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

  史迪威接到日军援兵已全部被歼的捷报,趁热打铁,决心集中兵力,命众将领三天之内一举将密支那拿下。

  但是,他的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已经在密支那指挥作战多日的郑洞国和中国将领们的一致反对。郑洞国和潘裕昆、龙天武、代理已被撤职的胡素的新30师副师长许星几位将军力陈日军工事坚固,火力极强,绝不可与其死拼,而当采取坑道战术,和用小部队钻隙迂回,打破敌之火网体系,先夺其侧防火力点,再摧毁其观测指挥堡垒,分块围攻破其一点,再逐步推进;同时加强空中支援和空投作业,密切步炮协作。对必须要夺占的目标,由飞机遂先施行“地毯式”轰炸,再以山炮和榴弹炮进行密集的面积覆盖,彻底摧毁日本人的防御设施。由前沿观察所随时向飞机和炮兵通报轰炸、炮击成果,一俟炮击、轰炸转移,中国军队即利用坑道或钻隙接近敌军阵地,发起突击。

  史迪威最终采纳了中国将军们的意见,拿下密支那的时间虽然比他渴望的慢了许多,但一直在前面冲锋陷阵的中国官兵的伤亡却因此而大为减少。

  8月1日,史迪威因卓越的战功,被美国陆军部晋升为四星上将。

  这时,从英军方面传来的好消息极大地鼓舞了中国驻印军官兵的士气,牟田口廉也统帅的日军第15军在英帕尔城下遭到了重创,已经向缅甸溃败,英军正在乘胜追击。

  英帕尔大捷的消息传到密支那,无疑给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守城日军当头一棒。

  战斗持续到8月,中国军队仗恃着美军的充裕空投物资,稳扎稳打,节节推进,日军既无援兵,又无给养,已濒临弹尽粮绝的境地,逐渐被压缩到城中心区一片狭小的街区。

  8月3日凌晨,萧玉所在的1营接到了7时向残敌发起全面进攻的命令。炊事班给官兵们送上来一顿较之平时丰盛得多的早餐,包括大米饭、炸牛肉、鸡肉罐头、水果等。

  早餐后,山炮、榴弹炮一齐怒吼,国军的全面进攻开始了。炮弹对敌作纵深轰击后,接着是八一迫击炮对敌人的重机枪阵地进行效力射击。每个连以上的作战军官都有一份军用地图,图上标有敌人的炮兵阵地、交通壕、机关枪巢和各种军事设施,还有坐标方位,按图可以决定任何“点”的位置。这是美军侦察机的功劳。P—40战斗轰炸机和B—25轰炸机就是依据空中摄影图轰炸日军阵地的。

  司令部给1营派来了4门美军重迫击炮,由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美军排长指挥向日军阵射击。这是一帮久历战阵的老兵,他们全都揭去头盔,赤裸着上身操纵火炮。只经过几发试射,便进行效力射击。只见炮弹落处,一个个巨大的火团爆开,砖头泥石与破碎的尸体飞得老高。

  美军炮兵排长是个30岁出头的中年人,他一边指挥手下不停地开炮,一边笑着得意地冲中国士兵大喊大叫。

  中国营长朱明听不懂英语,扭过头大声问:“这个大胡子在嚷什么?”

  萧玉翻译道:“他说,他们在北非就是这样揍德国人的。”

  朱营长惊奇地说:“萧上尉你不简单啊,外国人说的话你都懂。”

  “那有啥呀,我在重庆外语学校学的就是外国人的话嘛。”

  “可惜,可惜!”朱营长伤感地摇着头说,“我家里穷,自小只念过几个月私塾,如今连报纸上的字还读不全。我最羡慕你们这些懂洋文的学生兵了。萧上尉,如果你不嫌弃我朱明是个大老粗,一会儿我请你和我一起吃顿午饭,我有威士忌和士兵搞来的野味。”

  萧玉说:“你现在是我的长官,你的话对我来说就是命令,我一定和你共进午餐。”

  朱营长摆着大手说:“别这样,别这样,不要把长官下属那一套搬来,那样一弄我们就显得生分了。实话说吧,这些日子咱看出你是个难得的好军人,所以我才厚着脸皮请你吃顿饭。我明白,等到城一攻下来,我们这辈子能见面不能见面,就只有天知道了。”

  “朱营长,那我先谢谢你了。”

