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9、现代奥运会之父

  顾拜旦

  (1863~1937)

  [传略]顾拜旦,现代奥运会创始人。1863年,他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里。父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保皇派。由于自幼喜欢体育运动,少年顾拜旦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曲棍球和足球运动员。上学期间,顾拜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经常获取奖学金。上大学之后,他喜欢修辞学,并在钻研中,对历史尤其是古希腊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他没有按照父母的愿望参军入伍,或去教会做事,而是选择了专门从事教育和体育的道路。顾拜旦青年时代正值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战败了,全国笼罩在灰暗忧郁的气氛中,各界都在探讨振兴国家之途。当时英国的体育教育比较先进,顾拜旦多次到英国考察。他认为要使法国摆脱色当的阴影,应该走“体育兴国”之路,“让怯懦的封闭的年轻人进行体育锻炼,学会冒险,懂得超越”。从1886年开始,顾拜旦写了大量文章,呼吁改革法国的教育制度。1888年,他受聘为“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的秘书长;次年,受法国政府委托,顾拜旦负责调查研究大学及其预备学校的体育工作。

  1891年,创办了《体育评论》杂志。1892年11月25日,在纪念“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合会”成立三周年的大会上,顾拜旦第一次公开和正式地提出了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1894年6月,在顾拜旦主持下,“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与会各国代表一致通过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接着,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顾拜旦任秘书长。1896~1925年,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移居瑞士洛桑。1925年6月4日,在国际奥委会布拉格大会上,62岁的顾拜旦正式宣布辞职。奥委会授予他终身名誉主席的称号。在日内瓦美丽的湖光山色之间,顾拜旦度过了生命的最后3年。1937年9月2日,他在湖边散步时,因心脏病突发跌倒在地,匆匆离开了人世。顾拜旦去世后,遗体安葬在洛桑市郊的公墓里,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心脏于1938年移葬到奥林匹亚。在奥林匹亚国际奥委会所属的“奥林匹克学院”里,青青的草坪上,有一块由洁白的大理石刻就的顾拜旦纪念碑,碑的下半部分是空心的,顾拜旦的那颗永远追求的心,充满博爱的心,而今仍在那里安详休眠。

  [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的神话中有许多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内容。据考证,公元前776年,希腊人在奥林匹亚举行了一次包括体育竞技在内的综合性盛会,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罗马帝国占领古希腊后,这项运动日渐衰落。394年,罗马皇帝下令禁止举行奥运会,一共举办过293届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此停止了。早年研究过希腊历史的顾拜旦对曾经流传千古的奥运会很感兴趣,一心想让它从沉寂的历史中醒来。但顾拜旦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1824年,法国的一位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奥林匹亚和当地宙斯神庙的遗址。这一发现,引起了文化界,尤其是考古界的注意,而主张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宣传活动,也从此开始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法国人格茨・缪斯、埃恩斯特・克尔提斯相继提出恢复奥运会,希腊人札巴斯甚至组织召开了两届“泛希腊”的奥运会,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主张和行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心和兴趣。

  顾拜旦有着宽阔的视野。他致力于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但希望它不仅是希腊人的竞技活动,更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因此,他的准备活动从一开始就放眼于全球。当时,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不少国家都成立了单项体育组织,如体操俱乐部、划船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射击俱乐部等。稍后,一些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如1881年成立的“欧洲体操联合会国际滑冰联合会”等也出现了。这为顾拜旦的“大”奥林匹克构想提供了现实基础。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巴黎的索崩大学发表了演说。他不但第一次正式和公开地提出了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而且对“新”奥运会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在演说中,这位个子矮小、蓄着八字胡的贵族后裔以高亢的声音问道:“怎样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完全照抄古希腊奥运会,还是要有所发展、创新?现代奥运会在什么地方举行?只能在希腊吗?什么人都可以参加奥运会?只能是希腊人吗?”接着,他以肯定的语气回答:“我们要恢复的应该是这样的运动会――它要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它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的限制,也就是说,它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一切民族开放。”也正因其具有国际化的特点,顾拜旦的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拥护。

  但顾拜旦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进程并不顺利。当时,国际上各国的体育组织之间,一国之内各体育俱乐部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在顾拜旦的努力下,第一次国际性的体育协商会于1893年在巴黎召开,讨论创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问题。由于与会各国代表团意见很难一致,最后同意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就只有瑞士、新西兰、牙买加三个小国了。所以,这次会议的效果并不大。顾拜旦并不气馁。在这次大会之后,他加强与各国体育协会的联系与交流,终于促成了1894年6月16日“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的召开。顾拜旦为之顽强奋斗多年、几经挫折的理想终于在这次大会上实现了――来自欧美13个国家的79名代表一致通过了决议,复兴古代奥运会,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

  大会还选出了由15人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人德米特留斯・维凯拉斯任主席,顾拜旦担任秘书长。大会结束时,顾拜旦作了题目为《世界青年人的典礼》的演讲,他充满激情地说:“让我们输出我们的跑步的、击剑的运动员吧,我相信这就是未来世界的自由贸易”,“和平事业将因此增加一个新的更强的有力支柱”。

  顾拜旦是一个实干的人。国际奥委会成立后,他马不停蹄地为筹备首届现代奥运会而奔走。雅典获得主办权后,因财政困难无法开展筹备工作。顾拜旦赶赴雅典,说服国王乔治一世采取紧急财政措施支持奥运,同时在全国开展捐款活动。希腊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大理石体育场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在开幕词中盛赞了顾拜旦为创办现代奥运会所作的努力和贡献,与会群众以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对顾拜旦表示敬意。时隔15个世纪之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重新点燃了。

  顾拜旦处事灵活,但在原则问题上从不让步。他本想在1901年在巴黎举行第一届奥运会,但由于希腊代表的反对,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在第一届奥运会期间,希腊人提出,奥运会是希腊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只能在希腊举行,雅典应该成为奥运会的永久举办地。在雅典奥运会闭幕时,希腊国王亲自出面,要求国际奥委会接受希腊人的建议。当时已继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顾拜旦坚持不让,主张奥运会必须在不同的国家举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奥运会具有国际性,更富生命力。他的主张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因而使第二届奥运会得以在法国巴黎举行。

  [余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无可置疑地要归功于法国人顾拜旦,归功于他的远见卓识,归功于他的热情鼓吹,归功于他的实干精神和组织才能,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走了,但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五环旗是他设计的,运动员誓言是他起草的;脍炙人口的《体育颂》是他亲自创作的……最重要的是,他把和平、进取的奥林匹克精神从历史中拾起,使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奥林匹亚的理想,已经穿过岁月的迷雾,重新向我们走来,用它那令人欣喜的希望之光,在20世纪来临之际照亮着我们。”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依然能从这段话中感受到这位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法国人当时的激动心情。但顾拜旦出身于贵族,不可避免地带着某些对妇女的偏见。他说“(奥运会)是男性体育锻炼的庄严的周期性升华,它以国际主义为基础,以忠诚为手段,以艺术为背景,以女性的欢呼为奖赏。”在他的影响下,保守的国际奥委会在初期曾禁止妇女参赛。理由是,妇女不适合从事体育运动,应该遵循古代奥运的先例,只做观众和献花者。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顾拜旦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与主张无疑是保守、可笑的,奥运会后来的发展进程也完全摒弃了其创始人在妇女问题上的偏见。

  (赵凯)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