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2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的最后一天,一个信使从马上下来,马累坏了,一停下来就倒在了地上,喘着大气,信使使劲敲打着首辅方从哲府上的大门。过了很久才有人来开门。开门人打着呵欠说,你找谁?信使说,我是山海关守将总兵刘禹锡的信使,建州卫满人努尔哈赤统了建州部属攻破了叶赫,掠取辽东,现在兵进抚顺关。开门人说,都什么时辰了,方大人早就歇着了,你明天再来吧。信使说,此事关乎国家安危,请你务必通报一声。开门人说,那,你等着吧。

  开门人来到方大人的卧房外说,老爷。方从哲说,谁呀?开门人说,老爷,外面有个信使,说有急事,要见你。方从哲说,我马上就来。方夫人说,有什么事情,明天不能说吗?现在都什么时辰了?方从哲说,你懂什么,这么晚来送信,辽东肯定告急了。

  方从哲见到信使,信使说,我是山海关守将总兵刘禹锡的信使,建州卫满人努尔哈赤统了建州部属攻破了叶赫,掠取辽东,现在兵进抚顺关。这是总兵大人给你的信。方从哲看完信,一脸沉重。他问下人,现在是什么时辰?下人说,老爷,现在是五更时分。方从哲说,你马上去通知兵部、吏部两位尚书到府上来商讨大事。下人说,是,老爷。

  过了一会儿,何大人和赵大人陆续来了。何大人说,方大人,你半夜召见我们,一定出了急事吧?方从哲说,我刚刚接到消息,努尔哈赤步骑二万进攻抚顺,李永芳出降,于是女真人捣毁抚顺城,掳掠人畜三十万而归。特来找两位商议。吏部尚书赵焕赵大人说,都怪皇上当年心慈手软,这只孤雏长成大鹏了。何大人说,赵大人,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我们得与皇上好好商议。这辽东的军饷一拖再拖,现在终于成了大患了。赵大人说,可是,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皇上了。方从哲说,可是这次非比往常,这关乎大明朝的安危。何大人说,一切谨听方大人安排。方从哲说,天一亮,我就进宫,让皇上召见群臣商讨辽东战守方略。何大人说,如果皇上不见呢?方从哲说,那我就在仁德门跪着,等候消息。赵大人说,我就率百官跪在文华门,请求皇帝能视朝议政。皇上不见我们,我们就不走。方从哲说,好,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太阳升得老高。乾清宫里,万历皇帝还醉卧在床。小顺子进来说,皇上,首辅大人方从哲求见。万历皇帝生气地说,不见。小顺子,奴才听方大人说,辽东有战事,要与皇上商议。万历皇帝说,一个努尔哈赤就把他们吓成这样,真是没用。小顺子说,方大人现在跪在仁德门外,他说,如果皇上不见,他就一直跪着。万历皇帝说,他愿意跪,就跪着吧,朕昨天晚上没睡好,现在困得很。

  烈日当空。百官跪着,等待万历皇帝召见。

  万历皇帝已经起床了,吃着冰西瓜,边吃边说,今天怎么这么热?小顺子给皇上吹着风说,是啊,热得人连气都喘不过来。万历皇帝说,方从哲应该回去了吧。小顺子说,没呢,而且奴才听说这文华门还跪着百官呢。万历皇帝说,我看他们能坚持多久。

  万历皇帝用完膳,准备午睡。他问,大臣们都走了吧?小顺子说,还没呢。听说有几个中暑了。万历皇帝说,让他们都回去吧。有什么事,写折子上来就行了。小顺子说,奴才领旨。

  小顺子出乾清宫,就感觉热浪像野兽一样扑过来,他把眼睛眯成了两根针。方从哲跪在地上,衣服全湿了,见到小顺子,忙问,公公,皇上怎么说?小顺子说,方大人,皇上叫你回去。方从哲哭着说,公公,你一定转告皇上,辽东乃是京师左臂,如有一失,就要威胁到京城的安危了。请皇上下旨,速选强兵猛将以御外侮。小顺子说,皇上说了,有什么事上折子就行了。方从哲说,此事关乎我大明朝的几百年基业啊,一定要尽快与大臣们商议,找一个好法子才行。小顺子扶着方从哲说,方大人,还是先回去吧。

