复兴署负责实施。规定在各行业中制订公平竞争法,以确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信贷条件、销售定额和雇佣工人条件、最低工资等。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拨款30亿美元协助州和地方政府救济失业者。此外还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由政府出资33亿美元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吸收失业者以增加就业。著名的田纳西流域工程就是这一期间完成的。政府还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和《国家住宅法》,解决城市工人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住房问题。

  为解决农产品过剩造成的产品积压问题,罗斯福于1933年5月12日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建立农业调整署,通过政府给予奖励及津贴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另外,政府还拨出巨款收购大量农畜产品加以销毁,减少积压,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罗斯福新政,旨在通过国家干预挽救陷入严重危机的美国资本主义。新政的实施,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缓解了一些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病,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和阶级斗争,对缓和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要说罗斯福的最大贡献还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反法西斯斗士,他动员起美国强大的国力和军力,有力地支援了欧洲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为消灭法西斯、捍卫人类的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美国利益集团采取不干涉的态度,国会通过了“中立法”,宣布中立,禁止向各交战国贷款。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后,以罗斯福为代表的亲英派审时度势,迫使国会通过了以“现金购货、运输自理”为原则的新中立法,向交战国出售武器,这有利于拥有海军优势的英、法两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新中立法的通过是罗斯福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斗争的一个胜利。1940年,希特勒德国迅速占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等国,法国投降,英伦三岛也陷入危机,形势急转直下。1940年11月5日,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连任三届的总统,他随即宣布将向抵抗暴力者提供物质资源,还提出了“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的口号。在罗斯福的坚持下,1941年3月11日,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拨款70亿美元,授权总统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盟国提供武器、军用物资和粮食等援助,这极大地支援了在欧洲作战的反法西斯力量。1941年5月,罗斯福宣布中国适用《租借法》援助条款。10月30日,罗斯福宣布向苏联提供10亿美元贷款。11月,把《租借法》扩大到苏联,到年底,美国共向苏联提供了54.5万美元的物资。罗斯福力排众议通过《租借法》,是美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

  1941年8月9日至12日,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阿根夏湾的美国军舰举行会晤,会后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这是美、英两国对德作战的纲领性文献,美英战时政治联盟的标志。宪章的发表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8日,美国对日宣战,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在建立和加强反法西斯的大同盟中日益起着重大作用。

  1942年,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扭转了太平洋战场局面。1943年1月,美英举行卡萨布兰卡会议,讨论1943年作战方针,罗斯福提出要求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原则。

  1943年11月,罗斯福出席开罗会议,讨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11月底,参加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部署,缓解了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方针上的尖锐分歧,对1944年在欧洲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起了良好作用。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国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成功的两栖登陆战。1945年2月4日至11日,罗斯福代表美国出席了在雅尔塔举行的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并在会上取得了他所期望的巨大成果:成立联合国、分割德国、关于波兰的声明等,但此时的罗斯福,健康状况已不容乐观。4月12日下午,罗斯福因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罗斯福夫人给4个在海外服役的儿子发去电文“亲爱的孩子,父亲下午长眠。他鞠躬尽瘁,守职至终,亦望你们能尽职守责到底。”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这是呼吁建立国际安全机构的开端。不久后,中、美、英和苏、美、英分别举行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商讨战胜德国、日本及战后的共同策略,为大国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德黑兰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单独会见,正式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建议。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宣告成立,可以告慰罗斯福的英灵,它的总部设在美国东海岸的纽约。

  [余论]罗斯福去世后,丘吉尔失声痛哭,莫斯科红场降半旗,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以“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为题发表悼念社论。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社论:“正值强大而残忍的野蛮势力威胁着要蹂躏整个西方文明的时候,幸有罗斯福坐镇白宫。百年之后,人类也会因此俯伏而感激上帝。”正如罗伯特・塔夫脱所言:“盖棺定论,他是个战时英雄,他为了美国人民,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海波)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