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

  日本将军们将统一的意志由作战地图上粗大的黑色箭头变成指向了敌人的纵深和后方的钢铁洪流,沿着缅甸的公路和铁路势不可当地快速推进。

  此后中国远征军所有的抵抗都是被动和无奈的,虽然在各个炮火连天的阵地上也不乏英勇惨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但下层官兵的决死抗击对战争的大局而言,已经显得毫无用处。

  随着日军发起的猛烈进攻,中国远征军布下的各条战线都相继陷入了混乱之中。

  与中国云南接壤的东线,是远征军的补给基地、处于深远后方的腊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远征军的军需辎重在腊戍堆积如山。腊戍不仅是重要的军火集散地和中转站,而且是滇缅公路的门户和远征军回国的唯一咽喉要道。蒋委员长唯恐腊戍失守,曾再三指示“确保腊戍”。史迪威、杜聿明异常清楚腊戍对远征军的重要性,所以把腊戍交给了资深将军甘丽初和张轸负责。

  然而甘将军却以为他的部队身处后方纵深,日本人怎么也不可能越过中国远征军在曼德勒一带的防线,跑到他的地盘上来,所以兵力配置极其稀薄,将陈勉吾的暂编第55师当做公路警备队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配置于茂奇、包拉克、垒固、东枝、黑河等地。与其说防御日军,不如说是制止“缅甸义勇军”和不良之徒抢劫偷盗公路上的运输物资。

  日本人甚至比中国指挥官们更加清楚腊戍对他们的重要性。为了夺取腊戍,他们派出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大军。

  第56师团是一支令所有战场上的对手望而生畏的军队,在日军中,第56师团被裕仁天皇誉为“常胜师团”。该师团主要由日本本州造船厂的产业工人组成,所以也叫做“工人师团”。这个师团的官兵都有文化、有技术,还有着钢铁一般的纪律。他们曾在中国战场上对中国人民犯下过一系列滔天罪行,其中最重要的罪行就是制造“九一八”事件和参与“南京大屠杀”。

  而为了达成此次战斗任务,这个师团得到日军第15军直属的重炮、汽车、坦克部队和第5航空师团的加强,集中了400多辆大卡车和1000桶汽油,以50辆坦克和装甲车作开路先锋直插腊戍,为了完成这次远途奔袭,还特地给步兵们配备了自行车,实际战斗效能已经超过两个日军师团。除此之外,还有一支500人的缅甸义勇军为日军担任向导和翻译。

  日军第56师团在腊戍的行动完全是一次奇袭:这一支庞大的队伍居然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穿插泰缅边境,孤军突入,进行纵深1500公里的长途大奔袭,沿途还要闯过十几座敌人重兵设防的城镇关口。

  两万余人的队伍加上数百辆坦克、装甲、汽车、炮车,在敌后衔枚急进长驱上千公里,竟然将对手蒙了个云山雾罩。

  而与之相反的是,重庆军委会军令部对于缅甸日军的判断,却出现了重大错误。他们认为沿着滇缅公路孤军深入的日军,只是敌人为了实行追击任务而临时编成的一个快速部队,最多不过两三千人,孤军深入,不能持久。

  实际上,突破东线侧翼向中国远征军后方突进的是得到大力加强的第56师团,人数达到了两万多人。56师团早在3月24日开始在仰光登陆,并于3月28日投入同古方面作战,由于日军保密措施做得成功,中国最高统帅部直至5月28日才弄清楚。

  这一天,第88师的264团在龙松公路上击毙了一个日军大队长,在其图囊中获得日军第56师团的一份作战计划和一张地图,才得知日军第56师团早已在缅甸与中国远征军作战,林蔚得到这份文件后,立即电告军令部,蒋介石随即在31日下令停止攻击,将主力部队撤回。

