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诸神的宠爱者

  阿育王

  (?~公元前232)

  [传略]阿育王,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王”,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南亚次大陆的统一者。大约在公元前268年,阿育王即位,他继承祖、父遗志,不断地对外扩张,前262年左右,阿育王在征服湿婆萨国后,向南亚次大陆南部的羯陵伽发动进攻,据文献记载,此次战争破坏甚是巨大,扫平羯陵伽国后,除印度半岛最南端的迈索尔地区外,阿育王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孔雀帝国达到了极盛时期。阿育王在统一印度后,皈依佛教,利用佛教加强他在精神上对帝国的统治。即位第17年,阿育王在都城华须召集并主持了佛教史上著名的第三次“结集”,即编纂佛经的工作,使古佛经定型。此后,阿育王在印度广建寺庙,派人大力宣扬佛法,使佛教传遍印度各地,并流播于波斯、斯里兰卡及下缅甸一带,佛教开始向世界传播,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公元前232年,阿育王死去,不久,孔雀王朝也灭亡了。

  [影响]阿育王是古印度伟大的统一者,他继祖、父之余威,东征西讨,将整个南亚次大陆基本上都归入了孔雀帝国的版图,使印度成了一个空前强盛的帝国。在帝国的创建和国家的统一上,阿育王是印度史上的第一人。就这一点而言,他将超越印度4000余年的历史而不朽。

  公元前268年,阿育王继承了帝位,成为一强盛帝国的统治者。即位后的阿育王继承了其祖父统一古印度的遗志,就像半个世纪后东方的秦王政横扫六合、席卷天下一样,阿育王也开始了他在南亚次大陆的征战与统一活动,一个时代已悄然来临。

  征服战争是残酷的,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寸土地的夺得都要经过流血与牺牲。战争是历代帝王将相名垂史册的良方,但万千遭屠戮的百姓何辜之有?伟大的亚力山大大帝东征,在小亚细亚、中东等地一再屠城;长平之战,赵国40万降卒被坑杀;古罗马人将被征服城市的居民杀的杀、卖的卖,这一切都充满了血腥。我们在欣赏历史上那些著名统帅、军事天才的赫赫战功时,不应忘了战争是无情的,不朽勋业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尸骨,是一个个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

  阿育王的征服战争逃脱不了血腥,可以说他是用被征服者的鲜血浇灌出了古印度第一人这一地位的。据历史记载,阿育王时代,帝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征服是对印度半岛的羯陵伽国的征服,这也是孔雀帝国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征服战争。羯陵伽国依赖外贸,很是富庶,他们对阿育王的征服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阿育王最终还是征服了羯陵伽国,阿育王对羯陵伽采取了毁灭政策,在那里他屠杀了10万人,掳走了15万人。

  征服了羯陵伽,阿育王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南亚次大陆的战争,阿育王也因他的统一勋业而被写入史册。从此,在整个印度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幅员空前的统一的强盛帝国,阿育王高居于帝国的权力宝座之上,俯视着匍匐在他脚下的亿万臣民,志得意满。

  在亚洲的历史上,常出现一些强盛的帝国和伟大的征服者,如纪元前的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以及后来出现的孔雀帝国和半个世纪后在东方出现的秦帝国,这都是声名赫赫、影响深远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出现,一个个伟大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也在历史的舞台上开始了他们的活动,像居鲁士、大流士、秦始皇以及阿育王都是帝国的缔造者,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最有可比性的是阿育王和秦始皇,两位强盛帝国的创建者在位时间都较长,这使得他们在较长的时间内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心,创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阿育王在祖辈创下的基业的基础上,一举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在印度历史上建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帝王;秦始皇则奋六世之余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建起了亘古未有的强大帝国,自己做了千古一帝。此二人都是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在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勋业篇章,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都是自己民族与国家的伟人。

  阿育王在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后,采用各种手段加强自己的统治,他掌握着帝国的军事、行政、司法的最高权力,而且阿育王还极力神化自己,他称自己为“诸神的宠爱者”,是带人形的伟大之神,这就像秦始皇称自己为天子,是代表无所不能的上天统治天下苍生的,都是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寻找根据,神化自己的统治。在阿育王时期,帝国的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阿育王一方面神化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国家机器的功能。在阿育王之下,有太子辅佐朝政,并设有顾问和贵族会议,在边远地区设总督加以控制,而总督多由皇子充任,另外特务机构也遍布全国,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孔雀帝国是以武力征讨而建立的,所以,阿育王手中有一支在当时所向无敌的庞大军队,它成为阿育王对内统治的重要工具。

  在征服了羯陵伽之后,整个印度基本上都归属于阿育王的帝国,他拥有庞大而无敌的军队,已没有明显的对手了,阿育王以后的任务就是如何治理其帝国了,这时,他想到了在印度流传已久的佛教,可以为他的统治服务。于是阿育王慎重地宣布在帝国内要用“法的声音”代替“战鼓的响声”,他要让佛教充当他统治和征服人民的工具。

  在羯陵伽战后,阿育王在其帝国范围内大力弘扬佛法,教导人民服从忍让,开始使佛教成为国教,这可从遍布全国的刻石中看出。同时,阿育王还对其他传播于印度的宗教如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宗教持宽容态度,利用它们作为麻醉人民的工具,以利于其地位的巩固。

  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大约在公元前253年,在孔雀帝国的都城华须城(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召开了佛教历史上著名的第三次“结集”,即是进行佛教经典的编纂。此次集会历时9个月,使佛教经典最后成型,经律论三藏皆备。在进行了大规模的佛教经典的整理之后,阿育王派大批僧侣到全国各地去宣扬佛法,向人们灌输佛教教义,以便于他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统治。除了在国内发起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外,阿育王还广派僧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弘法。

  这样,在阿育王的大力提倡与支持下,佛教不但在印度盛极一时,而且还开始走向世界,在亚洲地区广泛传播,佛教开始成为世界性宗教。随着佛教的流布,佛教经典也随之流出,当时佛教的南传北播,其书写经典的语言也出现了分野,南传锡兰(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其经典是用巴利文写就的;北传中亚内陆的佛教,其经典是用梵文写出的,后来中国接受的经典大多是用梵文写成的。

  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流布广、影响大,特别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对各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流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与中国文化互塑,形成了独具中国色彩的禅宗佛教文化。

  阿育王大力倡导佛教,其本意在于加强自己的统治,但却在不经意间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他成为人类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

  [余论]阿育王是古印度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的创建者,他结束了印度大陆上各国纷争的动乱局面,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安定,推动了整个印度社会的进步,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他大力提倡佛教,把它定为国教,并四处派人传教,使佛教走出了印度国门,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这是他为人类精神世界增添了光彩。阿育王作为古印度的第一帝王,他的业绩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流播千古。

  (吕宽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