  方从哲缓缓起身,众官互相扶着回去了。

  努尔哈赤的大军兵临抚安城下。守城的李将军下令,开弓。很多明朝士兵居然没有力气引弓,有的也只能射出几米深。努尔哈赤的士兵见状,忍不住大笑起来。努尔哈赤的将军说,放箭。如雨一般的箭飞向城墙,士兵们纷纷倒下。努尔哈赤的士兵开始用云梯登上城墙。

  小顺子进来的时候,万历皇帝正在宫中与郑贵妃下棋。小顺子说,启禀皇上,刚刚接到消息,努尔哈赤已攻下抚安。万历皇帝手中的棋子落在了地上,他说,这,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大明朝几百年的基业,就要在我手上毁于一旦?郑贵妃说,不就是小小的抚安吗,皇上何必如此恐慌?万历皇帝说,上个月努尔哈赤攻占抚顺,现在又攻下抚安,这必然影响我军的士气。郑贵妃说,努尔哈赤的士兵只有六万,我大明朝有一百二十万,二十人难道还杀不了一个人吗?万历皇帝说,爱妃说得有理,朕可能确实有些多虑了。郑贵妃说,皇上,该轮到你下了。

  第二天,小顺子又来禀报最新战况。小顺子说,皇上,最新战报,努尔哈赤攻占了鸦鹘关、清河两城。万历皇帝说,这,这也太快了吧。快拿地图来。小顺子摊开地图。万历皇帝看了看说,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辽东一失,京师就会受到威胁。小顺子说,皇上,奴才有一个主意。万历皇帝说,快说给朕听听。小顺子说,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皇上可以擒奴赏格,只要能拿到努尔哈赤的人头,可以赏银一万两,其他大将,也可以赏两千两。万历皇帝说,这是个好主意。马上拟旨。

  小顺子去拟了旨,回来读给万历皇帝听,凡能擒斩努尔哈赤者,赏银一万两,升都指挥使世袭。擒斩奴酋八大总管者,赏银两千两,升指挥使世袭。擒斩奴酋十二亲属伯叔弟任者,赏银一千两,升指挥同知世袭。擒斩奴酋中军、前锋暨领兵大头目者,赏银七百两,升指挥金事世袭。万历皇帝听完后点了点头。

  内阁中,方大人,李大人,赵大人,黄大人在一起商谈国事。方大人说,今天叫诸位来,是想商讨一下目前辽东的战事。我得到的最新战报,鸦鹘关、清河两城已被努尔哈赤攻下。赵大人说,今九边空虚,亦唯辽东最甚,辽东战士不满八千,而建州控弦之骑三万,兵力对比十分悬殊。眼下,最重要的是补充兵力。黄大人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今之将领,平日不习战,大都以退缩为得计……累年以来,不修兵具,朽戟钝戈,援急不足为用,金鼓几于绝响,偶令之截杀,股栗腕战,面孔殊无生色;许多士兵“不能开弓,或开弓而不及十步”。方大人说,果真如此?黄大人点了点头。户部尚书李汝华李大人说,辽东饷绝,户部又无银,将士们连吃都吃不饱,怎么能打仗呢?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向内库借银派发辽东军饷。赵大人说,我听说皇上下了“擒奴赏格”的圣旨。黄大人说,依我看,那只是雕虫小技而已。赵大人说,如果能取努尔哈赤的人头,就好了。黄大人说,谈何容易啊!方大人说,诸位所说,都是最重要的,老夫立即上奏,请求皇上补充兵力,从内库中借银派发军饷,誓保辽东。

  小顺子拿着方大人的折子来见万历皇帝。皇上,这是方大人的折子。万历皇帝说,他都说了些什么?小顺子看了看说,方大人请求皇上补充辽东兵力,从内库中借银派发军饷。万历皇帝说,真搞不懂这帮大臣,为什么老是盯着内库中的银子?小顺子说,那这个折子,怎么办?万历皇帝说,不用管它。

  当晚,户部尚书李大人拜见方大人。李大人说,皇上批了你的折子吗?方大人摇头。李大人说,这都什么时候了,皇上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方大人叹了口气说,说实在的,老夫也是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李大人说,没有军饷,可怎么打仗啊。方大人说,老夫以为皇上是舍不得从内库拿银子出来。李大人说,辽东饷绝,户部又无银,这可怎么办呢?方大人说,事情紧急,我明日就去请求面见圣上。

