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4、纵横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1162~1227)

  [传略]成吉思汗,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姓奇渥温,名铁木真,生于蒙古高原的斡难河畔(今鄂嫩河,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边境)。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大蒙古汗国,被贵族们推为大汗(汗,即可汗,意若皇帝、国王)。成吉思(意为海洋、天,或坚强),汗是他的尊称。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毛泽东称誉他为“一代天骄”。1206~1227年在位。元至元三年(1266)追谥圣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传见《元史》卷一。

  [影响]铁木真出身于贵族之家。家族属于蒙古部中的乞颜部。父也速该为该部领袖。史载:铁木真“初出母胎”“头角峥嵘”“双目炯炯有光”,而且“手握凝血如赤石”。此即言贵人自有“吉祥预兆”。恰在这天,其父生擒两名塔塔儿部人,一年长者名铁木真,遂以名子,借以纪念这一胜利。不久,其父死于塔塔儿人投毒的仇杀。由于本氏族的众叛亲离,连牲畜也被叛离者带走,寡母诃额伦氏不得不放弃游牧生活,带着铁木真等四个儿子靠渔猎和挖野菜草根艰难度日。其间,铁木真还一度被叛部泰赤乌的奴隶主捕获负枷示众,后趁夜机智地潜逃回家,全家即远迁不儿罕山(今肯特山),时年仅13岁。

  铁木真长大后决心恢复父亲的功业,先后通过迎娶童年时定亲的弘吉剌部的妻子孛儿帖,以及忍痛将妻子的黑貂裘献与克烈部首领王罕(曾与生父结为盟兄弟)等,借助他们收集旧部并恢复自己部族的地位。嗣后,在王罕和盟兄弟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的协助下,大败蔑儿乞部,夺回被俘的妻子孛儿帖,还获得了大批俘虏。此役,铁木真声名大震,父亲时代的部属与奴隶也纷至归附,实力壮大。1189年,27岁的铁木真就被部从拥戴为汗,却引起妒心甚强的盟友札木合的反目,并以兵戎相向。札木合纠集了13部3万兵力出击。铁木真也以3万兵力分13翼迎战。蒙古史上这场著名的“十三翼之战”,虽以铁木真失败告终,但由于札木合生性暴戾,极残酷地杀戮战俘,反而引起许多部属的不满,甚至倒戈投奔铁木真。因此,在实力上铁木真反而更强大了。1196年,铁木真家族的宿敌塔塔儿部反抗金朝,兵败逃窜,铁木真和克烈部应金朝大军统领完颜襄丞相之约,合力狙击塔塔儿部,捕杀其首领,掳获大批人畜财物。功成,完颜襄授予铁木真以“札兀惕忽里”(意为百夫长,或指招讨使)的称号。铁木真既复了仇,又大大提高了威望。从此,铁木真部族成为蒙古草原上一支强大的力量。从l200年起,铁木真用7年时间,经过4次大战役,彻底击败了札答阑、克烈、泰赤乌、塔塔儿、蔑儿乞、乃蛮等部。至此,铁木真的势力称雄于蒙古草原。1206年春,铁木真在蒙古部原聚居地斡难河源头召集全体贵族、将领举行忽里勒台(指部落议事大会),会上他被一致推为大汗,上尊号为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汗国。

  成吉思汗即帝位后,锐意进取,实行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改革,从而大大巩固了已经建立的蒙古政权和各部统一的局面,也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成吉思汗开始了扩疆的南进与西征。早自1205年开始,先后6次进袭西夏,迫使西夏纳女纳贡,直至灭夏。1210年开始拒绝向金朝“拜受”(蒙古本为金朝属部),进而征服金朝河北诸州,迫使金于1214年由燕京迁都汴京(开封)。1218年征服西辽和畏兀儿族。1219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西征花剌子模(今中亚乌兹别克、哈萨克、土库曼,以及阿富汗、伊朗等地)。1221年初蒙军进击谷儿只(今格鲁吉亚)。1222年春进抵阿折儿拜占(今阿塞拜疆)、阿兰部(今俄罗斯南部)。1223年底速不台与哲别在伏尔加河大捷后,沿河南下至里海、咸海北部,与成吉思汗会师后凯旋。蒙古军沿原西征路线班师回朝。至l225年春才返抵土兀剌河老营。成吉思汗把西征所扩之土,分封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并分别建立新汗国。

  1227年,成吉思汗率军进犯金境之外,还另遣部将入宋境掳掠。8月病死在西夏境内的萨里州,葬于起辇谷,享年66岁。《元史》评其曰“帝(指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

  成吉思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突出地表现在即帝位后实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首先,建立了行政与军事合一的“领户分封制”。皇亲国戚、功臣贵族各有封地,领有封户。封户平时为牧奴,战时自备鞍马、武器和粮食随领主征战。其次,1219年又制订了“札撒”(法律)体例,1225年还编制了《札撒大全》。与之相应的,任命了断事官。掌管民户分配和司法大权的“普上断事官”(大断事官)则由成吉思汗的弟弟失吉忽秃忽担任。第三,创立了“怯薛”(护卫军)制度。由成吉思汗的亲信担任“怯薛”长官,赋予特权,使之效忠皇帝,并将“怯薛”里的贵族子弟另编为“质子军”,既牵制贵族,更效忠大汗。第四,创制蒙古族文字,一改立国前无文字的落后局面。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但有力地加强了成吉思汗的统治,而且加速了蒙古汗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吉思汗能成为“一代天骄”,除其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外,自有其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临终前的两个遗嘱可见一斑。1226年冬蒙古军围困西夏国都。次年西夏王李□请降时要求宽限一个月后献城。成吉思汗适此病卒于围攻西夏的行营。群臣按遗诏秘不发丧,等西夏王来降时将其执而杀之,西夏遂亡。又成吉思汗虽来不及亲自灭金,但却于临终前为后继者留下一份灭金的方略。《元史》记录了这个遗嘱“‘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言讫而崩。”成吉思汗的去世,虽使灭金计划推迟了两年,但继位的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及其诸王大臣们确实按成吉思汗的遗志行事,并取得灭金的全胜。

  [余论]成吉思汗将草原上落后分裂的蒙古族融为一体,并成功地建立了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重开了“丝绸之路”,推进了东西方以及阿拉伯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他的巨大贡献令世人瞩目。成吉思汗的成功之路,充满传奇色彩,但他毕竟是时代的产物。12世纪的蒙古草原,外受金朝的残酷压迫,内则部族纷争不休,正处于“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的动乱之秋。成吉思汗的称霸草原,统一各部族,乃是顺应民心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当然,他个人的气质,雄才大略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内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也是世界历史舞台上赫赫有名的骄子。

  (吴以宁)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