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6

  月儿将收到的最新消息禀报给了王皇后。月儿说,皇后娘娘,奴婢听说……话到了嘴边,又收了回去。王皇后说,听到什么了?月儿说,奴婢听说郑淑妃升任德妃了。王皇后被一口茶水呛到了,咳了几声说,啊?你从哪里听来的?月儿赶忙过来给她轻轻地捶背,边捶边说,这事宫里都传遍了。王皇后说,这么大的事,本宫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月儿说,奴婢听说是皇上趁着酒兴,就给她封了。王皇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得想办法杀杀她的傲气。月儿说,她现在就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以后就更不得了。王皇后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月儿想了想说,娘娘是否还记得凤儿?王皇后笑着说,记得,当然记得,她现在在哪个宫?月儿说,她现在就在昭妃身边。王皇后说,你是说把她安排到德妃的身边去?月儿说,对,安排她去当管事宫女去,这样一来,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都可以掌握。王皇后说,主意是不错,不过,这总得有个由头吧,不然,会引起怀疑的。月儿说,宫女的轮换在宫中是很正常的,不会有什么不妥。王皇后说,那你就好好叮嘱一下凤儿吧。当天下午,凤儿便跟着太监来到郑德妃宫中。

  气温骤变,李太后受了风寒,突然病倒了。王皇后先来给她请安。过了一会儿,万历皇帝和郑德妃也来了。万历皇帝说,母后,你感觉怎么样?李太后说,哀家只是偶感风寒,没有什么大碍的。万历皇帝说,儿臣让御膳房给你炖了点补品,让儿臣亲自喂你。李太后点了点头。王皇后把李太后扶起来,万历皇帝亲自喂她。吃完后,李太后咳嗽了一阵,说,皇上回去忙国事吧,有皇后守在我身边就行了。万历皇帝说,儿臣要守在母后身边。李太后说,哀家只要多休息一下就会恢复的。万历皇帝说,那儿臣晚上再来看母后。李太后挥挥手说,去吧,去吧。

  回到宫里,郑德妃说,皇上可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万历皇帝想了想,说,什么日子?郑德妃说,今天是元宵节。万历皇帝说,哦,对了,今天宫里有灯会。郑德妃说,宫里的灯会有什么意思。不如,我们出宫去吧?万历皇帝说,不行啊,母后也要去看灯会啊。郑德妃说,你傻啊,太后不是病了吗?万历皇帝说,朕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郑德妃说,皇上准备就这样出宫?万历皇帝说,那还要干什么?郑德妃说,得重新乔装打扮,还要让东厂派些人暗中保护才行。万历皇帝说,还是你想得周全。郑德妃说,小顺子,宣张诚。

  不一会儿,张诚来了。张诚说,奴才参见皇上,德妃娘娘。万历皇帝说,朕今天要出宫去看灯会,你去帮找些民间的衣服来。张诚说,奴才这就去办。几个时辰之后,张诚送来衣物。万历皇帝和郑德妃开始乔装打扮,看着彼此陌生而滑稽的样子,不禁相视而笑。

