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高中会考结束后,宋扬的同学们都开始忙于高考,连平日里最不用功的同学也忙活起来了,为了哪怕是一点点一点点的微小希望而努力。学校有个保级口号叫做:出血掉肉拼命干,誓夺今年八连冠!然而就在大家玩命的时候,宋扬却在某天清晨收拾了那本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离开了学校。

走的时候同学们正在晨跑。经过操场的时候,宋扬只顾拖着行李包边走边想事情了,没有注意到全校的同学们迎面跑了过来,排着整齐的队伍,踩着一二一的步子,长长的一队,宋扬躲闪不及,只好站到边上行注目礼,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有认识的或者班里的同学们经过他时彼此打着招呼。直到后来,整个队伍把他一个人甩下。在尘土飞扬中,年少的宋扬虽然一时有点感伤和惆怅,但是他仍是重新打点了一下希望,头也不回地走了。

宋扬就这样揣着高中毕业证去了北京。

宋扬对家里向来抱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因此陆陆续续地,宋扬的父母和亲朋们听到的是宋扬在北京的下面这个版本。

宋扬先去了提前联系的一家杂志社做了个实习编辑,这个杂志社刚创办不久,因为他往那里投过很多稿子,也发过几篇作品,并且在他们办的一次大赛中获过一个奖,高二的时候到北京参加了社里组织的为期三天的颁奖大会,这样就跟编辑部的老师们都认识了,尤其他还认识了社里面的领导孟副主编,正是因为他,宋扬才有了机会到编辑部实习三个月。家乡人的说法是宋扬写作能力非凡,高中一毕业就让北京给要去了。

进京前,宋扬心想三个月的时间我怎么也能再找一份工作了。哪怕去街上卖报纸他也干了。没想到三个月实习期结束后,因他工作努力踏实,而且勤奋好学,编辑部不仅让他继续做下去,而且孟副主编也开始有意培养他了,只是宋扬高中生的身份让他有点为难,后来他想出了一个两全的办法:让宋扬去学驾驶,因为当时社里正好缺司机。

宋扬在驾校里面又是一番刻苦努力,虽然他在学校里面的学习成绩不行,但是学这些东西他接受得倒是非常的快,二个月后,他便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正式地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驾驶员;又过了两个月,他已经能一个人慢慢地把桑塔纳开过天安门了。鉴于此,社里面便以司机的名义、用聘任制的方式把宋扬正式地留了下来。宋扬由此有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

在孟副主编的关照下,宋扬杂七杂八地参与了社里面很多“司机”以外的工作,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工作上几乎处处用得着宋扬,勤快、朴实的宋扬实际上自己把自己定了位,他担当了一个沟通、承上启下编辑部和组联部两个部门工作的一个角色,于是理所当然地,第二年,刊物上就印上了宋扬的名字,前面的职务是:编务。

这期间,他还在孟副主编的建议下报了北京的成人高考,并考上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边工作边开始为期三年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的大专业余学习;学业以外,他又根据社里需要学习了电脑:学习文字处理、图片编辑、排版出片,以及网页制作,简单的网站建设等;另外,工作的特点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文学,这极大地刺激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写了很多东西,有几个中短篇小说还真的在国内一些大刊物上发表出来了,后来竟然和别人合着出了一本书,一家有名气的报纸和他家乡的日、晚报为此做过专访报道,逐渐地,宋扬倒像个不大不小的“名人”了,和家乡的很多文字工作者、作家们成了朋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学习中,饥渴地吸收着每一份养料。在社里年底的考核中,他以出色的业务能力和相对较出色的编辑水平,出人意料地考得了社里的第二名,因此第三年即被正式骋任为编辑、记者……

老宋有些惊讶而又欣喜地看着宋扬迈出的每一步。这曾是他遥远的梦想。一切真实而又遥远,他从未去过北京,他批发苹果时倒是去过几个城市,但基本上都是从城市外面绕过,直奔水果批发市场,所有除了看天气预报时能说出这个城市自己去过,便说不出太多内容了。他成了宋扬新闻的忠实传播者,每每和别人谈起自己的儿子宋扬,他便一反平日的低调,自豪却又装着不经意地说:“……咱也没有什么门路,这小子,自己跑北京找了个工作,像个城里人那样过生活,还多少做出了点成绩来,这不,经常和他的孟老师到人民大会堂开会……”

会倒是真的开过几个,宋扬还和几个大领导合过影,照片寄回家后,老宋马上给它们放大了,有照片作证,这极为说服力,一传十十传百,“宋扬高中毕业到北京当上了官,被领导接见”一时间传遍了方圆。

宋扬也并非一帆风顺,这老宋也知道,这些事情他帮不上什么忙,除了帮宋扬分析分析,别的也做不了什么,宋扬则慢慢地报喜不报忧,这样老宋欣慰的同时却又不放心,生怕他犯什么错误。他对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是在宋扬高二那年,带他算过一次命,喝过一次酒,并在当年让宋扬参加了这个杂志社办的颁奖大会,事实证明,老宋的全力支持是正确的。其实也正是那次北京领奖经历,让宋扬在高中期间的目标更加明确,视野相对来说更加开阔了一些。

老宋就这样远远地关注着宋扬的成长,宋扬基本已成为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另外,在尝试了这样和那样的“工作”之后,他最终还是回到了他的艺术舞台,继续在家乡的这个村那个乡地重复着进行他的民间建筑艺术。

他仍在努力。他已渐渐地从他39岁那年被骗的挫折中走了出来。

而偏偏地,宋扬又将那件事提了起来,而且间接地把它解决掉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