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欧之旅 捷克篇 3 城堡山,波西米亚的辉煌

打印 (被阅读 次)

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坐落在伏尔塔瓦河西岸的小山上,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城堡,而是由城墙围起来的小型要塞城池,包括王宫、教堂、和集市。从伏尔塔瓦河左岸看去,山坡上布满密集成排的教堂尖顶、塔楼和宫殿。布拉格城堡长570米,平均宽度128米,占地面积7.28公顷,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城堡。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公元9世纪波希米亚君主普热美斯家族将城堡山作为布拉格的中心,将王宫建造在此。从此古城堡成为历代波西米亚国王的王宫,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才形成今天的规模。

站在伏尔塔瓦河畔眺望对岸小山上的城堡                

旧皇宫

我们顺着小城区向上的街巷一路慢慢爬上了山顶来到城堡大门外。准备进入城堡的游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头顶着烈日,耐心等待着接受安全检查。广场上几个街头艺人拉响了手中的弓弦,悠扬的琴声像清风安慰游人急躁的心情。突然一阵悦耳的军乐声压住了艺人的细雨清风,旧皇宫换岗开始了。本来有些蔫蔫的坤和丽闻之精神一振,其实这也是我给他们准备的“Surprise”———特地选择这个时候上山,为辛苦紧凑的行程增加一些娱乐性。终于进入城堡里,旧皇宫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说起来旧皇宫并没有想象中的金碧辉煌,甚至有些过于简单,但著名的弗拉迪斯拉夫厅(Vladislavsk ý sál)可称得上气势宏大。大厅建于1490-1502年,至今依然保持着原样。内壁的墙壁与房顶采用后哥特式拱形顶,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整个大厅内部无需一根廊柱。旋转楼梯被称作骑士阶梯。弗拉迪斯拉夫厅是国王的会议厅,用于公众节日的代表大会,议会等,著名的布拉格抛出窗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617年斐迪南二世成为波西米亚国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对波西米亚的新教徒进行大规模迫害,引起布拉格新教徒的强烈不满。1618年5月,布拉格新教徒发起起义,他们冲进旧皇宫,在这个大厅里将两名帝国大臣以及一名书记官抛出窗外。三人侥幸落在马粪堆肥上逃得性命,随即报告国王新教徒造反。新教徒组成临时政府,宣告波西米亚独立,引发白山之战,后续又导致影响欧洲深远的三十年战争。捷克人将人扔出窗外是有传统的,这已是第二次。第一次发生在1419年,事件直接引发了胡斯战争。

等着进入城堡的人们在太阳下排着长长的队伍                 

城堡山是布拉格的心脏,广场上坐落着总统府、议会等重要建筑                

广场上正在进行老车展览                    

一对新人以总统府为背景在老车拍摄结婚照                              

街头艺人开始了演奏,使得等待不再漫长                

旧皇宫大门,这里是不让进的。参观皇宫都需要先进城堡。哨兵上方的雕像叫《巨人的角斗》,是1902年复制于Ignác František Platzer 的作品

这里的卫兵都是帅小伙                             

每天中午12点都有换岗仪式                        

终于进入皇宫了,虽然皇宫有些简陋,但弗拉迪斯拉夫厅还算是气派,整个大厅没有一根廊柱。这里曾经发生过抛出窗事件。

旧皇宫分为上中下三层,中层入口就是弗拉迪斯拉夫厅,也是整个皇宫的重心。上层的新领地大厅有许多早期的图像资料,以及各时期波西米亚统治贵族的徽章。下层是哥特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仿罗马宫殿大厅。大多数房间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损坏,因此这一部分是后来重建的。                                                                               

站在弗拉迪斯拉夫厅外的凉台上,伏尔塔瓦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             

不管在哪里,圣尼古拉教堂的绿顶都是最亮丽的风景线   

圣维特大教堂(St Vitus Cathedral)

城堡山上最主要建筑并不是旧皇宫,而是圣维特主教堂。圣维特主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醒目的建筑,站在河对岸远远都可以看见它那高高的尖塔,所以有人说圣维特主教堂代表了城堡山。圣维特教堂于公元929年由波希米亚公爵瓦茨拉夫(Wenceslaus)开始修建,中间修修停停,经历了战争、停工、重启的循环,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前后花了1000多年时间。公元10世纪的教堂基础、14世纪的哥特风格、16世纪的文艺复兴、20世纪的奢侈制造,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的合璧,使得大教堂显得有些复杂又有些特立独行。大教堂有许多看点,最重要的包括教堂建筑内外雕塑以及装饰、圣瓦茨拉夫礼拜堂、圣约翰之墓、慕夏彩窗等等。历史上许多波希米亚的伟大人物都安葬在这里,包括布拉格的守护者、波希米亚公爵圣瓦茨拉夫,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以及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君主玛丽亚·特瑞莎等等,最为令人赞叹的是内波姆斯的圣约翰墓。大教堂也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收藏有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金球及令牌。圣瓦茨拉夫礼拜堂西南角有一个七道门锁的小门,通向放置波西米亚加冕王冠的王冠室。现在请你跟着我都脚步慢慢参观这座雄伟的建筑……

