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

  蒋介石对他新添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一职觉得理所当然,非他莫属,也就未作谦让。但他接受这个职务后,考虑到如果中国战区内没有英国人、美国人参加战区司令部工作,他不就成了个光杆司令吗?美国不来人也可,但总要在战略物资上有所支持吧!

  于是他向罗斯福提出,要一名美国高级将领来中国担任战区司令部参谋长。考虑的目的在于:一是由美国人来当参谋长,才能体现中国战区的国际性;二是蒋介石担心指挥不动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以及英国的殖民地军队,纸上谈兵的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一事,至今还束之高阁,要想顺利实施,必须有美国人居中调解才成;三是由美国人当参谋长,他才能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直接向美国政府要钱要枪要炮。

  罗斯福也想派一个人去中国战区工作,不过,他的动机却与蒋介石不一样。美国向中国战区拨款和支援数量可观的武器装备,这些款子和武器装备是美国纳税人的血汗,他不想像败家子一样,大手大脚地花这笔血汗钱,必须派一个既懂军事指挥,又会搞经济核算的当家人去中国,为美国人管理好这些款子与物资。

  物色人选的任务交给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和马歇尔。

  他们几经筛选,把目光瞄准了现任第1集团军所属第3军军长史迪威少将身上。

  实际上几天以前,史迪威就从马歇尔那里得知了这一消息,只不过当时确定的人选是第1集团军总司令德鲁姆中将。史迪威还乐观的认为:“从各方面来说德鲁姆都是个合适的人选。”他的副官多恩更是风趣地说:“蒋介石是个自命不凡的人,那就让我们给他派一个全美国最自命不凡的家伙去和他打交道吧!”

  史迪威没有想到,这项任务最后会落到了自己头上。

  史汀生、马歇尔轮番和史迪威谈话之后,他们认定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史迪威曾4次赴中国工作,总计时间长达十几个年头,其足迹遍及中国各省市,他对中国了如指掌,并且掌握了关于中国军队的许多第一手丰富材料,有足够的经验帮助美国对付那些将来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史迪威除了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与中国的高层人物均很熟悉,和中共方面周恩来、叶剑英关系也很密切,考虑到这些,美国人相信应该可以有效地协调国共两党关系,加强中国的抗战力量。

  于是,马歇尔向史迪威明确了派去中国的任务:“你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同盟国的关系,消除分歧,监管滇缅路运输,同时使中国的各派力量联合起来,争取掌握指挥权,给他们下达总体的作战任务。美国会在经济上和装备上给予大力支持。”

  史迪威有些顾虑的回答说:“我最担心的是指挥权问题,只要有指挥权,这些事情都是不难办好的。我希望能就此问题得到蒋介石的明确答复”。

  马歇尔表示:“我们会向宋子文提出这个问题。并且,为了使你更好地完成任务,你将光荣地晋升为中将。”

  随后,宋子文接到了美国准备派史迪威赴华的决定的通报,通报详细提出了史迪威所应享有的职权:第一,监督和管理美国援华军用物资的分配与使用;第二,在蒋介石的统辖下,指挥所有在华美军及经指定的中国军队;第三,作为美国军事代表,参加在中国举行的一切国际军事会议,并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第四,管理和改善中国境内的滇缅路运输。为使中国能接受这些要求,史汀生表示将增加华南和缅甸地区的美国空军,并向所有交由美方指挥的中国军队提供全部武器装备。

  接受了最后决定的史迪威觉得自己像只“烤熟的山羊”终于被送上了祭坛。

  1月29日,美国宣布了史迪威的赴华使命。同时,国会于二月初通过了一项前所未有的5亿美元对华巨额贷款。陆军部还准备通过海运,向中国派去400名军事教官和技术人员,帮助训练中国军队,教会他们使用美国的武器装备,并向他们传播美国的战术和技术。当然,这也是美国的战略需要。

  出发之前,罗斯福总统亲自召见了史迪威。

  在他们这次20分钟的会面中,罗斯福滔滔不绝的谈话几乎垄断了全部时间。一向沉默寡言,绝不多说一句废话的史迪威感到坐立不安。

  罗斯福似乎没有兴趣听史迪威对此行的看法和建议,也不想了解这位史汀生和马歇尔十分赏识的陆军将领。史迪威也难以在一时间找到可以和总统好好沟通的方式。没有能够在对华问题上达成一致的基础,这给史迪威的后来的赴华使命留下了严重后患。

  好不容易找个空子,史迪威向罗斯福问了一句:“总统先生是否有信要带给蒋介石?”

