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和葡萄串的故事

打印 (被阅读 次)

斯坦福的教授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

教授找来一群幼儿园的孩子, 把他们一个个叫进小房间坐到桌子旁, 桌子上放了一颗棉花糖, 说自己要离开十分钟再回来。 教授告诉孩子, 在他离开的时间里孩子可以吃掉面前的棉花糖。 如果他能忍住不吃, 那么教授回来后就会奖励孩子另外一颗棉花糖。

实验的结果是有的孩子吃掉了眼前的棉花糖, 有的孩子对着眼前的棉花糖看了又看,想起教授说的奖励就忍住没吃。 据说那些在实验中忍住不吃而获得奖励的孩子们长大后往往取得了比先吃为快的孩子们更大的人生成就, 他们从小就显示出为了长久的快乐可以忍受眼前短暂痛苦的意志力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葡萄串的。 一个人拥有一个很大的葡萄串,大到不可能一次全吃完。葡萄串上的葡萄粒好坏参半, 有些快要坏掉但还勉强可以吃的葡萄粒, 和没有变坏但是继续存放却会变坏的葡萄粒。 葡萄串的主人考虑如何享用它, 是先吃变坏的葡萄粒呢或者先吃没有变坏的葡萄粒? 他要是先吃变坏的葡萄粒, 等到下次接着吃时,那些本来没变坏的葡萄粒可能也变坏了; 如果他先吃没变坏的葡萄粒, 等到下次接着吃时, 原本就变坏的葡萄粒这时根本不能吃了, 只能浪费。 

这个人面临的选择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第一种态度是讲究品质注重安全, 宁吃鲜桃一颗不吃烂桃一筐。 第二章态度是杜绝浪费, 能吃下的绝不随意扔掉。

在年轻的时候, 来日方长, 抵制棉花糖的诱惑似乎是值得的。 成年后的我们不再是小孩, 尤其是退休后自我克制的延迟享受已无必要, 应该更加追求讲究品质、优先享受的生活。

太湖海龟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中美' 的评论 : 葡萄也罢桃子也罢, 道理都是一样的。有本事一顿通吃最好。
新中美 发表评论于
关于吃葡萄的那个故事我也听说过,不过版本是一筐桃子。小时候觉得当然是要吃快坏的,这样才能多吃嘛。可是长大了后觉得要是那样吃的话,岂不是总也吃不着好的了?所以现在把自己锻炼成了大胃口,好的坏的一次都吃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