  第二天一早,小顺子就禀报说,皇上,方大人求见。万历皇帝说,想必他是为饷银的事情而来吧。不见。小顺子只好回去回复方从哲。小顺子说,方大人,皇上圣体不适,不能见你。方大人说,既然如此,就只能请公公代转折子了。小顺子说,没问题。

  万历皇帝接过折子看了看,得意地说,我猜得没错吧,果然是为饷银而来。小顺子说,皇上真是料事如神。万历皇帝说,想要军饷,让户部加征不就行了,要想从内库拿银子,没门。

  李大人又来向方从哲询问军饷的事。李大人说,方大人,皇上批了你的折子了吗?方大人说,还没有呢!李大人说,真是急煞我也。方大人说,依我看,要从内库中拿银子,可能性太小,我们得想想其他的办法。李大人说,要是有其他办法,我早就想了,唉。李大人一脸愁容。

  这时,一名官员来报,大人,广东进解的金花银一百万两到。李大人一呼,立刻眉开眼笑地说,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那个官员说,大人,你有何高见?李大人说,马上将此款拨往辽东。那个官员说,可是按理应该入皇室内库才是啊。李大人说,情况紧急,顾不了那么多了。那个官员说,可是要是皇上怪罪起来,怎么办?李大人说,如果皇上怪罪,我最多丢了这顶乌纱帽,如果不给辽东拨饷,我就是千古罪人啊。

  得知李汝华把广东进解的金花银拨给了辽东,万历皇帝气急败坏。小顺子问,皇上,你怎么了?万历皇帝说,这个李汝华,实在是胆大包天,居然把广东进解的一百万两金花银私自扣留,当做辽东军饷,真是气死朕了。小顺子说,那皇上如何处置?万历皇帝说,朕这次绝不轻饶。

  雨夜,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风吹动着酒旗。方大人在书房读书。突然,下人推门进来说,老爷,户部尚书李大人的管家求见。方大人放下书说,快让他进来。不一会儿,李大人的管家进来了。来人说,方大人,我是户部尚书李大人的管家,我家老爷方才被抓走了。方大人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来人说,广东来了一笔金花银,我家老爷扣留下来,当做了辽东军饷。皇上知道后,很生气,下令抓了。方大人说,你可知道他关在什么地方?来人摇头。方大人说,这个李汝华,事先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呢?来人说,方大人,你可得想办法救救我家老爷啊。方大人说,你先回去吧,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方从哲连夜给万历皇帝写了个折子。万历皇帝看了看说,朕就猜到,肯定是给李汝华求情的。郑贵妃说,李大人怎么了?万历皇帝说,他胆大包天,居然私自扣留广东进解的金花银,当做辽东军饷。郑贵妃说,皇上准备怎么处置他?万历皇帝说,革职,发配边疆。郑贵妃说,皇上,臣妾觉得这样做欠妥当。万历皇帝说,朕没有要他人头落地,就已经算开恩了。郑贵妃说,李大人确实有过错,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辽东绝饷,怎么能打仗呢?他能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这可是大义啊。万历皇帝说,这个朕自然清楚,可是如果每一位大臣都像他那样,朕的威仪何在?郑贵妃说,皇上说得自然在理,不过,如果皇上对李大人严惩,朝臣必然会群起反对之。万历皇帝说,爱妃的意思是让朕从轻发落?郑贵妃点了点头说,如果皇上能网开一面,朝臣就会敬服皇上的宽厚仁爱。万历皇帝说,依爱妃的意思,朕该如何处置?郑贵妃说,臣妾以为,只需罚李汝华俸禄一月,并要求他立即补足交入内库即可。万历皇帝说,这岂不是太便宜他了?郑贵妃笑了笑说,臣妾只是随便说说,主意还得皇上自己拿。万历皇帝想了想说,那就依爱妃所言吧。

  李汝华回来了。下人见到后,马上跑到里屋报告,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李夫人听到了,马上出来迎接。李夫人说,相公,你瘦了。李汝华说,夫人,这几日让你担惊受怕了。李夫人说,皇上不追究了吗?李汝华说,皇上开恩,只罚了我一月的俸禄,并要求我立即补足交入内库即可。李夫人说,那真是谢天谢地。李汝华说,这次多亏了方大人求情,我要去他府上道谢。李夫人说,相公,你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去不迟。李汝华说,没事,我现在就去。

