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沿着一条引向绿荫深处的碎石路,山路愈走愈深,林木愈走愈密,景色愈发清幽,古木参天,修竹似海,在合围老树和茂竹修篁的夹峙中,一道清流顺着崎岖的山涧淙淙而下,仿佛一条盘旋飞舞的白龙。这就是常熟破山的“破龙涧”,山涧往下,是千年古刹兴福寺。

  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兴建的兴福寺(又名破山寺),是南朝遗留的寺院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唐代诗人常建曾写《题破山寺后禅院》名诗,描绘此处风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书写的这首名诗的手迹石刻,仍屹立于后院亭内。寺东是一泓碧水的“空心潭”,潭水清洌,潭内产无尾螺,这种无尾的螺蛳是“破山一绝”。寺后山麓有“君子泉”,据说此处泉水大雨不淹,大旱不涸,其大度如君子,故得斯名。沿着密荫交盖的曲径登山,经剑门,渡山桥,从峰巅远眺,虞山西麓的尚湖,水波湲湲,烟霞吐纳;东边的昆承湖、阳澄湖,烟波渺渺,芦苇点点;北面的万里长江,如银色骏马扬鬃奋蹄,奔流东去。这就是江南古城常熟。

  在苏州以北约五十公里的常熟,是一座充溢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古城。常熟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留下了多处名园,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近代翁家巷内的翁氏彩衣堂。翁、庞、杨、季是近代常熟城内的四大望族,其中以翁氏家族为首。翁氏故宅共五进厅房轩廊,第三进的彩衣堂,是一座三间七架梁的明式大厅。清朝道光年间,国子监祭酒(国立大学校长)、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借“老莱子彩衣娱亲”含义,为母亲75岁寿辰而营缮。彩衣堂的梁柱枋檐额均为彩绘,色彩繁复,图案精致,技法特异,是我国古建筑施用色彩最复杂、最精细的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画栋雕梁”就是指此类建筑,是江南罕见的彩绘建筑物。

  翁氏家族的显赫,江南更是少见。翁心存的长子翁同书,道光进士,官至安徽巡抚。次子翁同爵,授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最杰出的要数翁同龢(字叔平),他是咸丰状元,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的师傅,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后为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状元、帝师、宰相集一身,位极人臣。翁氏一门,有阁部要员,有封疆大吏,在众人眼里可谓荣耀、鼎盛而风光,是一个值得艳羡的大富大贵家族。可是在那“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的家天下社会里,官场诡谲,宦海浪急,这些权臣中有的险遭杀头,充军流放,有的受到牵连,一命呜呼;有时受皇室猜忌,有时被同僚攻讦,整日提心吊胆,以防随时会到来的灭顶之灾。他们远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生于编伍之间”,“老于户牖之下”,宁静地生活。

  特别是翁同龢,作为一介书生,却位于庙堂高位,被卷入激烈险恶的政治旋涡之中。他在任时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暮年被黜返乡,寂寞而凄凉。他作为戊戌变法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沉重的脚印。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