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

  日军攻占同古后,第55、第18师团沿同古至曼德勒轴线继续向平满纳进攻。第56师团从右翼沿同古至腊戍公路向毛奇、垒固、罗衣考进攻,第33师团从左翼沿伊诺瓦底江两岸向马圭、新甸、仁安羌进攻。

  日军第33师团215联队于3月25日从礼勃坦、兴实达一线出发,一路势如破竹,仅遭轻微抵抗就连续攻占瑞当、卑谬、阿兰德、新榜卫,于4月14日占领了东敦枝和敏贡,迫近了英军第1军团部所在地马圭。

  同日,日军第33师团214联队(亦称“作间联队”)在缅甸义勇军带领下,成功穿插过三道英军封锁线,不费一枪一弹占领英军已经放弃的新甸,兵锋直抵仁安羌油田。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英军一退再退,很快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10天之内便把自己最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暴露在日军的刀锋之下。

  仁安羌是缅甸最大的油田,年产石油百万吨以上,又是伊诺瓦底江流域各城镇的总发电基地,每年的发电量占全缅百分之八十,侵缅日军早就对其垂涎三尺,力图尽早夺取这个极端重要的战略目标,掠夺其丰富的石油,以供侵略战争的急需。

  4月14日清晨,处于伊诺瓦底江与宾河(亦称平墙河)环绕中的一大片三角洲上的仁安羌油田和巨大的发电厂、变电站突然黑烟滚滚,烈焰冲天,爆炸声不绝于耳,无数高耸的井架、钻机和厂房在火光和浓烟中倒坍,变成一堆堆焦黑的废铁残垣。满地纵横的输油管道,被烧成了一条黑糊糊的巨蟒。

  油田和发电基地是亚历山大将军下令炸毁的。一心“弃缅保印”的英国人得知日本人逼近,宁愿把油田电厂炸毁,也决不留给日军。在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中,英军夺路而逃,途为之塞。

  15日夜,已经与仁安羌近在咫尺的樱井省三师团长听到油田爆炸声四起,看见油田陷入火海,心急如焚,立即命令215联队以最快速度扑向仁安羌保住油田截杀英兵,同时命213联队乘车急驰,抢占宾河渡口,把英国军队堵在宾河南岸,意图全歼。

  213联队进军神速,竟从撤退的英军右侧超越过去,夺取仁安羌东面5公里处的宾河大桥,截断了英军第1师和澳大利亚装甲第7旅的北逃之路。被围的英军与澳军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企图突围。已撤至宾河北岸的英印17师师长斯科特将军率部同时向进至宾河以北的日军进攻,试图接应被围英军,但两路兵马皆被日军击退。而此时,樱井省三师团长正率214联队乘船溯伊诺瓦底江向仁安羌急进。

  突围失败的英军第1师和澳大利亚装甲第7旅惊恐万状,虽有武装齐全的万余名军人,又有坦克大炮,还是一样已被日军吓得丢魂丧魄,竟不敢对占据宾河大桥的日军区区七八百人的日军发动进攻,反而争相掉头后退,缩进仁安羌城区和附近几个村落与油田建筑物中,坐等援军来救。日本第33师团很快便集中主力,将英军第1师和装甲第7旅团团围住了。16日,在仁安羌的英军已经被包围两个昼夜,粮尽弹缺,水源断绝,危急万分。

  4月末的缅甸,已经进入了旱季,每天中午,阳光几乎是完全垂直照射下来,哪怕只是稍微在外面站立一下,周身每个汗毛孔似乎都在冒着火,整个人都仿佛在燃烧。

  而这仁安羌,恰恰又算得上是缅甸最热的地方,平均温度比北面的曼德勒高出10度。再加之无数口油井一刻不停地喷吐着熊熊大火,更不知让温度升高了多少度,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英国官兵,哪儿受得了这等地狱般的熬煎?

  境况糟糕到了如此地步,平时目中无人出言不逊的亚历山大元帅也就顾不得面子了,气急败坏地带着中国远征军驻英军代表侯腾将军赶到漂背远征军长官部找史迪威,要求他火速派中国远征军前去救援被围英军。

  救人如救火,七八千盟军的性命高于一切,史迪威完全没有计较亚历山大曾给他制造的诸多掣肘,而是决定对英军全力相救。他立即以自己和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的名义写下一道命令,然后派梅里尔和徐小冬连夜驱车赶往乔克巴当,将此命令送达孙立人手中,并要罗、孙二人监督实施。

  英军背信弃义,自食恶果,反倒是造就了中国远征军中继戴安澜将军之后又一位名垂青史的英勇战将横空出世。

  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出身皖系大员家庭,呱呱坠地之时,父亲从《论语·雍也》中挑出一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宝贝儿子起名“立人”。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孙立人幼秉庭训,家学深厚。1914年,孙立人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赓子赔款留美预科,寒窗苦读八年。

  1923年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负笈新大陆,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1924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他改变了科学救国的想法,考进了弗吉尼亚军校,攻读军事。1927年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次年回国。

  1928年蒋介石鉴于日寇杀机毕现,未雨绸缪,请来德国军官顾问团,欲建立新式国防军,先成立陆军教导师,孙立人遂入该师任上尉排长,开始了一生的军事生涯。

  由于孙立人表现出众,职务很快晋升。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以战功晋升为少将特支队长,在苏州河战斗中负伤13处。孙立人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孙立人伤愈重返他曾任总团长的税警总团。

  话虽如此,性情刚烈耿直的孙立人却断然采取了措施,他明知这些人的靠山是谁,却敢作敢当,一意孤行。并把几年前同样遭到黄埔系排挤,被迫辞去军职,到杭州大学当教授教书育人的齐学启请来做自己的搭档。

  1941年税警总团一部改编为陆军新编第38师,孙立人任少将师长,齐学启任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新38师参加国民政府军政部校阅,其综合战斗力名列第一,被军政部立刻从丙种师提升为甲种师,编入缅甸远征军,开始了壮丽的历程。

  由于独特的人生经历,孙立人对美国将军尤为尊重。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