  李汝华来到方府。见到方从哲,李汝华便给他下跪,然后说,方大人,这次多亏你求情,下官感激不尽。方大人马上扶他起来说,你不要谢老夫,老夫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给你求情的另有其人。李汝华说,谁?方大人说,老夫听说是郑贵妃给你在皇上面前求的情。李汝华说,贵妃为何要给我求情?方大人说,这个老夫也不是很清楚。李汝华说,皇上虽然对我不加追究,但是户部无银,让我到哪里去找一百万两银子补足交入内库呢?方大人说,依我看,只能加征了。李汝华说,百姓的生活已经如此了,如果再加征,岂不是雪上加霜?方大人说,老夫已经仔细想过了,除了加征,别无他法。李汝华不语。方大人说,你有更好的办法?李汝华说,没有。

  方大人在内阁与诸位大人商讨战事。方大人说,后金步步紧逼,辽东局势堪忧,诸位可有对策?赵大人说,我觉得应该从全国调兵遣将,赴辽对后金作战。方大人说,依你之见,需要多少兵力?赵大人说,至少需要二十万人。方大人又说,谁可担此重任?赵大人说,我以为杜松是最合适的人选,人称杜疯子,属于打仗不要命的那种。李大人说,我不同意。方大人说,为何?李大人说,杜松虽然是一员猛将,但行事鲁莽,不善运筹。努尔哈赤诡计多端,杜松恐怕很难取胜。方大人说,李大人言之有理,那你有没有可推荐的合适人选?李大人说,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杨镐熟谙辽事,可担此重任。黄大人说,我看杨镐也不合适。方大人说,为何?黄大人说,杨镐虽然熟谙辽事,但他是文人出身,缺乏战争经验,恐怕没有能力统筹全局。李大人说,黄大人的说法,我不敢苟同。杨镐虽是文人出身,但熟读兵书,完全可以控制全局。黄大人说,他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辽东一战关系重大,统领一事,更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细细斟酌方可。方大人说,黄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黄大人说,我以为刘可以,他有个绰号叫“刘大刀”,一口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可于马上抡转如飞。他曾经远征缅甸、朝鲜,战功卓著,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李大人说,刘确实厉害,不过,要想统筹全局,恐怕也很难。方大人说,大家不要争论了,统领一职,确实十分重要,我看还是让皇上亲自定夺吧。

  万历皇帝正在和郑贵妃下棋。小顺子进来说,皇上,方大人又上折子了。万历皇帝看完折子,不禁面显难色。小顺子说,皇上,你为何事烦心?万历皇帝说,方从哲推选了三位剿灭努尔哈赤的统帅,让朕来定夺。小顺子说,这有何难,看谁的战功最显赫,就行了。万历皇帝说,杨镐、杜松、刘綎三位均立下过赫赫战功,让朕从中选一位,可真是难为朕了。小顺子说,既然三位都是名将,奴才倒是有个好办法。万历皇帝说,什么办法?小顺子说,奴才将三人的名字分别写在纸条上,让皇上抽,抽到谁,谁就当统帅。万历皇帝说,果然是个好办法。小顺子写好纸条,折起,拿给皇上抽。万历皇帝抽出一张。小顺子念道,杨镐。万历皇帝说,传朕的旨意,以杨镐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兵马经略辽东,刘为副都督,率兵二十万,即日出师。小顺子说,奴才领旨。

  明朝大军在杨镐的率领下行进在夜色之中。一个信使骑着马,快马加鞭在夜色中前行。努尔哈赤正在与诸将查看地图。信使来报。报告大汗,朝廷派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杨镐的二十万大军已到达沈阳。努尔哈赤一听,大喜。努尔哈赤说,勇士们,女真人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将军们十分兴奋。努尔哈赤说,此战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将军们说,请大汗放心。努尔哈赤说,来吧,好好犒劳将士,准备杀敌。

  杨镐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这时,下人禀报,圣旨到。圣上有旨,我军师老财匮,命杨镐速战。杨镐说,臣领旨。一旁的蓟辽总督汪可受问,大帅,我们何时出击?杨镐摇着扇子说,我早已安排好一切,等待时机成熟,数路齐捣,旬日毕事。

  努尔哈赤的将军早已经等不及了。将军甲说,杨镐这个缩头乌龟,怎么迟迟不见动静?将军乙说,是啊,我都有些不耐烦了。将军丙说,大汗,你下令吧,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就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努尔哈赤笑了笑说,诸位将军,千万不要急躁。我倒要看看这个杨镐,有什么本事?将军甲说,一个缩头乌龟,能有什么鸟本事?众将军大笑。努尔哈赤说,诸位千万不能轻敌。

