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复旦网红哲学老师读别字 “毛至之年”刷屏了(图)
2019-03-31 00:03:08 by 海陬观者
(之四)
“gladys 发表于 2019-03-30 08:02:31 --
那两字有多少人能认识,改为“毛至”音,方便国人,不是很好吗?
很多国家的语言是不需要认字的,能说就能阅读,中文把自己搞得这么高深,搞得中国人自己不方便。我们的学生把大好时间花在回字的四种写法里。”
1) 所谓学生在学习 回字的四种写法,现代根本没有实例。 据此而为理由,有以讹传讹的嫌疑。
2) 改为 “毛至” 音,是不通的。 汉字的造字有所谓 六书的原则,除去偏旁以外的 形声,仅仅是六者之一。 事实上,对多数人而言,‘耄耋’二字并不构成困难。这是语文教育的失败,而不是造字取音的失败。二者是有区别的。
3) 外国的拼音文字并不都是康庄大道。还记得六十年前,有人倡言,中国非废弃汉字,否则无法强国吗? 现在还有多少人相信这种说法了?
4) 我给你几个例子,就明白了。 英语里面的 debt, indict, 都不完全遵循拼音的原则。 美国麻州、英国,都有一个地名,叫 Worcester,这名字有一个音节是不发音的。 从未听说有人觉得过于高深,建议改变这些字的拼法 或者读音。(类似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