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8

  万历皇帝正在榻上与郑贵妃缠绵。小顺子进来说,皇上,播州之乱已平,杨应龙自缢而死。万历皇帝一听,开心极了。郑贵妃起身,端起一杯酒说,恭喜皇上,臣妾敬皇上一杯。喝着喝着,郑贵妃却突然哭泣起来。万历皇帝说,爱妃,你怎么了?郑贵妃说,皇上,你要给臣妾做主啊。万历皇帝说,快给朕说说是怎么回事?郑贵妃说,最近宫中流言四起,说是臣妾差人放火烧掉了坤宁宫,意欲加害皇后。万历皇帝说,真是岂有此理。朕要割了他们的舌头。郑贵妃说,他们说得可是有鼻子有眼,说我想将皇后取而代之。这样,洵儿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上太子了。万历皇帝叹了口气说,又是立太子的事。郑贵妃说,皇上,你要是立了洵儿为太子,一切就都可以平息了。万历皇帝说,爱妃,你不知道我的难处,我如果贸然立洵儿为太子,大臣们肯定不会罢休的。郑贵妃说,皇上贵为天子,何必如此多虑?万历皇帝说,这事还是等以后再说吧。郑贵妃说,皇上,你是厌倦臣妾了?万历皇帝说,你不要胡思乱想了。郑贵妃说,我看皇上分明就是,以前,臣妾想要什么,你都会答应臣妾的。万历皇帝说,可这回不同,立太子可不是儿戏。郑贵妃说,洵儿虽然不是长子,可比洛儿要聪明得多,如果,他当了皇帝,对国家也是有好处的。为什么大臣们硬要搬什么礼仪伦纲出来?万历皇帝没有说话。郑贵妃说,皇上——万历皇帝还是没有说话。

  东暖阁的折子堆得高高的,万历皇帝连翻都懒得翻。郑贵妃好奇地翻看折子。她翻开了顾宪成的折子,上书“郑氏蒙蔽圣聪,希图废长立幼”。郑贵妃的脸色铁青。万历皇帝说,爱妃,你怎么了?郑贵妃把折子递给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大怒,说,顾宪成无礼,若不惩他,恐廷臣将蜚语迭出,朕必不胜其烦。于是在原疏上批了“革职”两字。万历皇帝说,爱妃,这下你该满意了吧?郑贵妃说,这不过是治标但不治本。万历皇帝说,这个朕心中自有分寸。郑贵妃说,臣妾觉得,皇上如果能说服太后,这事情就成了一大半了。万历皇帝说,那朕就去听听母后怎么说。

  万历皇帝进来时,李太后正在念经。万历皇帝说,儿臣给母后请安。李太后说,皇上,你最近气色可不太好。万历皇帝说,儿臣会好好调养的。李太后说,酒不是好东西,要节制一些。万历皇帝说,儿臣谨听教诲。李太后说,外廷诸臣都说该早定太子,你打算怎么办?万历皇帝说,儿臣正为这事烦心呢。李太后说,这有什么好烦心的,按照祖制,就应试立长哥洛儿为太子,难道皇上要违背祖制,废长立幼不成?万历皇帝含糊地回答说,洛儿只不过普通宫女的儿子。李太后脸色突变,说,你说什么?万历皇帝吞吞吐吐地回答,他,他是,普通,宫女,生的。李太后正色喝道,你,你,真是气死哀家了,跪下。万历皇帝只好跪下。李太后说,想当年为娘也是一个宫女,你也是宫女的儿子。万历皇帝哀求道,儿臣一时失言,请母后宽恕。李太后说,只要哀家还有一口气,不允许谁坏了祖宗的规矩。万历皇帝说,请母后息怒,儿臣知错了。