  灯市很热闹,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郑德妃牵着万历皇帝的手,东看西看。小顺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眼神四处乱扫,生怕有一丁点闪失。突然,万历皇帝被后面的人推了一下,身子向前倾,不小心踩到一个人的脚。那人回过头,瞪大眼珠斥责道,你瞎了狗眼了?只见那人长得尖嘴猴腮,嘴里有两颗镶金的门牙,嘴角有一颗黑痣,上面还长着一小撮毛。万历皇帝正准备发火,身后的锦衣卫正准备抽剑,郑德妃马上打圆场说,对,对不起。那人说,一句对不起就完了?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郑德妃说,那你说要怎么办?那人说,你踩了我的新鞋,要赔钱才行。万历皇帝正要发作,郑德妃抢先道,你要多少钱?那人吐了口痰,歪着嘴说,十两银子,一个子儿都不能少,如果少一个子儿,我就打断你的腿。小顺子说,你也太不讲道理了。那人说,你这个死娘娘腔,你算老几,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一边呆着去。郑德妃知道这个人是个市井无赖,便说,十两就十两。小顺子气得牙根发颤,很不情愿地掏出银子。那人一把抢过去,咬了咬,高高兴兴地买花酒去了。小顺子说,皇——老爷,要不要,修理他一下?郑德妃说,算了,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嘛。万历皇帝说,真没想到,一出来就碰到这样的无赖。郑德妃说,这样的无赖,在京城里随处可见,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过了一座石桥,他们来到一个算命摊前,算命的是一个干巴巴的老头,留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像是一棵晒干的人参。郑德妃说,老爷,要不,我们算个命吧?万历皇帝正在犹豫,却已经被郑德妃拉到了摊边。他们坐下来。算命人看了郑德妃的手掌说,你是大富大贵的命啊。郑德妃说,先生,你看我会不会生儿子?算命人说,有。算命人看万历皇帝的手掌。万历皇帝有些紧张,生怕他能从手相上看出自己的身份。算命人一惊,这位爷一定是读书人,一定会金榜题名啊!郑德妃说,给他算算能活多少岁?算命人说,这位爷是长寿。郑德妃接着说,算算他有几个妻妾?算命人说,妻妾倒是不少,不过,能荣辱与共的却只有一人。郑德妃很满意,给了他十两银子。算命人拼命道谢。

  走着走着,郑德妃突然站住了。万历皇帝说,你怎么了?郑德妃使劲嗅了嗅鼻子说,你闻。万历皇帝也闻了闻。郑德妃说,什么味道?万历皇帝皱着眉头说,好臭啊。郑德妃说,那是烤臭豆腐,可好吃了。万历皇帝说,这么臭,怎么吃?郑德妃说,老爷,你不知道,这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郑德妃吃得津津有味。郑德妃说,老爷,你也尝尝嘛。万历皇帝说,我不吃。郑德妃说,吃一块嘛。万历皇帝说,不吃。郑德妃撒娇道,求求你了。万历皇帝捏着鼻子勉强咬了一口。他的表情突变。他一把抢过郑德妃的臭豆腐,猛吃起来。他边吃边说,这是朕吃过的最好的东西。郑德妃一惊,忙捂住他的嘴。还好,周围的人都没有注意他。他们扔下银子,就跑掉了。

  他们来到灯谜区。只见上书:“故土知乡情”,猜中药名二。郑德妃说,老爷,这个我知道。万历皇帝说,说来听听。郑德妃说,谜底是“生地、熟地”。万历皇帝说,就是就是。又见到一个上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猜古代一人名。郑德妃说,老爷,该轮到你猜了。万历皇帝说,这可难不倒我,我猜是李时珍。郑德妃开心地鼓掌。他们又来到一个花灯前,上书:“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P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打一物)这下可有点难了。郑德妃抓着头。万历皇帝也在冥思。然后,两人同时说,有了,有了。郑德妃说,我猜是绣花针。万历皇帝说,跟我想的一样。

  正当他们玩得尽兴的时候,凤儿急匆匆地跑到坤宁宫告了密。

  王皇后坐在李太后身边,陪她聊天。李太后说,今年宫里的灯会热闹吧?王皇后说,皇上没去,怎么会热闹呢?李太后说,皇上不是最喜欢看灯会吗?王皇后说,这宫外不是也有吗?李太后说,宫外?皇上出宫了?王皇后说,臣妾只是听下人说皇上和郑德妃一起出宫去了,不知是真是假。李太后气得发抖地说,真是气死哀家了。王皇后说,请太后息怒,要不找个奴才来问问。李太后说,真是太不像话了。王皇后找来皇上身边的一个小太监。王皇后说,我问你,皇上去哪儿了?小太监说,奴才不敢说。王皇后说,快说。小太监低声说,皇上,皇上,出宫了。王皇后说,谁煽动皇上去的?小太监说,郑德妃。李太后说,让他下去吧。王皇后说,这事该如何处置?李太后说,哀家决不会轻饶他们。

