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湖南怀化市农村中学的“3+1”模式

  我国农村大量没有升人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是亟待开发的巨大农村智力资源。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做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在初中后、高中后,以及尚未普及初中的地方的小学后,逐步对毕业生开展与到地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新型的农村建设者。这是我国农村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继续教育(这与“文化大革命”中的“再教育”是不能等同的),并作为农村教育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订:务,列入教育工程计划。目前,全国很多中学都已经实施了这一项改革,但具体的改革方式不同。最普遍的方式有两种:一、“3+1”模式,另一是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融人到日常的课程教育中,仍然保持初中三年制。这里介绍一下“3+1”模式。

  湖南省怀化市是最早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对初生进行适当的初级职业技术教育,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地区一。怀化市每年约有5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中阶学习,留在农村务农。而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并不能直接给他们参与农业生产提供任何帮助,“3+1”教学模式就是为弥补这一缺陷而提出的。“3+1”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是:3年普通教育加1年职业技术培训初级中学毕业证普遍实行“两证”制度,一是红证,即普通中学毕业证书;另一是绿证,即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书。所有学生必须同时持有两证,才算是合格的毕业生。

  怀化市中方县的炉亭坳中学,是炉亭坳乡惟一的一所初级中学,自1983年开始,他们狠抓教育观念的改变,从只有升学的学生能成才、考上中专和大学的是人才的旧人才观念,转变成为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人才打好基础、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因此,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就从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转到为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有农业科技知识的现代农民上来,坚持学校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始,他们采取3年普通教育加1年职业技术培训的方式,在学生学完普通教育的课程之后,再加上一年的职业技术培训,后来几经改革。炉亭坳中学利用拥有320亩教学实验基地的优势,把农业技术培训内容融入初中三年的教育之内,做到培训时间适量,培训内容适量,劳动强度适量,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一些基本的农业技术。同时,该校根据本乡经济发展的需要,编写了《果树栽培术》、《药材种植加工》等十几种乡土教材。在两种教育结合的形式上,也注重多样化。例如,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劳动观念教育;结合文化知识课教学,进行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教育;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和生产实习,进行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教育。多年来,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种养专业户,他们发挥着农业技术的示范、辐射功能,成为分布在全乡各村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该中学毕业生潘海生,1988年毕业后,利用在学校学的药材栽培技术,开发荒坡,从学校引种天麻药材,当年获得很好的收成。之后,他与母校共同在村里建起天麻培训联系点,推广天麻的种植技术,直到全村大规模种植天麻,使这个村一年就甩掉了“贫穷帽”。如今,该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药材专业村。

  为了帮助回乡务农的毕业生尽快富起来,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卡,利用学校教师的技术优势,对他们进行无偿的服务活动:一是指导、咨询服务,解决毕业生在具体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定期举办技术讲座,主要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三是印发各种资料,如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等等。此外,自90年代中期以来,炉亭坳中学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坚持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引导当地农民对传统农业品种进行改造。一方面他们在各村建立技术联系点,定期送技术上门,每年定期举办2~4期技术培训班,由本校劳动技术教师或者聘请农业专家前来讲授科技知识、发布技术信息等。一方面,他们不断在自己的教学实验基地上进行农业新品种的试种,建立小型特种养殖场,进行试验和繁育,成功之后则推广给当地农民。如该校劳动技术课教师现在正在试养绿壳蛋鸡,基本成功,准备开始向全乡农民进行推广。

  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关系最为密切,但农村基础教育所培养的少数人在继续升学后,大多数留在城市,为城市服务,而对于那些没有继续升学而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人,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很显然无法直接应用在实际的生产中,因而基础教育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个人的教育收益最不明显“读了九年书,种田还不如不识字的父亲的现象”,曾经一度打击了农民和乡镇干部办学、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也对农村普及义务教育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因地制宜的融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向学生讲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对科学种田和办乡镇企业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尽快参与当地社会生产活动,还间接提高了农民支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这种结合教育让农村学生学到了可以直接应用的技术,面对农业生产不会不知所措,但更确切的说,它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让学生从直接经验认识到了科学的力量,启发了学生学习、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兴趣。

  20多年的农村教育改革,给我们很多启示。从农村教育改革的原因和改革的思路与经验,我们重复的好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者们走过的路,今天农村教育的改革,在许多地方借鉴了乡村建设者的理论和当时的做法。但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和所赋予教育的功能也有了本质的区别。对目前遭遇的各种问题,我们认为有认识的原因,也有文化传统的原因,还有体制的原因。

  我们认为围绕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大目标,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做人”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劳动习惯,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建设农村的生产知识和实际本领,使学生达到“升学有望、谋生有路”的目标。地方政府要真正把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使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同步运行。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有关心和参与农村建设的意识和本领,主动使教育适应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需求,解决好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教育和农业“两张皮”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由于师资、试验基地、技术信息的原因,农村中小学无力承担农民教育的重担,社会也不应该赋予中小学过多的功能。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目的只是让学生增加一些农业知识,增强运用农业科技的意识,要使教育更直接地为农村发展服务必须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对象覆盖全体幼、少、青、壮各年龄段的大教育网络。特别要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农事季节和生产上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增强科教兴农意识,而这样的任务仅仅靠农村中小学是不能完成的。

  §§第八章 我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