教堂主体部分是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开始建造,由阿拉斯提马修(Matthias of Arras)与彼得·巴勒(Peter Parler)两位大建筑师设计。其后数百年间,圣维特教堂的塔顶曾改建为文艺复兴风格。后来巴洛克风起,又在塔顶增添巴洛克式风格装饰。二十世纪以来也有不少增建,玫瑰之窗就是最后才完成的艺术创作。整座教堂可以说是集历代建筑之大成,有“建筑之宝”的美誉。                        

圣维特大教堂的背后一面,能很清楚的看到彼得·巴勒作为支撑的设计:飞扶臂(flying buttress) 。“尖塔”、“尖拱顶”与“飞扶臂”,是哥特式教堂外观的三大特色。                                               

教堂南面的钟塔从1396年开始兴建,1406年完成。钟楼上最耀眼的是金色盘枝旋绕造型的雕花窗,被称为“金色之窗”。金色之窗右下方是金色之门,大门之上有14世纪威尼斯工匠以《最后的审判》为题材的马赛克镶嵌画,在阳光下闪烁金光,非常耀眼。金色大门为十九世纪进出教堂的大门,现在只有在重要日子才开放。

马赛克镶嵌画《最后的审判》创作于1370年,由4万片马赛克拼成。马赛克画分为三部分:中间是耶稣和六个信徒,下方下跪的是波西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和皇后;左边描绘上天堂的情景,人们从棺材中爬出,跟着天使上天堂;右边图案是用绳索捆绑的罪人被押送到地狱。

玄月窗浮雕: 教堂正门砂石墙的中央弦月窗上饰有亚盖隆的《耶稣受难》、《基督衣旁争论》和《哀悼耶稣》。      

玫瑰窗:教堂入口处上方的玫瑰窗创作于1927年,共用两万七千块花色玻璃片组成“创世纪”主题,在阳光的透射下浮现出美丽的色彩。

进入教堂最先感受到的是设计大师彼得·巴勒另一项伟大的设计“肋拱支柱”。大殿中央挑高细长的天花板布满了交织成网状的肋拱设计,使得教堂不需要单调笨重的支柱。

教堂拱和拱之间的墙壁不需要承重,因此增加了巨大窗户面积,将大量的光线引入室内。教堂中没有特定的照明设备,挑高的拱顶,透光的窗引入阳光,再加上彩色玻璃窗,使教堂显得庄严、气派,还有些迷幻。

玻璃花窗自1290年后便成为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多扇的彩绘玻璃花窗成为最脍炙人口、最常见于欧洲教堂的装饰。

教堂内的雕塑、神龛等无不精美                        

二楼、三楼巨大的管风琴至今还在使用               

祭坛前的长廊建于1372年,长124公尺,高33公尺。圣坛上,醒目的哥德式窗格线条优雅繁复,上方高耸弧形的拱顶,两旁拱型回廊的建筑架构,展现出歌德式教堂壮丽的气势。在欧洲,通常重要的教堂,也是重要人物的陵寝。中殿圣坛前有一个用铁栏杆围起来的大理石棺,里面安葬着波西米亚国王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和皇后,以及他们的儿子马克西米连二世(Maximilian II)。

圣约翰墓:内波姆斯的圣约翰(St. John of Nepomuk) 是14世纪卢森堡王朝时期布拉格教区的红衣教主。由于拒绝向国王瓦茨拉夫四世泄露王后忏悔内容,被国王从查理大桥上扔进伏尔塔瓦河溺死。圣约翰·内波姆斯之墓是来到教堂的必看:由巴洛克建筑师艾拉许于1930年用二十吨纯银打造,并装饰以众多浮雕。灵柩之上圣约翰·内波姆斯手持十字架,双膝半跪神情安详,上方四个天使轻轻扶着帷幔,基座,天使们将被丢进河里的圣约翰托上来……