  很久没有走这么长时间的路,郑德妃脚疼得厉害,她撒娇说,老爷,我走不动了。万历皇帝说,那怎么办?郑德妃说,你背我。万历皇帝说,这么多人,怎么好意思。郑德妃说,又没人认得你,你怕什么。万历皇帝无奈,只好背起了郑德妃。郑德妃买了个风车。郑德妃说,老爷,快,快点,要不然风车跑不起来。万历皇帝跑起来了。便衣们也跟着跑了起来。万历皇帝跑得气喘吁吁,郑德妃才下来。郑德妃说,你今天开心吗?万历皇帝说,真是太开心了。

  夜深后,他们才回宫。轿子刚落地,小德子便凑了上来。小德子说,德妃娘娘,李太后叫你过去。郑德妃说,李太后的身体康复了吗?小德子说,还没有。郑德妃说,公公,可知道太后找我何事?小德子说,这,奴才也不清楚。郑德妃拿了二十两银子给小德子。小德子说,这不太好吧?郑德妃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小德子收起银子说,我听说好像是责问娘娘出宫的事。郑德妃一惊,说,太后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呢?小德子说,肯定是有人告了密。郑德妃说,谁跟我这么过不去?小德子说,请德妃娘娘体谅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苦衷。郑德妃说,太后找过皇上了吗?小德子说,还没有。郑德妃说,那就好。小德子说,娘娘,太后该等急了。郑德妃说,太后会如何处置我?小德子说,这个奴才也不知道,不过,娘娘说话的时候最好要慎重一点,想好了再说。郑德妃说,那好,待我换件衣裳。一个宫女侍候郑德妃换衣裳。郑德妃低声说,你快去找皇上,让他到太后那里救我。宫女说,嗯。郑德妃还咬破手指,在她手上写了一个“庙”字。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宫女惊慌失措地跑回宫,对皇上说,皇上,不好了,不好了。万历皇帝说,怎么了?小宫女说,李太后在拿德妃娘娘问罪,请皇上快去救她。万历皇帝一惊,问,母后怎么知道这事了?小宫女说,奴婢也不清楚。万历皇帝说,德妃还说了些什么?小宫女说,情况紧急,娘娘在我手上写了一个字。万历皇帝说,什么字?小宫女摊开手心。万历皇帝读出声:“庙。”万历皇帝在房里走来走去,心里有些不解。小顺子说,皇上,你这是怎么了?万历皇帝说,太后在问罪郑德妃呢,临走前写了个“庙”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小顺子说,这个字肯定暗藏玄机。万历皇帝说,这个朕当然知道。小顺子说,德妃娘娘肯定不想让太后知道你们去了灯会。万历皇帝说,朕知道了,她是说,我们去了庙里。去庙里干什么呢?小顺子说,最近,太后不是凤体欠安吗?万历皇帝说,我明白了,是说我们去庙里给母后祈祷,希望她早日康复。小顺子说,皇上英明。万历皇帝说,可京城的庙那么多,她说的是哪一间呢?小顺子说,奴才以为应该是香火最旺的那一间,因为那里最灵验。万历皇帝说,快,给朕备轿。