  万历皇帝回到宫中说,小顺子,拿酒来。小顺子说,皇上,时候不早了,该歇着了。万历皇帝说,大胆奴才。小顺子说,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奴才这就去拿。不一会儿,郑贵妃来了。郑贵妃说,皇上,太后怎么说?万历皇帝一口把杯中的酒喝完了,并不言语。郑贵妃说,皇上,你倒是说句话啊?万历皇帝叹了口气说,朕还没提到立太子的事情,就被母后责骂了一顿。郑贵妃说,太后怎么说?万历皇帝说,母后要朕立常洛为太子。郑贵妃一阵头晕。万历皇帝见状,忙说,爱妃,你怎么了?郑贵妃说,那皇上,你就没有给洵儿争取一下?万历皇帝说,朕迟迟不立太子,最怕的就是母后反对。没想到,到头来,还是这么一个结果。郑贵妃说,皇上真的要立常洛为太子?万历皇帝说,事已至此,朕也回天无力了。郑贵妃说,皇上,你可得想想办法,要不然,臣妾和洵儿在后宫就要任人欺侮了。万历皇帝说,你别担心,只要有朕在,你和洵儿就不会被欺负的。郑贵妃说,皇上要是爱臣妾,就马上立洵儿为太子。万历皇帝说,朕现在心烦意乱。郑贵妃说,皇上难道又要糊弄臣妾?万历皇帝说,你怎么跟朕这么说话?郑贵妃说,臣妾难道说错了?万历皇帝说,朕自有主张,你先下去吧。

  晚上,一声霹雳,雷雨交加。万历皇帝做了一个梦。他梦到自己来到森林里面打猎,突然听到了求救声,循声前行,看到一个小孩蹲在树上,树下有一只野猪。他看到那个孩子,竟然是朱常洛,朱常洛喊,父皇,快救我,快救我。他射了一箭,射中野猪,野猪便跑开了。他过去抱住朱常洛。他问朱常洛,洛儿,你怎么到这里来呢?朱常洛说,洛儿想父皇了,可父皇一直都没有来看洛儿。万历皇帝抱着朱常洛说,洛儿,不要哭,是父皇对不住你。洛儿说,父皇,我没有哭,是你哭了。突然,洛儿不见了,林子里空空荡荡。他就喊,洛儿,洛儿。小顺子听到声音进来了。小顺子说,皇上,你怎么了?万历皇帝说,朕头有些晕。小顺子说,我给皇上传御医来。

  万历皇帝卧病在床。万历皇帝说,小顺子。小顺子说,奴才在。万历皇帝说,宣沈一贯。不一会儿,沈一贯来了。沈一贯说,老臣给皇上请安。万历皇帝说,免礼。沈一贯说,老臣听说皇上圣体欠安?万历皇帝说,朕也不知道何故,昨夜突然就觉得头昏目眩。沈一贯说,皇上可得注意身子,免得让臣子们担心。万历皇帝说,朕感觉一日不如一日了。沈一贯说,子复生子,孙复生孙,皇上何不早立太子,早享天伦?万历皇帝说,朕近日思忖颇多,确实是到立太子的时候了。沈一贯说,皇上英明。万历皇帝说,小顺子。小顺子说,奴才在。万历皇帝说,拟旨。小顺子开始研墨。万历皇帝说,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是年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十九岁。

  翊坤宫里,春儿正和朱常洵嬉闹。小顺子来了。小顺子说,春儿,你们家主子呢?春儿说,主子身体有些不适,歇着呢。小顺子说,麻烦你快去通报一声,大事不好了。春儿说,什么事?小顺子说,你快去通报。春儿进来说,主子,小顺子求见。郑贵妃说,本宫不是说了,今儿个谁也不见吗?春儿说,小顺子说有要事禀报。郑贵妃说,那,就让他进来吧。小顺子进来。小顺子说,奴才给贵妃娘娘请安。郑贵妃说,起来吧。小顺子说,贵妃娘娘,你可得想想办法,一个时辰前,皇上发了诏书,立了常洛为太子。郑贵妃说,你,你,你说什么?小顺子说,皇上立了常洛为太子,过些日子就要行大礼了。郑贵妃一阵晕眩,就要倒下。春儿忙扶住她。小顺子说,娘娘,你快想想办法啊?郑贵妃说,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办法可想?春儿说,主子可以让皇上收回成命。

