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4、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

  杰斐逊

  (1743~1826)

  [传略]托马斯・杰斐逊,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第三任总统。1743年4月13日,杰斐逊出生于弗吉尼亚的阿尔贝马县的种植园家庭,其母属苏格兰显赫的伦道夫家族。14岁时,杰斐逊便成为一家之主,拥有大片的地产。1762年,杰斐逊从威廉・玛利学院毕业,转攻法律。1769年,他出任弗吉尼亚州议员。1776年7月,年仅33岁的杰斐逊便起草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独立宣言》。1779年至1781年,杰斐逊担任弗吉尼亚州州长。在合众国建立后的最初几年里,杰斐逊一直从事外交工作,并担任了5年的驻法公使。华盛顿当选总统后,杰斐逊成为美国第一任国务卿,在亚当斯总统任内,杰斐逊是他的副手,副总统。1801年,杰斐逊当选为美国第三届总统。任期内,杰斐逊在内政外交上建树颇多。值得注意的是,1803年,他购买了路易斯安那,使美国国土扩大了一倍,奠定了美国作为一个强国的基础。1809年,杰斐逊卸任离职,此后他一直居住在自己的种植园家中,并于1816年在故乡创立弗吉尼亚大学,担任首任校长。1826年7月4日,在美国的国庆日,一代伟人杰斐逊溘然长逝。

  [影响]杰斐逊在美国历史上是与华盛顿、林肯比肩的功勋显赫的总统。他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建国勋臣。33岁时杰斐逊因起草《独立宣言》而获得不朽的声誉。他前后任公职达40年之久,做过州议员、州长、国会议员、外交官、国务卿、副总统、总统。他还是民主共和党的创建者和领袖。1792年杰弗逊创立“共和党”,1794年改称“民主共和党”。19世纪30年代该党分裂为两党,到19世纪中叶正式形成“民主”与“共和”两党。在生命的最后10余年里,他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伟大的杰斐逊是一个全才型的人物,他作为政治家彪炳青史,但他当律师、农场主、哲学家、作家、建筑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也同样出色。

  杰斐逊多方面的业绩都足以使他名垂青史,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政治家的身份使他更加伟大。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启蒙主义者,一个坚定的民主事业的开拓者将永远地被历史所铭记。

  杰斐逊首先是一个启蒙思想家,是美国民主传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碑上镌刻着杰斐逊的一句名言“我在上帝的祭坛前发誓,要永远反对一切对人类心灵暴虐统治的专制形式。”这句话极精当地概括了杰斐逊以其全部智慧、才华和毕生精力去为之奋斗的信仰。

  杰斐逊很早就显示出了他的天才,在年青的时候他便做出了永垂史册的不朽业绩,那就是在33岁那年他起草了《独立宣言》。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本,它高度概括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理论与原则,在宣言中,杰斐逊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们都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妨碍了这些目的时,人民有权力去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既写出了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也突出地表达了杰斐逊的民主主义思想,杰斐逊一生高扬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在《独立宣言》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从此,生存、自由及对幸福的追求便成为维护人权的不朽宪章,《独立宣言》也成为了《人权宣言》的蓝本,以致于马克思称《独立宣言》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的起草标志着杰斐逊民主主义思想的成熟,它是杰斐逊对人类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独立宣言》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旗帜――保护和发展人权,杰斐逊的人权思想成为美国立国的思想基础。

  杰斐逊不但用笔写出了不朽的历史,而且他还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在起草《独立宣言》后,杰斐逊回到弗吉尼亚,在那里他用3年的斗争使弗吉尼亚确立了信仰自由的制度。此前,弗吉尼亚官方指定英国国教为唯一信奉的宗教,杰斐逊回来后,经过他“有生以来最严酷的斗争”,终于在弗吉尼亚通过了他起草的信仰自由法,该法案强调所有人都有宗教信仰自由,不得强迫他人信教或改教。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杰斐逊因担任驻法公使无法出席,他对已成文的《联邦宪法》并不满意,原因在于这部宪法没有包含捍卫个人权利的内容,而且对总统任期未加限制,会出现终身总统。于是杰斐逊向宪法之父麦迪逊写信,要求把保障人权的权利法案写入到宪法条文中。在杰斐逊的建议下,华盛顿政府不久便把《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修正案补充到宪法之中。在出任总统之后,杰斐逊还极力消除行政机关中的贵族习气,他禁止使用“阁下”的称号,规定每天早晨白宫都为来访者敞开大门,而不再限定在星期一。由于杰斐逊作风民主、朴素坦诚,他被人们誉为“平民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赞扬杰斐逊是“所有民主主义者中最伟大的一位”。

