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

  ……从来就以自己是委员长的心腹爱将而踌躇满志的杜聿明便陡然产生了一种怀才不遇的强烈情绪……孙立人万万没有想到,齐学启这一去,生死搭档,竟成永别……越往前走,尸体越多,姿态各异,惨不忍睹。有的躺着,有的趴着,有的靠着大树坐着,有的蹲着……

  #####

  英军脱离险境后,兵分两路,迅速脱离了战场。而孙立人的新38师则成为了英军的后卫,保护英国人平平安安地退却。到4月25日,英军已退到了曼德勒和甘高、梦内瓦一带。亚历山大则带着少数幕僚留在梅苗,同史迪威一起指挥中国远征军继续和日本人作战。

  日军占领同古后,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立即将司令部前移至此,部署“瓦城(曼德勒)之战”,希望通过这次部署,肃清缅甸全境的盟军。

  4月20日,饭田下令追击:“部署各兵团猛烈果敢地突进,把敌人压向曼德勒附近的伊诺瓦底江集中歼灭!”

  曼德勒,又名瓦城,是一座缅甸东南著名的古城,也是缅甸古都。1857年,缅甸最后一个王朝“雍笈牙王朝”在此建都,当时的敏东国王,让这里拥有了近30年的辉煌岁月。敏东国王的皇宫至今仍保存完好,红砖宫墙护城河,104座大小殿宇宏伟壮丽金碧辉煌,甚至可以和中国的故宫媲美。曼德勒的名字来自城内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山。当年释迦牟尼宣扬佛法时路过此山,指着山下广袤的土地,预言2400年后,这里会出现一座繁华的大城。曼德勒果然不负所望,在敏东国王的统治下,30年的繁荣景象在历史中点缀成不朽的一页。闻名于世的缅甸玉大都在这里集中加工,然后流向世界各地。

  曼德勒在军事上的位置也极其重要,它位于缅甸正中央,从古至今,均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城市与同古一样,正处于缅甸的中轴线上。缅甸唯一的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干线,上面像挂着一串葡萄一样,依次由南向北挂着仰光、同古、平满纳、曼德勒、密支那,再往北,那就是中国至缅甸的门户畹町了。

  同古、平满纳失守,已成缅甸战时首都的曼德勒便立即成为了抵挡日军向北进犯的又一战略要地。

  就在仁安羌大捷之前的4月3日上午,同古失守后,中、美、英三国将领在曼德勒城里的云南会馆大厅里召开军事会议。这个情况被缅甸义勇军的地下人员获悉,他们用电台通知了日军。从同古克永冈机场起飞的60架日军轰炸机悄然降临,没有任何雷达侦察设施的盟军,一直到炸弹落下来四处炸开,才知道日机飞机已经到了头顶上。第一串炸弹炸得满院一片烟火灰尘,第二波轰炸时,云南会馆四处中弹,陷入了火海之中,等到第三波攻击时,会馆全部被夷为了平地。

  对曼德勒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来说,完全是一个悲惨的日子。全城遭到了日机毁灭性的狂轰滥炸。

  曼德勒的民居多为木瓦结构,着火即燃,大火烧了两天两夜,全城几乎全被焚毁,炸死1700多平民。伊诺瓦底江边的油库和码头也被炸毁,燃烧的汽油流到伊诺瓦底江里,使宽阔的江面也熊熊燃烧起来,水陆交通,彻底瘫痪。历史悠久的皇宫笼罩在烈火浓烟之中,数日不散,最终变为一片废墟。闻名于世、有“天下最大的书”之称的曼德勒碑林佛塔群也严重被毁。

  平民僧人被炸死无数。

  退守到曼德勒的英军狼狈不堪,根本无心救助灾民与维持治安,全城呈现无政府状态。“缅甸义勇军”若干小股武装,也趁机向英军与中国远征军发起袭扰,全城一片混乱。

  这时,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从国内沿滇缅公路匆匆赶到,中国官兵们眼中的曼德勒已是满街碎瓦,漫天大火,遍地死尸。孙立人立即下令部队扑灭大火,抢救灾民,并在废墟中清除道路污垢瓦砾,掩埋尸体,控制瘟疫发生。