  郑贵妃来到了乾清宫,见到了皇上,她冷冰冰地说,臣妾听说皇上已经立了常洛为太子。万历皇帝说,朕也是迫不得已。郑贵妃说,皇上,你还记得答应臣妾的话吗?万历皇帝说,这个朕自然不会忘却。郑贵妃掏出一红黄相间的锦囊说,你还记得这个锦囊不?万历皇帝说,常洵出生时,朕给你写的密旨,朕怎么可能忘记?郑贵妃说,皇上,你还记得上面写的什么不?万历皇帝不说话。郑贵妃说,如果皇上记不得了,臣妾就读给皇上听。万历皇帝说,爱妃,你不要说了。郑贵妃说,不,臣妾偏要说。

  郑贵妃从锦囊中取出纸条,突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万历皇帝说,爱妃,你怎么了?郑贵妃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万历皇帝拿过纸条一看,原来,锦囊被虫子咬了,朕立皇子常洵为太子。其中“常洵”两字被虫子咬了。万历皇帝说,爱妃,不要哭坏了身子。郑贵妃说,皇上,你还爱臣妾和洵儿吗?万历皇帝说,朕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郑贵妃说,既然如此,臣妾恳请皇上收回成命。万历皇帝叹了口气。郑贵妃说,如果皇上不收回成命,臣妾就死在你面前。没等万历回过神来,郑贵妃就要去撞墙。万历皇帝慌了,忙拉住她。郑贵妃说,皇上,你就让臣妾去死吧。万历皇帝说,爱妃,你怎么这么傻?郑贵妃说,皇上既然不再爱臣妾,臣妾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万历皇帝说,你这不是为难朕吗?郑贵妃说,皇上,臣妾死了,你就不会为难了。说着,郑贵妃还要去撞墙。万历皇帝说,朕答应你还不行?郑贵妃说,皇上,你真的愿意收回成命?万历皇帝点了点头。万历皇帝说,小顺子。小顺子说,奴才在。万历皇帝说,宣沈一贯火速进宫。

  余大人急匆匆地来到了陈大人府上。陈大人说,你何故如此着急?余大人说,不好了,出大事了。陈大人说,这天下太平,能出什么大事?余大人说,我听说,皇上昨天晚上立太子了。陈大人说,这是好事啊。余大人说,好什么呀,皇上立的是皇长子朱常洛。陈大人一惊说,这,这怎么可能?余大人说,我也百思不得其解。陈大人说,贵妃娘娘那么得宠,皇上那么喜欢朱常洵,怎么就会立常洛为太子呢?余大人说,我听说前段时间,李太后把皇上叫过去痛斥了一顿。陈大人说,那咱们该怎么办?余大人说,我正是为这事而来。要不我们弃暗投明?陈大人说,谈何容易啊?余大人说,可是,皇上体弱多病,一旦朱常洛登了基,我们就全完了。陈大人说,依我看,贵妃娘娘这是以退为进。余大人说,你是说,贵妃娘娘先借此堵住众臣的口,到时候再找机会让皇上改立太子?陈大人说,你说贵妃娘娘会眼睁睁地看着朱常洛当上皇帝吗?余大人说,如果是这样,贵妃娘娘这一步棋下得也太险了。陈大人笑着说,俗话说,绝处逢生嘛。余大人说,如果真是这样,这可真是一步绝妙之棋。陈大人笑着说,好戏就要开始了。

  沈一贯火速进宫。沈一贯说,老臣给皇上请安。万历皇帝说,免礼。沈一贯说,皇上这么急着召见老臣,不知所为何事?万历皇帝说,朕思忖颇多,立太子一事,仍显急促,不如,再推后一些时日。沈一贯说,这……万历皇帝说,爱卿有何难言之隐?沈一贯说,立太子这么重大的事,皇上岂能视作儿戏?万历皇帝说,昨日朕意志恍惚,才会做出这个错误的决定。沈一贯说,启禀皇上,老臣已将诏书连夜诏告天下。如若收回,必将有损皇上的威仪。万历皇帝说,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吗?沈一贯说,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万历皇帝深深地叹了口气。万历皇帝说,既然如此,你先退下吧。