  炮兵轰击后,被犁过一遍的敌人阵地上一片死寂,紧接着,无数架飞机又尖啸着赶来了。

  在空中飞来窜去投弹扫射的飞机不仅有美国的,还有中国的。当萧玉见到绘有中国国徽青天白日的B—25型轰炸机向敌阵地俯冲轰炸时,她与官兵们发疯一样地冲出战壕,流着眼泪大喊大叫,把钢盔抛向了空中。

  炮击、轰炸过后,在无数把冲锋号激动人心的刺激下,中国军队的全面总攻开始了。一时喊杀声、手榴弹爆炸声四起。

  可是,飞机大炮并没有把日军全部消灭,他们像一群群耗子似的飞快地从藏身的地下工事里钻出来,猛烈向中国官兵射击。从坑道里的铁轨上推出来的快速炮也不停地开火。连珠般的炮弹使中国官兵死伤惨重,不少被炸断了手和腿的官兵在地上翻滚着发出了令人心悸的惨叫。

  如此之多的伤员,令萧玉和她的队员们不知怎么救治。他们索性端起汤姆森,跟着进攻的士兵跳进了湖中,到水深的地方,则举着枪泅水而过。上岸后,他们一边拼命往前冲,一边向跳出工事,没命地向大楼逃去的日本兵开火。

  战场上的每一个官兵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进攻,战士们像大海里的巨浪翻腾着一波连着一波向着日军阵地冲锋,前面的打光了,后面的再接着上,整支部队打光了,又有刚刚赶到的预备队顶了上去,源源不断,中国人充足的兵源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有的人牺牲了,有的人负了伤。救护队不管已经断气的官兵,只赶着把伤员们抢运下来。有的顶上来的预备队一个四五百人的营,打了一天过后就剩下了两三个还能动弹。每天的战斗都像一部巨型的绞肉机,在大量地吞噬着鲜活的生命。

  几乎密支那所有的地面上都铺满了厚厚的尸体,有身穿黄色军装的日本人,更多的则是穿美军卡其布军装戴有伪装网钢盔的中国军人。尸体有新鲜的,也有陈旧的,陈旧的尸体早已腐烂,那是世界上最难闻的气味。仍然奋不顾身进攻的中国士兵,呐喊着在臭气熏天的尸体和血泊之中穿行。

  中国士兵在坦克、自行火炮、俯冲轰炸机的支援之下,用冲锋枪、轻机枪和刺刀,从一栋房屋杀到另一栋房屋,从这个地下室杀到另一个地下室,从一堆废墟杀到另一堆废墟,杀开无数条血路。许多楼房已经成了废墟,而废墟越多,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尸体就越多。

  狡猾的水上原藏命令部队钻出掩体,把防线向前推进,最近处彼此双方仅隔30米,使得美军的炮兵和飞机无法发挥作用。

  史迪威的反措施是,下令各支中、美进攻部队把军旗和师团旗铺在阵地上,让飞行员能够识别敌我,以此来避免误炸。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少数中、美官兵遭到了美军飞行员的轰炸和扫射,造成了伤亡。

  一发炮弹炸开,跑在萧玉身边的胡秋凌突然倒下了,她年轻的脸儿扭曲着,用嘶吼般的声音哀求道:“队长,求你—快给我补一枪!”

  萧玉看到胡秋凌半张稚嫩的脸蛋被炸得血肉模糊,左臂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剩下的大臂处,支着一节白森森的骨头。

  萧玉一边取下药箱跪在胡秋凌身边,一边抑制住内心的恐怖喊道:“秋凌,不要说傻话,你爸爸妈妈还在家里等着你!你能活下去,一定能!”

  她飞快地从药箱里取出注射器,给胡秋凌注射了一剂吗啡。

  吗啡还没推完,秋凌已经大睁着眼睛咽气了。

  萧玉很震惊,但并未有多么悲痛。这些日子天天看着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倒下,每时每刻都在死人堆里泡着,无论心肠多么软的人,也早就锻炼得不会多愁善感了。她只是觉得有些惋惜,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就这样过早地凋谢了。这让她在伤感中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她最好的朋友徐小曼,她早就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对战场上的每一个官兵来说,活着与死去之间,仅仅是一步之遥。

  这是一场惨烈的生死大较量,民族意志民族自尊激励着敌对双方的每一个人去厮杀搏斗,生与死的概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并且已经没有了界限。