上图:4个天使掀起了帷幔;左下:圣约翰·内波姆斯手持十字架,神情安详;右下:天使们将圣约翰缓缓托起

圣瓦茨拉夫礼拜堂(The Chapel of St. Wenceslas):圣维特大教堂中有着20个礼拜堂,最著名的就是圣瓦茨拉夫礼拜堂(Kaple sv. Václava)。 其实圣维特只是大教堂的简称,其全名为圣维特、圣瓦茨拉夫和圣阿代尔贝特大教堂,是献给三位圣徒的教堂,圣瓦茨拉夫就是其中之一。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是大教堂的奠基人,他于公元929年在伏尔塔瓦河畔的城堡山上,建造了圆形教堂,奉献给圣维特。瓦茨拉夫一世是捷克最早的统治者,波西米亚公爵弗拉季斯拉夫一世(Vratislausl I )的长子、博列斯拉夫一世(Boleslav I)的兄长。瓦茨拉夫家族从其祖父开始就皈依天主教,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但是母亲德拉霍米拉(Drahomira)却是一个对基督信仰充满敌意的异教徒,瓦茨拉夫兄弟俩一个随父亲,一个随母亲,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弗拉季斯拉夫一世于921年在抵抗马扎尔人的战役中逝世,年仅十三岁的瓦茨拉夫继承爵位,祖母卢德米拉摄政。母亲德拉霍米拉不愿基督教徒卢德米拉控制其儿子及政府,遂安排两位贵族将其谋杀。从此,德拉霍米拉摄政直至924年瓦茨拉夫一世亲政。据说瓦茨拉夫一世不仅是虔诚基督教徒,而且博学又聪明,善良又谦卑,是公认的好国王。只可惜他统治时间并不长,公元935年被随母亲信仰的弟弟博列斯拉夫所杀。博列斯拉夫遂后继承了瓦茨拉夫的爵位,统治波希米亚三十多年。其实博列斯拉夫一世还是一个英明的国王,在领土扩张和领地建设上都有不错的成绩,对捷克民族的贡献也是不小的。但是由于杀害兄长得位不正,还是被称为“残暴者” (Boleslav the Cruel)。而瓦茨拉夫作为殉道者被封为圣徒,是布拉格人信奉的国家守护神。因此圣瓦茨拉夫礼拜堂不仅是整个大教堂的膜拜中心,同时也被装饰得特别华丽,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光彩。小礼拜堂是圣瓦茨拉夫遗骸埋葬之处,墙壁用珍贵的、价值堪比宝石的石材砌成,不仅磨光还镀了金,墙上的壁画描绘着耶稣受难故事与圣温瑟拉的一生。大教堂漫长的修建历史上几经坎坷和战火,不过这些壁画却都幸存了下来。

圣瓦茨拉夫礼拜堂内不让参观,只能在外面拍一张                 

网上找到的礼拜堂内部照片可见其光彩          

皇家礼拜堂和圣维特墓(Imperial Chapel and Tomb of St. Vitus): 圣维特是大教堂的主要守护神,皇家礼拜堂是圣维特的墓地。 公元929年瓦茨拉夫一世从德国国王Heinrich I 手中获得圣维特的第一块遗体(手臂),便在此地建造了教堂(大教堂的圆形大厅)奉献给圣维特。1355年查理四世完成了瓦茨拉夫一世的愿望,在帕维亚得到圣维特的躯干,并将原教堂改建成哥特式大教堂,以安葬圣维特。查理四世后来也将自己的墓地建在旁边。今天我们看到的圣维特墓,砂岩底座和红色大理石的棺墓是查理四世时代的旧物,而雕塑则建于19世纪,原来的雕像在普鲁士的炮火中毁坏。 

圣西吉斯蒙德礼拜堂(St. Sigismund Chapel): 圣西吉斯蒙德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礼拜堂为他的长眠之地,其大小是一般礼拜堂的两倍。

彩窗:阳光透过彩窗,将墙流光溢彩映射到墙壁上。色彩斑斓的彩窗是圣维特教堂的精华之一, 每一幅图案都是由多块色彩艳丽的玻璃组成,在阳光的照射下非常精美。参观大教堂最佳时间是接近中午,此时的阳光正好透过彩窗照射进来。参观完教堂再看一场正午的皇宫换岗仪式,是最佳的城堡参观方案。

慕夏之窗:彩窗中最珍贵的是位于教堂中殿左侧的第二扇,称为慕夏之窗(The Mucha Window),由艺术巨匠阿尔丰斯·慕夏(Mucha)亲手绘制。慕夏于71岁高龄时创作的这面彩绘玻璃窗美轮美奂,大量的运用圆及螺纹是其独特的风格。慕夏之窗描绘了圣西里尔与圣美多迪乌斯传教布道的情景,他们俩是把基督教带进斯拉夫地区的圣人,也是斯拉夫文字的创造者。

