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温馨客栈

烹饪,摄影,旅行,经典美食,品质生活
个人资料
恬芬妮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5-01-12 21:24:58)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牛尾也一样:看来不起眼,做菜绝对一流。牛尾一头比拳头还粗,另一头象食指一般细,边上的肉也由厚到簿。牛尾外面有一层筋膜,肉里布满毛细血管般的脂肪和筋质;这些脂肪和筋质调节干柴的瘦肉,增添松软和滑嫩。一般超市把整条牛尾切段,论斤出售。新鲜牛尾肉质红润,脂肪和筋质雪白,非常抢眼。 以牛尾为主的经典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2 21:23:34)

草莓果昔(Smoothie)
草莓奶昔(StrawberryMilkshake)
草莓蛋糕(StrawberryShortcake)
草莓浪漫
炎炎夏日,大量水果上市,我对草莓总是情有独钟。血红晶亮的果实配上碧绿的枝叶,草莓在众多水果里格外耀眼。它的心形外表在西方是罗曼蒂克的象征。草莓芳香浓郁宜人,口感细嫩,酸酸甜甜的果汁也颇有浪漫色彩。在大公司上班的时候,有一对日本夫妇在公司旁边搭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2 21:22:10)


广府人士爱吃海鲜是出名的。标榜“生猛海鲜”的粤式餐馆大都备有水缸(FishTank),豪华餐馆里面的水缸又多又大。除了各色各样的活鱼,鲜虾,水缸里还有螃蟹,龙虾,象拔蚌,贵妃蚌,…有的甚至养乌龟。澳大利亚唐人街的中餐馆很特别,水缸里面养殖鲍鱼。澳洲的鲍鱼分两种:珍珠鲍鱼象生蚝一样大,$6澳元一只,适合用蒜头豆豉蒸;大鲍鱼$65澳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2 21:21:34)

我小的时候经常吃咸鱼。市场上的咸鱼是论条出售的,又干又硬。妈妈总是把买回来的咸鱼去鳞切块,浸泡在花生油里。吃的时候,取一两块咸鱼,撒一些姜丝,放在饭面上蒸熟。咸鱼惹味,奇香无比。我每次嚼一小块就咸得口舌生津,要马上吞一大口饭,吃完了还觉得唇齿留香。后来又迷上了咸鱼鸡粒炒饭:捣得碎碎的咸鱼混上酥香的鸡粒,诱人的炒蛋,和蓬松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01-12 21:20:33)


总觉得小时候喝的汽水强劲,象吉普赛舞一样节奏明快,热情奔放;后来一统天下的可乐过瘾,象拉斯维加斯的大腿舞一样俗气但是刺激;而饮用法式苏打水则是享受,象雍容华贵的宫廷舞一样典雅,从容。 制做法式苏打水的材料并不多:炼奶,我喜欢寿星公牌或者雀巢牌的;苏打水(ClubSoda),推荐CanadaDryClubSoda;生鸡蛋(可省略);和碎冰块。调剂苏打水很简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01-12 21:19:12)


我们以前很少吃茄子,因为家里不会煮,外面馆子里茄子的花样也不多。广式茶楼的酿茄子非常可口。不过入味的要数广东的咸鱼茄子褒,咸鱼味道强烈而且深入,广东人称“惹味”。自从听到咸鱼可以致癌,我对这道菜也敬而远之了。几年前,我得到高人指点,好奇地试着烧了一回茄子,便一发不可收拾。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我烧茄子已经得心应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2 21:17:47)


排骨有很多种烹调方法:先油炸再用爆香的花椒,辣椒,剁椒等辛辣作料拌炒;先油炸再用糖醋烩;先过油再用八角,草果等香料卤;或者用蒜头豆豉来蒸。我奶奶常常做的炖排骨可能是广东风味。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炖鸡,牛肉等等。 奶奶的炖排骨需要的原料有:肉排骨,土豆,蕃茄,洋葱,姜,蒜,盐,糖,料酒,和生抽。 排骨剁块,用生抽和料酒腌大约10[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2 21:16:13)


我喜欢意大利食品。也许马克波罗真的从中国带回了一两手绝着,只要不放太多奶酪(Cheese),意大利餐非常可口,并且经济实惠。位居地中海,意大利盛产橄榄油(OliveOil),葡萄酒,和奶酪;几百年前从中南美洲引进的咖啡和蕃茄更加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意大利人似乎特别喜欢面食:披萨(Pizza),意大利面条(Pasta),和面包种类繁多。用简单的原料,意大利人创造出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2 21:14:45)


面条是受欢迎的食品,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面条。上海的雪菜肉丝面,排骨面,粗炒面,兰州的牛肉面,和广东的鲜虾馄饨面百吃不厌。四川的担担面,北京的炸酱面,山西的刀削面,山东的手拉面,和江浙的阳春面更是享誉中外。大概因为我从小在北方长大,我经常吃面:口干舌燥的时候喝汤面,饥寒交迫的时候吃鸡蛋挂面,剩菜多的时候吃捞面,赶时间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2 21:13:10)

越南的饮食文化象越南历史一样多姿多彩:受中国统治几千年,汉民族的影响根深蒂固;法国占领百余年也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许多经典越南菜和作料的起源,象牛肉粉,蚝油,鱼露,都可以沿着中国移民南进的足迹追溯到广东的潮汕地区;而街头巷尾林立的咖啡馆和面包房却是不折不扣的法兰西式的。东西文化并列,这不稀奇。在越南餐馆,你可以叫越式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51]
[152]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