  郑贵妃病倒了。春儿在一旁侍候。春儿说,主子,皇上叫御膳房炖了人参汤,你喝一点吧。郑贵妃说,不喝。春儿说,怎么说,这也是皇上的一片心意。郑贵妃说,谁稀罕他的假情假意?春儿说,奴婢知道主子得的是心病,可是,主子如果气坏了身子,就太不值得了。到时候,有人会偷着乐。郑贵妃说,本宫辛苦了那么多,没想到全白费了。春儿说,奴婢觉得这事还没完,谁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郑贵妃说,本宫怎么听着你这话里有话?春儿说,奴婢觉得这太子,可以立,也可以废。郑贵妃说,你说什么?春儿说,奴婢只是瞎说。郑贵妃说,你说得对,本宫真是气糊涂了,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只要朱常洛一天没有登基,洵儿就还有机会。春儿说,主子,你喝点参汤吧。郑贵妃说,不用了,听你这么一说,本宫什么病都没了。

  王皇后得意洋洋地来看望王恭妃。王恭妃说,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王皇后说,本宫这次来专门给你道喜的。王恭妃说,妹妹怎么担待得起啊,本来,我应该去给你道谢的。如果不是姐姐的帮助,洛儿根本不可能当上太子的。王皇后说,妹妹,你太客气了。洛儿聪颖过人,本宫又没有子嗣,一直把洛儿当成是亲生的。这次,洛儿当了太子,你也熬出头了,很快,皇上会加封你为贵妃了。王恭妃说,不瞒姐姐,我这几天晚上总是睡不踏实。王皇后说,这又是何故?王恭妃说,贵妃的心思,姐姐难道不清楚吗?依她的性格,岂能罢休?王皇后说,妹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皇上耳根子软,贵妃又如此受宠,洛儿确实要处处小心才是。王恭妃说,我听说皇上封了洵儿为福王。王皇后说,妹妹说得没错。王恭妃说,唉,我真为洛儿担心。王皇后说,妹妹倒是提醒了我,如果让福王去了封地洛阳,那么宫里就会安宁许多。王恭妃说,这个贵妃恐怕也不会答应吧?王皇后说,这个由不得她,这是祖制,皇上立了太子后,番王就不能再留在宫中,要去封地。王恭妃说,说不定到时候贵妃又会想出什么方法呢?王皇后说,妹妹多虑了,不信你瞧,过不了几天,大臣们就会上奏皇上,要求福王去洛阳。

  万历二十九年的一天,众官员在沈一贯府上品茶。刘大人说,沈大人,这次立太子一事,你功不可没啊。徐大人说,国本之争持续了那么多年,历任的首辅都束手无策,还是沈大人厉害。沈大人说,你们是不知道啊,老夫是一肚子苦水。刘大人说,怎么回事呢?沈大人说,你们知不知道皇上立太子的第二天,皇上就反悔了,要收回成命。徐大人说,啊,居然有这样的事?沈大人说,当时,老夫冒着杀头的危险,以死相谏,说诏书已连夜发出,说得嘴皮都破了,皇上才勉强答应下来。刘大人说,贵妃娘娘肯定恨死你了。沈大人叹了口气说,这也没有办法,如果我们做臣子的不力谏,后人会耻笑我们的。徐大人说,这几天宫里有什么动静?沈大人说,暂时还没有,不过,往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刘大人说,恭妃势单力薄,恐怕要被贵妃娘娘欺负了。徐大人说,后宫要想安宁,福王必须去洛阳。沈大人点了点头说,老夫这就给皇上写折子。

  万历皇帝忧心忡忡。郑贵妃进来。郑贵妃说,皇上,你为何事烦忧?万历皇帝说,大臣们上了折子,要洵儿去洛阳。郑贵妃一惊说,皇上,你可千万不能听信大臣们的胡言。万历皇帝叹了口气说,可这是祖制,叫朕如何是好?郑贵妃说,洵儿还小,他一去洛阳,臣妾就很难再见到他了,皇上,万万不可啊。万历皇帝说,朕也舍不得,可是有什么好办法呢?郑贵妃说,这有何难,随便找个借口就应付过去了。万历皇帝说,有什么借口?郑贵妃说,就说洛阳的宫殿还没修好,等修好了再说。万历皇帝说,嗯,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这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到时候,大臣们还要反对呢?郑贵妃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万历皇帝说,爱妃,我们很久没下棋了,下一回吧。郑贵妃说,好的,皇上。