  这时,她突然看见一群日军从大楼里冲了出来,向着后面的阵地狂奔而去。

  脚下,正好架着一挺日本人丢下的92式重机枪,嵌满黄澄澄子弹的供弹板整齐地码放在旁边的弹药箱里。她猛地跪倒在重机枪跟前,双手紧握住枪柄。立即,重机枪像放鞭炮一样响起来。她从圆形的瞄准器中,看到敌人接连不断地倒下,甚至还能看清楚喷溅出的鲜血像美丽的红绸一样在空中飞舞。当视线中已经没有一个日本兵时,她又把枪口移向了更远处日军的阵地。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这一口气狂射了多长时间,也无法弄清楚自己这一口气打死了多少敌人。

  暴响的枪声和剧烈的抖动使她神经和双臂的肌肉彻底麻木,直到打光最后一个供弹板,她才全身虚脱般地瘫在了地上,眼中流着泪,喃喃地念叨道:“小曼、白益老师、秋凌,你们放心走吧,萧玉给你们报仇了!”

  登上湖岸,萧玉更加体会到日军的抵抗有多么顽强。她在一所战地医院里看到了至少300名堆在一起的日军士兵的尸体,他们的战友不愿意看到这些人很不体面地成为中国军队的俘虏,所以在逃跑之前把他们全部杀死了。而且在尸体旁边的一堵墙上,竟然涂着这样一行字:“中国人,你们拥有太多的飞机、大炮和物资。大日本皇军暂时被你们打败了,但是请记住,我们会在6个月后卷土重来!”

  枪炮声依然在猛烈地轰响,几乎每一间破屋每一堵断墙每一条下水道都是鬼子们的阵地,每个阵地只有两三个人,却能对国军官兵造成严重的威胁。很明显,日军采取了在太平洋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术,各自为阵。

  在国军炮火猛烈袭来时他们隐蔽不动,等到国军士兵接近阵地时,他们才开始射击。虽然是面对面厮杀的敌人,国军官兵们从内心也不能不佩服日军过硬的单兵素质和出色的意志品质。

  每次进攻前,日军阵地上的受弹面积每平方米达到近百发,上有飞机狂轰,下有大炮滥炸。美军炮兵和国军炮兵的山炮阵地和榴弹炮阵地前,金色的弹壳堆积如山。炮火延伸后,国军才发起冲锋。但这种战法既费弹药,进展又慢,进攻的士兵每天只能往城区推进一二百公尺。

  战至8月5日,激战终于进入了收尾阶段。拂晓时一队接着一队的B—25轰炸机飞临敌阵上空,炸弹如撒豆子一样投向敌阵。在隆隆的爆炸声与冲天的大火之中,日军最后的防线终于被中美联军突破,密支那城里到处飘扬着中美两国的国旗和军旗。

  水上原藏看到大势已去,只得带着残兵败将往南出城,企图顺着伊诺瓦底江逃跑。但已经迟了,出城后才知道,逃往日军据守的八莫、南坎的所有路线均已被中国军队切断。

  在江边的一株大榕树下,水上原藏看到中国军队狂呼大叫着铺天盖地地奔来,走投无路的几百名官兵们被吓得魂飞魄散,争相砍伐树木,扎成筏子,然后没命地往水中扑去。

  水上禁不住痛心疾首,万念俱灰,喝令随从人员从速下水逃生,遂抽出指挥刀,面向东方盘腿坐下,高呼三声“天皇万岁”,然后切腹自尽。

  持续了将近100天的密支那之战变成了一场中美官兵的围猎活动。

  官兵们冲到江边,向着江中密密麻麻的人头尽情扫射,日军官兵无处可逃,即便钻到筏子底下,也仍成射杀目标。江面上一片鬼哭狼嚎之声,连满河大水,也都尽成赤色。

  密支那终于攻下了,可是,这场胜利却给萧玉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她永远也不可能品尝到朱营长的威士忌和野味了,一枚从地下工事里飞出来的手榴弹,夺去了朱营长的生命!

  缅北反攻作战,给日军王牌第18师团等部以歼灭性打击,消灭日军2万多人,一雪两年前兵败缅甸的耻辱。

  胜利后,郑洞国将军难抑兴奋的心情,立即电告蒋介石:“此次敌重武器及军用车辆遗失之巨,人员死伤遍布于沟壑者之众,狼狈溃逃其状之惨,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耻,官兵无不大奋!”

  8月8日,蒋委员长在重庆发布公告,高度评价中国官兵在攻克密支那之战中表现出的爱国热忱和战斗精神。

  §§第十八章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