圣乔治大殿(Basilica of St George)

圣维特教堂旁边一个粉色的建筑就是圣乔治大殿,它是布拉格城堡内最古老的教堂,也是整个布拉格第二老的教堂。圣乔治大殿由波希米亚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一世(Duke Vratislausl I)于公元920年创建,并在973年增建了本笃会的圣乔治修女院。后来教堂被一场大火烧毁,1142年重建。教堂的巴洛克正面修建于17世纪后期,十世纪保留下来的只有基石和双塔。圣乔治大殿内部小巧简洁,与圣维特教堂完全不同。整个建筑属于早期罗马风格,与巴洛克式的华丽相比显得低调朴实。四周和天顶布满了罗马式的壁画,还有很多石棺,安葬许多王室成员,包括瓦茨拉夫一世的父亲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圣乔治教堂很小,但整个空间音响效果很好,如今是每年举办《布拉格之春音乐会》的地方。

教堂红色的外观非常醒目                        

教堂非常简洁朴实,有很好的音响效果,每年的《布拉格之春》音乐会在这里举行      

教堂内部主要为为罗马式                   

墙上简单的壁画和石雕                         

左边是瓦茨拉夫一世的父亲弗拉季斯拉夫一世的棺墓;右边为其祖母鲁德米拉的墓,棺墓外的圣乔治屠龙浮雕,为十四世纪的艺术作品。这个王族家庭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充满悲剧,瓦茨拉夫一世死于亲弟弟之手,祖母则为他的母亲所杀。

黄金巷 (Golden Lane)

圣乔治大殿往东有一条窄窄的巷道,巷道直通往下山的路,两边小屋林立,这就是著名的黄金巷。黄金巷原本是城堡侍卫以及仆人工匠居住之处,所以整条街又小又窄。16世纪国王鲁道夫二世喜欢炼金,许多炼金术师都聚集在此,巷子因而得名。19世纪之后这里逐渐变成贫民窟,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出售各种纪念品和手工艺品。如今的黄金巷游人如织,它之所以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是因为捷克著名作家卡夫卡曾居住于此。1916年,当时只是一位银行小职员的卡夫卡搬到了巷子的22号,他第一次有了私人空间,并在此默默完成了当时不为人知的作品《乡村医生》和《致科学院的报告》。如今他的故居成为旅游景点,许多来到布拉格旅游的人都会前来匆匆一览。他们中间不少人也许根本没有读过卡夫卡的作品,只知道这里曾经住过一位著名的作家。没关系,这里的老房子知道,墙壁的石头也是会说话的。

从左图这个大门进去,经过右边所示的窄窄街道,便可到达黄金巷                 

黄金巷曾是城堡仆人、侍卫居住地,也是炼金术师聚集的地方,如今是博物馆。19号楼上是兵器博物馆,还有监狱和刑具。

监狱的铁窗锁不住外面的风景                        

现在小屋已被改造成小店,供游人参观                      

许多人都奔向22号,这是卡夫卡的旧居,他在这里完成了《乡村医生》和《致科学院的报告》,现在旧居是卡夫卡专卖店。

洛雷塔修道院和珍宝馆(Loreta Monastery and Treasury)

参观完圣维特大教堂我们顺着16世纪城堡区的市政厅的街道向西走,很快来到洛雷塔广场,洛雷塔修道院(Loreta Monastery)坐落在广场上。对面是巨大的切尔宁宫(Czernin Palace),如今是捷克的外交部。洛雷塔修道院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巴洛克式教堂,米黄色的建筑前站立着一排雕塑,细长的中央塔楼造型活泼。钟楼里,有一组由27个大小不同的钟组成钟琴(Prague Loreto Carillon),每到整点便会叮叮当当演奏起赞美诗。优美的钟声引起过路人驻脚仰望,这是绝无仅有幸存的,欧洲现代化之前最后的巴洛克乐器。走进正门,一条长长的拱廊连接庭院。拱廊的天花板装饰着彩绘壁画,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天使图像。庭院中一座巨大的神龛(Santa Casa),是洛雷塔修道院的核心所在。庭院中还有两个巨大的喷泉,耶酥复活雕塑群喷泉和荣耀升天雕塑群喷泉。修道院有多个礼拜堂,其中最大、最豪华的是主教堂。主教堂又被称为耶稣诞生教堂,主祭坛是文艺复兴风格,内部装饰及其华丽,金碧辉煌。洛雷塔的珍宝馆坐落在一楼,是参观的很大亮点,这里的收藏是除了圣维特大教堂之外,波希米亚最大和最有价值的教堂宝藏。洛雷塔珍宝馆几乎完全收藏16至19世纪的作品,以巴洛克风格的收藏品最为特别,其质量非常出色,呈现出17世纪和18世纪中欧金饰艺术的顶峰。教堂珍宝通常以礼仪式的钻石圣体架(Diamond Monstran)为主,在洛雷塔收藏的众多金光闪闪的圣体架中,布拉格之星(Prague Sun)最为耀眼,在它的体架上装饰着6222颗钻石。

