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0、腊八节与腊八粥

  旧历十二月初八日,民间吃“腊八粥”。“腊八粥”原是佛教徒在腊八节的食物。相传,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佛寺在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并效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以纪念。唐代已有吃“腊八粥”的风俗,唐宋以后,不仅寺院在“腊日”要做腊八粥,民间也争相效法,广为流传。《东京梦华录》载:“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梦粱录》里也说:“此月(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也有“今朝佛粥更相馈”的诗句。元、明两代,宫廷、官府也做腊八粥。元人孙国敕《燕都游览志》里还有“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的记载。《明宫史》还有“初八日,吃腊八粥”的记述。清代宫廷更加重视腊八粥,光绪《顺天府志》中说:“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其粥用粳米杂果品和糖煮制。民间家家都煮,或互相馈赠。”直到目前,我国民间仍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除了选用粳米或糯米以外,还有各地出产的果实,像赤豆、栗子、桂圆、白果、红枣、莲子、薏米仁、芡实、核桃仁、花生仁等。名义上要凑够八样,但也不拘泥,少者,四五样;多者,生料八种,熟料八种,共十六样。一般以文火慢炖,清晨或夜晚热食。古人认为吃腊八粥具有消灾长寿、向往幸福的含义,也有驱除疾病的象征。有些地方还在粥里加入适量的猪、羊肉等,应该说这已由敬佛的素粥变为祀祖的荤粥了。

  在我国北方某些不产或少产稻米的地方不是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即在头一天,用八种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事先擀成,在腊八早上不见太阳的时候,全家吃腊八面。有些产玉米的山区,以玉米仁代替稻米,叫做“腊八麦仁儿”。这是因地制宜地对腊八粥的发展。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