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6、日本近代的革新家与扩张者明治天皇

  睦仁

  (1852~1912)

  [传略]明治天皇,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天皇之一。1852年11月3日,明治天皇出生,名睦仁。1860年7月,睦仁被立为太子。1866年12月,孝明天皇病故。1867年1月9日,睦仁即位,是为明治天皇,时年仅15岁。即位后,明治天皇就发动了维新运动,这是改变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历史命运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1868年3月,明治天皇公布《五条誓文》,11月改江户为东京。随后,明治天皇颁布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同时,明治天皇还在全国大力推行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的改革,大力发展日本的资本主义。1882年,明治天皇发布《军人敕谕》,宣扬军国主义。1889年,明治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在日本建立了专制的天皇制。1894年,明治政府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从中国手中夺走台湾、澎湖等岛屿。1904年,明治政府发动日俄战争,击败俄国,在朝鲜及中国东北确立了优势。1910年,明治政府正式宣布吞并朝鲜,使日本走上殖民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死去。

  [影响]明治天皇统治时期是日本由封建主义完成向资本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日本走向富强的过程。明治天皇领导的明治维新在日本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使日本社会生产获得极大发展,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日本便由一个蕞尔小国一跃而成为东亚的霸主,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日本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与明治天皇是密不可分的,是他带领日本走上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明治天皇即位之时,日本正值危难之际,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日本构成了严重威胁,日本已被迫向它们开国通商,而日本国内矛盾尖锐,倒幕派与江户幕府冲突不断。正是在这一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明治天皇登位了。他依靠倒幕派的力量,结束了在日本长达260余年的江户幕府和延绵了670余年的军事封建领主的武家政权,重新确立了天皇在日本至高无上的地位,使衰败了将近700年的日本皇室又重新崛起为日本政治生活的主导。

  1868年3月14日,明治天皇发布了明治维新的施政纲领,即《五条誓文》。提出要“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要行“前后未有之变革”。世界近代史上最成功的改革――明治维新就此拉开了序幕。在发布《五条誓文》的同时,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宸翰》,他表示要率领日本“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从《宸翰》中可以看出明治天皇开拓进取的决心。1869年初,明治天皇为了加强日本的中央集权,实行了两项影响深远的改革,即奉还版籍和撤藩置县,彻底摧毁了地方的封建割据势力,使日本成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随后,明治天皇又对日本的中央官制作了改革,政府的高级官吏由天皇任命,并绝对效忠于天皇。日本的近代国家体制形成了。

  自幼年时,明治天皇就感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日本的侵略。在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后,明治天皇借助倒幕派中的才智之士,大力推行殖产兴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是明治维新的重心。明治政府为执行“殖产兴业”的改革计划,成立了工部省,并以国家的资本为基础,建立了官办的“模范工厂”,作为示范,鼓励日本发展近代工业。不久,为扶持日本私人企业,明治政府将大量的官办企业低价售与私人。在明治政府的鼓励与扶持下,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已建立起了一大批私人企业,一些财阀也开始出现。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权威,自上而下地在日本实行资本主义化,为日本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明治天皇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绪,他是在一片危机中上台的,他的改革是为了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求得富强。但在明治天皇的改革中,也有加强天皇专制统治的意图,通过改革,明治天皇逐渐确立起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1882年,明治天皇颁布《军人敕谕》,强调军队必须绝对地效忠于天皇,军国主义思想与忠君思想开始渗入日本军队。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天皇成为日本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被确定下来。日本建立起了天皇的绝对专制统治,“天皇陛下”成了日本社会无所不在的神圣权威,而这也是给整个亚洲人民带来痛苦与灾难的一大根源。

  不管怎样,我们应当承认,明治天皇领导的这场变革在日本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改变了日本社会的性质,使日本走上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迅速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亚洲的霸主。可以说,没有明治维新也就没有日本在近代的飞跃发展,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之一,在近代历史上,可以与它相提并论的是俄罗斯彼得大帝的改革。这两场伟大改革都各自促成了一个强国的出现,不过从时间与成效上来看,明治维新似乎略胜一筹,日本在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通过30年的改革就一跃而为世界列强中的一员,开始参与列强争夺世界的游戏,而俄国则在彼得大帝改革的半个世纪后,才获得欧洲列强的认可,最后还败在了日本人的手中。

  明治天皇在竭力维护日本民族独立的同时,却向亚洲人民举起了屠刀,向亚洲的邻国发动了野蛮的侵略战争。

  1868年,明治天皇提出“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就已明显地显露出他的对外扩张思想。明治天皇上台后不久,日本统治阶级中就出现了“征韩论”,开始觊觎其东亚邻国。187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台湾的战争,并与清政府签订了《北京专条》。1876年,日本借口“江华岛事件”,武力征韩,强迫朝鲜签订《日朝修好条约》,在朝鲜取得领事裁判权。到19世纪80至90年代之交,在明治天皇参与下,日本形成了极富侵略性的“大陆政策”,其侵略目标直指中国。1894年,明治天皇下令日本军队发动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当日本军队取得节节胜利时,明治天皇亲自谱写日本军歌《黄海大捷》,给日本侵略军鼓气。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从中国清政府手中夺走台湾、澎湖等岛屿,并从中国勒索白银2亿两。1904年,明治天皇又对俄宣战,发动日俄战争,击败俄国,日本的侵略势力渗入到中国东北的广大地区。1910年,明治政府正式吞并朝鲜。

  明治天皇政府发动以针对亚洲人民的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罪恶是罄竹难书的。中国是明治政府对外侵略的主要受害国,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如日军攻占旅顺后,实行了野蛮的屠城,无数中国百姓惨死于侵略者的刀下。

  1904年,明治天皇挑起的日俄战争,它是在中国的领土――东北进行的,中国东北广袤富庶的土地成为战场,受到无端的蹂躏,广大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争夺的战争中流离失所。

  [余论]明治天皇对亚洲人民,特别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将被永远地写入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改变中国命运的甲午战争!

  (卓磊)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