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从革命家到独裁者

  克伦威尔

  (1599~1658)

  [传略]奥列弗・克伦威尔,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

  1599年4月出生在英国亨丁顿郡的一个绅士家庭。17岁时,克伦威尔就读于剑桥的锡德尼・苏萨克斯学院。1628年,克伦威尔被选为亨丁顿郡自治镇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其后,他参与了亨丁顿市政案和伊莱沼泽地纠纷,为自己赢得信任。1642年,英国革命爆发,克伦威尔率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组成的千人骑兵队参加内战,并于1644年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的胜利,扭转了革命的局面。1647年,克伦威尔又赢得第二次内战的胜利,处死了查理一世,并取得统治大权。为维护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他又镇压了掘地派运动,并远征爱尔兰。1653年12月,他自任护国主,开始了自己的独裁统治。对内实行军事高压统治,对外继续侵略扩张。1658年9月,他在白金汉宫病逝。两年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影响]克伦威尔家族本身就是靠宗教改革发迹的,所以,他身上有着浓厚的宗教的烙印。在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开始接受清教思想的影响。据说,当时的校长是个著名的清教徒,还著有大量的抨击天主教的剧本。在他的努力培养下,克伦威尔养成了手勤眼快的好习惯。后来克伦威尔就读于锡德尼・苏萨克斯学院。这个学院是当时的大主教路德所抱怨的“两个清教徒保育院”之一。在这期间,克伦威尔接受了更加系统的清教思想的教育。1617年,由于父亲的突然去世,克伦威尔辍学回家。此后他又到伦敦学了两年的法律,并成功地凭借他的家族在亨丁顿郡的影响,于1628年当选为亨丁顿自治镇代表,出席了查理一世的第三届国会,登上了英国的政治舞台。

  17世纪上半叶,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已经危机深重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已经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克伦威尔审时度势,也积极加入到了反对者的行列当中。1630年,亨丁顿市议会得到查理一世的许可,改建市政府。消息一经传出,舆论大哗,因为其中有关规定赋予了市议会随意剥夺农民在公田上放牧的权利,并可以对不服从者课以重罚。克伦威尔率先发难,责问市长和书记官,要求他们保护农民的利益。克伦威尔此举惹恼了市政府的官员,他们向枢密院告了克伦威尔一状,说他带头滋事。克伦威尔虽然遭到了枢密院的拘留审查,但在农民暴动的压力下,市政府还是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使农民的利益完好无损。克伦威尔就此成为当地农民心目中的英雄。

  查理一世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于1629年解散了国会。国会的解散,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为了转移人民的视线查理一世对苏格兰挑衅,结果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1640年,为了筹集战争经费,查理一世不得不召开国会。但查理一世与国会的积怨已深,双方无法就重大问题达成一致。1642年8月,查理一世在英格兰北部诺丁翰树起国王军旗,宣布要讨伐国会,英格兰内战爆发。

  内战爆发后,全国立刻分为两大阵营:以国王为首的保王党阵营和以国会为首的革命阵营。革命阵营由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主导,在力量上处于绝对优势。可由于保守的长老会派掌握实权,革命阵营反而节节败退。战场上的失败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导致了革命阵营的改革,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军官掌握了实权。

  克伦威尔在内战爆发初期就意识到,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利用人民的力量。因此战斗开始后,他就组织了一支由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组成的队伍参加战斗。这是一支新型的骑兵队伍,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因此获得了“铁骑军”的称号。1644年7月,克伦威尔的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击溃了保王党骑兵,取得了内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克伦威尔因此威名远扬,赢得了国会的信任,开始担任革命军的总指挥。克伦威尔就以“铁骑军”为榜样改组军队,组成了“新模范军”。克伦威尔一改以前的保守战略,采取大胆进攻的办法,于1645年6月取得了纳斯比大捷。1646年7月,第一次内战以革命阵营的胜利而结束。

  国王查理一世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他并不甘心就此罢手。1648年,保王党人在南威尔士发动叛乱,第二次内战爆发。克伦威尔在试探着同国王的调和失败后,重新与平等派和解。双方齐心协力,不仅打败了保王党人的反扑,而且清除了国会中的长老派势力。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共和国成立了,克伦威尔以共和国缔造者的身份掌握着共和国的实权。为了取悦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克伦威尔于1649年远征爱尔兰。由于侵略爱尔兰的成功,为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铺平了道路。

  1653年12月,克伦威尔解散长期国会,就任护国主,护国主为终身职,他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并且集立法、行政和军事大权于一身。因此,护国主政体在本质上是半君主独裁的一种形式,共和国名存实亡了。为了取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继续支持,克伦威尔继续推行对外掠夺的政策。他凭借英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先后打败了荷兰和葡萄牙,迫使丹麦允许英国的船只自由进出波罗的海,又在加勒比海上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奴隶贸易的中心牙买加。1658年,攻占敦刻尔克,在欧洲大陆上获得了据点,为英国不久取代荷兰的海上霸权奠定了基础。

  克伦威尔的护国主政体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视为财产和秩序的保卫者,但是高级军官操纵政治又为他们所不满。1657年,国会呈递了《恭顺的请愿谏议书》,请克伦威尔当国王,企图以传统的王政限制军人的影响。对于国会的请愿,克伦威尔自然心知肚明,但由于害怕失去军队的支持,他婉言谢绝了国会的请求。与此同时,他也把护国主改为世袭,压制一下军官们的嚣张气焰。但是,各地的平等派、共和主义者和激进派共同发动了反对政府的暴动,农民起义也接连发生,王党叛乱也在新的策划中。克伦威尔想召集第三届护国会议以缓和局势,但此时他已病入膏肓,无法实施,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病逝于白金汉宫。两年以后,斯图亚特王朝重新复辟了。

  [余论]克伦威尔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自己:“我生来就是一个绅士,地位既非显赫,也非默默无闻。”作为绅士的克伦威尔是这样的,但后来的克伦威尔,靠军事起家,靠军事发家,地位不能不说是显赫一时。但也正是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使得克伦威尔的私欲不断地膨胀,最终遮住了原本深邃的眼光,逐渐地由一个革命家变成一个独裁者。

  (吕厚轩)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