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轿子

  明清以来,富有、官宦人家和官员多用轿子。轿子也叫肩舆,主体像竖立的木制长柜,左右开小窗,中间置座,前面挂着帘子,以供上下,两侧为轿杆,其前端为横杆,此为两人所抬小轿,轿夫直接抬在横杆上,是一般人的代步之具。也是百姓结婚时娶新娘的必用乘具,新娘不坐轿子到夫家,就不算正式结婚。这种轿子,叫喜轿,在麻衣铺里租用。横杆上置一个肩杆,即成四人抬轿子。置两个肩杆,则成八人抬大轿。后两者都是官员的轿子,装饰漂亮,有的在轿杆上包铜镀金,用蓝呢绿呢包装,近于豪华,轿夫抬在横杆上,官员坐在轿里,衙役执“肃静”、“回避”等木牌,鸣锣开道,好不威风。轿夫训练有素,步伐一致,上身不动,轿子自然就平稳了。

  入民国,革故鼎新,官员已不坐轿子了,但自1914年至1921年,主持甘肃政局的督军张广建,仍然乘坐八抬绿呢大轿,招摇过市。他是个旧习气特浓的人,最讲究功名,多任用进士、举人为官员,最迷恋清朝威仪,他曾问省城官员,为什么不坐绿呢轿?在他的引领下,各厅长、司长、道台等纷纷购置绿呢轿,坐在里面,过做官当老爷的瘾。坐轿子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在兰州的上层洋人也以坐绿呢轿为荣,甘肃邮务管理局邮务长、英国人贝雅士,甘肃盐务局的高级职员比利时人贺尔慈等也坐绿呢轿招摇过市。贺尔慈很别致,在轿前左右各置一盏汽车灯,以电池为能源,晚上出行把路照得通明,其中西合璧的创意,使兰州人开了眼界。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