  杨镐正在吃饭,一匹快马驾到。来人拿过一面红旗说,圣上有旨,神宗帝下谕,王师火速进剿。杨镐说,臣领旨。

  杨镐起身,打了个呵欠。下官说,杨大人,是不是要召集诸将商议出征事宜?杨镐说,莫急,待我先睡上一会儿。

  杜松是一个急性子,他对杨镐迟迟不发兵,一肚子不满。他说,皇上已经连下了两道圣旨了,杨镐还是按兵不动,不知道搞什么鬼?副将说,我听说经略大人这会正在午睡。杜松说,我们是来打仗的,难道是来睡觉的吗?真是太不像话了。

  午睡中的杨镐听到外面吵吵闹闹,很不高兴地问道,外面怎么这么吵?侍从说,大人,外面有很多将领,要跟大人请战。杨镐骂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侍从说,大人,该怎么跟他们说?杨镐说,让他们都回去,时机成熟时,本帅自然会召见他们,我现在要睡觉。说着,又闭上眼睛。不一会儿,打起了呼噜。

  圣旨又来了。杨镐从床上爬起来接旨。来人又拿过一面催战的红珠火旗,说圣上有旨,命杨镐速战,不得有误。杨镐说,臣领旨。

  接完旨,杨镐说,来人啊,让蓟辽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速来帐中商定出战方略。不一会儿,大家都到了。杨镐说,我军兵多将广,故而可采取声东击西,分兵合击的战略,你们看如何?大家都点头。杨镐摊开地图说,具体地说,就是以金都城赫图阿拉为目标,分进合击,四路会攻。汪可受说,杨大人确实是深谋远虑。周永春说,不消几个时日,就可以端掉努尔哈赤的老窝。杨镐得意地捋了捋胡子。

  杨镐说,山海关总兵杜松。杜松说,末将在。杨镐说,你领兵一万五千名,由沈阳出抚顺关入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杜松说,是。杨镐说,杜将军,你为主攻,事关全局,务必直捣赫图阿拉,不得有误。杜松说,请大帅放心。杨镐说,开原总兵马林。马林说,末将在。杨镐说,你率你部铁骑三千,步兵一万及叶赫兵出开原经三岔儿堡,入浑河上游,从北面进攻。马林说,是。杨镐说,副都督刘。刘说,末将在。杨镐说,你带领人马一万五千,前去会合朝鲜人马,由宽甸绕至兴京,看满兵营帐移动,即从东路攻入,截住努尔哈赤的归路。刘说,是。

  杨镐说,李如柏。李如柏说,末将在。杨镐说,你可领大兵三万绕道鸦鹘关,直捣他的老巢。但那里多是羊肠鸟道人马难行,宜昼夜兼程而进,莫误了时辰。李如柏说,是。

  杨镐说,本帅拟于二十一日出兵,诸位分头准备。

  行军途中,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路有滑冰,人马往往跌倒。杨镐帐中生起了火。杨镐说,这场雪来得不是时候啊。我军将士,大多来自南方,恐怕不习惯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军师说,此言差矣。我以为这场雪来得正是时候。杨镐说,此话怎讲?军师说,这预示着赫图阿拉将遍地缟素。杨镐笑了,说,说得好,说得好。军师说,不过,这场大雪必将影响行军的速度,大帅应该推迟进攻日期。杨镐说,依你之见,该定在哪一日?军师说,二十五日。杨镐说,好,马上通知各部二十五日发起进攻。

  信使来到努尔哈赤帐中。信使说,这是我们大帅下的战书。努尔哈赤说,你们大帅还真是想得周到。信使说,我们大帅说了,你们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努尔哈赤大笑起来。信使说,你笑什么?努尔哈赤说,你们的大帅真是太天真了,太可爱了,居然让我投降?信使说,你不投降,那就等着我们的大军踏平你们的都城。努尔哈赤说,你真是癞蛤蟆打呵欠——好大的口气。来人啊,把他先给我关起来。信使吓得浑身发抖,说,两军对垒,不杀来使,这点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吗?努尔哈赤说,我又没说要杀你。