  事先他通过史汀生向罗斯福提出了这一要求,希望罗斯福能给蒋介石写一封私人信件。显然,罗斯福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摇摇头,稍稍停顿了一下,想找出几句振奋人心的话来结束他们的会面。最后,想了想,他说:“告诉蒋介石,我们永远支持中国的事业,我们一定会坚持到底,直至中国收复全部失地。”

  史迪威离开时,很难描述自己心情。

  世界因太平洋战争的突然爆发而震动,也随之发生了可以预知和不可预知的重大变化。

  对中国来说,太平洋战争突然爆发使遭到日本痛击的美国大大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力度,但是美英军队在东南亚战场上丢盔弃甲一败涂地,中国在凶焰万丈的日本人面前很快便显出更大的危机。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象征性的援华运输遂告中断;随着日军侵入法属印度支那,滇越铁路切断;珍珠港事件两周后香港陷落,又一条补给线中断;西方援华物资只能经滇缅公路通过仰光辗转运到昆明。在这样的形势下,到1942年1月,援华物资运输总量已经从正常的月35000吨剧减为不足6000吨。

  陈诚一次前往夫子祠兵役干部训练班作报告时便讲:“自‘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各种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百分之百,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百分之九十,都需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军民无异于困守孤城,坐以待毙——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三个月。”

  为防止日军乘虚而入夺取澳洲和整个太平洋,美国一如既往地期望中国战区长久地拖住百万以上的侵华日军。

  缅甸战场已经不仅仅是东方战略的要求,而是历史形成了它在全球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西南诸省,特别是四川,也就成为了支撑抗日战争的最重要的后方基地。

  中、美、英联席军事会议结束后,蒋介石在“尧庐”外厅接见了中外记者的访问。

  英国路透社记者首先提问:“委员长如何看待战争前景?”

  美联社记者接着发问:“据我所知,目前形势对中国相当不利。万一缅甸不守,滇缅公路被日军截断,请问中国政府有能力应付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困难局面吗?”

  蒋介石挺着腰,从容答道:“目前日寇气焰虽盛,但毕竟乃一区区岛国,英美军队虽连遭挫折,但只要齐心,将战略中心转移到亚洲战场,破敌指日可待,诸位先生对战局大可不必如此悲观。我愿意借此机会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鉴于亚洲乃至我国的局势日趋严重,我国政府已作出决定: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一死战。”

  记者席中响起一片议论声——无疑,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重大新闻!塔斯社记者赶紧提问:“请问蒋委员长先生,中国出兵有必胜的把握吗?”

  蒋介石镇定的点点头,提高声调说道:“日寇虽然气焰嚣张,逞凶一时,但事关我中华民族之存亡绝续,我军乃堂堂正义之师,与日军不共戴天,此次入缅作战,我军必然人人奋勇杀敌,置之死地而后生。”

  泰晤士报记者发问:“请问中国出兵还有其他背景吗?”

  蒋介石稍加思忖,字斟句酌地答道:“绝非本人危言耸听,此番日军倘若吞并缅甸,不日必然大举入侵印度,进军中东,一旦日德两凶在埃及、伊拉克会师,世界从此就再无宁日,盟军也将陷入绝境。当前缅甸不保,印度也危在旦夕。因此中国军队入缅,其目的不仅保障滇缅交通线,更为保障盟军统一战线大业!”

  “号外,号外,中国即将出兵缅甸!”第二天,重庆城大街小巷到处都响起了报童的叫喊声。

  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一番高瞻远瞩意义深远的谈话被突出地刊登在《中央日报》及国内外各大报的头版位置上。

  在长达4年半与日军惨烈缠杀已经精疲力竭山穷水尽的中国,居然宣布即将出兵缅甸与日军在另一战场交锋,这一重大事件立刻成为影响中国、亚洲和世界局势发展的最新热点。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