  慈宁宫里,李太后正在责问郑德妃。李太后阴阳怪气地说,宫外好玩吗?郑德妃说,臣妾无心观赏宫外的风景。李太后说,这灯会上有很多人吧?郑德妃说,臣妾没有去灯会。李太后说,你还敢狡辩?没去看灯会,去了哪里?郑德妃说,去了报国寺烧香,祈求母后早日康复。李太后冷笑道,你以为我会相信你这些花言巧语吗?郑德妃说,臣妾所说,句句属实,如有半点虚假,听凭母后处置。李太后说,你以为这紫禁城的大门,是菜院门吗,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正在这时,小德子来报,皇上驾到。李太后说,他来得正好。万历皇帝进来说,母后吉祥。李太后说,哀家都快被你气死了。万历皇帝说,母后为何生儿臣的气?李太后说,我问你,你今天晚上是不是不在宫里?万历皇帝说,不在。李太后说,去了哪里?万历皇帝说,去报国寺给母后祈祷了。李太后说,果真是如此?万历皇帝说,母后,你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儿臣吗?李太后说,哀家姑且念你一片孝心,起来吧。万历皇帝说,母后,儿臣还有一个请求。李太后说,你是想为德妃求情是吧?万历皇帝说,正是。李太后说,因为德妃,坏了规矩,这宫里不就乱套了吗?万历皇帝说,德妃也是一片孝心啊!李太后说,好了,好了,下不为例。万历皇帝和郑德妃一起说,谢母后恩典。李太后说,都起来吧。万历皇帝说,母后,你感觉好些了吗?李太后说,你还别说,头也不晕了,感觉好多了。不过,这往后,可不准随便出宫。万历皇帝说,儿臣知道了。李太后说,你现在长大了,也应该让我省省心了。

  几天后,万历皇帝在乾清宫里临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突然感觉有些头晕,手中的笔滚落在地。一旁的郑德妃说,皇上,你怎么了?万历皇帝说,朕也不知道,就有些头晕。郑德妃说,我扶你去休息,给你按摩一下。万历皇帝说,你会按摩?郑德妃说,以前学过一些,不算精通。郑德妃用手指轻轻地揉着万历皇帝的太阳穴。郑德妃说,好些了吗?万历皇帝说,头不疼了,但肚子又不舒服了。郑德妃说,小顺子,快,快叫御医。丁御医把了脉。郑德妃说,怎么样?丁御医说,皇上的龙体十分虚弱,要服龙卵才有用。郑德妃说,何谓龙卵?丁御医说,此乃白牡马之卵,补肾益气,但尤为珍贵不易得之。郑德妃说,无论如何,都要找到才行。

  当天晚上,郑德妃回翊坤宫后,找出一只木盒子,从里面取了一只更小的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有一本书,还有一个布娃,一根银针。郑德妃开始用银针扎小布娃。这一切,被凤儿看在了眼中,她马上去与月儿接头。凤儿说,月儿,我又有一个发现。月儿说,什么?凤儿说,我发现郑德妃有一个神秘的盒子。月儿说,盒子里都有什么?凤儿说,有一个娃娃,一些针,还有一本书,书上也画了一些人。月儿说,你先回去吧,我问问皇后娘娘。凤儿说,我先回了。月儿拿了一张银票给她,凤儿便迅速消失在夜色里。

  回宫后,月儿立刻跟王皇后作了禀报。王皇后说,她搞的那么神秘,肯定是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可又是什么呢?月儿说,她还用银针扎布娃娃。王皇后说,她到底在搞什么鬼呢?月儿说,你说,会不会搞巫术?王皇后说,你是说,太后的病是由她引起的?月儿说,娘娘觉得呢?王皇后说,那是肯定了。太后知道了,一定会很生气的。这次,她是跑不掉了。

  王皇后让月儿给了小德子一张银票,他便到李太后面前告起了状。小德子侍候李太后喝完药,准备让她躺下。李太后说,哀家躺得太久了,心里闷得慌,你陪我说说话吧。最近宫里有什么新鲜事?小德子说,奴才听说这宫里有人会使巫术。李太后说,什么巫术?小德子说,只要她念着一个人的名字,一施法,那个人就会浑身不舒服。李太后说,谁?小德子说,奴才不敢说。李太后说,别吞吞吐吐的,快说是谁。小德子说,回太后,是德妃娘娘。李太后说,怎么又是她?你有证据吗?小德子说,听人说,她有一只盒子。只要找到这个盒子就行了。李太后说,那还不快派人去找。