  努尔哈赤召集大家商议作战计划。一个将军说,他们既然是分路进攻,我们就分路应对。另一个将军说,对,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努尔哈赤说,万万不可,敌多我寡,我们必须集中兵力,先消灭他们的主力军。将军说,可是哪一路是主力军?努尔哈赤说,这个我早就打听清楚了,杜松的西路军是主力,我们只要将其击败,就可以逐路击破了。将军说,大汗,准备派谁前往?努尔哈赤笑了笑说,这次,我要亲自迎战。

  杜松在帐中。杜松的副将摊开地图说,赫图阿拉已经不远了,不过前方的吉林崖易守难攻,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杜松看了看地图说,既然吉林崖是必经之路,那就必须拿下。副将说,末将愿意前往。杜松说,我要亲自率万人渡河进攻吉林崖,主力驻扎萨尔浒山。副将说,将军,这样恐怕不妥。杜松说,我就不信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吉林崖。

  探子来报,启禀大汗,杜松亲自率万人渡河进攻吉林崖,主力驻扎萨尔浒山。努尔哈赤一听,大笑,天赐良机。将军不解地说,大汗,吉林崖一失,都城就再无阻挡了,大汗为何说这是天赐良机?努尔哈赤笑了笑说,虎已离山。

  努尔哈赤说,代善。代善说,儿臣在。

  努尔哈赤又说,皇太极。皇太极说,儿臣在。

  努尔哈赤说,尔等率二旗兵速去增援吉林崖,务必牵制住杜松。代善、皇太极说,儿臣领旨。

  努尔哈赤又说,其余六旗兵马准备,我将亲自率部进攻萨尔浒山一带杜松的主力军。

  两军交战。天色阴晦、咫尺难辨。

  明军以火把照明,希望通过火炮给后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但是因为气候寒冷,天色昏暗,再加上后金的骑兵移动速度极快,而明军的火炮笨重,结果火炮攻击收效甚微。而女真兵正好利用明军的火把,由暗击明,集矢而射,多数命中。

  将军来报,大汗,奇袭成功,明军已经乱作一团。

  努尔哈赤说,好。传我的令,发动强攻。

  努尔哈赤的部队在大雾掩护下,越过堑壕,拔掉栅栏,攻入明军营垒。

  明军无力反击,四散溃败,萨尔浒大营瓦解。

  杜松正准备再闯吉林崖,这时,有人来报。来人说,大将军,不好了。杜松说,出什么事了?来人说,努尔哈赤趁我们不备,偷袭大营,士兵们四散溃败了。杜松一听,傻了。

  女真人将其部团团围住,杜松脱掉盔甲,打着赤膊,奋力拼搏,最后身中十八箭,落马而死。士卒死亡万余人,横尸遍野。

  杨镐在火边,边喝茶,边读书。军师进来说,你说杜松那边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杨镐说,军师莫急,依我看,杜松应该已经进城了,很快会有好消息传来。这时,信使来了。杨镐笑了,说,我说的没错吧?

  信使说,报告大帅,西路军全军覆灭,杜将军也英勇殉国。杨镐一听傻了,喃喃道,这,这不可能。

  努尔哈赤帐中。将军说,大汗,我们下一步迎战哪一路军?努尔哈赤看了看地图说,转兵北上,集中力量对付马林的北路军。

  马林在帐中。信使来报。信使说,报告将军,杜将军的西路军已全军覆灭。马林一听,很是吃惊。正在这时,又有探子来报。探子说,报告将军,努尔哈赤集合兵力直向尚间崖逼来。马林一听,不禁忧虑起来。

  部将说,大将军,末将以为我们现在应该迎战努尔哈赤。马林说,不可轻举妄动。部将说,为何?马林说,杜松急躁鲁莽,才会全军覆灭,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做好防御。部将说,大将军说得有理。马林说,我准备将士兵分驻三处,一部西向进驻斡珲鄂谟;一部趋东南,扎营斐芬山;我自率主力驻尚间崖。环营挖掘三层壕沟,置火器于壕外,以骑兵继后,作就地防御。部将说,是。于是,马林的部队开始挖壕沟,以炮车为工事。

  探子来报。报告大汗,马林已将部下分成三处,一外在斡珲鄂谟;一处在斐芬山;他本人自率主力驻尚间崖,并做好防御工事。努尔哈赤笑着说,又是一个蠢驴。

  努尔哈赤说,皇太极。皇太极说,儿臣在。努尔哈赤说,你率领一万人马,直冲斡珲鄂谟。皇太极说,儿臣领旨。努尔哈赤说,其余人马由我自己亲率,直逼尚间崖。代善说,父皇,我呢?努尔哈赤说,你做我的先锋。代善说,是。

