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载亮水珠的文学作品
个人资料
博文
在河谷里修的简易公路上开车,那可是个难度挺大的活儿.临时修的简易公路不仅崎岖不平,弯弯曲曲,而且经常要穿越河床,河床里有的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石块,有的表面上是干干的硬皮,底下却是稀软的泥浆,汽车轱辘一压上去就陷了下去,无法动弹.石油勘探队的司机们小心翼翼地开着车,有的把脸贴在了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有的干脆把头从驾驶室门的窗户里探出来,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初秋的陕北高原上洒上了一片金黄色,高高低低山坡上的田野里,熟透了玉米在微风里晃动着腰杆,显露着它们腰间丰满得咧开了嘴的玉米棒子;金黄的谷子被那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它们密密麻麻地拥在一起仿佛在说着什么悄悄话;浅黄的糜子摇着散开的穗子仿佛在显示它们丰盛的果实;地畔上的黄色和墨绿色的南瓜簇拥在开始萎缩的南瓜秧里显得格外醒目.漫山遍野的树叶也渐渐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时光如梭,一转眼奶奶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三十年了。我们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爸爸妈妈在他们八十多高龄的时候先后离开了我们,到天堂去和奶奶会合了。我们兄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都很美满幸福。更值得可喜的是,奶奶的重孙子,重孙女都已经研究生毕业,找到很好的工作。她的重孙子还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可爱的儿女。奶奶的生命和她的期望在我们一代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奶奶这一辈子经历了清末年间,民国时代,又进入新中国,和她的许多同代人一样,经过许多战乱和灾难,可谓是历经沧桑。她在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一生守寡。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理解奶奶长时间守寡的苦处和艰难。奶奶忠厚老实,待人热情。可是由于经过太多的动乱和波折,她又十分胆小谨慎,特别是对外部的人和事,处处小心。唯恐万一有什么不妥,就引来麻烦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兄妹从小到大不时地听到街坊四邻,亲朋好友由衷地称赞奶奶是个好人,还常常在好字前加上个“大”,或是“特好”。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们都打心眼儿里替奶奶骄傲,因为我们知道奶奶总是把别人放在前头,尽可能地体贴照顾别人。虽然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可她在街坊四邻和亲朋好友里有很好的口碑和威信。奶奶在家里虽然是做饭的,但她总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小的时候,不仅我们家,整个中国都处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我记得那时候,买什么东西都要票,买粮食要粮票,买衣服要布票,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点心要点心票。每个人的口粮每月都有定量,按定量发粮票,分粗粮,细粮。等长大一些,我刚刚开始帮奶奶干的活,就是去领回全家的粮票,交给奶奶点清收好。还有就是每家都有一个购货本,也叫副食本。买鸡蛋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们小时候是五十年代,电视机是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更不用说什么互联网了。家里只有一台电子管的收音机。而那里的广播节目对我们来说非常有限,每天只有“小喇叭”节目,里面的“知心姐姐”还有讲故事的孙敬修老爷爷,至今我们还有印象。奶奶给我们讲故事就是那时候的重要娱乐了。奶奶每天都很忙。你想,要操持一家大大小小的三顿饭,要洗所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有人说,小鸡小鸭孵出来的时候,它们见到的第一个动物,就会把它当成它们的妈妈。我想小孩子可能也有类似的感觉。当你幼小的时候,对天天照顾你,呵护你的人自然会有一种本能的依赖和由衷的信赖。这种情感会伴随着你成长,会渗透在你的脑海里,那是一种温馨的情感,每被唤起,就会有一股暖流在心头荡漾。这就是我们的奶奶在我心中的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2-09 14:37:29)
知识青年在美国洋插队的故事在这里先告一段落。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它们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留学生们当年在美国的生活和经历。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生们在美国的经历极其丰富,有很多传奇的故事。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巨大变化,新来的留学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依靠学校的奖学金,经济情况比当年的自费留学生有了很大的好转,学习的专业也广泛了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本次航班的目的地,北京,就要到了。”龙春亮迷迷糊糊地回忆着到美国留学以来的经历,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忽然,机舱里的灯光被打开了,广播里乘务员通知乘客们,现在开始服务晚餐。他们开始忙碌地为旅客们递上湿纸巾,倒酒水饮料,轻声地询问每位乘客对晚餐的选择,然后送上香喷喷的餐盒。龙春亮被灯光和嘈杂声唤醒,他揉揉眼睛,顺手打开了身旁飞机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