  沈一贯看了万历皇帝的批复,便来到毓德宫。沈一贯说,麻烦公公通告一声,我要面见圣上。小顺子说,皇上说了,今天不接见任何人。沈大人,你还是先回吧。沈一贯说,可老臣有很重要的事情。小顺子说,沈大人,你就不要难为我们做奴才的了。沈一贯没办法,只好回来。

  郑贵妃回到宫中。郑贵妃说,春儿,这两天宫里可有什么闲言闲语?春儿说,回主子话,前些日子,王皇后又去了景阳宫。郑贵妃说,她们最近倒是走得很亲热。她们都在商议些什么?春儿说,听说是催促皇上让小主子尽快去洛阳。郑贵妃非常生气地说,原来是她们搞出来的鬼。春儿说,主子,你都已经知道了吗?郑贵妃说,大臣们的折子都到了皇上那里了。春儿说,皇后和恭妃也太歹毒了,竟然要将主子和小主子分开。郑贵妃说,她们也太小看我了,以为大臣们的几个折子就能让我们母子分开,真是太小瞧我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谁都别想将我们母子分开。春儿说,她们如此急着要催小主子去洛阳,肯定别有用心。郑贵妃说,这个我自然清楚,她们是怕我对太子下手。春儿说,主子有打算?郑贵妃笑了笑说,既然她们不仁,就不能怪我不义了,我就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让太子搬离景阳宫,让他们母子分离,永不见面。春儿说,这,皇上能答应吗?郑贵妃冷笑了一下说,只要我开口,皇上肯定会答应。说话间,皇上竟然来了。

  郑贵妃说,皇上,你可知道是谁一心要将臣妾与洵儿母子分离吗?万历皇帝说,谁?郑贵妃说,皇上,你猜。万历皇帝说,朕猜不出来。郑贵妃说,你猜嘛。万历皇帝说,朕真的猜不出来。郑贵妃说,是皇后和恭妃。万历皇帝说,真是太不像话了。郑贵妃哭着说,臣妾也不明白,皇上都已经立了洛儿为太子,恭妃为何还不满足,还要苦苦相逼,将臣妾与洵儿分开,臣妾真的不知道恭妃为何如此歹毒,难道她的心是辣椒做的不成?万历皇帝说,爱妃莫哭,朕一定不会轻饶她们。郑贵妃还在哭,说,臣妾没想到她们这么快就开始欺负咱们娘俩了,皇上,你可一定要给臣妾做主啊。万历皇帝说,爱妃有什么好的想法?郑贵妃说,臣妾不敢乱说。万历皇帝说,你尽管说,说错了,朕不怪罪于你。郑贵妃说,恭妃既然如此歹毒,那就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她也尝尝母子分离的痛苦。万历皇帝说,具体怎么做?郑贵妃说,让太子搬离景阳宫,让他们母子永不相见。万历皇帝一听,面露难色地说,这,这,不太好吧?郑贵妃说,皇上分明是在偏袒恭妃。万历皇帝说,朕没有偏袒恭妃,朕只是觉得这样似乎不妥,名不正则言不顺,总得有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吧,否则,到时候,大臣们一上奏,朕都不知道拿什么话去应付他们。郑贵妃说,皇上何必有如此多的顾虑?万历皇帝说,还是得有一个能说服众臣的理由才是。郑贵妃说,臣妾以为,皇上根本无须理会众臣的意见,那些奏折,皇上根本就不要去看。万历皇帝说,众臣的意见,朕可以不加理会,可如果太后问起,朕该怎么说?郑贵妃说,就说恭妃重病缠身,怕传染了太子。万历皇帝说,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小顺子说,奴才在。万历皇帝说,传朕的旨意,从明日起,太子搬离景阳宫,居住在慈庆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准探望恭妃。小顺子说,奴才领旨。郑贵妃说,皇上,臣妾还是认为有些不妥。万历皇帝说,有何不妥?郑贵妃说,最后一句,应该改成不准任何人探望恭妃。万历皇帝说,嗯,还是爱妃想得周到。