  双方接战。后金先在尚间崖击败以逸待劳的马林北路军,继而在斐芬山全歼该地明军。北路军全军覆灭。代善说,父皇,没想到明军这么不堪一击。努尔哈赤说,现在说这话,还为时过早。代善说,下一步怎么办?努尔哈赤说,立即返回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回到赫图阿拉,满街都是欢迎的人们。

  回到宫中。代善说,父皇,下一步该迎战刘吧?努尔哈赤说,刘,号称刘大刀,不光个人作战勇猛,而且还治军极严,他的部队“行则成阵,止则成营”,并且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是明军中少有的善战之师。代善说,父皇有何妙计?努尔哈赤说,这刘大刀虽然厉害,不过也有很多缺点。我们可令主力在阿布达里冈设伏以待,来他个出其不易。代善说,父皇果然英明。努尔哈赤说,你去找一个人,假装去给报信。

  刘正在帐中休息。下人来报,将军,杜将军派了信使来了。刘将军说,快,让他进来。信使说,我家将军已逼近赫图阿拉,但遭到努尔哈赤部的顽强抵抗,他让我带口信给大将军,让大将军速速进攻,两面交合。刘很高兴地说,回去告诉你们将军,我会下令部队轻装急进,日夜兼程,不消三日,我们就可以会合了。

  刘的部队在夜色中行进,伏兵突然而起,刘中箭身亡,部队大部被歼。东路军残部撤至富察,又遭到努尔哈赤挥兵扑灭。

  杨镐在帐中饮酒,信使来报。大帅,刘中了努尔哈赤的埋伏,已经阵亡,其部大部被歼。杨镐傻了,喃喃道,完了,完了,全完了。军师说,大帅,我们还有李如柏的南路军。杨镐说,对,命他再战。军师说,大帅,不可啊,让李如柏去等于是送死,还是让他回师,保存实力吧。杨镐忍不住大哭起来。

  万历皇帝正在看着歌舞喝着酒,小顺子进来。小顺子说,皇上,兵部的折子。万历皇帝说,想必是辽东大捷吧。小顺子递过折子,万历皇帝一看,傻了,这,这,怎么可能?小顺子说,皇上,不要着急,奴才知道阴阳术士王老七,施展阴阳之术,可破敌军。万历皇帝说,快把他找来。

  王老七一番占卜之后,跪向皇帝说道,女真人之北关,与其祖坟风水有关。如将房山金人陵寝捣毁,泄其王气,明军可能转为胜矣。万历皇帝闻听此言,大为惊喜,说,令兵部急速派人赶往房山,捣毁金人陵寝。

  李如柏南路军回撤,途中自相践踏,死伤千人。李如柏自杀身亡。

  几位大人在一起,商讨国事。气氛很沉闷。

  方大人说,萨尔浒大战已经结束,诸位说说该如何收拾这个残局呢?

  李大人说,覆军杀将,千古无此败啊!

  赵大人说,此战结束,辽东局势起了根本变化,从此我军失去主动进攻的力量,只能被迫处于防守地位,而女真则由防御转入进攻。国家之计,岌岌乎殆哉。

  黄大人说,依我看,千错万错,就错在,选错了统帅。战略方面,我军采用的是分进合击,四路会攻的战略,当然,这样的部署本身不足以成为致命要害,但是必须认识到,要分进合击,就必须对四路军马进行全面的把握,要求主帅能够及时了解战况,要求各部队能够相互支援,要求各部队之间保持信息的畅通。杨镐身在后方对战况茫然无知,而前线又没有人统一指挥和协调,以至先机尽失。

  李大人说,黄大人所言极是。在西路军受到围歼时,杨镐远在沈阳,一无所知。没有对努尔哈赤的奇袭做出任何反应,也没有调度部队进行增援,更没有修改自己的分进合击计划,就这样任其各个击破。三月三日,明军的西路、北路已经溃败,而东路军在三月四日竟然还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行事,最后才中伏惨败。

  黄大人说,千错万错,都是杨镐的错,我们应该立即启奏皇上,弹劾杨镐。

  方大人说,这个折子还是让黄大人来写吧。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