  新38师司令部和师部直属部队,全部驻扎到了受损相对较轻的皇宫里。皇宫建在市区北部一座古老的城郭中央,为贡榜王朝的敏东国王所建。四周高墙环绕,呈正方形,单边长2公里,东南西北均有正门一座,侧门两座,城堡八座。城墙四周有护城河环绕。皇宫内有皇帝上朝召见群臣的大殿,居室,嫔妃居住的一大片后宫,金瓦红墙,都是缅式风格。蓝天白云、古城宫阙和青绿的远山倒映于清清碧水之中,风景极为优美。

  4月9日,蒋介石夫妇与罗卓英赶到了曼德勒视察。针对英国人已完全放弃对曼德勒管理的状况,蒋介石立即任命孙立人为曼德勒卫戍司令。

  当日,曼德勒全城的断垣残壁上,便贴上了卫戍司令部用中英缅三种文字印制的布告:

  “本司令奉命卫戍是问,保此土,安斯民,职责所在,兹特与全城民众共约四事:一、放火者杀无赦,二、杀人越货者杀无赦,三、充当日人间谍侦探者杀无赦,四、造谣惑众扰乱治安者杀无赦。其余僧侣人等生命财产均在本司令保护之列……”

  中国将领在外国地方担任军事长政长官发号施令,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

  但即使孙立人下了四杀令,蒋介石到达曼德勒的消息仍然被德钦党人侦悉,并立即报告给了日军。日机加紧前来轰炸,但是蒋介石夫妇已经在两个钟头以前转移到了梅苗。

  不管是日本人还是远征军,都充分认识到曼德勒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日军汹汹北上,决心一举拿下曼德勒。缅甸盟军统帅部立即接招。

  这一次英国人表现得一反常态的积极,亚历山大首先拿出了“曼德勒会战”的方案。其战略要旨是:防御西线,破当面之敌,确保曼德勒。

  实际上,英国人是有自己的主意的:大敌当前,他们希望利用中国远征军的主力来保证英军的安全,因为缅甸的亚历山大和新德里的韦维尔两位总司令都一致坚定地认为,中国人目前对日军展开的一切行动都有利于他们的军队平安地撤往印度,所以他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创造出让中国远征军和日本军队正面交手的机会,而且要让他们打得越厉害越好。

  这一方案要求以曼德勒为依托,集中中国方面第5、第6两个机械化军,英国方面则以3个整师的优势兵力与日军展开一场决战。

  自接连丢失同古、平满纳之后,史迪威和罗卓英已经感觉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认识到这一仗中国远征军无论如何要打胜,绝对不能再退,再退,就退到中国的南大门畹町了。

  一想到有可能退到畹町,所有远征军的各级长官,就连士兵都会感到羞愧得无地自容——这简直不可想象,当初他们踏出国门时,云南各族人民敲锣打鼓,敬酒焚香,盼望他们能打胜仗,能为国争光,他们也大都口出豪言壮语,这次如果真是大败而归,退回畹町,还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乡亲?

  中国远征军士气高昂,求战心切。史迪威和罗卓英也积极地支持亚历山大的作战方案。

  只有杜聿明反对亚历山大的方案。他认为“防御西线”,骨子里是企图以牺牲中国远征军来保全英国人的安全。他认为:既已放弃有准备的“平满纳会战”,那就必须集中兵力保全腊戍的两大门户——棠吉和梅苗,不应再作无准备的“曼德勒会战”。

  但是,他的意见被比他权力更大的史迪威和罗卓英一致否定了。

  史迪威和罗卓英此时对亚历山大深信不疑,仍在调兵遣将,积极谋划部署“曼德勒会战”。

  他俩计划将第5军和第6军分布于长达300余公里之平满纳至曼德勒的公路上逐次抵抗日军的进攻。杜聿明认为这样分散兵力,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但他的这一意见同样未被采纳,而且还必须按史、罗二人的命令去执行。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