  王恭妃神情恍惚,也许一切来得太快了,她心里总不踏实。她对宫女说,今天怎么这么奇怪,本宫心神恍惚,眼皮一直在跳。宫女说,恭喜主子,奴婢以为,皇上要加封主子为贵妃了。王恭妃笑了笑。这时,太监进来说,圣旨到。宫女说,主子,我没说错吧。王恭妃和朱常洛跪着接旨。小顺子说,圣上口谕,从明日起,太子搬离景阳宫,居住在慈庆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准任何人探望恭妃。王恭妃一听,差点晕了过去。朱常洛忙扶住她。小顺子说,还不快谢恩。王恭妃说,洛儿,快谢恩。朱常洛说,谢父皇恩典。

  小顺子走后,朱常洛越想越生气。他起身要出去。王恭妃说,洛儿,你要去哪里?朱常洛说,我要去找父皇评理。王恭妃说,你给我站住。朱常洛不理。王恭妃跪在地上,哭着说,就算母亲求你了,还不行吗?朱常洛说,母亲,你快起来,快起来。王恭妃说,洛儿,你可千万不能做傻事啊。如果把你父皇惹怒了,连太子的位置都不保啊。朱常洛说,洛儿不怕,即使不当太子,洛儿也要跟母亲在一起。王恭妃骂道,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为娘这么辛苦不就是希望你能当上太子吗?如今好不容易当上了太子,你怎么不珍惜,为娘的心在流血啊!如果你现在去找你父皇,我们以前所受的苦不就白费了吗?朱常洛说,母亲,孩儿错了,孩儿错了。可孩儿不想离开母亲。王恭妃说,傻孩子,我们只是暂时分开,只要你当上皇上,一切就都好了。朱常洛说,母亲——王恭妃说,你去了慈庆宫,可千万要小心,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行,不能图一时的痛快。贵妃娘娘的心肠歹毒,诡计多端,你可千万要多长几个心眼,不要辜负了为娘的一片苦心。朱常洛说,请母亲放心,我一定会照顾自己的。王恭妃说,万一有什么不测,你就去找李太后。朱常洛泣不成声。那天晚上,王恭妃一直守在他的旁边,看着他,彻夜未眠。

  第二天,朱常洛起床了,洗了脸。王恭妃端来一碗汤圆。王恭妃说,洛儿,这是你最喜欢吃的芝麻馅汤圆,是我亲手做的,你快趁热吃了吧。朱常洛一边吃,眼泪一边流到碗里。王恭妃说,洛儿,你是男子汉,不能流眼泪。朱常洛说,母亲的教诲,孩儿一定谨记在心。王恭妃说,时辰到了,该出发了。朱常洛跪在王恭妃面前磕了三个头说,请母亲放心,孩儿不会辜负你的一片苦心。王恭妃点点头。朱常洛要走了,王恭妃说,等一下。朱常洛转过身。王恭妃从身上取下一块玉佩说,洛儿,这个玉佩是为娘进宫时,你婆婆给我的,你随身带着,看到它,就等于看到了娘亲。朱常洛接过玉佩转身就走了。王恭妃追到门口,看着朱常洛渐渐远去,然后,哇哇大哭起来。

  王恭妃坐在椅子上发呆。宫女们进来。宫女说,主子,我们来跟你道个别。王恭妃说,连你们都要离开我?宫女说,主子,内务府调我们几个去浣衣局,往后,这宫里只有你一个人了,你可得保重。王恭妃说,你们等一下。说完,她找到一个柜子,拿出几件首饰说,你们侍候了我那么多年,很不容易,我这里有几件首饰,你们拿上吧。宫女说,主子,还是你留着吧,这些东西,你留着还可以应个急。王恭妃说,拿上吧,我要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用了。宫女们就一人拿了一件,出了景阳宫。两个太监将大门关上,上了锁。王恭妃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面吃简单的饭菜,吃着吃着,眼泪就嗒嗒地掉了下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