  郑德妃正在乾清宫里侍候皇上。小太监在翊坤宫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一个紫檀木盒。小德子把盒子放在李太后的面前,李太后说,打开看看。小德子打开。李太后一看,笑了,我当是什么东西哟,不过是针灸按摩的书,哪里是巫术嘛。小德子说,奴才该死。李太后说,好了,好了,你也是一片好心。

  春儿把翊坤宫里发生的事情禀告了郑德妃,郑德妃听罢,扑到万历皇帝怀里大哭了起来。万历皇帝心疼地说,爱妃这是怎么了?郑德妃只是哭,并不理会。万历皇帝说,爱妃,到底是谁欺负你了?郑德妃还是哭,并不回答。万历皇帝说,爱妃,你倒是说句话啊,把朕急坏了。郑德妃说,皇上,你可要给臣妾做主啊!万历皇帝说,到底是怎么了?郑德妃说,臣妾自己在修习针灸按摩,不料被人诬告成使巫术,李太后还来宫中搜查。万历皇帝说,你可知道是谁在诬告?郑德妃说,臣妾不知。万历皇帝说,小顺子。小顺子说,奴才在。万历皇帝说,让张诚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小顺子说,奴才领旨。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养,万历皇帝的身体慢慢恢复了。这一天,他跟郑德妃在下棋。万历皇帝说,朕昨天做了一个梦。郑德妃说,什么梦?万历皇帝说,朕梦到自己躺在棺材里,不一会儿,又和你变成了两只蝴蝶。郑德妃说,怎么会变成蝴蝶,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万历皇帝说,朕也不知道。郑德妃说,张四维张大人,才学出众,皇上不妨找他来问问。万历皇帝说,也好。

  不一会儿,张四维来了。万历皇帝说,张先生,你可懂得解梦?张四维说,老臣略知一二。万历皇帝说,朕梦到自己躺在棺材里,不一会儿,又和德妃变成了两只蝴蝶。张四维想了想说,皇上,臣有一个想法。万历皇帝说,说来听听。张四维说,皇上执政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臣以为皇上可预建寿宫。万历皇帝说,其实,朕早有此意,只是怕大臣们反对。张四维说,皇上多虑了。

  张四维走后,郑德妃说,皇上,臣妾觉得你有时候,前怕狼后怕虎,简直就像一个怕事的老太太。万历皇帝说,大胆,你竟敢跟朕这么说话,朕要好好地教训你。郑德妃说,皇上,你舍得吗?万历皇帝说,朕要罚你陪我去吃臭豆腐。郑德妃说,皇上,你饶了我吧,要是太后知道了,非打断我的腿不可。万历皇帝说,那你说怎么办?郑德妃说,天气那么好,不如我们明天去狩猎吧。万历皇帝说,朕也好久没有活动筋骨了,那就去吧。

  万历皇帝和郑德妃去南海子狩猎。他骑着马,身后跟了郑德妃,小顺子和几个侍卫。突然,一只幼鹿出现了,它低下头,开始吃草。万历皇帝知道机会来了,马上拉箭,箭未射中,受惊的小鹿迅速消失在茂密的树丛里。他们继续前行,涉过溪水,又来到一片密林。他们看到一只野兔,它吃饱了,正在阳光下发呆。万历皇帝一挥手,众人停住了。万历皇帝下马,悄悄地走上前。他刚走近,野兔竖起剪刀般的长耳朵,钻进了草丛。万历皇帝一脸沮丧,郑德妃看到此景,马上给小顺子使了个眼色,小顺子心领神会了,马上跟侍卫们嘀咕了几声。他们又来到一处溪流边,水很干净,水底的草和鱼儿都看得清清楚楚,岸边有一群羊在吃草。万历皇帝放箭,后面一个侍卫跟着他一起放了箭。一头羊倒在地上,它挣扎着,试图爬起来,但越挣扎,血流得越多,把草地都染红了。小顺子上前,高兴地说道,恭喜皇上,你射中了。郑德妃说,皇上果然身手不凡。万历皇帝终于高兴地笑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