  至此,中国统帅部方知造成东线崩溃的是日军1个加强师团,而绝非两三千人的骚扰部队。

  中国统帅部与中国远征军指挥官怎么会做出东线日军只是两三千人的骚扰性部队的判断呢?原来远征军作战的敌情依据最初主要就是从皮尤河前哨战中缴获一被击毙的日军联络官文件中得知是日军的第55师团,第33师团和中国军队,以及西路普罗美方面的英军接仗对阵,第18师团主力尚未跟进。

  第5军军长杜聿明以为与中国3个军对抗的最多不过第55、第33两个日本师团。第5军要对付的只是1个日本师团,于是他决定在同古放手大打。

  但出乎意料的是,日军第56师团在中英盟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于3月28日就迅速加入同古方向作战,日军第18师团于3月29日也加入同古方面战斗,杜聿明的第5军3个师实际上已稀里糊涂地同日军3个师团在交战,错把3个日本师团当1个师团来打,戴安澜的第200师即便个个都神勇得像天兵天将,也差点被围歼,接着新编第22师、第96师轮番上场,也仍然被打得节节败退。

  显然,中国统帅部对日军兵力稀里糊涂造成了中国远征军的大溃败。

  渡边正夫率第56师团穿插成功后,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体重骤减25斤。师团长如此,其余两万余名官兵可想而知。这种惊人的忍耐力不得不让人叹服。

  日本陆军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强悍的队伍。日本人在空中也许战不过苏联,在海上也许打不过美国,但是,他们的陆军在亚洲大陆横行无阻,所向披靡。日本兵都有一双钢铁一样坚实的脚板,别看他们双腿又短又粗,却是威力无比。他们凭着一双铁脚板,踏过中国东三省,踏过卢沟,踏过上海、南京,踏过中国半壁河山。然后,踏过越南、踏过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整个亚洲大陆都在日军的铁蹄下颤抖。现在,日军一跺脚,缅北也要地动山摇了。

  现在渡边师团长专心志意催动部下,沿着滇缅公路,迈开双腿,大步前进。

  沿途路面有中国军队设置的路障,路边丛林中遗弃着大批中国军队扔下的军需物资和堆积如山的汽油桶,渡边将军看也不看。日本步兵斜背着枪支,刺刀上挑着钢盔,一路上嘻嘻哈哈,如入无人之境,好像他们不是去攻城掠地,而是野营一般,将缅北的土地敲得“咚咚”作响,轻易到手的胜利果实让日军官兵欣喜若狂。

  唯一令日军痛苦的是军鞋供应不足,昼夜强行军,又是在山地丛林,军鞋磨损得特别快,一双胶鞋顶多只能穿两天。即使是蹄子也得给钉掌啊,何况那是肉长的脚板。加上缅甸的夏天赤日炎炎,大地冒烟,连当地土人也不敢赤脚走路。

  日军官兵叫苦不迭。有的脚板烫起了大水泡,有的脚后跟蹭掉了一层皮。鞋子破了,只好用麻袋片把脚板包扎起来,有的把裤管撕下一截,裹着脚走路。还有的干脆把军帽套到脚板上。有些地段,日军从柏油路面开过,身后留下一行行斑驳的血痕。

  部署作战任务,长官问部下需要什么,回答是军鞋;每场战斗结束,论功行赏,最高奖赏也是军鞋;打扫战场,缴获战利品,日本兵拼命争抢的还是军鞋。一封封十万火急的电报到日军司令部:“军鞋”,“尽快补充军鞋”。

  第33师团樱井省三师团长甚至叫苦说:“若不及时补充军鞋,本部战斗行动将被迫推迟一周。”

  在仰光后方基地,日军将满载的弹药从汽车上卸下来,装上军鞋军袜,紧急向前线输送;在曼谷机场,日军运输机奉命向缅甸前线紧急空投军鞋。

  征服缅甸,日军好像已经不再需要枪支弹药、战车和大炮,只要有鞋子和袜子就行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