洛雷塔修道院是布拉格最迷人的巴洛克式建筑            

门前站在一排小天使雕像             

长长的拱廊连接庭院,天花板装饰着彩绘壁画,墙壁的木质框里挂着一幅幅天使图像

庭院中坐落一座巨大的神龛圣卡萨,还有两个大喷泉                   

神龛圣卡萨是洛雷塔修道院的核心所在,真正的洛雷塔。洛雷塔原本是意大利的一个小镇,相传是圣母玛丽亚身怀耶稣时的居住所。17世纪波西米亚天主教徒将其复制,于城堡中建造了洛雷塔修道院,将圣卡萨置于庭院中。自建立以来它一直是宗教圣地,朝圣者络绎不绝。

神龛墙壁上装饰着精美的浮雕,讲述圣母玛利亚的故事   

圣卡萨中有一很小的小礼拜堂,是意大利形式的真实模样。礼拜堂用传统方式分成两部分,祭坛上洛雷塔圣母雕像坐落在1671年制作的银质框架中。礼拜堂内的大部分物品,包括圣物、方尖塔、烛台、灯等都可以追溯到17世纪。                                       

主教堂又被称为耶稣诞生教堂,内部的装饰及其华丽,精湛的洛可可绘画、贝壳装饰的框架、栩栩如生的雕塑,使得主教堂看起来金光闪闪富丽堂皇。                                              

主祭坛是文艺复兴风格                                                                               

洛雷塔珍宝馆有丰富的教堂圣品收藏,大多为16至19世纪的艺术珍品,以礼仪式的钻石圣体架为主。这些圣体架做工精细、造型优美,上面镶满各种宝石,以“布拉格之星”(左上1)为其中极品,上面镶嵌了6222颗钻石。

各种精美的钟表和银制品                                                                                   

主教的冠帽和服饰                                      

斯特拉霍夫修道院神学图书馆Strahov Monastery - Theological Library)

距离洛雷塔修道院不远,顺着小路向上走,步行大约10分钟左右,佩特任山的绿树丛中出现一座白色的两层楼建筑,这就是斯特拉霍夫修道院(Strahovsky Klaster)。修道院建于1143年,是布拉格最大、最古老、也是最奢华的修道院。修道院大门上有普雷蒙特雷修会的创始人圣诺贝特(St.Norbert)的雕像,位于修道院入口处是一座文艺复兴式样的圣罗克教堂(St.Roch)。斯特拉霍夫修道院有两座装修精美的巴洛克式图书馆:修道院图书馆和神学图书馆,它们被誉为最美图书馆。图书馆穹顶壁画华美绝伦,由18世纪的著名画家绘制,包括了18个大场景和5个小场景,描写着关于智慧、知识、教育为主题的画面。参观图书馆需要提前预约,拍照另收拍照费。

白色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显得非常典雅                  

修道院图书馆                                       

神学院图书馆                                          

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地理位置很高,是一个很好的观景平台。

不远山顶上的佩特任塔是布拉格最高点,人们喜欢登塔拍摄布拉格的全景。  

佩特任山(Pertrin Hill)

佩特任山是城堡山旁边的一个小山丘,山顶有一座仿法国埃菲尔塔建造的小号铁塔。铁塔是全布拉格的最高点,吸引了许多游人和摄影爱好者登塔观景拍照。上佩特任山有两种方式,爬上去或坐缆车上去。我们时间有限,坐车来到山顶。这里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清风徐徐,没有游人的喧哗,人们都赶去攀爬佩特任塔了。我们不想去凑热闹,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静静看着满园玫瑰,身心沐浴在凉爽的微风中,享受这难得的安宁。

 

wen_bm101 发表评论于
那不是老车展览,花点钱带你去兜风的。 布拉格城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这种老车。
aChineseBostonian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介绍得非常详细
maylh 发表评论于
谢谢详细介绍,算是补课了,我两星期前去的,去前没做多少功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