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中国有必要建立一所孔子大学王达三近段时间以来,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杂志为主要平台,中国学界围绕“国学立户”问题亦即国学应否列为国家一级学科问题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交锋,并分成了赞成派和反对派两大截然对垒的阵营。中国儒教网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为止,至少有四十余位知名学者和四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就此问题发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清明公祭宜提升为国家大典王达三清明公祭中华民族共同祖先,是对于唤起和强化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情感以及民族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清明公祭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热潮。此种现象固然令人欣慰,但也存在若干不足,需要改进和提升。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争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南平案后的“出尔反尔”
孤心俱乐部
今年的阳春三月,似乎与“灿烂”二字丝毫挨不上边;一番猛烈的倒春寒后,迎来的是江河之源的西南地区50年-80年不遇的持续干旱。然而“天灾人祸”,23日发生在福建南平市的恶性杀人血案,用延平区实验小学的小学生9死4伤的惨状,带给人们所谓人性的下限。
杀人者曾经是一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而本可以为学生们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于名将张自忠和张灵甫之死的思考
玄野这两天讨论两位著名抗日将领,不小心扯出共军对待国军将领的话题。在文学城上说这话,就知道要刹不住了。张自忠殉国于抗战,日军得其遗体后膜拜敬奉。张灵甫殉职于内战,为共军当作痴愚战犯遗体处置,殉职处成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以显示共军辉煌战果。没办法,碰上粟裕了,技不如人,携最优装备还给人家全歼,不用自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话说儒家思想与人权标准林桂榛一本月18日上海《东方早报》第16版刊登了一则题为《中国官方首次表态:儒家思想同人权标准同等重要》的消息,消息称新任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日内瓦的常驻代表何亚非先生于前一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亚洲价值观或者说儒家思想同人权标准同等重要,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而是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德育在根本还是在辞藻--看周洋感言玄野在刚刚闭幕的冬奥会上,勇夺冠军的周洋赛后感慨地说:“拿了金牌以后会改变很多,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这个被认为充满人性的发言感动了很多人。但是,国家体育官员于再清先生有所看法。他认为,运动员得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拜金主义的中国热捧与欧美冷落玄野据欧美机构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拜金主义在中国的民众基础位列全球之冠。虽然数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有待核实,但这一结果却与中国现状相吻合。有意思的是,在拜金主义的发源地欧美国家,如今人们对金钱的态度却更接近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伦理。这很像时下东西方风俗的倒置。十二属相起源于中国,而十二星座来源于西方。当代的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论国家的归属--评冯正虎事件玄野国家属于谁?在本世纪提出这一问题,几乎全球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人民。但是,实际中做得如何,具体细节操作得怎样,就一言难尽了。赶在中国新年前解决的冯正虎事件恰恰向中国人与中国政府提出了这一问题。本人无意于此处讨论中国现政府理想的崇高与实际行动的优劣,而是要探究一下国家这一抽象概念在现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2-17 09:59:39)
应网友之邀,贴一篇古文。古文观止里的文章每篇都值得背诵,不再班门弄斧,特转一篇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开篇之言。上世纪国人常以精华糟粕论传统,此文非但尽是精华,而且正击中当代遍布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糟粕。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2-16 08:40:04)
经典莫止于诵读,诵读不限于年少玄野儿童读经运动在台湾和香港取得初步成功后,开始润泽中国大陆这片世界最大的统一语言社区。这一教育的成功将会对未来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唯因其关系重大,学者及民众间的辩论十分激烈,意见难以统一。教育部在这一问题上的谨慎是可以理解也是必须的,但是民间的讨论却需要更加激进与透彻。丧失成熟道德教育的几代人已遭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41]
[42]
[43]
[44]
[4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