  杰斐逊毕生都致力于倡导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于美国民主的发展和人权的保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奠定了美国民主的传统与基础,他一生倡导的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准则。

  杰斐逊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而且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不但是美国开国的元勋,而且也是美国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

  在华盛顿政府后期,美国政治中的党争已现端倪,形成了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的对立,作为民主共和党领袖的杰斐逊于1801年击败身为联邦党人的亚当斯,当选为美国第三届总统,杰斐逊由此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在野党领袖身份从执政党手中取得国家政权的人物。杰斐逊还是首位在新首都华盛顿宣誓就职的美国总统。他上任时,人们心情紧张,担心他会推翻《联邦宪法》,但是身为民主主义者的杰斐逊向世人证明,美国的共和体制和民主制不但没有变,在他任期内反而变得更为坚强和稳固。

  在杰斐逊任总统的8年时间里,他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进步措施,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台伊始,杰斐逊就废除了亚当斯政府时期颁布的四项摧残民主权利的法令,并呼吁消除党派间的斗争。杰斐逊在8年的任期里厉行节俭,鼓励农业生产,主张发展工商业;废除了汉密尔顿的国产税,减轻了对劳动人民的税收;颁布新土地法,把国家出售土地的最低数字从640英亩降低到160英亩;禁止奴隶贸易;扩大男子选举权的范围,取消选举、任职的财产资格限制;精简政府机构、缩减政府开支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美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杰斐逊的这些业绩中,在物质上为美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下坚实基础的是:1803年杰斐逊从拿破仑手中购得了路易斯安那州。

  1803年,杰斐逊政府仅用了1500万美元便从拿破仑手中购买了面积达117万平方英里的路易斯安那,使美国的领土扩大了一倍,这为美国后来的发展与崛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他的购买行动为美国成长为一个强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美国通过路易斯安那可以向更广阔的大西部发展,该地区成为美国后来向西扩张的跳板与桥头堡。在此意义上说,路易斯安那的购买揭开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序幕。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有人带有讽刺意味地称杰斐逊是“最关注美国前途的”,也有人把他列为美国最首要的扩张主义者。不管怎么说,杰斐逊的购买行动使美国有实力成为一流的强国,他的购买行动在美国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是有里程碑性质的,即使他做总统只做了这一件事,都要永远被美国人所纪念。

  杰斐逊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1812年,杰斐逊将他的藏书献给被大火焚毁的国会图书馆,作为它的基础,杰斐逊也被当做了国会图书馆的实际创始人。杰斐逊晚年最大的成绩就是创立了弗吉尼亚大学。他亲自设计学校的建筑,安排教授课目,招聘教师,并任校长一职。在逝世的前一年,他还参加了弗吉尼亚大学的开学典礼。创办弗吉尼亚大学是杰斐逊一生中最引以为自豪的三件事之一,他并不看重他的政治事业,这可以从他的墓志铭上看出来,在墓志铭上他这样评价自己一生的事业:“托马斯・杰斐逊之墓:美国《独立宣言》与弗吉尼亚信仰自由法案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人。”而这三件事也是人们今天最怀念他的地方。

  [余论]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杰出代表,他起草的《独立宣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从中阐述的人权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成为经典的论述。站在思想启蒙的高度,托马斯・杰斐逊是伟大的,是不朽的,《独立宣言》也是光耀千古的不朽篇章。作为美国的总统,他恪守宪法规定的共和制与民主制,并通过自己的政治实践使它们在美国进一步稳固下来。他开疆拓土,使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一倍,对美国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个政治家,杰斐逊是他那个时代的伟人。作为一个思想启蒙者、一个民主主义思想家,杰斐逊是不朽的。

  (卓磊)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